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禽流感及其防治

禽流感及其防治. 陈 溥 言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 AIV(avian influenza virus). 禽流感是由 A 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综合征。 高致病性禽流感为 一类疾病 (农业部), ( OIE 国际兽疫局 — A 类传染病 )。 禽流感的毒力型分类 1 、高致病性 AIV ( HPAIV ), 如 H 5 N 1 等。 2 、低致病性 AIV ( LPAIV ), 如 H 9 N 2 等。. OIE 对 HPAIV 的定义包括:

ashly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禽流感及其防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禽流感及其防治 陈 溥 言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

  2. AIV(avian influenza virus) • 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综合征。 • 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一类疾病(农业部), • (OIE国际兽疫局—A类传染病)。 • 禽流感的毒力型分类 1、高致病性AIV(HPAIV), 如H5N1等。 2、低致病性AIV(LPAIV), 如H9N2等。

  3. OIE对HPAIV的定义包括: (1)任何AIV如果给8只4-8周龄的易感鸡接种10倍稀释的尿囊液毒0.2ml,10天内死亡数≥6只,即认为是HPAIV。 (2)1个毒株不是H5或H7亚型,但能致死1-5只鸡,则需要细胞培养,在不加胰酶的情况下观察CPE和蚀斑形态,如果均为阴性则认为该毒株不是HPAIV。 (3)对所有的低致病力AIV和其他AIV如果不加胰酶能够在细胞上生长,则需要测定凝血素联接肽的氨基酸序列,如果序列与其他HPAIV类似,则认为是HPAIV。

  4. 禽流感病毒的特性 1.正粘病毒科, A型流感病毒属 2. 病毒形态:为多形性囊膜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为80~120nm;其丝状体则常见于刚分离到得病毒,长度可达数微米。 3. 病毒对物理化学因素的抵抗性: 游离病毒:较弱,如常见消毒剂、酸、紫外线等 载体包裹病毒:强,如饲料、粪便、唾液里等

  5. 4 病 毒 粒子 结 构:蛋白质 + 核酸(基因组) HA血凝素 最外层双层类脂囊膜 NA神经氨酸酶 M2基质蛋白 结构 中间层基质蛋白(M1) 核蛋白(NP) 最里层为核壳体 多聚酶蛋白(PB1,PB2,PA) 病毒单链RNA。

  6. HA – hemagglutinin 血凝素 NA – neuraminidase神经氨酸酶 helical nucleocapsid (RNA PLUS NP protein)核蛋白 lipid bilayer membrane囊膜 polymerase (3 PROTEINS) M1 protein M蛋白 主型(type A, B, C): NP, M1蛋白 亚型(sub-types): HA或 NA蛋白 基因组:分8个节段---易交叉重组、变异

  7. ORTHOMYXOVIRUSES 禽流感病毒电镜照片

  8. 基因组特点:分节段的单链负股RNA病毒,共有8个独立的RNA片段,以片段1,2,3…8命名,分别编码PB1,PB2,PA,HA,NP,NA,M1,M2,NS1,NS2等10种蛋白。(见下表)基因组特点:分节段的单链负股RNA病毒,共有8个独立的RNA片段,以片段1,2,3…8命名,分别编码PB1,PB2,PA,HA,NP,NA,M1,M2,NS1,NS2等10种蛋白。(见下表)

  9. 5. 禽流感病毒的亚型多 1、HA有15种:H1、H2、…… H15 2、NA有9种:N1、….. N9 3、亚型组合:H?N? a. HA 和 NA 相互组合,会产生许多成百上千种的流感病毒亚型; b. 毒力高低不等,从无毒—弱毒—强毒都有,但绝大部分是无毒或弱 毒株,极少数是强毒, 如目前流行广泛的H5N1(高致病性毒株)、 H9N2(低致病性毒株) c. 不同亚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力。 如目前流行的H5、H7、H9之间

  10. 6. HA和NA抗原易变异 • HA和NA易发生变化,病毒经过若干代的繁殖后可从一种亚型变成另外一种亚型。 • 两种不同亚型病毒在体内可重组出另一种亚型的病毒, 如H6N1+H9N2 H5N1 (无毒)(弱毒) (强毒)

