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42 Views
我的姓氏由来. 五三班 王一多. 寄语. 王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全中国人数最多的姓氏之一,同时还是中国北方的第一大姓氏,全球著名的三大姓氏之一。作为一个“王”姓氏族的成员不禁好奇,这一大姓氏的由来是怎样的呢?王姓又起源于哪里呢?希望通过本次了解,我能知道更多关于“王”这个姓氏的由来。. 王的姓氏由来( 一 ). 源流一 祖先太子晋 出自姬姓,分为三支:
E N D
我的姓氏由来 五三班 王一多
寄语 • 王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全中国人数最多的姓氏之一,同时还是中国北方的第一大姓氏,全球著名的三大姓氏之一。作为一个“王”姓氏族的成员不禁好奇,这一大姓氏的由来是怎样的呢?王姓又起源于哪里呢?希望通过本次了解,我能知道更多关于“王”这个姓氏的由来。
王的姓氏由来(一) • 源流一 • 祖先太子晋 • 出自姬姓,分为三支: • 其一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毕公高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至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公元前225年魏国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遂姓王。 • 其二源于太子晋。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字荣,世以字行,故称王荣)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遂有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 • 其三为周平王太孙姬赤之后。周平王死后,太孙赤继位,但不久即被推翻,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族,改姓王,是为山西王氏。
王的姓氏由来(二) • 源流二 • 出自姚姓,舜帝姚姓后裔齐王田建之后。 • 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通志·氏族略》言:“舜因姚地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舜帝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即以妫为姓。这支王姓的最早的来源是姚姓,部分姚姓族人经过多次的改姓:从姚姓改为妫氏,再改为陈氏,再改为田氏,部分田氏改回到最早的姚姓,部分没有改回,便继续为田氏,田氏有再次改姓的,改为王姓。《通志·氏族略》说,王姓“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新唐书·宰相世系》言,舜后代胡公妫满封于陈,至陈敬仲(陈完,也称田完)仕齐,又改为田氏。齐王田建三子:升、桓、珍(一作轸),升、桓改姓为王氏,其后代即汉代王莽一族,此为王姓的一大源流。两汉之际的新朝皇帝王莽、西汉皇太后王政君所在的元城王氏、以及魏晋隋唐时期的北海王氏、陈留王氏等等,都出自这支王姓中。王莽封姚姓同族田丰为代眭侯,后来丰之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又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回为姚氏。 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为秦所灭,其子孙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姓氏考略》载:“北海、陈留之王,皆舜帝之后。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考为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改田姓为王姓。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齐国末帝齐王 田建居共(今河南辉县),生有三子:田升、田桓、田珍(一作田轸)。”齐国最后一名国王是齐王田建。他在亡国后被迁到共(今辉县古城),田建之孙名田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及项羽为刘邦所败,田安也失去了王位。但他的子孙为了纪念这一事情,从此便改姓王氏。另外,田建次子田桓的后裔也改姓王。
王的姓氏由来(三) • 源流三 • 出自子姓,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商纣王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北)附近,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并改王为氏以纪念。
王的姓氏由来(四) • 源流四 • 其他姓改姓或赐姓。 •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复姓,如王子氏、王父氏、王官氏、王人氏、王史氏、王叔氏、王孙氏、王周氏、成王氏、威王氏、五王氏、西王氏、小王氏、乐王氏等等,这些姓氏的族人,后来大多改姓王。公元8年12月,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投奔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后唐建立,高季兴表示归顺,刘去非因曾与李存勖作对,为保护自己改姓王,名保义。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姓孙,都改姓王。
王的姓氏由来(五) • 源流五 • 少数民族改姓。 • 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少数民族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有许多改姓王氏: • ①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往洛阳,很多代北等地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户籍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并把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在这个过程中皆改成王氏。南朝梁将领王僧辩,本是乌丸氏,属鲜卑族,与其父王神念自改姓王。②羌族。出自钳耳氏。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两兄弟在隋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 《魏书》卷九十四《宦官 王遇传》说:“王遇,自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改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③匈奴族。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公元48年(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汉朝,形成了匈奴与中原汉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大批匈奴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并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匈奴人进入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④月氏人。南北朝时期,有西域月氏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但他不久即病逝。支颓褥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嫁给了北周的王粲,因此支收改姓王,史称其为“王支”。王支有一子即隋末群雄之一的王世充。
