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公益 項目的設計與計劃 ( 理論講授 )

公益 項目的設計與計劃 ( 理論講授 ). 香港社會服務 聯會 ﹣ ACT 項 目 經 理( 陳秀 賢). 內容 大綱. 商業 、 公益 和社會企業 項目 設計的異同 項目計劃的重要性 公益項目 設計的生命週期 (project life cycle) 問題識別 (Identification) 項目設計 (Design) 項目推行 (Implementation) 項目檢討 (Evaluation) 項目成功要素 快樂家庭廚房和 ACT 社會足跡項目分享. 商業 、 公益 和社會企業 項目 設計的異同. 項目計劃的重要性. 建立清晰的計劃目標和評估

auli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公益 項目的設計與計劃 ( 理論講授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公益項目的設計與計劃(理論講授)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ACT項目經理(陳秀賢)

  2. 內容大綱 • 商業、公益和社會企業項目設計的異同 • 項目計劃的重要性 • 公益項目設計的生命週期 (project life cycle) • 問題識別 (Identification) • 項目設計 (Design) • 項目推行 (Implementation) • 項目檢討 (Evaluation) • 項目成功要素 • 快樂家庭廚房和ACT社會足跡項目分享

  3. 商業、公益和社會企業項目設計的異同

  4. 項目計劃的重要性 • 建立清晰的計劃目標和評估 • 有效資源調配 • 引進風險評估和控制 • 加強時間管理 • 加強財政管理 • 增加項目完成的機會 • 加強預期效益彰顯的機會

  5. 項目生命週期 (Project Life Cycle)

  6. 問題識別 (Identification) • 需要評估 (Need Assessment) • 背景研究 • 找出社會問題所在 • 找出有需要的弱勢社群 • 二手資料搜集 (Secondary Research) • 一手資料搜集 (Primary Research (Quantity/ Qualitative)) • 能力評估 (Capacity Assessment) • 鎖定特定的社會問題 • 識別該組群的需要

  7. 需要評估的重要性 • 用作有力證據向捐贈者籌募項目推行款項 • 給弱勢社群發聲 • 確定項目方向正確

  8. 項目設計及計劃 (Design) • 夥伴結集 • 訂定項目目標 • 項目活動內容 • 時間表 • 財政預算 • 危機評估 • 評估指標

  9. 夥伴結集

  10. 危機評估

  11. 計劃書內容摘要 • 背景資料 • 項目的必要性 • 受惠組群 • 那方面受惠及那方面需要 • 計劃內容 • 資源估量 • 時間表 • 財政預算 • 與組織所倡議的核心價值的相關性

  12. 項目推行 (Implementation) • 項目進度監督 • 定期進度評估 • 完善項目內容

  13. 項目檢討 (Evaluation) • 目的是評估項目進行的結果與項目計劃目標、目的、成果和成效的差距 • 項目/活動進行中期或結束後進行 • 評估項目的成效、影響及可持續性 • 基於財政考慮,檢討可以是內部檢討或是外部評估

  14. 項目成功要素 (Success Factors) • 夥伴的參與 • 行政部門的配合和支持 • 清楚的目標和願景 • 完善的計劃 • 合符現實的期望 • 高質素的員工 • 項目員工的責任感

  15. 快樂家庭廚房項目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wpNk67qDbc • 快樂家庭廚房項目與社會的需要﹕在生活繁忙的香港,愈來愈少人可以有充裕的時間與家人食飯及溝通,短促的進餐時間甚至可能成為家人爭吵的平台,有見及此,促進家庭溝通成為現今社會的需要。 • 由2010年9月­起於元朗區推行,為期一年,屬「愛+人:­賽馬會和諧社會計劃」 旗下活動之一。本計劃透過一連串的地區家庭活動、教育及推廣工作等,鼓勵區內市民把握與家人一同煮餐及用膳的時間,建立正向的溝­通模式,從而強化家庭功能,並促進家庭健­康、快樂及和諧。參與的地區服務單位多達23個,服務類別跨越青少年、長者、復康、家庭­及社區等不同領域。

  16. ACT社會足跡項目 • ACT社會足跡與社會需要 • 學校﹕針對中學通識科和大學的經驗式學習需要,學生需要對香港不同的社會議題有深入的認識,有時更要四出找尋不同的社區持份者進行訪問,了解議題背後在地者的生活和與社會政策的矛盾,有見及此, ACT為學生安排一系列活動,配合學生的學習進程 • 企業﹕由於現今的企業,不再單純以盈利來衡量價值。企業對社會的回饋更為大眾所重視,針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需要,ACT為企業設計不同的員工培訓計劃,透過講座、社會服務探訪、社區考察等活動,加強企業員工對社會議題的認識,提昇企業的「社會價值」

  17. ACT社會足跡項目 • 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開設的「一站公民活動籌劃平台」。支援學校、團體,企業策劃各類本地及海外的社區體察活動 • 以社會企業模式運作 • 夥伴團體多達23個,來自不同社會服務單位、地區團體、基層組織和自功組織,服務類別跨越青少年、長者、復康等

  18. = Action 行動 x Consciousness 覺察 x Travel 旅遊

  19. 社區考察 訪貧、考察特色社區、環保遊、探討重建保育

  20. 與本地人有別的膚色與裝扮,令他們失去了不少發展機會。社會人士的歧視或許不復存在,但是否等於少數族裔人士已享有與本地人均等的向上流動機會?與本地人有別的膚色與裝扮,令他們失去了不少發展機會。社會人士的歧視或許不復存在,但是否等於少數族裔人士已享有與本地人均等的向上流動機會? 邊緣中的邊緣 –探訪少數族裔家庭

  21. 老何所依?獨居長者的獨白 當年烏髮柔柔的他們,每天默默耕耘,望能安享晚年。現在他們已經白髮蒼蒼,卻孤苦無依。僅餘積蓄或能應付一日三餐,但突如其來的一場病痛,卻可能將他們一生的積蓄付之流水。社會常說護老敬老,然長者政策與服務,又是否真正體察他們的需要?

  22. 街坊眼睛看重建 –上環/ 觀塘/ 深水埗/ 九龍城 政府堅持清拆,為著的是社會持續發展。保育人士拒絶清拆,擔心社區網絡與文化就此破壞。街坊的想法倒是如何? 讓我們看宏觀政策之時、也微觀地考量街坊的感受。

  23. 文化旅遊 - 活化社區的良方? 被遺忘的老社區,消失中的社區文化,有何方法讓它得以保留與承傳? 文化旅遊能否活化舊社區的經濟?讓它們重燃活力?

  24. 有機旅遊 – 活化夕陽工業 發展和傳統真的互不相容嗎﹖ 嘗試從有機豆品的生產過程找尋兩者的平衡點

  25. 社企 x 充權 x 社區凝聚 探訪社區為本社企 社企並非等於「社會服務 + 收益」。社企所說的可持續性,除了是經濟層面上的自付盈虧,更是其衍生的社會價值的累增。本地一些紥根於社區的組織,近年開始以社企模式,動員社區人士參與社企運作,從而達至充權與增能。 這些社企是如何運作?社企又如何增強社區的凝聚力?

  26. 謝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