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隨意無線網路

隨意無線網路. 大綱. 什麼是隨意無線網路? 隨意無線網路 V.S 典型無線網路 傳送 方式 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結論. 什麼是隨意 無線 網路? ad-hoc network. 隨意無線網路. 自律分散式 的網路系統 不需要依賴既存的網路架構 網路 拓撲結構的 動態 性. 圖片截自 http ://senior.skinfo.com.tw/?p=275. 隨意無線 網路的歷史. 源於軍事研究 1969 年 ARPANET 全球 網際網路的 始祖 最早 的 封包 交換 網路 ←最初 ARPA 結構.

aul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隨意無線網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隨意無線網路

  2. 大綱 • 什麼是隨意無線網路? • 隨意無線網路V.S典型無線網路 • 傳送方式 • 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 結論

  3. 什麼是隨意無線網路?ad-hoc network

  4. 隨意無線網路 • 自律分散式的網路系統 • 不需要依賴既存的網路架構 • 網路拓撲結構的動態性 圖片截自http://senior.skinfo.com.tw/?p=275

  5. 隨意無線網路的歷史 • 源於軍事研究 • 1969年ARPANET全球網際網路的始祖 最早的封包交換網路 ←最初ARPA結構 圖片截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ARPANET

  6. 隨意無線網路的歷史 • 1971年Hawaii大學ALOHA計畫 最早的無線電通訊網路 (單點跳躍無線通訊) 單點跳躍 多重跳躍

  7. 隨意無線網路的歷史 • 1972年DARPA開始進行封包交換無線電通信研究 • 1979年DARPA 所創立的PRNET利用無線廣播技術在連接環境不足的環境移動終端為提供足夠連接性     且多重跳躍的封包交換路徑控制技術。 隨意無線網路的起源

  8. 隨意無線網路的使用 • 建設於 固定設施建設困難或過於昂貴 • 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案例 創公司Meraki Networks, 舊金山Free the Net(解放網路計畫) • 用於研究

  9. 隨意無線網路V.S典型無線網路

  10. 傳送路徑 • 典型 • 隨意

  11. 電力負擔 • 典型 電力大部分由固定設施負擔 • 隨意 電力由裝置本身負擔

  12. 當傳輸路徑有狀況時… • 典型 通訊失靈 • 隨意 其他裝置可重組訊息 圖片截自http://mail.knu.edu.tw/gchen/Wireless/chap08.pdf

  13. 尋找位址 • 典型 中央有線設施追蹤位置 • 隨意 自己尋找最佳方式 +↑典型 ←隨意 圖片截自http://senior.skinfo.com.tw/?p=275

  14. 隨意無線網路的特性 • 移動性(覆蓋範圍內) • 多重跳躍 可擴展網路覆蓋範圍 • 自我修復 網路節點能決定自己的系統與網路參數 • 可延伸性 可擴展成員數量 • 安全性 無線通訊、動態(成員不易掌握)

  15. 傳 送 方 式

  16. 問道於鄰

  17. 問道於鄰 但也有可能會…

  18. 複製訊息 提升訊息送達的機率

  19. 複製訊息 但也有可能會...

  20. 切割訊息 減少每個封包的大小,避免路徑塞爆

  21. 切割訊息 但也有可能會…

  22. 網路編碼 訊息切割加以詮釋後分散路徑傳送

  23. 網路編碼 • 用多條路徑傳送一筆訊息 →優點:降低路徑失敗的影響 →缺點:單次使用裝置數量增加 →優點:降低設施負擔 →缺點:協調性上升 干擾機率上升

  24. 解決方法 • 避免碰撞 順增型傳送策略 • 更改訊號強弱

  25. 效 能 • 隨意網路的根本效能限制 →影響設計者決定資料傳輸速率、 延遲及遺失可能性等條件優先順序 • 以無線網路對應有線網路

  26. 結 論 • 緊要關頭才知其重要性

  27. 參考文獻 • 隨意無線網路,《科學人》NO.99,May. 2010 • ARPANET, 維基百科, Dec. 2012 • Aloha, 百度百科, Dec. 2012 • ARPA, 百度百科, Dec. 2012 • 誰發明網路的?, 奇摩知識+, Jan. 2005 • 論文:一應用於下世代無線接取網路的同時多重封包接收技術,高榮鴻,Dec. 2012 • 書籍:無線區域網路與無所不在的網路,小牧省三.間瀨憲一.松江英明.守倉正博,Nov.2005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