部分始祖 • (1)王充(公元27-97年):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人。出身细族孤门,好博览而不守章句,通百家之言。刺史辟为从事,转治中。汉章帝特诏公车征,病不行。生活穷困,勤于著述,以为世俗儒生拘守经义,乃闭户潜思,著《论衡》八十五篇。为浙江绍兴王氏始祖。 • (2)王翁:讳奎,生三子:长义、次和、三顺。始祖妣张氏、刘氏,元世祖年间自洪洞县迁居寿阳县上谷村,后改为上峪。公卒葬于松坪二石塔之北。为寿阳王氏始祖。 • (3)王审潮、王审邽、王审知、王进美:恁公长子王审潮,佐五为军,提兵向前,为先锋,后加工户二部尚书,逝世于位,妣侯氏封晋安郡夫人,公妣合葬惠安平广里盘龙山,赠泰国公。恁公次子王审邽,次都授散骑常侍御史光禄大夫工户二部尚书赠开国侯食邑七百户封武肃王,妣李氏封西夫人,生子四。公妣葬晋江七里后。系恁公三子王审知,字祥卿,谥号“忠懿”,福州刺史、威武节度使、上柱国加封闽王,食邑四千,享寿六十四,妣石氏封建国夫人,织娶张氏赐南刘君夫人,生子四:延翰、延均、延义、延政,公妣合葬福州古屏山坐干向巽,公立祠,福州越王殿改为庙租一万三知石。春秋公生唐咸通庚辰年四月廿二日寅时逝世于同光乙酉年八月十八日酉时。公由光州固始县人闽为肇基始祖第一世。系恁公四子王进美,字惟彩,寿六十二,妣永安,生子四:道术、道暹、道迈。妣合葬蒲山下横路,上坐丁癸兼未丑分金。第一世文公之子王惟茂,居后林,号瑞客,妣廖氏,生子一,道恺,公妣合葬本都鱼池坐甲向庚。为福建王氏部分始祖。 • (4)王子诚:友端次子,字务实,生于宋理宗景炎时,与兄子明同迁潭州安化澬江乡家焉,配陶氏,夫妇俱葬大凹岭,生子一:王荣。为潭州王氏始祖。
迁徙分布 • 王姓是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位,人口约952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7%左右。王姓人数在台湾省名列第六位,仅次于陈、林、黄、张、李等姓。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等地,而子姓为王的后裔则由河南卫辉迁至今甘肃天水、山东东平、王姓的起源和迁徙(钱文忠 百家讲坛)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王姓;琅琊王姓,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祖;太原王姓,分为晋阳支(以三国魏司空王昶开基),祁县支(以东汉王允为开基)。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琅琊王氏举族南迁,衣冠南渡,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县支在司马懿专权时遭受灭顶之灾。隋灭陈时,原仕于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别迁于关中、河北、河东等地。唐末时,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由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人”。北宋灭后,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明代时在洪洞大槐树集结的山西人被分别迁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甘肃等地。于是太原王和三槐王等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
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辽宁、安徽、江苏、黑龙江、浙江、陕西和湖北,这七省的王姓又集中了33%。河南居住了王姓人口的11.5%,为王姓分布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0%。王姓南北分布不平衡,长江以北地区,约占北方汉族人口的8.8%,为第一大姓,而在南方地区仅占4.5%,为第四大姓。内蒙古王氏的比例最高,广东最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占王姓人口的38.3%,中部地区26.0%,西部地区23.5%,东北地区12.2%。 王姓分布
2007年4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成为中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第二大姓是李姓,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 2013年4月,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研究员通过对“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的综合分析,发布了当今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该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在“新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张是中国最大群体的姓氏,分别有9500多万人、9300多万人和9000万人,“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2014年6月,国家统计局的工作人员武洁和杨建春所写的一篇关于姓氏的统计分析文章正式发表,文章数据主要援引自国家统计局负责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前20大姓氏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其中,“最大姓”王姓达到9468万人,占总人口的7.1%。 人数
郡望 • 编辑据《广韵》记载,王氏家族较为著名的有21处。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此一支王氏,史称太原王氏,始祖为周灵王的太子姬晋(也称王乔、王子乔)。琅琊郡:秦始皇置。治所在琅琊,郡治相当于今山东省胶南谙城、临沂、胶南一带。此支王氏,史称琅琊王氏,始迁之祖为王离长子(王离次子王威仍居山西太原)北海郡:汉景帝置。治所营陵,郡治相当于今山东省东部潍坊地区。此支王氏,出自虞舜妫姓王氏。东海郡:秦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治所以郯(今山东省郯城北),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所。高平郡:西晋泰始元年将原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大谢集镇前昌邑村)。 • 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 ,治所在首都长安(今陕西省长安县)。此支王氏,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 • 天水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 东平郡:汉代置东平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无盐,郡治相当于今山东省东平东、泰安一带。 • 新蔡郡:晋惠帝置,从汝阴郡分出置郡。治所在河南省新蔡,郡治新蔡县一带。 • 新野郡:古置新野县即今县,西晋末置新野郡,治所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北周时废。 • 山阳郡:汉代山阳郡在今天山东省独山湖周围。东晋山阳郡在今天江苏省清江、浦安一带。 • 中山郡:汉置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州)。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 • 陈留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省开封东南)。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妫姓齐王建之孙田安。 • 章武郡:西汉置县,西晋至隋初置郡。治所在东平舒(今河北省大城县一带)。 • 东莱郡:汉代为东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掖县。 • 河东郡:秦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及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 金城郡:西汉始置。治所在允吾(今甘肃省永靖西北)。郡治相当于今天甘肃省永靖县及兰州市一带。 • 海汉郡:居延海汉称居延泽,魏晋又称西海,唐以后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姓氏图腾 •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王姓图腾是酋长戴了一只半月形的钺斧做成的王冠,观测太阳的周天运行轨迹。王姓是首创天文立法文明的民族之一。王姓图腾是酋长戴了一只半月形的钺斧做成的王冠,观测太阳的周天运行轨迹。王姓是首创天文立法文明的民族之一。 王姓图腾