  11. 禽流感抗原变异性:抗原漂移和转变 1)抗原漂移(Antigentic drift) 在A型禽流感病毒中,抗原漂移是由HA和/或NA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其中HA基因的变异率最高,每个核苷酸在每个复制周期中的变异率可高达2×10-3。 2)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 大量的实验证明,不同亚型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胞时,病毒基因组可发生节段的交换。在共感染细胞中来自于不同细胞亲本的基因组片段的混合,很可能是禽流感典型的高发性基因重组的原因。现已发现重组率高达40%。

  12. 7. 病毒血凝素蛋白(HA)介绍: A. HA的一级结构 562~566个氨基酸残基 重链HA1 HA前体蛋白HA0 轻链HA2 (HA0) HA蛋白分子 6个二硫键 7个糖基化位点 没有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SA)

  13. 血凝素蛋白(HA - hemagglutinin) B. HA的一级结构 蛋白酶裂解位点 特定蛋白裂解酶 HA0(无致病状态) HA1 + HA2(致病状态)

  14. 蛋白裂解酶 HA0(无致病状态) HA1 + HA2(致病状态) HA0被宿主细胞内的细胞蛋白酶切割成为HA1和HA2 HA裂解成HA1和HA2是AIV能否感染细胞的先决条件。 这一裂解过程与病毒株的毒力及宿主细胞共同有关。 病毒株 -----必须含有特定的碱性氨基酸序列。 (如H5强毒株就有,其它无毒力的病毒株就无) 宿主细胞---必须含有特定的蛋白裂解酶 这类蛋白裂解酶:除了机体粘膜上皮组织等外,还富含于大肠杆菌,因此,机体感染该细菌能特异性增强禽流感的暴发,并加重发病率和致死率。

  15. B. HA的三维结构 抗原位点A-E 血凝素位点A、B 受体识别点 吸附靶细胞 蛋白酶裂解点

  16. B. HA的三维结构 HA1和HA2通过二硫键相连形成HA单体。单体间通过非共价键相连,螺旋折叠成的一种纤维状卷绕核,在病毒表面形成三聚体。 受体的结合位点 球状的头部 由HA1组成 抗原决定簇A,B,C,D,E (但其中只有2个是血凝素位点) HA三聚体 茎部由HA2和部分HA1组成

  17. C. HA的翻译后加工处理过程 HA是典型的 I 型糖蛋白,它含有4个结构域:信号肽序列,胞浆域,跨膜域和胞外域。HA的前体蛋白HA0经过N端信号肽的切除成为成熟的HA。然后HA0再被宿主细胞内的细胞蛋白酶切割成为两条多肽链,HA1和HA2。 这一过程与宿主细胞及毒株的毒力有关。HA裂解成HA1和HA2是AIV能否感染细胞的先决条件。

  18. D.HA的生物学活性 1.1 诱导中和抗体的活性 目前认为HA上至少有4个抗原决定簇,即A,B,C,D可能还有E。抗原决定簇区的氨基酸发生替换,一般均会引起HA的抗原性漂移。 过去认为HA所诱导的红细胞抑制抗体(HI),代表了保护性中和抗体水平。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有些单克隆抗体的HI抗体效价非常高,却不具备中和能力,说明中和抗体位点与HI抗体位点并不完全一致。

  19. 1.2 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活性---病毒感染性相关 AIV的细胞受体是位于细胞膜上的唾液酸(SA)糖脂或唾液酸糖蛋白。SA作为AIV的受体并与HA相结合,而SA上能与AIV结合的又为神经氨酸-2,6半乳糖。AIV HA上的受体结合位点呈袋状,位于头部末端,每个HA单体上有一个,因此HA纤突上共有三个受体结合位点。

  20. 1.3 HA受体结合的特异性明显决定病毒的宿主范围 或病毒在宿主对组织嗜性的程度。 A型流感病毒的吸附都需要寡糖链上存在末端唾液酸,但不同的病毒对不同的唾液酸有不同的亲和力。一些病毒趋向于结合到唾液酸含 a 2,3链的细胞,而有些则趋向于 a 2,6链。 人细胞主要为SA a2,6Gal, 禽和马主要为SA a2,3Gal, 而猪的细胞上 2 种都有。 因此,在自然界就出现了一些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而一些主要感染禽和马的现象。 猪可能是禽 – 人 流感病毒交叉重组的中间宿主

  21. where do “new” HA and NA come from?新的病毒亚型从何而来?

