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likes | 1.4k Views
撒迦利亞書. 第 5 ~ 6 章. 第六異象( 5 : 1-4 ). 第六異象( 5 : 1-4 ). 飛行的書卷 長二十肘、寬十肘 一肘約 1.5 feet 書卷 ~ 30 x 20 sq. ft. 偷竊 , 起假誓 以此兩罪代表犯律法 ( 十誡 ) 偷竊 – 得罪人 起假誓 – 得罪神. 第六異象( 5 : 1-4 ). 飛行的書卷 進入偷竊人的家、和 指神名起假誓人的家 除滅 , 毀滅 – 指審判﹐刑罰 小結 – 神要審判 ( 清除 ) 以色列的罪. 第七異象( 5 : 5-11 ).
E N D
撒迦利亞書 第 5 ~ 6 章
第六異象(5:1-4) • 飛行的書卷 • 長二十肘、寬十肘 • 一肘約 1.5 feet • 書卷 ~ 30 x 20 sq. ft. • 偷竊, 起假誓 • 以此兩罪代表犯律法(十誡) • 偷竊 – 得罪人 • 起假誓 – 得罪神
第六異象(5:1-4) • 飛行的書卷 • 進入偷竊人的家、和 • 指神名起假誓人的家 • 除滅, 毀滅 – 指審判﹐刑罰 小結 – 神要審判(清除)以色列的罪
第七異象(5:5-11) • 婦人坐在量器中 • 量器(容器, Vessel) • Measuring basket (NIV) • 原文– Ephah (伊法) • 度量衡單位 (乾物, 例如穀類 , 麵) • 約五加侖 (gallons) • 一伊法等於 3 細亞 (seahs) • 一伊法等於10 俄梅珥 (omers)
第七異象(5:5-11) • 坐在量器中的是個婦人= 這是罪惡 • 一片圓鉛 – A talent of lead • One Babylonian talent ~ 66 pounds • 這片圓鉛像蓋子般把量器封住 • 婦人不能逃走 • 表示罪惡被竭止 • 另外兩個婦人(會飛的)將量器抬起來 • 將量器抬到示拿地去 (Shinar) • 示拿地 即 巴比倫 (巴別)
第七異象(5:5-11) • 另外兩個婦人(會飛的)將量器抬起來 • 有翼的﹐ 會飛 – 代表快 • 示拿地 即 巴比倫 (巴別) • 是最先反叛神的地方 • 像徵罪惡的根源 • 3﹕9 「 … 並要在一日之間除掉這地的罪孽。 」 小結 - 神要竭止罪惡﹐很快地把 罪惡丟回反叛神的地方
第八異象(6:1-8) • 四輛戰車 (Four Chariots) • 第一輛車套著紅馬 • 第二輛車套著黑馬 • 第三輛車套著白馬 • 第四輛車套著有斑點的壯馬 • 這些馬車代表甚麼並不明顯 (血﹐疾病﹐死) • 戰車從銅山出來 • 銅山代表穩固﹐是神所在之處 • 四輛戰車是神所差遣施行審判的使者
第八異象(6:1-8) • 四輛戰車 (Four Chariots) • 是神所差遣施行審判的使者 • 壯馬遍地走來走去 • 已在北方安慰我的心 • 敵對神的列國已被制服 小結 - 神制服列國
小結 • 異象六 - 飛行的書卷 • 神要審判(清除)以色列的罪 • 異象七 - 婦人坐在量器中 • 神要竭止罪惡 (普世性) • 異象八 - 四輛戰車 • 神施行審判﹐制服列國
為大祭司約書亞戴金銀冠冕 (6﹕9-15) 6:12「那名稱為大衛苗裔的、他要在本處長起 來.並要建造耶和華的殿。 」 所指是誰 ﹖ 所羅巴伯 ﹖ 4:9 「所羅巴伯的手、立了這殿的根基.他的手也必完成這工. 」 所羅巴伯是大衛的後裔﹐為何不將冠冕戴 在所羅巴伯頭上﹖
為大祭司約書亞戴金銀冠冕 (6﹕9-15) 6:11 「 金銀作冠冕、戴在約撒答的兒子大祭司約書亞的頭上、 」 金銀作冠冕 (Crown of Silver and Gold) ====== 王 3:5 潔淨的冠冕 (Crown of turban 頭巾) ====== 大祭司 6﹕12-13 大衛苗裔是指耶穌基督(彌賽亞)﹐ 祂是王﹐也是大祭司
為大祭司約書亞戴金銀冠冕 (6﹕9-15) 金銀作的冠冕也非約書亞所擁有 要將之放在耶和華的殿裡為記念 (14) 約書亞只擁有大祭司潔淨的冠冕(頭巾) 所以將金銀作的冠冕、戴在大祭司約書亞的頭上﹐只是一像徵性的行動﹐以表明大衛苗裔 (耶穌基督)﹐祂是王﹐也是大祭司 兩職之間籌定和平 (賽9﹕6) 耶穌基督是和平之君 Prince of Peace