堂号 编辑太原堂、琅琊堂等二十一处是以郡望为堂号。 三槐堂:北宋王祐,大名莘县人,字景叔,自幼聪慧过人,年轻时曾任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入宋以后,晚年拜为兵部侍郎,于上任后月余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葬在陕西华州安丰里,追封晋国公。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之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面立。后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类官职,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祐亲手在庭中栽种了三棵槐树,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显赫族人。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孙王素又做了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王氏族人遂称这支王氏宗族为三槐王氏,并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王祐曾孙王巩文彩出众,与苏轼友善。苏轼为之作《三槐堂铭》,从此三槐堂扬名天下,成为部分王氏子孙后代通用的堂名。 • 还有双桂、留馀、承德、五果、宝善、积德、存厚、敦睦、馀庆、宗德、燕翼、巨野、太原、天全、源远、槐政、槐阴、绍兴、思明、怀德、五孝、绍槐、孝睦、敦本、锡类、槐明、梓谊、听槐堂等。谊、听槐堂等。
名人 • 王姓从古到今出了不少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起自远古,止于清末)中收入了历代王姓名人共计2360名,占名人总数的5.19%,排在第一位。包括春秋战国时代为王姓和后面改姓后为王姓的人。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古代1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 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 、王永之弟、衍功侯王光之叔,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 ,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古代2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古代3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宰相,新党领袖。临川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人。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以“富国强兵”为宗旨大规模推行改革变法运动。熙宁变法厉时16年,最终虽以失败告终,但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北宋尖锐的社会矛盾,积贫积弱局势有所改观。其变法内容影响广泛,对现在亦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著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宰相,新党领袖。临川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人。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以“富国强兵”为宗旨大规模推行改革变法运动。熙宁变法厉时16年,最终虽以失败告终,但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北宋尖锐的社会矛盾,积贫积弱局势有所改观。其变法内容影响广泛,对现在亦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著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 古代4
现代1 • 王皓,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90年开始专业训练乒乓球;1996年进入八一队;19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1999年亚洲少年锦标赛男单冠军;2000年初升入一队。2004年雅典奥运会不敌柳承敏(韩国),获得男单亚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亚军。2008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09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10年世乒赛男单冠军,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双打冠军。2011年8月27日,入驻国际乒联名人堂。2011年,王皓第四次接近世乒赛男单冠军,惜败队友张继科。2012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亚军。王皓携手张继科、马龙在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
现代2 • 王宝强 ,中国内地男演员,1984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6岁时开始练习武术,8岁在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20岁时主演独立电影《盲井》获金马奖最佳新人奖及法国、泰国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 2004年因参演冯小刚的贺岁剧《天下无贼》其朴实的个性和独特的形象赢得很多人的关注。2008年凭借《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获得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以及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 。 • 2011年王宝强携电影《Hello!树先生》获得俄罗斯、美国纽约、意大利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及亚太电影大奖,与徐峥继《人在囧途》再度合作的《泰囧》创华语电影票房最高纪录。 • 2014其主演的科幻动作爱情电影“冰封侠”系列将上映,其中第一部《冰封:重生之门》已于4月25日全上映。 第二部《冰封:永恒之门》将于2014年11月上映。
体会 • 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一。从古至今,“王”姓的帝王、诗人、名人也很多。王姓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有王昭君、王羲之、王安石、王守仁等。今有体育名将王皓,影视明星王宝强。身为一个“王”姓氏族的成员,我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