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第五章 遗传信息的表达

第五章 遗传信息的表达. 转录. 翻译. pr. DNA. RNA. 逆转录. 中心法则:. 第一节 转录( transcription ).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与复制的相同之处 :. (1) 都以 DNA 为模板. (2) 都以 nt 为原料 , 合成方向都是 5 '  3 '. (3) 都服从碱基配对原则. 不同之处 :. (1) 四种原料不同 : DNA  dNTP, RNA  NTP. (2) 配对碱基不同: A=T ; A=U. ( 3 )酶不同: DNA 聚合酶; RNA 聚合酶.

aurek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遗传信息的表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遗传信息的表达

  2. 转录 翻译 pr DNA RNA 逆转录 中心法则: 第一节 转录(transcription)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3. 与复制的相同之处: (1)都以DNA为模板. (2) 都以nt 为原料,合成方向都是5'3'. (3) 都服从碱基配对原则 不同之处: (1)四种原料不同: DNAdNTP, RNANTP (2)配对碱基不同:A=T;A=U (3)酶不同: DNA聚合酶;RNA聚合酶 (4)模板: 复制: 两条全部DNA分子; 转录:一条DNA分子的部分

  4. 一、原核生物RNA的生物合成 (一)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 : 1 种 大肠杆菌中: 全酶为:五聚体(2'): :识别结合启动子 2:启动子上游 :催化形成二酯键 ':酶与模板的结合部位 需Mg2+,Mn2+, 无校对功能 RNA合成的错误率为10-6(DNA合成的错误率为10-9-10-10)

  5. (二)转录模板 基因1:链2:转录模板链(template strand) or 反意义链(antisense strand) 链1:信息链or 有意义链(sense strand) or 编码链(coding strand) 基因2: 链1:转录模板链(template strand) or 反意义链(antisense strand) 链2 为信息链or 有意义链(sense strand) or 编码链(coding strand)

  6. (三) 转录过程 1、起始阶段: 不需要引物, 全酶中识别并结合启动子  DNA构象发生变化  RNA聚合酶催化两个相邻的nt与模板配对 第一个nt为5'pppG or pppA, 第二个nt有游离3'-OH 继续加入NTP,延长 几个nt之后 因子脱落 全酶-DNA- pppGpN'-OH 称为起始复合物

  7. 2、延长阶段: 核心酶(core enzyme) 沿模板3'5'滑行, RNA按5'3'方向合成  >12nt, RNA 5'端与DNA模板脱离 mRNA:  45nt/sec, rRNA: 90nt/sec 3、.终止阶段 两种方式: 因子不依赖终止 因子依赖终止

  8. (1)因子不依赖终止 图5-1 • RNA酶行进到模板的终止子部位(富含GC,可在RNA 上形成发夹结构) •  • 发夹结构影响RNA酶的行进 •  • RNA链先从DNA上释放,再与核心酶分离 •  • 终止转录

  9. (2)因子依赖终止 图5-2 因子与RNA聚合酶结合(终止子)  使RNA-DNA杂交体解开  因子、RNA聚合酶与DNA分离  转录终止

  10. (四)、转录后加工 初级转录产物(primary transcrips):一个操纵子转录出的一条完整RNA。 mRNA:不需要加工 rRNA:需加工、修饰 tRNA:需加工、修饰 • 如大肠杆菌 rrnD操纵子 (rRNA、tRNA混排)图5-3 • 6个基因: 3个tRNA • 16s rRNA • 23 s rRNA 称为30 s RNA • 5 s rRNA • 间隔序列

  11. 30 s RNA • 核酸内切酶(RNase P) • 16 s 、23 s 、5 s rRNA前体 + tRNA 前体 •  • (内、外切酶) (1) 剪切作用:多余序列 • 切除原间隔序列 (2)添加和修复3‘端CCA序列 (3)某些碱基的化学修饰 •  • 成熟16 s 、23 s 、5 s rRNA 成熟tRNA

  12. 二、真核生物RNA的生物合成 (一)RNA聚合酶 pol 1 :核仁:5.8S、18S、28S rRNA pol 2:核浆:mRNA pol 3 :核浆:tRNA (二)转录单位: 为一个基因(一个结构基因加相应调控元件) 三、转录过程:

  13. 1.起始阶段:需一些蛋白质参与,称转录因子(transcrption factor,TF) • (1) mRNA前体的转录 图5-4 :pol 2 • TF2D(含一个TATAbox 结合蛋白(TBP)和多个TBP结合因子(TAF)) • + TATA box •  • TF2A,TF2B结合TF2D •  • TF2F+ pol2 结合TF2B •  • TF2E、TF2H加入,形成起始复合物

  14. (2)rRNA前体的转录 :pol 1 人基因:核心启动子 + 上游调控元件(UCE) 转录因子: 上游结合因子(UBF1)、 选择因子1(selectivity factor1,SL1) (含一个TBP 和 3个TBP结合因子) UBF1与核心启动子和UCE 结合  SL1与UBF1结合  pol 1与 SL1 中的TBP结合  起始转录

  15. (3)tRNA、5SrRNA:pol 3 基因:A box、B box  TF 3 C结合与B box  TF 3 B结合与启动子  pol 3进入

  16. 2、延长阶段:与原核生物相似,方向5'3' 3、终止阶段:机制不清

  17. (四)转录产物的加工 5'端加帽子 1.mRNA前体的加工: 3'端加尾巴(poly A) 去除内含子拼接外显子 (1)5'端加帽子(capping)图5-5 7mG:5'-5'磷酸二酯键(正常:3'-5'磷酸二酯键) 两种: 1 型帽子结构:m7G-nt1(2'-OH被甲基化) 2型帽子结构: m7G-nt1(2'-OH被甲基化)- nt2(2’ -OH被甲基化)

  18. (2)3'端加尾巴(poly A tail)图5-6 mRNA中 AAUAAA序列被核酸内切酶识别并在其下游11 nt -30nt 处切断, 在poly A聚合酶作用下加入poly A.

