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627 Views
野外露营与给养. 方海明. 野外营地的选择及建设. (一)水源充足. 野外露营的营址选择要求. (二)背风背阴. (三)远离危险:. (四)营地平整:. 不适合选择做营地的地点. 1 、河滩上或者河谷中央 —— 取水不方便以及山洪的威胁. 2 、河流转弯处的内侧 —— 洪水的威胁. 3 、山顶迎风面 —— 风大、取水不方便. 4 、谷底低洼处 —— 潮湿、落石的威胁. 5 、枯木或者蜂巢底下 —— 落木、野蜂袭击. 6 、动物巢穴或觅水点 —— 动物的骚扰. 露营营地分区. 四大基本区域:. 1 帐篷露营区. 2 用火就餐区(娱乐区).
E N D
野外露营与给养 方海明
野外营地的选择及建设 (一)水源充足 野外露营的营址选择要求 (二)背风背阴 (三)远离危险: (四)营地平整:
不适合选择做营地的地点 • 1、河滩上或者河谷中央——取水不方便以及山洪的威胁 2、河流转弯处的内侧——洪水的威胁 3、山顶迎风面——风大、取水不方便 4、谷底低洼处——潮湿、落石的威胁 5、枯木或者蜂巢底下——落木、野蜂袭击 6、动物巢穴或觅水点——动物的骚扰
露营营地分区 • 四大基本区域: 1 帐篷露营区 2 用火就餐区(娱乐区) 3 取水用水区 4 卫生区
住宿溶洞 • 1、通风:首先要察明该洞是否是通风的溶洞,而不是一个死洞。保持空气的流通很重要的,可以点一支香烟察该洞是否通风,只要烟向洞中或洞外单向的飘动即说明此洞是通风的。 • 2、浅住:洞多是比较深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最好将营地安排在距离洞口较近的地方,以方便撤营及转移。 • 3、水情:在确定一个溶洞可否住宿时,应先弄清此洞的水情,多数的溶洞都有流动的地下水在活动,有个别的地下水水情复杂,尤其在雨季就更应当注意,选择的住宿地应当干燥,上无滴水。 • 4、野兽:在溶洞住宿应当注意:不少的溶洞多有蝙蝠、燕子等动物栖息,因而入洞住宿最好少惊动它们,如果有大型野兽时,立刻转移。如果对洞穴探险没有经验应当在洞中少活动,单人活动应当禁止;在洞中住宿可以不用支搭帐篷,只需铺上各种睡具即可,如果有蚊虫可以烧烟驱赶。也可只搭内帐。
在冬季露营 • 冬季,设营地点应视避风以及距燃料、设营材料、水源的远近等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森林和灌木丛是理想的设营地。应避开易被积雪掩埋的地点,如避开崖壁的背风处,因为在这种地形上,风很快会吹起大量的雪将帐篷或遮棚埋没。 • 冬季架设帐篷应注意:在雪层较薄的地区,应先将架设地点的雪扫尽。在雪层较深的地工,如果只是暂时驻留,可不必清扫积雪,但应将寻压实、压平,在冻结的地面上形在一道隔绝层。如果暂时不转移,则应在雪地中挖坑埋设帐篷。这样可以更好地抵御寒风。在开阔地上架设帐篷时,可在帐篷迎风面筑一道雪墙,既可挡风又便于生火。
野外庇护所的建立 • 1、天然树枝庇身所 • 2、利用倒地的树根及树干 • 3、树洞 • 4、利用天然坑垒石块的庇身棚 • 5、利用小树苗的庇身棚 • 6、锥形帐篷 • 7、山洞庇身所 • 8、雪沟 • 9、雪洞 • 10、如果找不到现成的或半现成的庇护所,那么就只有搭建如茅草房、草席棚、树皮屋等比较复杂的庇护所了
野外生火的方法 • 1 火柴及打火机取火 2 使用凸透镜 3 弹药粉取火 4 打火石 5 电池生火 6 钻木取火 等等
野外炊事 • 1 炖菜 • 2 烧烤 • 3 烘烤 • 4 石板烧 • 5 泥烤
野外给养 野外生存的基本
野外给养包括两大类 • 一 饮食类 食物+饮水 • 二 野外保护类 服装+工具+药品+露营用品
到野外需要带的 几本书 • 《基本野生食物志》 • 推荐书目如 ; • 《中国东北野生食药用真菌图志》
第一节 植物性食物的利用 • 判断植物是否有毒的方法: • 1 闻 先闻下植物的气味,有水果味道的一般都是有毒的植物. • 2 试 将植物的汁液捻碎,然后涂于手腕内侧10分钟左右,如没有红种或刺痛,一般是比较正常的. • 3 尝 将植物的汁液先少量的舔试一下,不要多吃,如无麻木或刺痛的感觉若有些库是很正常的.几个小时如没有异常反映则可以尝试吃.
几种野外常见的可食用植物 • 1苣荬菜
其他可食用的植物(山药) • 1 桔梗 (狗宝/)
野外真菌类食物 • 1.对照法:按照有关的彩色蘑菇图册,逐一辨认采摘的食用菌或毒蘑菇。 • 2.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粘滑,菌盖上常粘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 3.观颜色:毒蘑颜色鲜艳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 4.闻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 5.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野外真菌类食物 • 蘑菇:
可食用的动物类 • 1 可引用的环节动物 • 蚯蚓等 • 2 淡水类的 • 河蚌 • 蜗牛 • 田螺 • 小虾类别 • 河蟹
可食用的昆虫和使用方法 • 蝗虫类 :
爬行类昆虫 • 1 螳螂 蝉蛾 洋拉罐 蝉茧蛹
可食用的动物 • 1 青蛙 娃娃鱼 小倪 (马蛇子) • 2 蜥蜴 蛇类 • 3 各种鸟类 • 4 刺猬 鼠类 野兔
鱼类及捕捉方法 • 1 徒手抓鱼 2 淘鱼 3 钓鱼 4 其他
野外水的补给 • 一 寻找水源 • 二 水的净化 • 三 取水方法 • 四 正确的饮水方法
野外寻找水源 • 1 不同地域水源的寻找
水的净化 • 水中的病原主要种类: • 1 病毒 2 细菌 3 寄生虫 • 净化水的基本方法: • 1 煮沸 • 2 过滤法 • 3 药物法
野外取水方法 • 水的来源: • 1 地面以上的水 • 2 地面以下的水 • 3 空气中的水 • 4 植物体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