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55 Views
建筑物定位与放线说课. 教材分析. 1. 学情分析. 2. 教学方法. 3. 4. 学法指导. 4. 教学设施、环境与实习场所. 5. 教学程序. 6. 说课提纲. —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本教材采用的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教材在内容选取上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简明、通俗的介绍了基本概念和仪器使用方法。本学科实践性强,而且技术发展快,所以在 教学中重视技能操作的培养。. — 教材分析. 本章节内容的地位、作用 :
E N D
教材分析 1 学情分析 2 教学方法 3 4 学法指导 4 教学设施、环境与实习场所 5 教学程序 6 说课提纲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本教材采用的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教材在内容选取上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简明、通俗的介绍了基本概念和仪器使用方法。本学科实践性强,而且技术发展快,所以在 教学中重视技能操作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本章节内容的地位、作用: 建筑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施工定位、放线更是确定建筑物轴线及细部结构定位的重要方法,学会定位、放线对工程测量应用显得尤其重要。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能力目标: • (1)能利用原建筑物、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建筑红线、测量控制点进行定位; • (2)能具有建筑物定位方案设计、数据计算、测量实施与精度检核方面的能力; • 知识目标: • (1)计算定位放线需要的测设数据; • (2)根据建筑方格网进行建筑物定位; • (3)根据测量控制点的坐标进行建筑物定位; • (4)建筑物放线:设置轴线控制桩 • 德育目标: • (1)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护仪器用具、相互协作的职业道德。 •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实践态度;
—教材分析 •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 教学重点: • 1、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定位的方法; • 2、根据已有的建筑方格网定位的方法; • 3、根据已有的控制点的坐标通过坐标反算计算数据,并进行建筑物定位的方法。 • 教学难点: 掌握放样时轴线控制桩测设的能力,设置轴线控制桩的方法
基本 情况 学习 能力 思想 特点 • 基础知识较薄弱,理论学习能力比较低; • 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 厌烦枯燥的 灌输式说教,喜欢有声有色,生动直观的教学; • 表现欲强,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 具备了经纬仪 的基本操作技能; • 对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学情分析
教、学、做合一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方法 “让教法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更贴近实践”,切实做到“教学做”合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学法指导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完成项目任务的主体。 2、通过“设计任务—任务实施—检查总结”的 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与融合。
—教学设施、环境与实习场所 • 目前我校购置了30台全站仪, 60台DJ6经纬仪和60台DS3水准仪等测量仪器 • 配备学训一体的专业教室1间,便于安排基本测量仪器的认识实习,训练基本测量技能(室内) • 在校园内埋设水准点形成闭合水准路线,供基本技能训练、模拟工程实训的训练以及技能考核(室外) • 校企合作:在施工企业工程测量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测量实训,使学生现场体验工程测量的过程和基本操作
复习导入 布置任务 任务分析 实施任务 检查总结 作业布置 —教学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