撒迦利亞書 第 7 ~ 8 章
伯特利人問禁食 (哭泣齋戒) • 7﹕1-3 • 大利烏王第四年九月 (~ 518 BC) • ~ 520 BC 重新開工重建聖殿 • 重建聖殿工程已進行有兩年多 • 伯特利人派代表來耶路撒冷問每年五月間的禁食會(哭泣齋戒) 是否仍需要繼續 • 伯特利位於耶路撒冷以北約10哩 • 禁食 – 不喫食物以達至心靈專注 • 禱告﹐認罪﹐哀求﹐ 哀哭﹐披麻蒙灰 ………
被擄猶太人一年守四次禁食 (8﹕19) • 四月, 五月, 七月, 十月 • 四月 – 耶城被攻破 (王下 25﹕3-4) • 五月 – 聖殿被毀 (王下 25﹕8-10) • 七月 – 記念省長基大利被殺 (王下25﹕25) • 十月 – 耶城被圍困 (王下25﹕1) • 現在聖殿重新建造已兩年多﹐五月份的禁食是否需要繼續呢﹖ • 伯特利人代表這樣問是否合理﹖
撒迦利亞的答覆可分成四段 • 每段第一節都以 「萬軍之耶和華的話就臨到…」開始 • 7﹕4 • 7﹕8 • 8﹕1 • 8﹕18
分組討論 • (1) 7﹕4-7 • (2) 7﹕8-14 • (3) 8﹕1-17 • (4) 8﹕18-23 • 有沒有直接答覆五月的禁食是否需要繼續﹖ • 正面 (鼓勵)﹖ • 反面 (責備)﹖ • 各段主旨
四段的答覆都以「萬軍之耶和華的話就臨到我說」為開始四段的答覆都以「萬軍之耶和華的話就臨到我說」為開始 • 7﹕4-7 • 7﹕8-14 • 8﹕1-17 • 8﹕18-23 • 四段的講話都沒有正面答覆五月的禁食是否需要繼續。 • 因此﹐可以推測伯特利人﹐可能對禁食的態度有不對之處。 反面﹕責備 正面﹕鼓勵
7﹕4-7 責備 • 禁食不是向神禁食 • 喫喝只為自己 • 無把握神所給的恩典和機會 • 7﹕8-14 責備 • 心硬如金鋼石、不聽律法 (7:8-10) • 不聽神的呼喚 • 刑罰 => 神將他們分散在萬國中
8﹕1-17 鼓勵 • 神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 • 神要救回以色列民﹐復興耶路撒冷 • 鼓勵人行神的道 (8﹕16-17) • 愛神愛人
8﹕18-23 鼓勵 • 禁食(哭泣齋戒)的日子 • 變為歡喜快樂的日子 • 耶 31﹕13 • 使悲哀變為歡喜 • 使愁煩轉為快樂 • 因神與以色列同在﹐列邦的人來到耶路撒冷尋求神 萬國都因而得福
神要求我們有發自內心真正的順服﹐而不是形式上遵從字句規條。神要求我們有發自內心真正的順服﹐而不是形式上遵從字句規條。 我們亦要檢視我們參與教會活動的心態和動機。心態不正確﹐動機不純正﹐神也不喜悅。
以色列民族的遭遇﹐ 與很多基督徒的遭遇很相似
信 主 前 • 7﹕4-7 責備 • 禁食不是向神禁食 • 喫喝只為自己 • 無把握神所給的恩典和機會 • 7﹕8-14 責備 • 心硬如金鋼石、不聽律法 • 不聽神的呼喚 • 刑罰 => 神將他們分散在萬國中
信 主 後 • 8﹕1-17 鼓勵 • 神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 • 神要救回以色列民﹐復興耶路撒冷 • 鼓勵人行神的道 (8﹕16-17) • 8﹕18-23 鼓勵 • 禁食哭泣的日子變為歡喜快樂的日子 • 因神與以色列同在﹐列邦的人來到耶路撒冷尋求神萬國都因而得福
信主前 • 為自己 • 無把握神所給的恩典和機會 • 心硬、不聽律法 • 不聽神的呼喚
信主後 • 神救回 • 復興 • 行神的道 • 愛神愛人 • 歡喜快樂 • 因神的同在﹐吸引人來尋求神 • 別人因而得福
願神使用你﹐因著神施恩在你 身上﹐使你身邊的人也得著 神的恩典
撒迦利亞書 第 13 ~ 14 章
「回歸」 神救贖以色列人從被擄得釋放﹐回歸故土 • 但這並不是完全的救贖﹐只是一象徵(背景) • 「完全的救贖」在末後將來才實現 撒迦利亞書不單講「回歸」﹐也講「完全的救贖」 而「完全的救贖」的開始是彌賽亞君王的出現 • 卑微﹐騎驢進入耶路撒冷(9﹕9) • 祂被刺傷﹐遭背叛(11﹕12-13) • 祂卻作王制服列國 (12﹕8-9) • 並在人間建立祂的國度(14﹕3-9)
