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賞鯨的生態旅遊發展 演講 心得

賞鯨的生態旅遊發展 演講 心得. 場次: 2014/5/21 演講者:周香蓮 老師 學生編號: 421. 在保育 以前 …. 每到農曆的十一月到隔年二月,澎湖人稱為「海鼠」的瓶鼻 海豚會 追著鰆魚洄游到澎湖北方。沙港因地利之便,往往最先發現海豚,而沙港與員貝之間的海域有一海底溺谷。兩村居民早期即利用此一海底地形, 將迴 游到附近海域的海豚合力驅趕到淺水處,再以人力捕捉而盛名一時,早期在物質缺乏、生活窘困的年代,宰殺取肉是村民肉食的唯一來源。. 1990 年代之後 ….

ashby
Download Presentation

賞鯨的生態旅遊發展 演講 心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賞鯨的生態旅遊發展 演講心得 場次:2014/5/21 演講者:周香蓮 老師學生編號:421

  2. 在保育以前…. • 每到農曆的十一月到隔年二月,澎湖人稱為「海鼠」的瓶鼻海豚會追著鰆魚洄游到澎湖北方。沙港因地利之便,往往最先發現海豚,而沙港與員貝之間的海域有一海底溺谷。兩村居民早期即利用此一海底地形,將迴游到附近海域的海豚合力驅趕到淺水處,再以人力捕捉而盛名一時,早期在物質缺乏、生活窘困的年代,宰殺取肉是村民肉食的唯一來源。

  3. 1990年代之後…. • 1990年澎湖漁民屠殺海豚事件後,同年8月鯨豚改列為保育類動物,開啟了台灣後期有系統的鯨豚科學研究與保育工作。台灣人民對鯨豚逐漸地認識,也造就東部賞鯨業的發展,更推動了全國鯨豚擱淺救援的行動與風氣。

  4. 賞鯨業興起七個港口

  5. 賞鯨業蓬勃 • 賞鯨時間 每年的5~10月為賞鯨活動的旺季,其餘時間因東北季風吹拂,海上風浪強勁不適合出海。旺季期間賞鯨業者每天提供2~3趟航班,每趟航班約需2~3個小時;在假日擁擠時,有些船家會將航班時程縮減,每天航次可增加至4航班。 • 省思 據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IFAW)統計,在二十一世紀初期賞鯨發展最快速國家中,台灣榮登首魁。對這種如雨後春筍般的成長狀況,雖令人欣喜,也令人憂心其未來。其中最為憂心的是削價競爭與漠視賞鯨船對鯨豚生態的衝擊。

  6. 賞鯨業符合永續發展的問題 • 主要是數量突增的賞鯨船數已經有驅離較敏感的海洋生物的隱憂。 • 目前未有主管機關及明確法源來管理規範時,需要各業者在經營營利性賞鯨活動時自我規範。 • 賞鯨漁船解說人員,有些是由船長、輪機長擔任海上解說,有些則有民間協會、基金會與政府單位訓練過的解說員或海上觀察員提供解說,因為屬於新興行業、鯨豚的知識累積不足,及受訓人員以外地學生為主,使得解說品質、專業度並不穩定。

  7. 小知識 • 一般人如果見到擱淺鯨豚該怎麼辦呢? 首先打電話通知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的指揮協調中心(02)2366133,如果不知道電話,可通報附近警察或縣市政府保育單位。 • 如果是活體,在現場等待時,記得採取「三要四不」措施: • 三要 *要扶正 *要保濕 *要記錄心跳及呼吸速率 • 四不 *不要讓鯨豚受到風吹日曬 *不妥推拖拉扯鯨豚的胸鰭、尾鰭或頭部,亦不 要翻滾牠們的身體 *不要喧嘩 *不要站在距離鯨豚尾部和頭部太近的地方,以免被打傷。

  8. 謝謝聆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