  22. 1.4 HA基因与AIV致病力的关系 1) HA0上蛋白酶裂解位点的碱性氨基酸序列可能是决定AIV毒力 的关键因素。强毒最小序列要求,即:R/K-X-K/R-R 2) 另一个影响AIV毒力的因素可能是HA上的糖基化位点。一是受体结合位点的糖基会影响AIV和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水平。此外,裂解位点附近的糖基化位点还可能影响到蛋白酶对HA前体蛋白的裂解。 3)在某些流感中,共感染的细菌的蛋白酶对病毒激活也起一定的作用, 如大肠杆菌等。 正常的裂解酶位于易感靶细胞内,如粘膜上皮细胞

  23. 8. A型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1  吸附,穿膜和脱壳 2病毒基因组的转录 和复制 3 病毒蛋白的合成 4 病毒粒子的装配 5 病毒的出芽和释放

  24. 禽流感的诊断 • 怎样知道自己的鸡群得了禽流感? • 初诊:根据鸡群的发病流行特点、鸡群主 • 要症状表现、病死鸡的剖检变化初步 • 作出判断。 • 确诊:需采集病料如气管、肺脏送有关高校 • 和科研机构分离鉴定病毒,确定亚型 • 和致病性。

  25. 禽流感的预防 • 1、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健全的管理制度,防止AIV的传入: • 加强消毒,设立消毒池,人员车辆进出消毒,拒绝外来人员参观; • 饲养人员进出有条件应沐浴更换衣服; • 鸡舍应装防鸟、鼠门窗; • 养鸡户之间应少窜门,少交换饲养工具、饲料和运输工具如蛋箱等; • 最好全进全出,避免不同日龄不同批次混养; • 鸡场周围尽量避免饲养水禽,尤其不能与水禽混养; • 鸡舍、用具和鸡群定期消毒; • 给予全价饲料,鸡舍保持通风,及时清除粪便,减少氨气, •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

  26. 2、接种AI油乳剂灭活苗。 国内外的实际应用效果证实接种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预防禽流感非常重要,效果也较好。 接种几次禽流感疫苗为好:4-5次 给大家推荐一个参考程序(具体接种时间应根据各鸡群具体抗体情况而定): 7-12天 一免 50-55天二免 120天 三免 产蛋期间:每3个月再免疫一次 对强毒和弱毒流行区,母源抗体的安全水平线应有所不同,因为二者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不一样。

  27. 注意:“接种禽流感疫苗后就万事大吉,不会再发生禽流感啦”,这种观点非常错误。注意:“接种禽流感疫苗后就万事大吉,不会再发生禽流感啦”,这种观点非常错误。 • 任何禽流感疫苗都不能百分之百的防止此病的感染,只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病毒感染,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 在接种过疫苗后,应该不放松警惕性,应继续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饲养管理,防止病毒传入。

  28. 这是因为: 1、流感疫苗是油乳剂灭活苗,疫苗里面的病毒是被灭活的,(因为禽流感疫苗不能用也禁止用活苗),所以只能激发机体 产生体液免疫而不能产生细胞免疫。 2、鸡群任何一种疫苗免疫后的效果不是100%,多是正态分布的,大部分个体处于很好的保护,少部分保护很好,少部分不太理想。 3、与鸡群接种时所处在的机体的状态有一定关系,注射疫苗时鸡群应处于健康状态,不能处于应激状态或免疫抑制状态,更不能处于发病。 4、接种时鸡群已经感染流感病毒,接种会无效,相反会激发大量发病和死亡。

  2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