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likes | 877 Views
无量寿经广释.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大恩传承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天边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 不管听闻任何经论,首先都要调整自己的心,如果带有各种烦恼和染污,闻法就像食用杂毒的食物一样利益不大。. 上师教言. 在听闻的法中. 有些道理自己当下就可以接受, 而有些道理对自己比较遥远。. 因为. 上师教言. 所以,要与这样的清净之法相应,对凡夫人来讲确实有一定困难。. 《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 》 : “众生贪放逸,无心学圣道,驰骋诸欲乐,与狂人无异。”.
E N D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大恩传承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天边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不管听闻任何经论,首先都要调整自己的心,如果带有各种烦恼和染污,闻法就像食用杂毒的食物一样利益不大。不管听闻任何经论,首先都要调整自己的心,如果带有各种烦恼和染污,闻法就像食用杂毒的食物一样利益不大。 上师教言
在听闻的法中 • 有些道理自己当下就可以接受, • 而有些道理对自己比较遥远。 因为 上师教言 所以,要与这样的清净之法相应,对凡夫人来讲确实有一定困难。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众生贪放逸,无心学圣道,驰骋诸欲乐,与狂人无异。”《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众生贪放逸,无心学圣道,驰骋诸欲乐,与狂人无异。” “佛法如虚空,不可称量故,无上佛菩提,愚夫不了悟。” 上师教言
阿难,彼国菩萨皆于晨朝供养他方无量百千诸佛,随所希求种种花鬘、涂香、末香、幢幡、缯盖及诸音乐以佛神力皆现手中供养诸佛,如是供具广大甚多,无数无边不可思议。阿难,彼国菩萨皆于晨朝供养他方无量百千诸佛,随所希求种种花鬘、涂香、末香、幢幡、缯盖及诸音乐以佛神力皆现手中供养诸佛,如是供具广大甚多,无数无边不可思议。 阿难,极乐世界的菩萨每天早晨都前往他方刹土供养无量百千诸佛,随他们心中的希求,种种花鬘、涂香、末香、幢幡、伞盖以及音乐依靠阿弥陀佛的神力都自然现于手中,以之供养诸佛,这些供具广大无边、不可思议。
若复乐求种种名花,花有无量百千光色皆现手中,奉散诸佛。若复乐求种种名花,花有无量百千光色皆现手中,奉散诸佛。 如果这些菩萨想要种种名花,具足无量百千光芒和色彩的花都自然现于手中,以之奉散诸佛。
阿难,其所散花即于空中变成花盖,盖之小者满十由旬,若不更以新花重散,前所散花终不堕落。阿难,其所散花即于空中变成花盖,盖之小者满十由旬,若不更以新花重散,前所散花终不堕落。 阿难,这些菩萨抛散的花在空中变成庄严的花盖,花盖小的满十由旬,如果没有抛散新的花,以前抛散的花一直不会掉落。
阿难,或有花盖满二十由旬,如是三十四十乃至千由旬,或等四洲或遍小千中千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此诸菩萨生希有心得大喜爱。阿难,或有花盖满二十由旬,如是三十四十乃至千由旬,或等四洲或遍小千中千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此诸菩萨生希有心得大喜爱。 阿难,有些大的花盖满二十、三十、四十乃至一千由旬,或者大小等同四大部洲,或者遍满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这些菩萨见到花盖后生起稀有心,产生极大的欢喜。
广大庄严的花盖, 极乐世界的菩萨会生起极大的欢喜心。 • 这种欢喜心不同于世间人的欢喜心。
《菩提资粮论》: “若念佛功德,及闻佛神变,爱喜而受净,此名为大喜。”
