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473 Views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权威的工具书、参考资源编纂机构. 大纲. 百科全书的概念. 概要记述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 “百科”,言知识之广;“全书”,言内容之博。 英文 encyclopedia 一词来源于希腊文,词义为“一切知识尽在其中”。 百科全书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随时查检需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还具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和帮助人们系统求知的教育作用,常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它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标志。 ” (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中对“百科全书”的定义). 百科全书的功能.
E N D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权威的工具书、参考资源编纂机构
百科全书的概念 • 概要记述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 “百科”,言知识之广;“全书”,言内容之博。 • 英文encyclopedia一词来源于希腊文,词义为“一切知识尽在其中”。 • 百科全书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随时查检需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还具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和帮助人们系统求知的教育作用,常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它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标志。” •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百科全书”的定义)
百科全书的功能 • 疏理人类知识 •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 思想文化启蒙 • 记录保存历史事实 • 帮助人们系统学习 • 方便读者检索查询等
百科全书的特点 • 百科全书不同于词典等其他的工具书。 • 词典是以表示概念的词为对象,是对词目进行释义,而百科全书是以概念和知识内容为对象,以标准的知识、精确的资料对条目进行纵深阐释。 • 百科全书比其他工具书使用更多的事实、数据、图像等对知识进行介绍。百科全书的条目内容客观公正,可引以为据。
什么样的人需要百科全书 •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通晓一切。越是学问高的人越需要查阅百科全书。 • 美国学者萨尔顿(G.A.L.Sarton,1884~1956)说“聪明的人经常使用百科全书,自满的人不屑于百科全书,愚蠢的人依赖百科全书”。 • 在信息时代里,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但是,信息大爆炸也同时产生这样一个悖论“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无序化,找到精准信息或知识却越来越难”,人们被迫从成千上万的信息中,进行再次选择和鉴别。而百科全书恰恰是提供精准、客观、中立知识的最好来源。 因此,在信息时代,人们更需要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 国之瑰宝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我国现代最大的图书出版工程,是面向21世纪,代表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新一代百科全书,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增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全世界系统介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中国科学文化基础建设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也非常关心和支持。他们甚至亲自撰稿和审阅有关条目。全书中“毛泽东”的条目就是经过邓小平亲自编撰修改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 大家云集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者选择始终本着:“让合适的人撰写其最所长的条目”的原则。30年来,撰写条目的作者累计30000余人,其中,既有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又有一流专家、资深学者。中国科学院第四届400位学部委员中,有336位参加了编纂工作;目前的两院院士、社会科学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专家及各学科带头人多数都参与其中。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 2006年4月,胡锦涛向耶鲁大学赠送《中国大百科全书》 1988年3月22日,邓小平题写的我社社名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 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编撰出版人员 2003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就《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工作做重要批示
大家云集的编纂队伍 参加编纂工作的学科专家计三万余人,其中包括钱学森、卢嘉锡、贝时璋、华罗庚、吴阶平、严济慈、于光远、周培源、费孝通、胡绳等各学科的泰斗级人物。
社会各界的赞誉 “《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树起一座新的丰碑。” “中国文化、中国力量” ——《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新标志” “集纳百科 吐故纳新” ——《光明日报》
专家学者的声音 • 百科全书包含了从古到今最主要的人类文化发展成果。而且这是把人类发展的知识成果用最精确、最浓缩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书。——周光召 • 大百科全书在任何一个国家知识和学术领域里面的地位是永恒的。——江平 • 百科争鸣 知识大全 ——吴文俊 • 中国大百科全书 做学问必备之书 ——荆其诚 • 大百科 大发展 ——贝时璋 • 中国大百科全书 满满的知识海洋 ——钱永昌 • 际此中国大百科全书问世之时,我深信它是我国最有益的文化工程之一。 ——唐有褀 • ········································
《中国大百科全书》始终贯彻的准则: 全面 准确 客观 公正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全书第一版的修订重编版,是面向21世纪、代表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新一代大百科全书。它重新制定编纂体例、重新编制条目框架,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成果,充分反映了新世纪世界科学文化的新成就、新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新格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风格!内容不仅涵盖全人类科学文化成果,同时注重对悠久的中国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科学技术成就的传承,尤其是充分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百科知识宝库。收条重综合、阐释精要详尽。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介绍 • 代表国家最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权威工具书 • 国家“九五”、“十五”、 “十一五”重点出版工程 • 十余年的编纂历程 • 按汉字音序统编出版 •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比例适中 • 收条重综合、阐释精要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收录内容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 • 可定制的专业、地区百科全书 收录近16万条目,80余个学科,近100万知识点,2亿文字量。数据容量超过10G。
完善的检索手段和浏览功能 • 跨库检索 • 多卷检索 • 条目顺序检索 • 条目分类检索 • 全文检索 • 组合检索 • 逻辑检索 • 按学科体系浏览 • 按汉语拼单字头顺序浏览
丰富精彩的图片收集 提供近10万幅高清晰图片、地图,提供图片检索
丰富的附加资源 • 国家列表(收有简称、全称、面积、人口、首都(首府)、洲别、货币名称及符号、官方语言(或为通用语言、国语、官方通用语言和主要语言、国旗和国徽等项内容 • 人物(收有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以及诺贝尔奖得主等内容) • 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
辅助的查阅功能 • 设有热链接,方便读者查询相关信息知识点; • 设有历史上今天,每天阅读都有新体验。 • 设有相关条目链接,帮助读者引深阅读 • 设有大事年表,收录了各学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便捷实用的功能 • 可以直接复制条目文章内容,方便用户把所需的资料引用到学术论文、专题报告以及其它用途。 • 设置条目文字及图片内容的打印功能
首页 输入检索词直接检索 进入高级检索功能 选择检索范围 点击进入历史上今天 点击进入各种浏览页面
分类浏览 按字母顺序浏览条目 按学科分类体系浏览条目
检索 输入检索词 提供多种的检索方式
检索 检索结果 对检索结果进行二次检索 点击进入条目
简洁美观、易于浏览的页面布局 复制条目内容 条目页面 字体放大缩小 帮助读者引深阅读梳理出来的关联知识条目。 页面展开收缩 可放大、拖拽的图片、表格
按字母顺序浏览图片 图片集 图片检索
便利的安装维护 • 服务器端只需简单安装。由于采用先进压缩技术,数据实现零膨胀,节省了服务器空间; • 服务器端维护简单。 • 用户端使用网页浏览器输入地址或点击链接便可方便使用。
及时、完善的售后服务 服务宗旨: 与用户真诚合作,做用户最可信赖的朋友,您100% 的满意是我们的追求; 服务态度:及时、专业、真诚; 服务目标:为用户提供最好中文百科全书数据库产品,根据用户要求不断提升改进产品内容、功能和服务; 服务形式: 1、全年7X24小时电话技术支持服务 2、在服务线远程协助 3、全年7X24电子邮件支持服务 4、有条件的现场服务 服务承诺:永久享受免费的品质保证服务
感谢大家对百科全书数据库产品的关注与支持!感谢大家对百科全书数据库产品的关注与支持! 联系人:陈正良 13488707828 chenzhengliang@h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