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教室走察的基本概念 Walk-Through

教室走察的基本概念 Walk-Through. 陳佩英 張素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丁局長對教室走察的想法. 教室走察用意在進入教室,瞭解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 走察者會走入教室的目的是想瞭解教師在怎麼教、學生在怎麼學。 這需要靈活運用,大部份時間,巡堂者是走過去了。會走進去的情況可能有:. 丁局長對教室走察的想法. 發現學生上課吵雜 發現不少學生未專心上課 學生眼睛發亮的專心上課 教師在進行活動 學生在進行活動或報告 這種種都需要進一步瞭解,就會走進去,花個 3-5 分鐘觀察,蒐集資訊。 所以,走察的內容與觀課的規準是相關的,只是依適用情形而調整。.

avi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室走察的基本概念 Walk-Through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室走察的基本概念Walk-Through 陳佩英 張素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 丁局長對教室走察的想法 教室走察用意在進入教室,瞭解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 走察者會走入教室的目的是想瞭解教師在怎麼教、學生在怎麼學。 這需要靈活運用,大部份時間,巡堂者是走過去了。會走進去的情況可能有:

  3. 丁局長對教室走察的想法 發現學生上課吵雜 發現不少學生未專心上課 學生眼睛發亮的專心上課 教師在進行活動 學生在進行活動或報告 這種種都需要進一步瞭解,就會走進去,花個3-5分鐘觀察,蒐集資訊。 所以,走察的內容與觀課的規準是相關的,只是依適用情形而調整。

  4. 精進教師課堂教學提升教學品質 • 教學視導— 教育行政人員巡堂/走動管理/宣導說明 督學到校訪視 國教輔導團員輔導 • 教學輔導教師—提供夥伴教師支持協助 • 教學專業發展評鑑— 運用評鑑方法如觀察/教學檔案/晤談等方 法協助改善並促使教學者成長以達規準 規準、方法、次數、時間、人員

  5. 提升教學品質—教師個人面向的做法 • 反思自省 • 深入備課 • 瞭解學生 • 吸取新知 • 參與進修 但是 • 不知如何是有效能的教學 • 學習成效歸因教師教學以外的因素

  6. 提升教學品質的外力---- 教師表現標準的引領 學生學習成效的檢視 教師夥伴的觀察回饋 教育行政人員的提醒 家長參與教學的事務

  7. 教學視導-1 教學視導(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係由視與導兩種行為融合而成。 「視」即觀察,包括觀察與對觀察結果的進一步分析,以了解教學現況、得失與原因; 「導」是輔導,包括輔導與改進,根據觀察與分析結果,對教學者提供輔導並促其改進。 教學視導就是視導人員對教學所做的觀察、分析、輔導與改進的歷程,藉以提升教學效果(李珀,2000)。

  8. 教學視導-2 教學視導是一個動態的歷程,包括視導人員與被視導教師間的互動,從教學觀察、分析教學、改進教學方法到輔導教師成長的歷程; 視導人員紀錄教師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及學生反應,對於教學目標、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教室管理以及學生學習成效等,都要有統觀、精確的掌握。

  9. 教學視導-3 • 從「視」到「導」的過程中,讓被視導的教師充分信任視導人員的專業及協助成長的用心,是教學視導成功的關鍵。

  10. 教室走察的功能-1 教室走察可以藉由數個小的教室「快照」(snapshots)創造一個全校性的圖像與觀點(Richardson, 2001)。

  11. 教室走察的功能-2 當校長採取三分鐘教室走察的模式時,有助於校長產生以下的作為,包括: 1.發展以課程為主的焦點; 2.增加在教室中出現的機會; 3.激發對校長角色的重新思考; 4.澄清並協助克服時間與政治等改革的障礙.; 5.進一步發展正向的學校文化; 6.提升對省思問題的自在感。 (Downey et al. ,2004)

  12. 教室走察的意涵-1 「教室走察」(classroom walk-througs)是指一種非正式的、非評鑑式的教室訪視與觀察的方式。 主要由校長、處室主任或教師同儕等學校行政或教育人員,進到班級中,透過短暫快速(short)、經常性(frequent)、結構化(structured)、有焦點的(focused)班級訪視,蒐集班級中課程、教學與學習等事實資料。

  13. 教室走察的意涵-2 就所觀察的資料,由校長等走察人員與接受走察的老師間進行後續的省思會談(reflective conversation),共同討論給予符合教師需求的具體回饋,進而改進班級的教學實務。

  14. 教室走察的意涵-3 每次走察實施的時間大約3至5分鐘為原則,更有焦點地針對課程決定點(curriculum decision points)與教學決定點(instructional decision points)、學生專注程度、教室的佈置與作品、安全與健康等議題進行資料的蒐集。

