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 ,號易安居士。 宋濟南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人 出身書香世家,自幼負有才名,詩、詞、散文皆出色,尤以詞最為擅長,屬婉約派詞人,晚年則多淒苦之音。 《漱玉詞》為其詞之代表作。. 李清照之畫像. 家 世. 父:李格非,字文叔。官至禮部員外郎,曾以文章受教於蘇軾,為蘇軾所賞識。學識淵博,尤擅長經學,著有《禮記說》、 《永洛城記》、《洛陽名園記》。 母:王氏乃狀元王拱辰的孫女,王氏耳濡目染,能文善詞,性格溫柔賢淑。 李清照從小受文學書卷的薰陶,加上自幼聰穎好學,少時即獲「才女」的美譽。. 趙明誠.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 •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 宋濟南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人 • 出身書香世家,自幼負有才名,詩、詞、散文皆出色,尤以詞最為擅長,屬婉約派詞人,晚年則多淒苦之音。 • 《漱玉詞》為其詞之代表作。

  2. 李清照之畫像

  3. 家 世 • 父:李格非,字文叔。官至禮部員外郎,曾以文章受教於蘇軾,為蘇軾所賞識。學識淵博,尤擅長經學,著有《禮記說》、 《永洛城記》、《洛陽名園記》。 • 母:王氏乃狀元王拱辰的孫女,王氏耳濡目染,能文善詞,性格溫柔賢淑。 • 李清照從小受文學書卷的薰陶,加上自幼聰穎好學,少時即獲「才女」的美譽。

  4. 趙明誠 • 趙明誠,字德父。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西元1101年)21歲的趙明誠與18歲的李清照結婚。趙明誠酷愛金石字畫,編有金石學傳世名作《金石錄》,李清照為其作《金石錄後序》。 • 父親趙挺之與李格非皆為朝中官員,雖然兩方的政治立場是相對的,但卻不影響趙明誠與李清照的結合,可見宋代文人觀念的開放與豁達。

  5. 趣 聞 • 趙明誠幼時曾夢見自己讀了本奇書,醒來時只記得其中三句: 「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趙明誠不解其含意,便告訴父親。趙挺之擅於解夢,笑道:「『言與司合』是 “ 詞 ” 字,『安上以脫』是 “ 女 ” 字,『芝芙草拔』是 “ 之夫 ” 兩字,你將來會是個『詞女之夫』啊!」 後來趙明誠果然娶了李清照這位女詞人,應驗了兒時的夢境。

  6. 比 詞 • 趙明誠曾經寫下五十闕詞,欲與清照之詞分出個高下,於是把李清照的《醉花陰》與自己做的詞放在一起,興沖沖地拿給好友陸德夫品評。 陸德夫再三玩味後說:「只有三句最好。」 趙明誠既緊張又興奮的問:「哪三句?」 陸答:「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此乃《醉花陰》的後三句,證明李清照的藝術才華的確高人一等。

  7. 酷愛金石字畫 • 趙李夫妻二人皆愛金石字畫,省吃儉用都是為了收藏喜愛的古物。看到古今名人的書畫或其他珍奇古物,常會脫下衣服典當了來購買。 • 崇寧年間,友人拿著徐熙的牡丹圖求售,要價二十萬錢。夫妻倆十分鍾情牡丹圖,怕人捷足先登便央求暫時留下畫來好籌錢買下。可是二十萬實在不是一比小數目,想了兩天兩夜想不出任何籌錢的辦法,只好忍痛割愛,夫妻為此惋惜了好幾天。

  8. 徐熙的牡丹圖~玉堂富貴 • 徐熙是江南名族,志節高邁,個性無拘無束,被稱為野逸畫家。是個純粹的花鳥畫家。 • 徐熙的花鳥畫改變前人畫法,先用淡墨描繪出輪廓,後用薄彩敷染作品,有超逸清雅之感。 • 元湯 《畫鑑》曾評為:「徐志趣高遠,畫草木魚蟲妙入造化,非世之工筆者可及也。」

  9. 讀書鬥茶之樂 • 趙明誠的官俸收入幾乎都拿來買書了,每次兩人得到新的書畫古董,總是共同整理校對,到蠟燭盡了才就寢。 • 每次飯後,夫妻倆人閒坐於「歸來堂」書齋中烹茶品茗。茶煮好後,兩人總喜歡指著滿屋的書籍,說出某項記載在某本書的某卷第幾頁第幾行,比賽誰先說中誰先喝茶。說對的人舉杯大笑,茶沒到口就先灑在懷裡,引起更歡樂的笑聲。

  10. 一 翦 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1. 趙明誠之死 • 建炎三年六月,趙明誠奉詔前往建康面見皇上。丈夫即將離開時,李清照有股不祥的預感,望著趙明誠的背影,擔心他冒著大暑奔波,會累壞身體。 • 果然七月就有飛報傳書說,趙明誠冒著大暑連夜奔馳,一到建康就病倒了。李清照怕他性急,若服用寒藥就更危險,急忙趕往建康,但已來不及了,趙明誠患的是瘧疾,吃了寒藥便一病不起,於八月十去世了。

  12. 聲 聲 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3. 晚年的李清照 • 靖康之禍,金兵大舉南侵,攻破汴京。夫妻倆 在兵荒馬亂中倉皇逃跑,多年的收藏也因無法攜 帶而幾乎丟損,丈夫不久又病死,晚年的李清照 實在是淒慘悲涼。飽受戰亂滄桑的她,使她寫出 了些悲憤的豪放之作。李清照四處漂泊,最後居 然沒有人知道她流落何方,死在異鄉,連卒年都 不詳,只知大概是七十多歲時去世的。

  14. 二勤 朱韻如 4 林怡伶 15 共同製作 謝謝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