330 likes | 549 Views
醛和酮. å¤ä¹ 课. é‡ç‚¹å†…容æè¦. 分åä¸å«æœ‰ç¾°åŸºï¼ˆï¼ž C=O )官能团的化åˆç‰©ç§°ä¸ºç¾°åŸºåŒ–åˆç‰©ã€‚羰基两端都和烃基相连的称为 é…® ;羰基至少有一端和氢原å相连(å¦ä¸€ç«¯ä¸ŽçƒƒåŸºç›¸è¿žï¼‰çš„称为 醛 。 é†›åªæœ‰ç¢³é“¾å¼‚构,酮除碳链异构外还有ä½ç½®å¼‚构。 C n H 2n O æ˜¯å«æœ‰åŒæ•°ç¢³åŽŸå的饱和一元醛酮的通å¼ã€‚. sp 2. å¼ºæžæ€§é”®. 一ã€ç»“构特点. 二ã€å‘½å原则. 醛和酮的命åä¸€èˆ¬é‡‡ç”¨ä¹ æƒ¯å‘½åæ³•å’Œç³»ç»Ÿå‘½åæ³•。 é†›çš„ä¹ æƒ¯å‘½åæ³•ç±»ä¼¼äºŽé†‡ï¼Œé…®çš„ä¹ æƒ¯å‘½åæ³•类似于醚。 醛ã€é…®çš„ç³»ç»Ÿå‘½åæ³•与其他å„类化åˆç‰©ç›¸ä¼¼ï¼Œåœ¨å‘½åæ—¶è¦æŽŒæ¡å¥½ä¸‰æ¡åŽŸåˆ™ï¼Œå³ï¼šé€‰ä¸»é“¾ã€ç¼–å·ã€ç»™å‡ºå称。. 三ã€åŒ–妿€§è´¨.
E N D
醛和酮 复习课
重点内容提要 • 分子中含有羰基(>C=O)官能团的化合物称为羰基化合物。羰基两端都和烃基相连的称为酮;羰基至少有一端和氢原子相连(另一端与烃基相连)的称为醛。 • 醛只有碳链异构,酮除碳链异构外还有位置异构。 • CnH2nO是含有同数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酮的通式。
sp2 强极性键 一、结构特点
二、命名原则 • 醛和酮的命名一般采用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 醛的习惯命名法类似于醇,酮的习惯命名法类似于醚。 • 醛、酮的系统命名法与其他各类化合物相似,在命名时要掌握好三条原则,即:选主链、编号、给出名称。
三、化学性质 醛、大多数甲基酮、少于8个碳的环酮 醛、脂肪族甲基酮、少于8个碳的环酮 1、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反应 (1)加氢氰酸 (2)加(饱和)亚硫酸氢钠
三、化学性质 (3)加格氏试剂 甲醛生成伯醇; 其他醛生成仲醇; 酮生成叔醇。
三、化学性质 (4)加醇 保护醛基
三、化学性质 2、与氨的衍生物缩合(加成—消去反应) Y= OH 、NH2 、HNC6H5 、NHCONH2
三、化学性质 机理
三、化学性质 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三、化学性质 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三、化学性质 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两种试剂只能氧化醛,不能氧化酮,费林试剂也不能氧化芳 香醛,可鉴别醛、酮。(但托伦试剂可氧化α-羟基酮)
三、化学性质 3、氧化还原反应 (2)还原反应 ①还原为醇 • 催化加氢 • 金属氢化物还原(选择性还原) • 异丙醇-异丙醇铝 ②还原为亚甲基 • 克莱门森还原法(酸性) • 沃尔夫-凯西纳-黄鸣龙还原法(碱性)
三、化学性质 3、氧化还原反应 (3)坎尼扎罗反应(不含α-H原子的醛歧化反应)
三、化学性质 4、α-氢原子的反应 (1)卤代和卤仿反应 鉴别
三、化学性质 4、α-氢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 ①
三、化学性质 4、α-氢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
三、化学性质 4、α-氢原子的反应 (2)羟醛缩合 ② 在没有α-氢的羰基碳上产生双键
OH OH O O [O] Cu [O] Cu R-CH-R′ R-C-R′ R-CH-R′ R-C-R′ RCH2OH RCHO RCH2OH RCHO △ △ 四、制备方法 1、醇的氧化和脱氢 (1)氧化 (2)脱氢
HgSO4 RC CH + H2O R-C-CH3 ≡ O H2SO4 ∥ [Co(CO)4]2 RCH=CH2 + CO + H2 RCH2CH2CHO 150℃;20MPa O O 无水AlCl3 ArH + R Cl △ Ar R + HCl C C 四、制备方法 2、炔烃水合法 3、芳烃酰基化反应 4、烯烃羰基合成 (P235 23-(1))
