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7

第三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第三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在经济落后国家,发展问题的核心就是资本形成。. —— 纳克斯( Nurkse, R. ). 主要内容. 资本及资本形成 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资本形成的国内来源 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市场及其发展战略. 讨论. 中国现在还需要外资吗?. 一、资本及资本形成. 资本的概念 何谓“资本形成”. 1.1 资本. 资本的定义 资本的分类 物质资本. 1.1.1 资本的定义. 凡是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及其载体,都是资本. 1.1.2 资本的分类.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金融资本

asas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2. 在经济落后国家,发展问题的核心就是资本形成。在经济落后国家,发展问题的核心就是资本形成。 ——纳克斯(Nurkse, R.)

  3. 主要内容 • 资本及资本形成 • 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资本形成的国内来源 • 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市场及其发展战略

  4. 讨论 • 中国现在还需要外资吗?

  5. 一、资本及资本形成 • 资本的概念 • 何谓“资本形成”

  6. 1.1 资本 • 资本的定义 • 资本的分类 • 物质资本

  7. 1.1.1 资本的定义 • 凡是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及其载体,都是资本

  8. 1.1.2 资本的分类 • 物质资本 • 人力资本 • 金融资本 • 本章先介绍物质资本

  9. 1.1.3 物质资本 • 物质资本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产品(包括消费品和投资品)的物品 • 一般主要包括机器设备、厂房和其他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等 • 物质资本代表本期的生产能力,并同其他互补的生产要素一道代表未来的生产能力

  10. 1.2 资本形成 • 什么是资本形成 • 资本形成的本质

  11. 1.2.1 什么是资本形成 • 资本来源于储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 • 储蓄转化为投资,形成一定形式的资本,继而产生生产能力的过程就是资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

  12. 1.2.2 资本形成的本质 • “资本形成过程的本质,就是将社会现有的部分资源抽调出来增加资本品存量,以便使将来可消费产品的扩张称为可能” • ——纳克斯

  13. 二、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先前的理论综述 •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莱宾斯坦的“最小临界努力”理论及其改良 • 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 结论

  14. 2.1 早先的理论综述 • 斯密的理论* • 哈罗德—多马模型* • 罗斯托的经济起飞条件* • 相关的实证研究

  15. 2.1.1 实证研究结果 • 麦迪逊(Maddison, A., 1970)考察了1950-1965年间22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发现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5%,是主要的增长因素 • 纳迪里(Nadiri, M.)等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在发展中国家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小于发达国家,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展中国家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 资本形成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16. 2.2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主要观点 • 具体分析 • 政策含义 • 对该理论的批评

  17. 2.2.1 主要观点 • 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探讨了贫困的根源。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其经济中存在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力量”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贫困的恶性循环。他由此得出了著名的结论:“一国穷是因为它穷(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

  18. 2.2.2 具体分析 • 供给方面:人均收入低→生活消费比重高,储蓄低→资本形成不足→生产规模小,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低 • 需求方面:人均收入低→低消费、低购买力→市场需求有限→投资引诱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 • 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贫困恶性循环勾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死圈,很难打破

  19. 2.2.3 政策含义 • 资本形成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作用,进入良性循环* • 促进资本形成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各行业产生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

  20. 2.2.4 对该理论的批评 • 认为储蓄和投资增加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观点过于乐观和简单(储蓄结构和消费行为)* • 即使有了足够的储蓄和资本形成,经济增长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限制* • 纳克斯将个人储蓄作为储蓄的唯一来源,忽略了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低估了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能力(实则不小,如中国)*

  21. 2.3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主要观点 • 具体分析 • 政策含义 • 对该理论的批评

  22. 2.3.1 主要观点 • 1956年,纳尔逊(Nelson, R. R.)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提高的“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形成,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跳出“陷阱”,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和经济增长

  23. 2.3.2 具体分析 • 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系 • 经济增长率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系 • 低水平均衡陷阱

  24. 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系 • 如第67页图 • 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人口增长率低* • 人均收入提高,人口增长率提高* • 人均收入到一定水平后,人口增长率稳定下来*