  19. (3) 去除内含子拼接外显子(splicing): 图5-7 内含子的结构: 5'GU------------------A-------AG 3' (5'剪切位点) (分支点) (3'剪切位点 ) • 剪接反应: 在剪接体(spliceosome)中进行 • (两步) SnRNA: U1, U2,U3…..U6 • 蛋白质 第一步: 分支点A 攻击5'侧剪接位点G, 释放5'外显子. 第二步: 5'外显子攻击3'剪接位点,两个外显子拼接,同时释放套索状中间产物.

  20. mRNA内含子的自我剪接

  21. 特点:内含子自我剪接 / 核酶 产物:套索结构 (4)化学修饰: 主要是甲基化修饰 (5)RNA的编辑(RNA editing) • 隐蔽基因(cryptogene) 产物 • 如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基mRNA: • 在145个不同位点插入407个U, • 在9个不同位点删除19个U, 编辑nt占成熟mRNA的一半以上。

  22. (2)tRNA 前体的加工 A:tRNA 前体的剪接:去除内含子和5'侧先导序列。 B: 添加或修复3'端CCA序列。 C: 化学修饰:形成稀有碱基。 (3)rRNA 前体的加工: A:rRNA 前体的剪接; B:化学修饰

  23. 第三节 翻译 一、原核生物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 1、mRNA : • (1)密码子(codon):每三个相邻的nt决定一个氨基酸。 • (2)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

  24. (3)遗传密码:64个密码子的统称。密码子表( P78) 特点: (1)起始密码子:AUG- met; (2)终止密码子:UAG,UAA,UGA (3)读写方向: 5'3'; (4) 连续性; (5)兼并性:几个密码子决定同一个氨基酸; (6) 通用性; (7)摆动性(wobble):密码子的第三位与反密码子的第一位 碱基的配对不十分严格。

  25. 第一位(5端) 碱基 第二位(中间)碱基 第三位(3端)碱基 A G U C A AAA赖氨酸 AAG赖氨酸 AAU天冬酰胺 AAC天冬酰胺 AGA精氨酸 AGG精氨酸 AGU丝氨酸 AGC丝氨酸 AUA异亮氨酸 AUG甲硫氨酸 +起始信号 AUU异亮氨酸 AUC异亮氨酸 ACA苏氨酸 ACG苏氨酸 ACU苏氨酸 ACC苏氨酸 A G U C G GAA谷氨酸 GAG谷氨酸 GAU天冬氨酸 GAC天冬氨酸 GGA甘氨酸 GGG甘氨酸 GGU甘氨酸 GGC甘氨酸 GUA缬氨酸 GUG缬氨酸 GUU缬氨酸 GUC缬氨酸 GCA丙氨酸 GCG丙氨酸 GCU丙氨酸 GCC丙氨酸 A G U C U UAA终止信号 UAG终止信号 UAU酪氨酸 UAC酪氨酸 UGA终止信号 UGG色氨酸 UGU半胱氨酸 UGC半胱氨酸 UUA亮氨酸 UUG亮氨酸 UUU苯丙氨酸 UUC苯丙氨酸 UCA丝氨酸 UCG丝氨酸 UCU丝氨酸 UCC丝氨酸 A G U C C CAA谷氨酰胺 CAG谷氨酰胺 CAU组氨酸 CAC组氨酸 CGA精氨酸 CGG精氨酸 CGU精氨酸 CGC精氨酸 CUA亮氨酸 CUG亮氨酸 CUU亮氨酸 CUC亮氨酸 CCA脯氨酸 CCG脯氨酸 CCU脯氨酸 CCC脯氨酸 A G U C

  26. 2.核糖体(ribosome):rRNA + prs :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主要活性部位: • A位(受位acceptor site):氨酰tRNA(tRNA-a.a)进入的部位. • P位(供位 donor site,peptide site): 肽酰tRNA(tRNA-a.a-a.a-a.a-a.a…a.a) 占据的部位. 3.tRNA:氨基酸的运输工具, 细菌中约30种-40种。 4.各种蛋白质:起始因子:IF:IF-1;IF-2;IF-3。 延伸因子:EF:EF-Tu;EF-Ts;EF-G。 终止因子:RF:RF-1;RF-2;RF-3。

  27. 5.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tRNA结合形成tRNA-a.a, 具有特异性. (二)氨基酸的活化: tRNA + a.a  tRNA-a.a (三) 翻译过程: 三个阶段 1.起始阶段: IF-3+ 30S  mRNA fmet-tRNAfmet-IF-2-GTP(IF-1促进该三元复合物形成) 50S 释放IF-1,IF-2,IF-3,GDP,Pi 形成70S.mRNA. fmet-tRNAfmet三元起始复合物.

  28. 2.延长阶段: 许多循环组成,每个循环包括三步 (1)进位::甲硫氨酰-tRNA首先进入P位( 由起 始密码子AUG编码)此后的所有aa-tRNA都首先进入A位. (2)转肽:肽键形成 (3)移位::A位P位.

  29. 3 终止阶段: 当进入终止密码子时.

  30. 二、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特点 : 与原核生物基本相同 三、肽链的翻译后加工 • 1.肽链的折叠 • 2.各种共价修饰 • 3.水解修饰 • 4.亚单位聚合

  31. 修饰水解 高尔基体中切除部分肽段/修饰 蛋白原 成熟的分泌蛋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