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92 Views
三氯甲烷 — 醋酸 — 水三液系相图的绘制.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三角坐标表示三组分相图的方法; 2 .用溶解度法绘制具有一对共轭溶液的三组分相图。. 实验原理 见下列相图. A. Ac = B%. A%. c. B%. b. P. Cb = A%. B. C. a. C%. Ba = C%. 经过 P 点作平行于三边的直线,并交于三边于 a,b,c 三点。若将三边均匀分成 100 等分,则 P 点的 A 、 B 、 C 组成分别为: Cb = A% , Ac = B% , Ba = C% 。. A.
E N D
实验目的 1.掌握用三角坐标表示三组分相图的方法; 2.用溶解度法绘制具有一对共轭溶液的三组分相图。 实验原理 见下列相图
A Ac = B% A% c B% b P Cb = A% B C a C% Ba = C% 经过P点作平行于三边的直线,并交于三边于a,b,c三点。若将三边均匀分成100等分,则P点的A、B、C组成分别为: Cb = A%, Ac = B%, Ba = C%。
A 水在醋酸和氯仿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 氯仿在醋酸和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 H G I F J E D K B C 对共轭的三组分体系,即三组分中二对液体AB及AC完全互溶,而另一对BC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相图,如上所示。图中DEFGHIJK是互溶度曲线。互溶度曲线下是两相区,上面是单相区。
N`` H G I N` N F J E D K 将完全互溶的两组分(如氯仿和醋酸)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均相溶液(图中N点),再向清亮溶液中滴加另一组分(如水),则系统点沿BN线移动,到J点时系统由清变浑。再往体系里加入醋酸,系统点则沿AJ上升至N’点而变清亮。再加入水,系统点又沿BN’由N’点移至I点而再次变浑,再滴加醋酸使之变清……如此往复,最后连接J、I 、H ……即可得到互溶度曲线。
(A) A% B% N`` z Axis Title y Axis Title H G I N` N F J E D K (B) (C) X Axis Title C%
实验注意事项 1.体系组分之一是水,所用锥形瓶和移液管都需干燥。 2.滴定时要一滴一滴加入,特别是醋酸含量比较少时(1号溶液),更应特别注意(第一点所需水的体积很小),并不断振摇。在醋酸含量比较多时(溶液2),开始时可以滴得快一点,接近终点时要慢慢滴定,因为这时溶液已经接近饱和,溶解平衡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更要多加振荡。由于分散的“油珠”颗粒能散射光线,所以只要体系出现浑浊并在2、3min内不消失,即可认为已达到终点。 3.溶液1开始滴定时要一滴滴加入,整个过程终点都比较明显;溶液2开始滴定时可以适当放快,但是滴定终点的判断一定要小心分辨,通常可拿一瓶水进行观察对比。 4.采用酸式滴定管时注意手指应该将活塞往左推,注意不要用手心挤活塞,以防滴定过程中活塞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