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67 Views
中医学引发的哲学思考. 沈颖 药学院 编号: 96 5111719004. 中医学的起源 它起源于 远古时期. 古医学 阿拉伯、印度、希腊、巴比伦(相继失传 —— 零散的方法). 原由: 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 气、精、阴阳、五行等古代哲学思想 —— 渗透到医学 —— 形成只有中国才有的特色医学. 中医学 所包含的哲 学思想. 一、精气学说(元气论). 古代哲学物质观 世界是气的产物 万物的运动是气运动的体现 万物的变化都是气变化的结果 世界本原论:一元论. 穴位和经络 连通整个身体的途径. 二、阴阳学说. 二元论
E N D
中医学引发的哲学思考 沈颖 药学院 编号:96 5111719004
中医学的起源 它起源于远古时期 古医学 阿拉伯、印度、希腊、巴比伦(相继失传——零散的方法) 原由: 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 气、精、阴阳、五行等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医学——形成只有中国才有的特色医学
中医学所包含的哲学思想 一、精气学说(元气论) 古代哲学物质观 世界是气的产物 万物的运动是气运动的体现 万物的变化都是气变化的结果 世界本原论:一元论
穴位和经络 连通整个身体的途径
二、阴阳学说 二元论 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建立,关于对立统一的认识,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 without light without shadow
generation generation generation generation generation 三、五行学说 restriction restriction restriction restriction restriction 多元论 世界是由五类事物组成 五类事物之间存在生、克两种关系 由于事物的生、克,维持世界万物间的动态平衡
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 肝 眼 东方 具有生长、升发、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 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 心 舌 南方 脾 嘴 中部 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 肺 鼻 西方 肾 耳 北方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
认识问题上的两种途径:“白箱”与“黑箱” 类似西方还原论 类似东方整体观 注重准确的数据但破坏整体 没有准确的数据但不破坏整体
处理问题上的两种途径:“大处”与“小处” 25000 ×222 5550000 西方行事路径 东方行事路径 从高位开始计算 从低位开始计算
归纳问题上的两种途径:“属性”与“关系” 尼斯贝特实验 关于认知方式的有趣测试
尼斯贝特实验 多数东方人 多数西方人 注重范畴分类 注重关系背景环境
中西医的不同关注点:整体病性与实体病理 中医 西医 案例:感冒后发烧 ①先测体温。 ②再抽血化验。 ③必须得到了体温、白细胞升高等检查数据后,才能做出诊断和进行治疗。 ①根据症状表现来判断是什么性质的病邪所致。 ②分析病邪是处于表卫阶段还是已经入里。 ③在必要时还要考虑患者所处的环境、当时的季节和天气情况。 ④“证型”的确定,也就是辨证。 ⑤确定治疗原则,并据此开出方药。
中医是千百年经验累积的产物 至今 无法使其脱离古代哲学 成为独立的医学
百年来西风渐盛,中医药受尽“凌辱” 鲁迅 俞樾 余云岫 梁启超 何祚庥 丁文江 张功耀 方舟子
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看法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3种解读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看法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3种解读
什么是科学? 关于科学的一些解释: 与宗教、阴阳五行等并行的知识体系 科学不是绝对真理,也尚不能解释世间所有的现象 它所做的判断是真伪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 科学具有排它性和可证伪性 排它性:对一个客观规律只有一种科学的论述,而与之对立或不相容的论述不是科学 可证伪性:任何科学都具有可以被证明是错了的潜在可能性,例如“人是天地日月之精华所生”,这个理论就不具有可证伪性,即不在科学范畴内
“科学”的定义没有国际标准 世界上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发布了“科学标准” 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权威的科学定义 × 区分科学与非科学这是一个“伪命题” √ 区分知识与非知识这更具有实践价值
我的胡思乱想 成为一种以哲学理论治病的手段? 从伪科学变身”东方科学“独占世界医学界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