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一个未完成的反省旅程 : 香港 社工学生的实习经验

一个未完成的反省旅程 : 香港 社工学生的实习经验. 黄洪博士 林静雯博士 梁芷芳女士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 2005 年 11 月. 非典对社工学生的影响. 1: 十分不同意 2 不同意 3: 同意 4. 十分同意. 非典的正面影響. .434. 對社工的委身及投入. .306. .304. .519. .628. 對風險的認知. 對社工專業的反省. .579. 不同影响的相关系数. 非典对实习期中 社工学生的影响 (Lam, Wong & Leung, 2004).

avi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个未完成的反省旅程 : 香港 社工学生的实习经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个未完成的反省旅程: 香港社工学生的实习经验 黄洪博士 林静雯博士 梁芷芳女士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 2005年11月

  2. 非典对社工学生的影响 1: 十分不同意 2 不同意 3: 同意 4. 十分同意

  3. 非典的正面影響 .434 對社工的委身及投入 .306 .304 .519 .628 對風險的認知 對社工專業的反省 .579 不同影响的相关系数

  4. 非典对实习期中社工学生的影响(Lam, Wong & Leung, 2004) • 学生在实习期中若对非典的威胁有较实在的接触(如在医院及老人院舍工作或有亲友感染非典) ,学生较容易出现正面及欣赏的态度,而且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有更大的投入及委身的精神 • 危机 ? 个人挣扎 ?反省 ? 更高的投入及委身 • 那么在非危机的处境下,挣扎与反省又是否会带来正面的转变呢?

  5. 对实习的研究不足 • 在社会工作训练中「实习」被认为是最重要决定其教育素质的关键因素。 • 但是文献回顾显示大多数有关社工实习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或集中于督导的实践与学生学习的果效。 • 很少研究集中于社会工作实习本身的效果 (Noble, 1999).

  6. 三种不同对实习的教育取态 • 以能力为本 (competence based): 着重技巧的传授 • 以实据/理论为本(evidence/ knowledge based): 着重以理论来指导实践, 及从经验中修正/肯定理论 • 以反省为本 (reflection based): 着重价值及世界观的培养

  7. 研究的新焦点 • Noble (2001) 若要在实习的研究中发展出一个关键焦点,我们须集中在「实习经验」与在社会-政治-经济权力关系下的「处境」两者的互动。 • 研究的焦点应包括在学生的学习中, 这包括反省学生互动的影响以及与案主之间关系的理解、行为及背后假设。以及这些互动及态度如何影响权力关系, 以及被权力关系影响(Fook, 1999; Giroux, 1990)

  8. 反省式学习 • Noble (2001)提倡在实习中以反省式学习模式替代传统的灌输或传授知识。 • 而有关课程的设计应让学生能够逐步在「专业世界」得到成长的经验 (Phillipson et al., 1988; Fook et al., 2000). • 这模式民主化学生的学习亦鼓励学生中存有差异。 • 集中焦点于学生内省的学习,鼓励学生可以在其个体与集体的位置中表达本身的意见 (Giroux, 1990). • 检视学生在实践中的介入所获取的知识(Noble 2001) • 这令实践的经验可以成为反省的素材,容让探索、批评、转变及问责 (Fook, 1999)

  9. 反省 (Reflection) • 反省:是指思考及发掘由经验所引发的事件。而这过程的目标是要明白经验,或找出经验的意义并将这经验整合与对自己及对世界的看法中。(Boyd and Fales; 1983)

  10. 反思 Reflexivity • 反思: 是指社工所拥有的能力让其可以批判地回顾每天的实践以及可以检视本身社会、知识分子、以至社工专业的价值及假设,以至背后较少意识到的动机。

  11. 反省 個人 專業 反思 分析框架

  12. 研究方法: 叙事及反省的纪录 • 为了解及探索学生如何解读本身实习的经验,我们邀请了九名香港中文大学二年级及三年级刚完成实习的社工系同学参与这项研究。 • 我们要求学生以书写的方法描述在实习中他们认为最重要及关键的事件,以及他/她们对这些事件的反省。对于何谓「重要及关键」, 研究员并不给予定义及指引,要求同学按自己的理解及选择。

  13. 不安与是困扰是反省的源头 • 在学生纪录中占据最大篇幅的是负面的情绪如失望、沮丧、不安、困扰等等。 • 而这些情绪是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自觉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14. 反省: 回到自我 • 虽然困扰的来源有不同的主体如学生本身、案主以及其它机构中的能动者 • 但反省绝大部份最后是回到学生的自身之上.

  15. 学生甲(在老人院及社区中心实习) “ 我在两次实习中,都有出现相同的情况,就是被实习导师称为「reluctant behavior」(有保留的行为)的表现。在安老院,不知怎地,我常害怕「上楼」与认识或不认识的院友接触聊天(到各楼层),如非必要(即见个案、开组、活动),我都宁愿选择留在办公室里,想逃避的是院友的目光。”

  16. 源于自我,终于自我 “而在社区中心里,就要常常致电素未谋面的服务使用者打电话,推介服务、邀请入组等等,每次打电话,都会很害怕,思前想后,想逃避的是被拒绝的感觉。这些情况令我十分深刻(相比其它实习里的经验,可能真是小事一桩),也是我在这一年里常常都要面对的挣扎。” • 上述学生甲的反省在学生的叙述中颇为普遍,学生困扰的来源是其自我的表现,而其反省亦集中于自我

  17. 反省仍然集中于学生的自我 • 有时案主能够成为事件中的刺激来源,令学生有认知及思考,但很多时反省仍然集中于学生的自我 (selfhood) • “看见学员的行为粗鄙、态度轻挑、目中无人,我立即产生抗拒感。我尝试去接触他们,但他们的响应让我感到不舒服,甚至侮辱。…… 他们生活在怎样的家庭里,接受怎样的管教,都使他们失去健康成长的机会。”(学生乙,二年级, 青少年服务)

  18. 缺乏对环境及服务的反省 • 受到观察案主表现的冲激,对案主处境的分析以及对服务的了解并不自动构成反省。 • 反而,学生自我中心的反应,以自我为中心的反省(感到不舒服,甚至侮辱。) ,反而障碍着其专业行业及认知。 • 由于反省以自我为中心, 所以自我认识及自我意觉的提升通常是学生在社工课程认可的重要得益。.

