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我校社会科学在大学评价中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我校社会科学在大学评价中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蔡言厚. 目前对大学社会科学进行评价、并单独排名的,共3家:一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三是中国校友会,三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一、目前社会评价机构对社会科学评价的现状(一). 目前,这3家民间评价机构已发布多届大学排行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已发布16届,中国校友会已发布9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已发布8届 。. 一、目前社会评价机构对社会科学评价的现状(二). 二、中南大学历年在3家民间评价机构中国大学排名中的综合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名次.

avent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我校社会科学在大学评价中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校社会科学在大学评价中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蔡言厚

  2. 目前对大学社会科学进行评价、并单独排名的,共3家:一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三是中国校友会,三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目前对大学社会科学进行评价、并单独排名的,共3家:一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三是中国校友会,三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一、目前社会评价机构对社会科学评价的现状(一)

  3. 目前,这3家民间评价机构已发布多届大学排行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已发布16届,中国校友会已发布9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已发布8届 。 一、目前社会评价机构对社会科学评价的现状(二)

  4. 二、中南大学历年在3家民间评价机构中国大学排名中的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名次二、中南大学历年在3家民间评价机构中国大学排名中的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名次

  5. 1。中南大学在《中国大学评价》及分指标排名中的名次(2003、2004、2005、2006)1。中南大学在《中国大学评价》及分指标排名中的名次(2003、2004、2005、2006)

  6. 2。中南大学在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及其分指标排名中的名次(2003、2004、2005)2。中南大学在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及其分指标排名中的名次(2003、2004、2005) 指标 名称 状态

  7. 3。中南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及分指标排名中的名次(2004、2005、2006)3。中南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及分指标排名中的名次(2004、2005、2006)

  8. 4。中南大学在《中国重点高校综合竞争力》及其分指标排名中的名次(2004、2005)4。中南大学在《中国重点高校综合竞争力》及其分指标排名中的名次(2004、2005)

  9. 5。中南大学在伊灵翻译《中国大学排名及其分指标》排名中的名次(2005、2006)5。中南大学在伊灵翻译《中国大学排名及其分指标》排名中的名次(2005、2006)

  10. 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就资源总量而论,中南大学居10名左右;就实力而论,中南大学居20名左右;就“声誉”——知名度而论,中南大学居30名左右。 6.对中南大学的整体评价:

  11. 7.我校与湖南大学的比较: (1)我校与湖南大学在《中国大学评价》排名中的名次: 年份

  12. 7.(2)我校与湖南大学在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排名中的名次:7.(2)我校与湖南大学在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排名中的名次: 年份

  13. 7.(3).我校与湖南大学在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排名中的名次:7.(3).我校与湖南大学在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排名中的名次:

  14. 7.(4).我校与湖南大学在《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和《中国大学排名》中的名次:7.(4).我校与湖南大学在《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和《中国大学排名》中的名次:

  15. 1.“中国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 2.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见表2。 3.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见表3 4.“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4 5.“中国大学排名”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5 6.“中国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变化(一) 7.“中国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变化(二) 三、五家民间评价机构的中国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16. 表1 2006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及最终权重分配

  17. 表2 2005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

  18.    表3.2006中国校友会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19.   表4.2005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权重  表4.2005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权重

  20.   表5.2006伊灵翻译中国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

  21. 表6 《中国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变化表(一) )

  22. 表7.<中国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变化表(二)表7.<中国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变化表(二)

  23. 一、一级指标和权重。没有变化,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经过6年研究工作的积累,评估指标体系已经基本稳定。一、一级指标和权重。没有变化,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经过6年研究工作的积累,评估指标体系已经基本稳定。 二、“声誉”、“学术资源”、“学术成果”、“学生情况”4个一级指标项下的二级指标和权重,均没有变化。 三、“学术资源”项下,均为千名学生拥有量。 四、“学术成果”项下,去掉了《ISTP》、《CSTP>(中国科技论文统计)、《A&HCI>》;并由人均变为人均和总量。 与2003年相比,2005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24. (一)中南大学的优势 (二)中南大学的弱势:发展不平衡、优势不突出。 四、中南大学的优势与弱势

  25. 1.规模大,外延扩充。这就是并校的优越性。1.规模大,外延扩充。这就是并校的优越性。 2.拥有4个优势学科门类:医学、工学、理学、管理学,这4个学科门类在2005、2006年全国学科排名中分别为8位和8位、23位和21位、30位和36位、28位和38位;其离散度分别为0.04和0.04,0.04和0.04、0.06和0.07、0.05和0.05;拥有8个A类以上的一级学科,它们是: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基础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临床医学。 3.拥有一批优势专业。在2005、2006两年专业全国排名中,都在A以上的专业22个;在2003、2004、2005三年全国二级学科排名中,都在A类以上的二级学科23个。 (一)、中南大学的优势

