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45 Views
“政务迎新”工作汇报.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张维 201 2 - 10 - 9. 汇报内容. 2012 年新生报到概况(本科). 2012 级新生报到概况(研究生). 硕士应到 55 人,报到 54 人, 1 人申请退学(行管,黄胜) 政治学理论: 14 人 行政管理: 24 人 +1 人(港澳生) +3 人(越南生) 社会保障: 8 人 城市与土地资源管理: 4 人 博士报到 32 人,全日制博士 15 人 政治学理论: 6 人 +1 人(港澳生) 行政管理: 17+1 人(港澳生) 社会保障: 6 人 土地资源管理: 1 人.
E N D
“政务迎新”工作汇报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张维 2012-10-9
2012级新生报到概况(研究生) 硕士应到55人,报到54人,1人申请退学(行管,黄胜) 政治学理论:14人 行政管理:24人+1人(港澳生)+3人(越南生) 社会保障:8人 城市与土地资源管理:4人 博士报到32人,全日制博士15人 政治学理论:6人+1人(港澳生) 行政管理:17+1人(港澳生) 社会保障:6人 土地资源管理:1人
2012级研究生新生报到概况: • 全部顺利报到,并在入学教育中通过研究生新生学习生活答疑、研二经验分享会、硕士生分专业见面会、年级联谊午餐会、篮球赛、与非洲班学员交流等,使新生较快地融入了新生活,建立朋辈友谊,形成团队凝聚力。 • 党支部、班团队伍在入学一周后有效建立,研究生会于9月25日晚顺利完成换届,邹智、段锐、张光明等2012级硕士研究生在选举演讲中初步表现出口才好、文笔好等特点。 • 通过座谈发现,目前研究生新生一半人学习压力较大,但不至于导致心理障碍,需要一段适应期,将跟进。 • 博士生大部分希望搬回南校居住,但南校床位紧张暂时无法申请,由于珠海校区旅游学院、翻译学院毕业班学生将于10月迁入东校,校区宿舍紧张,全体博士生宿舍作调整,经与博士们沟通逐一落实,已于9月26日完成调整方案。
一、政务迎新 ●理念与部署 迎新工作是学院与新生接触的第一关,直接影响新生对学院的印象与归属感。 我院一直坚持 “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的宗旨,从2012年4月就开始筹备迎新工作,为了得出最细致周到的迎新方案,我院成立迎新工作项目组(党支部、团委、学生会及入党积极分子),十大职能组在统筹组的带领下,多次召开筹备会议,迎新的工作策划十易其稿,为这次迎新工作的圆满完成打下结实的基础。
一、政务迎新 ●报到(9.11) • 4大迎新点: • 岐关车站、三饭门口 • 新生宿舍、至善园5号报到点 • 报到模式:一条龙式服务 • “政务红”院服
一、政务迎新 ●入学教育(9.12-28) “我的大学”(辅导员李锐、张维) 师兄师姐交流会 学生工作案例分析(陈征宇副书记) 中大年度人物事迹分享(学生处王帅) 学院师生见面会(全程导师制) 游东校、游南校 “初来ZHA到”迎新晚会
一、政务迎新 ●制度建设 • 薪火相传,以旧带新—临时班主任制度 • 环环紧扣,息息相关—临时负责人制度
临时班主任制度 临时班主任是辅导员高效管理新生群体的有力臂膀,发挥着联系同学们与辅导员,保证信息通畅的桥梁作用,同时,临时班主任对所在班级的班风、班级凝聚力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院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从2011级同学中选拔优秀的学生,担任临时班主任的工作。
临时负责人制度 临时负责人具有新生和负责人的双重身份,是学院与新生沟通的重要桥梁。我院秉承“公平与鼓励”的原则,通过民主程序,每个专业各选出男女临时负责人1名。通过临时班主任和临时负责人制度,建立从学院—辅导员—临时班主任—临时负责人的通讯网络,保证信息的完整快速传递。
二、公益囊 • 125名新生,共上交公益囊114份。 • 共11名同学中未上交 • 4名同学材料遗失。 • 2名同学暑假有其他事务安排。 • 5名同学找不到公益项目。
公益分享●案例一 • 陈宏柏 • 以微博为传播媒介,组织为素昧平生的少年许存健募捐,共筹集善款2万余元。 • 学生感悟:“发起公益活动要选择正确的媒介,要注重程序和法律问题,作为大学生要有改善社会不完美的理想。”
公益分享●案例二 • 张丽华 • 珠海市三灶镇唐人街菜市场卖菜一个月。 • 学生感悟:我深深地了解到父母有多么辛苦,为了孩子他们无私地奉献自己。无论父母的工作卑微与否,知识水平高低,他们都是最伟大的。我要认真学习,好好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恩情。 • 点评:
公益分享●案例三 • 叶芳倩 • 自发打扫居民楼道。一个月,每天一小时。 • 邻居诧异眼神--晚上偷偷摸摸--白天光明正大 • 见证人赏析(邻居):“说实话,一开始我看到这个女孩在做这件事还是比较奇怪的,哪有人莫名其妙地干这个的,可后来看到这个楼道确实干净了不少,邻里邻居的也开始打招呼了。虽说是小事,但却也一点点地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值得提倡。” • 点评:
公益感悟 • 慎思、笃行 • 唤醒、培育纯真 • 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 传递公益理念
谢谢大家 请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