此皆由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此皆由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 之所以这些菩萨能无勤具足各种供品,前往他方无量世界供养无量诸佛,然后一瞬间回到极乐世界,这都是因为无量寿佛往昔的愿力和威神力所加持以及这些菩萨曾经供养过诸佛,所以他们的善根相续不断、无有缺减,也由于他们善于修习、善于摄取、善于成就善根的缘故。
作为修行人,应该善摄取各种善法,不能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善法。作为修行人,应该善摄取各种善法,不能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善法。 因此,不管哪方面的善根都要积累,不管哪方面的恶业都要遮止。
《月灯三昧经》云: “身口及意皆清净,赞叹诸佛常不断,常修如是念佛相,日夜恒见诸如来。” 这样善根深厚了,身语意三门才会清净,见佛往生净土也就不难了,
法王如意宝的示现真的很不可思议: 大家应该向法王学习, 不要以偏执心排斥很多有意义的善法。
复次阿难,彼极乐界诸菩萨众所说语言与一切智相应。复次阿难,彼极乐界诸菩萨众所说语言与一切智相应。 再者阿难,极乐世界菩萨所说的语言都与一切智相应。
于所受用皆无摄取,遍游佛剎无爱无厌亦无希求。于所受用皆无摄取,遍游佛剎无爱无厌亦无希求。 这些菩萨对于房屋、床榻等任何受用都无有耽著,虽然他们遍游一切佛刹,但内心无爱无厌,也无有希求。
不希求想,无自想,无烦恼想,无我想,无斗诤相违怨瞋之想。不希求想,无自想,无烦恼想,无我想,无斗诤相违怨瞋之想。 他们没有希求想,没有自想,没有烦恼想,没有我想 ,没有斗诤、相违、怨恨、嗔恚之想。
世间人则经常希求这个、希求那个,贪心始终无有止境。世间人则经常希求这个、希求那个,贪心始终无有止境。 他们不会想到维护自己,不会想到让自己得到什么。 娑婆世界的凡夫有很多烦恼想。有些人天天不开心,情绪非常不好,伤心、焦虑一直缠绕心头,甚至痛苦得连话都说不下去 有些人经常有斗争想,今天跟这个吵架,明天跟那个斗争
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有柔软无障碍心、不浊心、无忿恨心。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有柔软无障碍心、不浊心、无忿恨心。 为什么无有这些想?因为这些菩萨对一切众生具有大慈大悲心和饶益心,具有柔软无障碍心、不浊心、无忿恨心。
有平等调伏寂静之心、忍心、忍调伏心,有等引澄净无散乱心、无覆蔽心、净心、极净心、照曜心、无尘心、大威德心、善心、广大心、无比心、甚深心、爱法心、喜法心、善意心、舍离一切执著心、断一切众生烦恼心、闭一切恶趣心故。有平等调伏寂静之心、忍心、忍调伏心,有等引澄净无散乱心、无覆蔽心、净心、极净心、照曜心、无尘心、大威德心、善心、广大心、无比心、甚深心、爱法心、喜法心、善意心、舍离一切执著心、断一切众生烦恼心、闭一切恶趣心故。 又因为这些菩萨有平等调伏寂静心、忍心、忍调伏心、等引澄净无散乱心、无覆蔽心、净心、极净心、照曜心、无尘心、大威德心、善心、广大心、无比心、甚深心、爱法心、喜法心、善意心、舍离一切执著心、断一切众生烦恼心、闭一切恶趣心的缘故。
《大宝积经》云: “长夜以慈悲,普念诸众生,以是福德故,得见无量佛。”
行智慧行已成就无量功德,于禅定觉分善能演说,而常游戏无上菩提勤修敷演。行智慧行已成就无量功德,于禅定觉分善能演说,而常游戏无上菩提勤修敷演。 这些菩萨行持智慧行,成就了无量的功德,善于宣说禅定、菩提分法,恒常游戏、精勤修持于无上菩提之道并且为众生宣说无上菩提之道。
菩萨之所以能自在地演说佛法, 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心非常清净。 所以,如果有人想讲经说法,首先要令心清净。
《华严经》云: “菩萨游行诸世界,常能安隐群生类,悉令一切皆欢喜,修菩萨行无厌足。”
肉眼发生能有简择,天眼出现鉴诸佛土,法眼清净能离诸著,慧眼通达到于彼岸,佛眼成就觉悟开示。肉眼发生能有简择,天眼出现鉴诸佛土,法眼清净能离诸著,慧眼通达到于彼岸,佛眼成就觉悟开示。 这些菩萨的无垢肉眼能简择万法差别,无漏的天眼能照见诸佛的刹土,清净的法眼能远离一切执著,通达的慧眼能到于彼岸,成就了能觉悟、开示佛法的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