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80 Views
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 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 民族文化學系三年級 49391031 雷思庭 49391032 江佳芸 49391033 羅大涵 49391038 張明淵 49391045 陳弘軒. 前言. 主要描述菲籍家務勞工在台灣的勞雇關係及工作情形 將遷移勞工的生命經驗理解置於超越單一社會的分析 理論 : 推拉理論 跨國主義 Aihwa Ong Rhacel Parrenas. 研究背景與政經脈絡. 淨外移 轉為 淨遷入 外來勞動力移入 : ( 一 ) 台灣國內需求
E N D
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 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 民族文化學系三年級 49391031 雷思庭 49391032 江佳芸 49391033 羅大涵 49391038 張明淵 49391045 陳弘軒
前言 • 主要描述菲籍家務勞工在台灣的勞雇關係及工作情形 • 將遷移勞工的生命經驗理解置於超越單一社會的分析 • 理論:推拉理論 跨國主義 Aihwa Ong Rhacel Parrenas
研究背景與政經脈絡 • 淨外移轉為淨遷入 • 外來勞動力移入: (一)台灣國內需求 (二)菲律賓實施勞力輸出 輸出國前四:沙、港、日、台 菲籍勞工優勢:英文及教育程度 3D技術產業:低技術、低賤、危險
認同形構 • 認同概念經常被物化為本質性的先存社會身分或看不見制度基礎的個人表演 • 文中將 identity 翻譯為「認同」而非「身分」 • 轉移至認同形構﹙identification﹚的歷史、動態過程﹙Brubaker and Cooper 2000﹚ • 問題焦點:「認同形構在跨越不同時間與社會情境間會有怎樣的持續性與可變性」﹙Andreas Glaeser 2000:11﹚
自我的版圖 • 自我的版圖﹙territory of self﹚的概念﹙Christena Nippert-Eng 1996﹚ • 工作認同與非工作認同、身體與週遭物質環境的關係
本文對處理認同的主軸:階級認同 • 對跨國移工的流動軌跡與生活範圍涵蓋跨國度的社會場域,其階級位置與認同也是由多重的時空背景所參照定義。 • 由時間與空間的版圖切割、勞動與消費場域區隔來呈現流動的社會位置與多重的認同形構。
經濟誘因再思考 • 解雇和失業難題 • 地主國跟母國間的薪資落差 • 為了孩子未來的福利準備
婚姻枷鎖與性別分工 • 離婚在菲國是不合法的 • 女人在菲國很難找到工作 • 逃離家庭暴力 • 弔詭的現實 • 從家庭主婦到薪資勞工
海外生活的文化想像 • 把出國經驗視為探險之旅 • 帶來身分地位上的不同 • 「他們爭取海外的工作機會同時是在購買一種象徵現代性、富裕及女性化的身分。」 (林秀麗,2000:43-4 )
衝突的階級位置 • 「矛盾的階級流動」─ 高所得、低技術、 低教育程度 • 國際不均發展,被轉換為台灣雇主與外籍勞工間的階層差異 • 台灣的外勞政策,限定外勞與雇主議價的能力 • 難以透過集體的集結來提升地位,發展個人式的策略來提升階級地位
三個實踐場域 • 前台(工作天)V.S後台(星期天) • 這裡(地主國)V.S那裡(母國) • 現在V.S未來
前台(工作天)V.S後台(星期天) • Judith Rollins家務勞工的關鍵內容是表演謙卑 • Ervin Goffman「前後台」戲劇學比喻外籍家務勞工的雙重生活 • 「前台」(front region)是指有觀眾在場、進行特定表演的區域,在前台受到抑制的某些行為則出現在「後台」。 • James Scott的「公開劇本」和「隱藏腳本」
前台(工作天)V.S後台(星期天) • 轉換身分的鮮明象徵「休息日的打扮」 • 工作的謙卑表演V.S星期天的後台活動 • 「後台自我陪力」(empowered),帶來自主的尊嚴和心理的滿足感。 • 「前台」─裝笨V.S「後台」─嘲諷。
前台(工作天)V.S後台(星期天) • 「公領域」和「私領域」界定的複雜交替 • 公共空間的私人化,是資源匱乏的社會群體不得不然的空間策略 • 公共空間「後台化」帶來的不安
前台(工作天)V.S後台(星期天) • 後台區域的界定,不只地理空間, 還有時間的界定 • Goffman「前台到後台的通道必須被封閉,或是整個後台都被掩藏起來不被觀眾看到」 • 藉由前後台社會空間的區隔,維持情境式的互動表演,以協商她們多重的認同
這裡和那裡 • 雙重社會空間: 地主國 v.s. 母國 • 例子:Nora (p.200) • 第二組的前台與後台 : 雇主家中的「女傭」v.s 鄉親眼裡「成功致富的海外英雄」
菲律賓和台灣的地理區隔 • 成功的維持前後台 • 維持雙重的個人認同與社會角色
隱藏後台的黑暗面 • 透過有形的物質消費 展現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 的轉變 • 海外勞工的財力展現是「不得已的表演」 • 「核心家庭的居住形式但具有延伸家庭的功能」 • 再生產勞動的國際分工 • 全球褓姆鏈 • 海外家務服務v.s當地家務服務
現在及未來 • 「身分逆轉的幻想」 • 「開店做生意」 • 「職業貧民窟」 • 遷移勞工體制的流動 • 向上流動的意義
結論 • 流動與認同 跨國度的社會場域 種族歧視的羞辱 家庭幫傭的職業污名 衝突階級流動→前台 v.s 後台 地理空間(地主國/母國) 社會空間(雇主家/外出)
問題討論 • 文中指出「外籍勞工」這個名詞只針對於東南亞或是菲律賓國家來的家務勞工,並不包括所謂白領階級或是歐美籍的「外籍勞工」 ,請問這和上禮拜討論對於「外籍新娘」的稱呼,專指東南亞的外籍配偶,是否有同樣的意涵?
為什麼菲律賓的失業率這麼高,導致菲律賓女性來台成為外籍勞工?除了文章中提到的,還有什麼其他的因素?為什麼菲律賓的失業率這麼高,導致菲律賓女性來台成為外籍勞工?除了文章中提到的,還有什麼其他的因素? • 外籍勞工們如何在雇主、親友之間定義自己存在的價值? • 文中(P.190第一段)所提到外籍勞工在社會經濟的流動是屬於「矛盾的階級流動」,他們賺得的錢寄回去給子女受教育,但子女大學畢業後,因為經濟因素也是來台灣做勞工,這種社會階級再製狀況,是不是會一直代代發生?有改善的可能嗎?
看到菲律賓來台工作的原因,想到台灣也正面臨大量產業外流,失業率年年攀升,要如何防止台灣人以後也到國外去當台傭呢?看到菲律賓來台工作的原因,想到台灣也正面臨大量產業外流,失業率年年攀升,要如何防止台灣人以後也到國外去當台傭呢? • (組員名單︰ 民文一 林平湘 吳允睿 陳怡臻 林朔帆 彭智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