  15. 教室走察的意涵-4 主要仍以課程與教學的決定點為主要的走察重點。 在走察之後再由走察者和接受觀察的教師進行後續的省思會談,提供教師具體的改進回饋。

  16. 教室走察的要素-1 簡短有效率且經常性 每次教室走察的時間大約只有3到5分鐘,最多不要超過10分鐘

  17. 教室走察的要素-2 確認觀察重點與焦點 課程目標對學生而言是否清楚? 教師用了什麼樣的教學策略? 所用的教學策略是否適合於課程? 以上這些觀察的重點是否能符合課程綱要? 這些觀察的重點與焦點有助於在走察時可以 找到所應觀察到的重點及目標

  18. 教室走察的要素-3 訪視班級,蒐集資料 Downey et al.(2004)的模式,在教室走察時,主要的觀察重點包括: 學生專注的情形、課程的決定點、教學的決定點、牆面上的資料、健康與安全的議題等五項。

  19. 教室走察的要素-4 教室走察後之省思會談 累積數次的教室走察 就所觀察的資料,必須有機會讓觀察者和教師一起討論,進行合作式的探究(collaborative inquiry)與省思式的會談(reflective conversation) 提供教師具體的、詳盡的教學回饋訊息,進而能 對班級教學實務的改進產生實質的影響(Protheroe, 2009)。

  20. 教室走察的要素-5 相互依存,合作省思的文化 讓校長與行政人員觀念關注班級中課程、教學與學習的實施情形; 建立教師開放心胸,信任並願意讓行政人員進班觀察,同時能投入走察後的省思會談,積極投入並參與教學實務的改進

  21. 進行走察的步驟 -1 步驟一:學生專注在工作的情形 如專心聽講、與教師互動、與同儕互動、獨 自工作 快速確立學生是否能專心上課,觀察學生投 入在教師教學,能否跟上老師教學的步調。

  22. 進行走察的步驟 -2 步驟二:檢核教導的課程目標 確認教師教導的課程目標,以瞭解「教導的 課程」與「書面課程」或「規定課程」之間 的連結,這樣的連結必須檢視相關課程文 件,以瞭解課程目標落在規定的或書面的課 程中的哪個部份? 課程計畫/課程目標/能力指標

  23. 進行走察的步驟 -3 步驟三:觀察教學的實務 教學實務是教師用來教導課程目標的方法,如問問題的技巧、分組策略、非正式的評量策略。 1.研究上證實可以用在任何年齡學生或學科領域的有效教學實務(如比較、舉例、回饋、適合難度的教學等); 2.學校或學區所推動的教學策略(如合作學習、分組教學等); 3.具體研究依據或適合學科具體的實務(例如:使用後設認知策略;概算與心算策略)。 只是單純注意教師所做的教學決定 /不做判斷

  24. 進行走察的步驟 -4 步驟四:從牆上找到已經教過或未來即 將要教的作品或證據 此一步驟並非教室走察的主要重點,而是附帶的觀察重點。

  25. 進行走察的步驟 -5 步驟五:是否有任何安全或健康的議題 值得加以留意與強調的。 教室中會出現一些涉及安全或是健康議題的情況,例如教室的燈光昏暗或損壞、座位擺設與走道動線不良、損壞有危險的設備、通風不良、干擾上課進行的干擾源等 附帶的觀察重點

  26. 進行走察的步驟 -6 步驟六:與教師進行省思探究或回饋會談 教室走察幾乎是每週至少做一次。 從多次、簡短的訪視中累積資料後,開始就可以看出一些可以對話的重點,例如,有關學生所學的知識基礎、老師的教學實務。 透過與教師一起做的省思,有助於成員將焦點放在能提升學生成就的領域,並持續監控改進實務的機會。

  27. 校長觀課-1 觀課運用「觀察」方法 校長擔任觀察者 「觀」 運用多重感官及必要觀察紀錄,有效的搜集 和整理班級的信息(聽也是一感官) 「察」 運用心靈和理性的力量去感悟、體驗和分析 去獲得對課堂教學的認識和理解

  28. 校長觀課-2 先告知 先得知教學進度和重點(可與老師協商) 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 有效教學的規準 有順序(先巡堂/走察……..) 有記錄工具 正式的回饋 頻度與繼續性

  29. 多元不能以一取代 巡堂 走察 校長觀課 教學輔導教師 教學視導 教學觀察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教學評鑑 教 學 領 導

  30. 統整運用 觀察者 時間 規準 工具 方法 用途 結果

  31. 問題 是否要有規準? 是否要有工具—紀錄?可輔助電腦協助嗎? 走察者不只校長一位/走察人員彼此如何互動與協調? 走察人員是否需要瞭解全校課程計畫及目標? 走察人員需要培訓嗎? 走察作法有不同的主張嗎?

  32. 共勉之 校長課程與教學領導從瞭解開始 校長是學校的首席教師—彰權益能 建構學校信賴/合作的文化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認知,技能,情意)是校長最重要職責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