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173 Views
君子安而不忘危. 公共基础部大学语文教研室. 教学内容. 一、 《 论语 》( 节选 ) 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二、 《 易传 》( 节选 ) 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三、 《 左传 》( 节选 ) 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四、 《 孟子 》( 节选 ) 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释义:. 所谓忧患意识,是人们以一种戒惧、警惕的态度对待政治、社会和人生,非常理智清醒、富有远见的精神状态。它的具体内涵,则是君王忧位,大臣忧国,哲人忧道;从这样的精神状态和内涵中,就渐渐生长出后世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可贵思想传统。. 一、 《 论语 》 (节选)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哲人忧道。
E N D
君子安而不忘危 公共基础部大学语文教研室
教学内容 一、《论语》(节选)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二、《易传》(节选)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三、《左传》(节选)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四、《孟子》(节选)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释义: 所谓忧患意识,是人们以一种戒惧、警惕的态度对待政治、社会和人生,非常理智清醒、富有远见的精神状态。它的具体内涵,则是君王忧位,大臣忧国,哲人忧道;从这样的精神状态和内涵中,就渐渐生长出后世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可贵思想传统。
一、《论语》(节选)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哲人忧道。 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坚持自己的“道”,即使不被人理解也应该乐于守道,安贫乐道。
二、《易传》(节选)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周易》告诫人们要怀一颗忧惧的心,要洞察忧患意识和变故之间的关系;忧惧心情可以导致平安,轻忽大意可能导致覆亡;始终存一颗忧惧之心,不会招来灾祸;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平安的时候不能够忘记危难,存活的时候不能够忘记衰亡,大治的时候不能忘记动乱。这些就是《易》之道也。
三、《左传》(节选)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这在当今时代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孟子》(节选)中体现的忧患意识 孟子把忧患意识建立于民本立场和仁爱理想之上,把“忧”的内容指向“忧民”和“忧天下”,提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令人惊悚的结论,认为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 2、课文中的反诘、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在警醒世人、说服人心方面有什么样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