  26. 1.发展不平衡:“社会科学研究”、“学生情况”、“教师资源”得分太低,排名偏后。1.发展不平衡:“社会科学研究”、“学生情况”、“教师资源”得分太低,排名偏后。 2.优势不突出:“排名第一”的专业只有一个(地质工程),一级学科没有“第一”的,学科门排名没有进入前5名的。 3.声誉----知名度与实力和规模不相适应。 (二)中南大学的弱势:发展不平衡、优势不突出。

  27. (一)、认识“中国大学评价”和“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特点及其在社会上的反映(一)、认识“中国大学评价”和“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特点及其在社会上的反映 (二)、认识多招收本科生的利弊关系:弊大于利。 (三)、提升我校在“中国大学排名”中位次的对策 五、提升我校在“中国大学排名”中位次的对策

  28. (一)、认识“中国大学评价”和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特点(一)、认识“中国大学评价”和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的特点 “ “:

  29. 教育界对“中国大学评价”、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排名”、伊灵翻译的“中国大学排名”的反映:一般而论,理工科院校、进行了合并的学校、地方院校对“中国大学评价”反映较好;文科院校、未进行合并的学校、部属院校对“中国大学排行榜”反映较好。对中国校友会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排名”和伊灵翻译的“中国大学排名”的反映居中。“中国大学评价”和中国校友会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得到了教育部的默认,“中国大学评价”还得到人民网。在国外的影响,“中国大学评价”和“中国大学排行榜”,都有一定的影响。教育界对“中国大学评价”、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排名”、伊灵翻译的“中国大学排名”的反映:一般而论,理工科院校、进行了合并的学校、地方院校对“中国大学评价”反映较好;文科院校、未进行合并的学校、部属院校对“中国大学排行榜”反映较好。对中国校友会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排名”和伊灵翻译的“中国大学排名”的反映居中。“中国大学评价”和中国校友会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得到了教育部的默认,“中国大学评价”还得到人民网。在国外的影响,“中国大学评价”和“中国大学排行榜”,都有一定的影响。

  30. 从表1、表2可以看出,“中国大学评价”和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对综合排名的影响,有共同的、一致的、相融的部分,如“中国大学评价”中的“人才培养”与“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的“学术资源”和“学生情况”、“物资资源”。多招收本科生会提高“人才培养”得分,从而提高在“中国大学评价”综合排名的位次;但多招收本科生会使“学术资源”、“学生情况”、“物质资源”得分下降,从而降低在“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排名的位次。因此,招收本科生要有一个“度”。这个“度”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求出来。相对来说,多招研究生就比多招本科生好得多。多招研究生既可以提高“人才培养”得分,从而提高在“中国大学评价”综合排名中的位次,也可以使“学生情况”中的“研究生在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提高,从而提高“学生情况”得分,提高在“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排名中的位次。 (二)、认识多招收本科生的利弊关系:弊大于利。

  31. 1.兑现奖励政策 我在《保持和提升我校在“中国大学评价”中位次的对策》一文中,曾提出5条对策: ①把被〈SCI〉、〈EI〉、〈SCICITA〉、〈SSCI〉、〈SSCICITA〉、〈CSCD〉、<CSCDCITA>、<SCD>、<SCDCITA>、〈CSSCI〉、〈CSSCICITA〉收录、引用的论文和申请专利的任务按学科特点分配到各学院,并与岗位津贴发放、职称晋升、博士学位授予挂钩。 ②要加强学术梯队建设。每一个学术梯队要配备一名擅长写作的人员。 ③瞄准〈SCI〉、〈EI〉、〈SSCI〉、〈CSCD〉、<CSD>、〈CSSCI〉期刊源期刊,撰写论文并投稿,努力把〈〈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现代大学教育》在遴选核心期刊时进入〈CSSCI〉、<SCD>期刊源;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南大学学报》挤入SCI期刊源。 ④设立专利基金,加强代理队伍建设。 ⑤充分调动离退休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SCI〉、〈SSCI〉、〈CSCD〉、<SCD>、〈CSSCI〉、〈EI〉期刊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并按在职教师同等待遇给予奖励。 2.适度招收本科生,多招收研究生。 3.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促使“中国大学评价”和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对我校有利,以提高我校在“中国大学排名”中的位次。 (三)、提升我校在“中国大学排名”中位次的对策

  32.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