讀經 13:1-6 • 13:1 神要開一個泉源﹐洗除罪惡 • 「泉源」- fountain, spring • 源源不絕 • 「洗除罪惡」- purification for sin • 指耶穌基督被鞭打,被釘十架肋旁被刺寶血流盡 • 耶穌基督的寶血是無價的﹐但不論何人﹐只要相信﹐都可以得著耶穌基督寶血的潔淨 - 洗除罪惡
13:2-6 神要除滅偶像和假先知 • 「除滅」- cut off﹐destroy • 13﹕3 若有假先知引誘百姓,他的父母有責任將他治死。 (申 13﹕1-10) • 「穿毛衣」- 模仿先知(王下 1﹕8) (參太 3﹕4) • 「兩臂中間的傷」- 可能是指著假先知進入恍神狀態後自割自刺的傷痕,現在不想別人知道自己以前是假先知,所以說傷痕是在親友家受的傷。 (王上 18﹕28)
讀經 13:7-9 • 13:7-9 耶和華的牧人被殺,羊群分散 • 13﹕7 耶穌引用此節說自己被殺,門徒分散 (太 26﹕31) • 「我的牧人」-「牧人」是單數,特指彌賽亞 • 「微小者」- 指卑微的人、小羊 • 這裡預言彌賽亞將會被擊打,猶太選民三分之二要死亡,三分之一要被苦難試煉,然後就如金銀除去雜質一樣。他們必求告神的名﹐神必應允他們。 13﹕1﹐7 - 要開赦罪的泉源﹐必先有犧牲的祭。在此神早就預言彌賽亞的流血捨命。
13﹕1-6 重覆字詞 「那日」 原文yowm – on that day, in that day, 指某一日或一段時間﹐某日子 12章 共出現7 次 13章 共出現3 次 14章 共出現13 次 究竟是指那日子﹐那時辰﹖
讀經 14:1-5 • 14:1 耶和華的日子臨近 • A day of the LORD is coming • 14:2-3萬國聚集攻擊耶路撒冷 (12:2,3,9) • 城必被攻取﹐房屋被搶奪 • 婦女被玷污﹐城中的民一半被擄去 神為猶太人與列國爭戰 這裡應是指啟示錄第七碗大災 – 末日之戰 哈米吉多頓大戰 (啟16﹕16) 因為緊接就是耶穌基督從天而降 猶太人
14:4-5 耶穌基督與眾聖徒一同降臨 • 祂的腳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東的橄欖山上 (徒 1﹕9-12﹔啟 19﹕11-16) • 橄欖山自東至西從中間分裂 • 山的一半向北移、一半向南移 • 中間形成一深谷 • 猶太人從山谷中逃跑(逃命) • 就看見耶穌基督與眾聖徒從天而降
讀經 14:6-11 • 14:6-11 「那日」的情況 - 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 • 14﹕7 神知道「那日」 • 14﹕8 「活水」- 有生命的水,直湧到永生 • 14﹕9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 • 自然界﹐氣候和地理環境都改變了 • 14﹕6-7 可譯成 那日不熱﹐也不冷﹐也不結冰。 ……… 沒有日﹐也沒有夜。夜了也有光。 (啟 21﹕23﹐ 22﹕5) • 14﹕11 人住在神的國裡﹐不再有咒詛。耶路撒冷有安全保障。
讀經 14:12-15 • 14:12-15 來攻擊耶路撒冷列國的人的結局 • 14﹕12肉必消沒、眼在眶中乾癟、吞在口中潰爛 • 似是指生物﹐化學﹐核子戰爭 …
讀經 14:16-20 • 14:16-20 剩下的人的情況 (千禧年國) • 一切都歸耶和華為聖 • 14﹕18 住棚節 - Feast of Tabernacles (Sukkot) • 住棚節 – 原是記念出埃及在曠野漂流﹐後演變為歡樂慶祝, 感恩神救贖﹐保守﹐看顧﹐帶領的節日 • 被擄歸回的猶太人第一個所守的節就是住棚節 (拉3﹕1-4) • 14﹕21沒有迦南人 • 迦南人代表拜偶像﹐污穢﹐不聖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