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法医学系 高玉振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单体(Acrylamide,简称Acr)和交联剂N1,N1-甲叉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 bisacrylamide,简称Bis)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相邻的两个链通过甲叉桥交链起来,链纵横交错,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参与反应的催化剂有二种成分。一是引发剂,它提供原始自由基,通过自由基传递,使丙烯酰胺成为自由基,发动聚合反应;二是加速剂,它加快引发剂释放自由基速度。表1是常用引发剂与加速剂的搭配。过硫酸铵和核黄素分别引发二种不同类型的反应。
表2 聚合反应催化剂的搭配 TEMED,N,N,N1,N1-tetramethy1ethylenediamine N,N,N1N1-四甲基乙二胺; DMAPN,3-dimethylaminpropionitrile,3-二甲基氨丙腈 化学聚合:过硫酸铵在TEMED或DMAPN的催化下形成氧自由基,进而使单体形成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胺的分离胶(小孔胶),就是通过这种化学聚合而合成的。 光聚合:核黄素在光下形成无色基,后者被氧再氧化形成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反应。但过量的氧会阻止链长的增加。此法比上法制得凝胶的胶孔大,因此常作电泳中的浓缩胶。
凝胶浓度和交联度与孔径大小的关系 为了使样品分离得快,操作方便,便于记录结果和保存样本,要求凝胶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合适的筛孔,一定的机械强度,良好的透明度。这些性质很大程度上是由凝胶浓度和交联度所决定的。 100ml凝胶溶液中含有的单体和交联剂总克数称为凝胶浓度,记号为T。T(%)=[Acr(g)+Bis(g)]/V(ml)×100% 凝胶溶液中,交联剂占单体加交联剂总量的百分数为交联度,记号为C。C(%)=Bis/(Acr+Bis)×100% 凝胶浓度能够在3%~30%中变化,浓度过高时,凝胶硬而脆,容易破碎;浓度太小,凝胶稀软,不易操作。凝胶浓度主要影响筛孔的大小。实验表明,筛孔的平均直径和凝胶浓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性能 制作良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与其他凝胶相比有如下优点: (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人工合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具有分子筛作用,其筛孔的大小可人为控制和调节。并且制备重复性好。 (2)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碳-碳结构,没有或很少带有极性基因,因而吸附少,电荷作用小,不易和样品相互作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3)凝胶无色透明,适宜用光密度扫描记录结果。且需要样量较少。 (4)用途广泛,具有弹性,便于操作,易于保存。 由于其具有上述特点,特别适合做区带电泳的支持物,用于酶带的分离以及进行分子量的测定。
操作技术 (1)安装夹心式垂直板电泳槽 (2)制备凝胶板 (3)加样 (4)电泳 (5)卸板 (6)固定、染色 (7)结果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