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37 Views
第 10 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标要求: 简述 鸦片战争后 中国 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的史实,认识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回顾旧知 : 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列强攫取了我国哪些主要经济特权,使我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哪些主要影响?. 1. 开放通商口岸 --- 贸易主权丧失。由五口通商到增开十一处通商口岸, 使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E N D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回顾旧知: 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列强攫取了我国哪些主要经济特权,使我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哪些主要影响? 1.开放通商口岸---贸易主权丧失。由五口通商到增开十一处通商口岸,使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协定关税—关税自主权丧失。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之一,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使中国民族经济失去关税的保护;此外也是导致中国自然经济 逐步解体的又一原因。 3.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又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经济结构 经济的组成部分及其所占的比重: 自然经济(用于自给) ①按生产目的划分 商品经济(用于出售) 农业经济 手工业(手工操作) ②按产业不同划分 工业经济 近代工业(机器生产) 商业经济 封建经济 ③按经济性质划分 资本主义经济(封建社会有萌芽)
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 1.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英国对华商品输出的情况 问题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鸦片战争后,英国在中国倾销的商品日益增多, 中国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货物表 问题2: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日益增多, 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19世纪40年代外商在中国开办的企业简表 鸦片战争后到60年代中期,外国投资的重点是航 运业和船舶修造业,成立了许多后来比较著名的船厂 和轮船公司,如祥生船厂、香港黄埔船坞公司、耶松 船厂、旗昌轮船公司、怡和洋行、太古洋行等。 问题3: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开始在中国投资办厂
归纳:以上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一、(变化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 列强在华倾销商品; • 列强在华掠夺原料; • 3)列强在华(投资办厂). • ——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外商企业出现
材料1: 19世纪90年代,“商通大埠,及内地市 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 七八。”——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对中国传统 家庭棉纺织业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洋布取代土布。织与耕 分离。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材料2:洋布、洋纱、洋花边、洋巾入中国, 而女工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 业冶者多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进入中国, 部分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材料3: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货物表 材料反映了农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农业经济中自给自足成分减少
农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 二、(变动二)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解体的原因 小农 经 济逐渐 解体 ① 倾销商品(以洋纱、洋布为主) 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 列强经济侵略 (为本国:劳动力、市场) ② 掠夺原料(以丝、茶为大宗)服务于资本主义市场。 (为列强:市场、原料) 一方面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积极);另一方面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消极) 影响?
中外贸易货值表(1872~1894年) -引自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问题2:以上材料可以反映出哪些信息?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信息有:中国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并且入超额逐年增加;中国的贸易总额也不断增加,商品进口和原料出口迅速增长。 影响:中国日益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列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三、(变化三) 洋务企业的兴起-近代工业起步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 90年代这几十年中,清政府一些洋务派官僚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在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洋务派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官办军用企业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1865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我国最早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
我国最早的大规模钢铁企业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 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
开平煤矿 天津机器局 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安庆内军械所 轮船招商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思考: 以上企业与传统官营手工业有什么异同? 同:都属于官办性质. 异:洋务企业采用机器生产,雇佣工人,部分实行成本核算,而传统官营手工业没有这些特征 (带有官僚资本主义色彩) 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兴起(洋务企业)
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变化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变化二: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变化三: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兴起(洋务企业)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和缫丝机
大 生 纱 厂 张謇(1853—1926) 江苏南通人
荣家兄弟: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以创办茂新、福新、申新面粉或纺织企业集团而著称于世。享有 “面粉大王”及“纺织大王”的美称。他俩除在兴办实业方面驰誉中外以外,同时在我国的农业、教育等事业的发 展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荣宗敬 荣德生
思考:以上人物创办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 的企业有什么异同呢? 同:都采用机器生产;都存在雇佣关系. 异:洋务属官办,后者属私营性质 四、(变动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工业)
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变化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变化二: 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变化三: 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兴起(洋务企业) 变化四: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工业)
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表现: 变化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变化二: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变化三: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兴起(洋务企业) 变化四: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工业) 2.原因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政治经济特权 ,争相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西方科技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 3.影响(讨论)
3.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中国长期落后. (2) 小农经济逐步解体,近代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自然经逐步解体 民族资本主义 课堂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四大变动 洋务企业(官僚资本主义色彩 外国资本主义 自然经济 十九世纪六七年代 鸦片战争后 鸦片战争前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练习 1.(08年广东单科)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观点看,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近代”认识正确的是2.从生产力发展的观点看,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近代”认识正确的是 A.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采用大机器生产方式C.由商人、资本家出资兴办D.以利润为生产目的 3.《南京条约》签定以后,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农产品出口量大量增加,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茶、丝的质量提高B.中国茶、丝生产迅速发展C.中国经济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D.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崩溃
4.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造成这种“奇怪结局”的主要原因是4.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造成这种“奇怪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 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 C.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 中国市场没有开放
5.鸦片战争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这种状况反映的本质问题是5.鸦片战争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这种状况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东南沿海的商品经济日益萧条 B.外国的洋纱洋布质量优于中国的土纱土布 C.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6.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丝的出口量大增,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①是中国茶、丝生产迅速发展、质量提高的结果 ②表明了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了世界市场 ③反映了中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的增强 ④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⑤对中国自然经济起到了瓦解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
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指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指 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8.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9.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从经济方面来讲最关键的因素是9.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从经济方面来讲最关键的因素是 A.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它使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彻底瓦解 C.它使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D.它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