O O O CH3 C C=CH2 CH2 C CH3CH2 C CH2CH(CH3)2 CH3 典型例题解析 例1、用习惯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CH3)2CHCH2CH2CHO (CH3)3CCHO 异己醛 叔戊醛 CH2=CHCHO 丙烯醛 乙基异丁基酮 苄基苯基酮 甲基异丙烯基酮
CH3 CH3CHCH2CHCHO C=CH2 CH3 CH3 PhCHCH2CHCHO O CH3 C CH2CH3 OHCCH2CHCH2CHO CH3CH=C CH2CH3 CH3 典型例题解析 例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2,4,5-三甲基-5-己烯醛 2-甲基-4-苯基戊醛 3-乙基戊二醛 4-甲基-4-己烯-3-酮
费林试剂 I2/NaOH 典型例题解析 例3、用简便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甲醛、乙醛、丙醛、苯甲醛 甲醛 乙醛 丙醛 苯甲醛 铜镜 ↓砖红 ↓黄 ↓砖红 × ×
2,4-二硝基苯肼 饱和 I2/NaOH NaHSO3 典型例题解析 例3、用简便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2)2-戊酮、2-戊醇、3-戊酮、苯乙酮 2-戊酮 2-戊醇 苯乙酮 3-戊酮 ↓黄 无色结晶 ↓黄 × ↓黄 × × × × × 黄色结晶
HCl 苯腙沉淀 ①2,4-二硝基苯肼 ② 过滤 滤液丙醇 蒸馏 蒸馏 干燥 干燥 典型例题解析 例4、分离下列混合物 (1)2-戊酮与丙醇 粗2-戊酮 混合物 (2-戊酮,丙醇) 纯丙醇 粗2-戊酮 纯2-戊酮
典型例题解析 例4、分离下列混合物 (2)丙醛与丙酮 二者既不能用饱和NaHSO3溶液,也不能用 2,4-二硝基苯肼进行分离。根据醛易形成缩醛而酮不易形成缩酮,可先用甲醇形成缩醛保护醛基,再用饱和NaHSO3分离丙酮。
CH2CH3 CH2CH3 CH2CH3 OH OH OH OH OH O O K2Cr2O7+H2SO4 Mg CH3CH2 CH3CH2 Mg Mg CH3CH2 Br Br HBr Br △ 干醚 干醚 H2O CH2CH3 O MgBr 典型例题解析 例5、用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1)CH2=CH2, 分析:产物为叔醇,可用格氏试剂与酮合成法合成。 格氏试剂 酮 CH2=CH2 +
(2)CH2=CH2 CH3CH2CH2CH2CHCH2OH CH2CH3 CH3CH=CHCHOCH3 OCH3 ⑴ 稀OH- 2CH3OH ⑵ △ O2 无水HCl CuCl2-PdCl2 典型例题解析 例5、用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分析:产物为八个碳原子的醇,可选用羟醛缩合法合成。由产物的结构可知它是由两分子丁醛缩合,再加氢还原得到。丁醛则由两分子乙醛缩合,再加氢还原得到。而乙醛由乙烯氧化得到。 CH2=CH2 CH3CHO 2CH3CHO CH3CH=CHCHO
CH3CH2CH2CH=CCHO CH2CH3 CH3CH2CH2CH2CHCH2OH CH2CH3 ⑴ 稀OH- CH3CH2CH2CHOCH3 CH3CH=CHCHOCH3 Ni Ni ⑵ △ -H2O OCH3 OCH3 H2 H2 H2O H+ 典型例题解析 CH3CH2CH2CHO 2CH3CH2CH2CHO
典型例题解析 例6、推测结构 有一化合物A分子式为C8H14O,A可使溴水迅速褪色,可以与苯肼作用,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A氧化生成一分子丙酮及另一化合物B,B具有酸性,能发生碘仿反应生成丁二酸。写出A、B的构造式,并写出各步反应。 分析:根据题意,A应为不饱和醛。A氧化生成B和丙酮,说明A分子中具有(CH3)2C= 结构;B为氧化产物,具有酸性,应该是原分子中的醛基被氧化成了羧基,能发生碘仿反应并生成了丁二酸,说明B的结构应为CH3-CO-CH2CH2COOH。由此可推测出A的结构式应为: (CH3)2C=C(CH3)-CH2CH2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