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野外露营与给养

野外露营与给养. 方海明. 野外营地的选择及建设. (一)水源充足. 野外露营的营址选择要求. (二)背风背阴. (三)远离危险:. (四)营地平整:. 不适合选择做营地的地点. 1 、河滩上或者河谷中央 —— 取水不方便以及山洪的威胁. 2 、河流转弯处的内侧 —— 洪水的威胁. 3 、山顶迎风面 —— 风大、取水不方便. 4 、谷底低洼处 —— 潮湿、落石的威胁. 5 、枯木或者蜂巢底下 —— 落木、野蜂袭击. 6 、动物巢穴或觅水点 —— 动物的骚扰. 露营营地分区. 四大基本区域:. 1  帐篷露营区. 2  用火就餐区(娱乐区).

as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野外露营与给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野外露营与给养 方海明

  2. 野外营地的选择及建设 (一)水源充足 野外露营的营址选择要求 (二)背风背阴 (三)远离危险: (四)营地平整:

  3. 不适合选择做营地的地点 • 1、河滩上或者河谷中央——取水不方便以及山洪的威胁 2、河流转弯处的内侧——洪水的威胁 3、山顶迎风面——风大、取水不方便 4、谷底低洼处——潮湿、落石的威胁 5、枯木或者蜂巢底下——落木、野蜂袭击 6、动物巢穴或觅水点——动物的骚扰

  4. 露营营地分区 • 四大基本区域: 1  帐篷露营区 2  用火就餐区(娱乐区) 3   取水用水区 4 卫生区

  5. 住宿溶洞 • 1、通风:首先要察明该洞是否是通风的溶洞,而不是一个死洞。保持空气的流通很重要的,可以点一支香烟察该洞是否通风,只要烟向洞中或洞外单向的飘动即说明此洞是通风的。 • 2、浅住:洞多是比较深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最好将营地安排在距离洞口较近的地方,以方便撤营及转移。 • 3、水情:在确定一个溶洞可否住宿时,应先弄清此洞的水情,多数的溶洞都有流动的地下水在活动,有个别的地下水水情复杂,尤其在雨季就更应当注意,选择的住宿地应当干燥,上无滴水。 • 4、野兽:在溶洞住宿应当注意:不少的溶洞多有蝙蝠、燕子等动物栖息,因而入洞住宿最好少惊动它们,如果有大型野兽时,立刻转移。如果对洞穴探险没有经验应当在洞中少活动,单人活动应当禁止;在洞中住宿可以不用支搭帐篷,只需铺上各种睡具即可,如果有蚊虫可以烧烟驱赶。也可只搭内帐。

  6. 在冬季露营 • 冬季,设营地点应视避风以及距燃料、设营材料、水源的远近等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森林和灌木丛是理想的设营地。应避开易被积雪掩埋的地点,如避开崖壁的背风处,因为在这种地形上,风很快会吹起大量的雪将帐篷或遮棚埋没。 • 冬季架设帐篷应注意:在雪层较薄的地区,应先将架设地点的雪扫尽。在雪层较深的地工,如果只是暂时驻留,可不必清扫积雪,但应将寻压实、压平,在冻结的地面上形在一道隔绝层。如果暂时不转移,则应在雪地中挖坑埋设帐篷。这样可以更好地抵御寒风。在开阔地上架设帐篷时,可在帐篷迎风面筑一道雪墙,既可挡风又便于生火。

  7. 野外庇护所的建立 • 1、天然树枝庇身所 • 2、利用倒地的树根及树干 • 3、树洞 • 4、利用天然坑垒石块的庇身棚 • 5、利用小树苗的庇身棚 • 6、锥形帐篷 • 7、山洞庇身所 • 8、雪沟 • 9、雪洞 • 10、如果找不到现成的或半现成的庇护所,那么就只有搭建如茅草房、草席棚、树皮屋等比较复杂的庇护所了

  8. 野外生火的方法 • 1 火柴及打火机取火 2 使用凸透镜 3 弹药粉取火 4 打火石 5 电池生火 6 钻木取火 等等

  9. 野外炊事 • 1 炖菜  • 2 烧烤 • 3 烘烤 • 4 石板烧 • 5 泥烤

  10. 野外给养 野外生存的基本

  11. 野外给养包括两大类 • 一 饮食类  食物+饮水 • 二 野外保护类 服装+工具+药品+露营用品

  12. 到野外需要带的 几本书 • 《基本野生食物志》 • 推荐书目如 ; • 《中国东北野生食药用真菌图志》

  13. 第一节 植物性食物的利用 • 判断植物是否有毒的方法: • 1 闻  先闻下植物的气味,有水果味道的一般都是有毒的植物. • 2 试  将植物的汁液捻碎,然后涂于手腕内侧10分钟左右,如没有红种或刺痛,一般是比较正常的. • 3 尝  将植物的汁液先少量的舔试一下,不要多吃,如无麻木或刺痛的感觉若有些库是很正常的.几个小时如没有异常反映则可以尝试吃.

  14. 几种野外常见的可食用植物 • 1苣荬菜

  15. 蒲公英

  16. 荠菜

  17. 灰菜

  18. 蕨菜 

  19. 其他可食用的植物(山药) • 1  桔梗  (狗宝/)

  20. 竹笋

  21. 刺嫩芽

  22. 野外真菌类食物 • 1.对照法:按照有关的彩色蘑菇图册,逐一辨认采摘的食用菌或毒蘑菇。 • 2.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粘滑,菌盖上常粘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 3.观颜色:毒蘑颜色鲜艳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 4.闻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 5.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23. 野外真菌类食物 • 蘑菇:

  24. 可食用的动物类 • 1 可引用的环节动物 • 蚯蚓等 • 2 淡水类的 • 河蚌 • 蜗牛 • 田螺 • 小虾类别 • 河蟹

  25. 可食用的昆虫和使用方法 • 蝗虫类 :

  26. 爬行类昆虫 • 1 螳螂 蝉蛾 洋拉罐 蝉茧蛹

  27. 可食用的动物 • 1  青蛙 娃娃鱼  小倪 (马蛇子) • 2 蜥蜴  蛇类  • 3 各种鸟类  • 4 刺猬 鼠类 野兔 

  28. 鱼类及捕捉方法 • 1 徒手抓鱼  2 淘鱼  3 钓鱼  4 其他

  29. 野外水的补给 • 一 寻找水源 • 二 水的净化  • 三 取水方法 • 四 正确的饮水方法

  30. 野外寻找水源 • 1 不同地域水源的寻找

  31. 水的净化 • 水中的病原主要种类: •  1 病毒 2 细菌 3 寄生虫  • 净化水的基本方法: • 1 煮沸 • 2 过滤法 • 3 药物法 

  32. 野外取水方法 • 水的来源: • 1 地面以上的水  • 2 地面以下的水 • 3 空气中的水 • 4 植物体内水

  33.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