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547 Views
個案實務分享 — 我是這樣看待 案主與助人工作. 芯耕圓心ç†è«®å•†æ‰€ å¾å›æ¥“諮商心ç†å¸«. 講者簡介. å¾å›æ¥“ 諮商心ç†å¸« 諮商心ç†å¸«åœ‹å®¶é«˜è€ƒåˆæ ¼ åœ‹ç«‹æ”¿æ²»å¤§å¸æ•™è‚²å¿ƒç†èˆ‡è¼”å°Ž 碩士 芯耕圓心ç†è«®å•†æ‰€ 諮商心ç†å¸«å…¼æ‰€é•· å°ˆæ¥è¨“ç·´ / ç¶“æ· åœ‹éš› ICEEFT 情緒å–å‘å®¶åºèˆ‡å©šå§»æ²»ç™‚å°ˆæ¥è¨“ç·´ DDP 親åä¾é™„關係é‡å»ºæ²»ç™‚模å¼è¨“ç·´ 性諮商師 / 性教育講師訓練(æé™µæ€§è«®å•†ä¸å¿ƒï¼‰ 家暴與性侵害倖å˜è€…之諮商 / 治療實務工作者 å°ˆé•·é ˜åŸŸèˆ‡ç‰¹æ®Šè°é¡Œ 親åä¾é™„關係諮商 / 諮詢 å®¶åº / 伴侶或婚姻諮商 / 諮詢 æˆäººèº«å¿ƒç™¼å±•諮商 / 諮詢
E N D
個案實務分享—我是這樣看待案主與助人工作 芯耕圓心理諮商所 徐君楓諮商心理師
講者簡介 • 徐君楓 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國家高考合格 •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 碩士芯耕圓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兼所長 • 專業訓練/經歷 • 國際ICEEFT情緒取向家庭與婚姻治療專業訓練 • DDP親子依附關係重建治療模式訓練 • 性諮商師/性教育講師訓練(杏陵性諮商中心) • 家暴與性侵害倖存者之諮商/治療實務工作者 • 專長領域與特殊議題 • 親子依附關係諮商/諮詢 • 家庭/伴侶或婚姻諮商/諮詢 • 成人身心發展諮商/諮詢 • 性創傷/性侵害/家暴心理創傷諮商或諮詢 • 兒童/青少年心理諮商 • 心理衡鑑或心理測驗 2014/9/5 2
今天的綱要 • 助人者個人價值觀影響對孩子/個案的看法 • 「輔導」要的是歷程還是結果? • 改變會怎樣產生? • 關係對人的重要性 • 案例分享 • 討論與發問
人性觀 • 人會改變嗎? • 人性本惡還是本善? • 人會受到關係的影響嗎?(好的關係會影響人嗎?) • 你是目標導向的還是關係導向的? • 影響工作成效的是人際關係/氣氛還是能力? • 你是否喜愛被稱讚?
行 為 為系統中成員互動的結果。 一個部份改變自然就會帶動另部份改變。 白色部份代表:已存在的解決方式、資源、優勢… 焦點解決諮商看重「白色部份」,找尋正向循環力量。
關於改變 • 改變是忽然產生的 • 改變是慢慢轉換的 • 改變一定要現在就看到 •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改變一定要夠大夠明顯才叫改變 • 改變應該會持久,變了就是變了 • 舉一個你曾經改變的例子(改掉/變得不一樣/培養新的)
關於孩子/個案 • 你最氣孩子什麼? • 你最氣的事情/最介意的狀況,往往都會在輔導情境中發生 • 是你這個人在輔導孩子,還是你的價值觀、知識、學問在教導孩子? • 輔導與教導
沒有意願? 無奈? 卡住? 覺察不夠? 決心不夠? 定力不夠? 支持不足? 耐力不足? 看不清問題真相? 外在環境阻力大 尚未成熟 找不到內在力量 覺得自己沒有用無法控制問題 孩子為什麼不想改變/進步?
案例分享 • 他們改變的歷程
小威的故事 • 常毆打同學 • 家暴受暴者—施暴者為父親 • 無法控制的憤怒 • 想要有朋友 • 我管不住自己 • 揮拳就想打 • 覺得自己人緣不好 • 很貪玩 • 經不起挑釁
你看到什麼? • 觀察學習
改變的契機 • 接納/接納/再接納 • 為時三個學期 • 「那不是我!」--外化、小黑 VS 好幫手 • 我們是否能看見孩子唯一僅存/不多的優點?--拿出你的慧眼
小婷的故事 • 高二女生 • 母親逃家、父親經濟困難 • 本身身體不好;有長期身體不適(手腳受傷) • 情緒控制不佳;容易情緒低落或與父親衝突 • 相當在意母親逃家這件事 • 對於爸爸總是大呼小叫感到很不能接受,覺得自己很倒楣 • 有過接受教會輔導協助的經驗,但覺得很煩。 • 不知道自己未來要什麼 • 對目前生活相當不滿意 • 很在意被指責,會相當憤怒、委屈
改變的契機 • 大量認同案主的內在經驗—他看到的世界就是如此;不用爭辯對錯(關係建立的開始) • 聆聽,少說話 • 引導案主說話 • 看見無力並且正向看待無力中的努力—還沒有完全放棄 • 類比於輔導的狀態,案主的無力會呈現在輔導關係中,因此案主會擺爛。我們要做的就是:等待,並且接納。 • 接納不等於認同或默許 • 從「對阿,可是/但是….」中看見孩子的優點
可能會犯的錯誤 • 太操之過及 • 重點:改變是無可預測的
太容易批判孩子的無力,將無力視為沒有意願改變太容易批判孩子的無力,將無力視為沒有意願改變 • 重點:意願這種東西每個人都有(因為沒有人想不開心、不快樂過日子);無力往往是自我放棄或無自信的表現
我們以為我們關心、好意,孩子卻覺得有壓力 • 重點:要給孩子需要的,而不是給我們覺得重要/應該的
同理錯誤 • 重點:多聽、多觀察、少判斷 • 關係被破壞 • 重點:現在不成功、沒成效不等於沒有種下改變的種子
太快給建議 • 剝奪孩子做決定並為自己負責的權力/學習機會 • 重點:先聽聽孩子怎麼打算
討論 • 自覺曾經遇過最難處理的孩子/個案 • 狀況是: • 你覺得難在哪裡? • 最後的結果是?
幾個提醒 • 沒有成效不一定是我們的問題;也不一定是孩子的問題;可能是時間的問題或系統的問題 • 孩子自己說出口的永遠比我們說出口的重要/有影響力
別在心情不好或太累的時候約談學生 • 關係永遠比技巧重要 • 態度永遠比觀念重要 • 改變的順序永遠是: • 覺察、承認、接受、行動、欣賞
不合適的讚美 誇大的讚美。 期待式的讚美。 不符文化價值與違反內心真誠的讚美。 不符心理健康、法律、倫理的讚美。 比較式的讚美。
芯耕圓心理諮商所 高雄市最早合法立案之獨立諮商所。 至聖路312號17樓之3 07-5567315 email:growheart@gmail.com 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