  19. “念社工,最宝贵的地方是可以让我从很多新鲜的经验中,去重新检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面对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将一露埋藏了的软弱、限制、缺点,逐步逐步地把它们都一一呈现出来,带来生命里的成长。” (三年级生)

  20. 思想冲击辛苦,但是成长的挑战 “每次反省都令我看多了一些自己,但都会看到多些自己不好的地方。每次都要鼓起勇气去改变自己的短处,但改变是需要时间的,并不可能一时三刻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禁忌。当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善的地方,而好多都未改善,而且面对思想上的冲击,有时都会觉得几辛苦。但当自己想清楚时,我也可以将这些辛苦视为自己成长的挑战。” (二年级生)

  21. 由自我反省到在专业上的角色 • 对于自我意觉的加强,通常会带来道德上的两难以及长期信念的挑战, • 令同学将个人的自我引申到未来社会工作者所担任角色的思考。

  22. 对专业角色的反省 “究竟我们是为了别人的期望而活,还是为了自己的期望而活?…我很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我亦努力按着父母的期望去做好自己,我想每个多少都会活在别人的期望下,而我亦感受到活在别人的期望下,有时亦会感到辛苦…所以我都会想我的服务对象,是不是都会活在工作员的期望内,当两者拉扯得紧时,可能亦会破坏大家的关系,对服务使用者亦没有任何的好处。” (三年级生)

  23. 本身价值与专业价值的矛盾 “在基督宗教里,对于很多大是大非、道德议题,例如婚前性行为、安乐死、同性恋、传媒伦理、黄赌毒等,都有鲜明而清晰的立场,而自己亦认同信仰所赋予的价值观,亦希望自己所拥抱的专业、学科能够有相似的看法,即是对大是大非都有一个鲜明而清晰的立场。 但在一直的寻觅中,却发现社会工作这个专业本身,并没有对上述的议题有一个「一致」的看法,而现实却是不同的社会工作者虽然共同手执着一样基本信念,却仍有很大的空间给大家「各自表述」,而所谓value-free,在某程度上可以说成是value-diversity。” (三年级生)

  24. 学生的关注点 • 在专业的范畴中,知识、技巧及价值互动是学生反省最常见的地方。学生的通常反省的关注点是由专业技巧及反映出的能力以及能否应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

  25. 反省: 在理论框架下的反省 • “我在社交小组之中,曾运用间歇和惩罚。我在第一节小组时,我的态度过了火,要求一个不专心的组员讲出小组名10次,然后再给她一块饼干,以加强她的对小组名的记忆。但我及后自我反思,以及与其它同工和导师分享时,发现自己是为做而做的,忽略了行为治疗法背后真正的意义。这不能为她带来真正的社交行为的改变。我更为行为治疗法形做了一个不人道的形象,破坏了它的成效。她不单得不到帮助,这更会阻碍了她的成长或造成伤害…因此,我们运用行为治疗法时,必须注意自己的态度和不时提醒自己想想做每一件事的目的,以避开做出错误的行为,影响行为治疗法的成效。” (二年级生)

  26. 受约束的反省 • 上述学生对本身的专业能力确有进行反省, 但其反省明受某一理论框架所约束,而学生并没有对理论框架下的价值及假设有任何质疑。 • 而这学生的反省亦仍然集中在个人的层次亦没有对有关处境进行细致的分析,

  27. 反思: 少数的例子 • “曾经听过另一演员转述舍童的说话:我入得XX院舍,我就系「曳仔」(坏孩子)!难道社会工作就是将人分类的工作?!为甚么要将人分类?为甚么不能接纳差异?为甚么不能信任他们可以?在剧场里面,他们跟其它演员一样,吃的一样、享受的自由一样、需要负上的责任也一样!于是,他们的行为及表现,也会跟其它人一样!当他们明白自己是演员的一份子,他们自然也就要求自己负上与别的演员一样的责任,一样地合作──这是他们真正的改变,从心的改变!

  28. 反思: 少数的例子 • ……我却认为打破专业、拆毁专业才是更重要──这才使大家(包括同学及老师)好好的记着,社工并不高人一等,社工并不是神仙,社工只是人,社工只是与人同行,社工只是生命的分享,社工只是无知、并不是全知……” (二年级生)

  29. 对专业的反思 • 上述学生的反思源自其个人价值与在实习中助人角色的互动, 但反思的层次扩展至社工专业化的主流意识, 其层次由个人提升至专业的层次。 • 在学生的叙述中这类反思并不多见, 而这基于学生对环境的脉络有很好的敏感度,而且有能力去批判地评价正规及权威的理论及知识。

  30. 对实习教育的启示 • 要让反省式学习可以发生,我们社工教育的课程必须有统一的架构令学生可以对知识有批判性的分析,而不是无条件地学习技术性的要求 • 我们需要一个反省实践的新范式超越知识与技巧的学习 • 我们的课程需要考虑学生的经验,亦要鼓励他们由约束的反省走向反思,完成那未完成的旅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