  25. 经济增长率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系 • 如第67页图 • 在经济增长初期,人均收入提高,经济增长率提高* • 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消费、边际生产力递减)*

  26. 低水平均衡陷阱 • 将两图结合,可以清楚的开出三个变量的关系,第68页图 • 人均收入低于OE时* • 人均收入超过OE,但低于OF时* • E是低水平均衡点(收敛)* • 越过F点才能跳出陷阱*

  27. 2.3.3 政策含义 • 资本形成不足→人均收入低 →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 • 越过F点必须靠大规模的投资拉动,以跳出陷阱 • 人口过快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障碍。必须采取措施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28. 2.3.4 对该理论的批评 • 与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一样,忽视了资本以外的其他因素的作用

  29. 汪丁丁担心的中国的低水平均衡陷阱 • 如果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意味着劳动力的相对价格被政府的招商引资严重扭曲了,如果教育服务的价格被垄断教育的机构严重扭曲了,又如果这两种价格扭曲恰好导致一种“低水平陷阱”——劳动者无力交纳学费从而劳动的人力资本含量保持在低水平均衡状态,同时,这一低水平均衡状态的人力资本含量恰好对应着劳动价格的低水平均衡状态——那么,中国经济会不会被长期锁入在低水平发展的陷阱里?

  30. 2.4 莱宾斯坦的“最小临界努力”理论及其改良 • 莱宾斯坦的“最小临界努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 对“最小临界努力”理论的改良

  31. 2.4.1 “最小临界努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 1957年,莱宾斯坦(Leibenstein, H.)提出了“最小临界努力”理论,扩展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低水平均衡陷阱的产生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的“降低收入的力量”大于“提高收入的力量”,使人均收入滑回陷阱 • 摆脱陷阱必须有一个初始阶段的大规模投资,形成一个最小临界努力,使“提高收入的力量”大于“降低收入的力量”,推动经济跳出陷阱

  32. 2.4.2 该理论的改良 • 瑟尔瓦尔提出经济摆脱陷阱不一定需要“最小临界努力”那么大的投资,较小量的投资也可以逐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 如图,考虑到时间的因素 • 人均收入完全可以通过棘轮效应(Ratchet effect)在没有大规模投资的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渐进式增长突破OF的限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33. 图示

  34. 2.5 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 • 主要观点 • 具体分析 • 政策含义

  35. 2.5.1 主要观点 • 缪尔达尔(Myrdal, G. K.)在1957年出版的《富国与穷国》和1968年出版的《亚洲的戏剧:一些国家的贫困问题研究》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循环积累的结果 • 他也因此获得197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36. 2.5.2 具体分析 • 分析方法 • 经济发展的循环积累过程 • 发展中国家的分析 • 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形成不足和分配不均

  37. 分析方法 • 缪尔达尔反对新古典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认为应采用制度的、整体的、动态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发展问题 • 他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不是利益和谐的过程,而是利益冲突的过程;不是均衡过程,而是非均衡过程 • 经济发展也不是新古典认为的由单一或少数因素决定的,而是由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多因素决定的

  38. 经济发展的循环积累过程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呈现“循环积累”的发展态势,即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初始变化),引发另外的因素发生相应的变化,并强化先前的因素(次级强化),使经济沿原先因素发展的方向发展

  39. 发展中国家的分析 • 人均收入低→贫困→社会水平低下、营养不良、卫生保健条件差、文化教育落后→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低 • 是一个多因素循环积累的过程

  40. 最重要的因素 • 产生低收入的原因有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形成不足和收入分配不均

  41. 2.5.3 政策含义 • 通过权力关系、土地关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使收入平等,增加穷人的消费,提高投资引诱并增加储蓄,促进资本形成,提高生产率和产出水平,提高人均收入 • 这样发展中国家将从低收入的循环积累过程中解脱,进入良性的循环积累的过程*

  42. 2.6 小结 • 这些理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停滞、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而经济增长停滞、人均收入水平低下的根源在于资本形成不足 • 因此,资本稀缺是经济发展的阻碍或约束条件,而摆脱贫困、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大量积累资本、大幅提高投资水平

  43. 三、资本形成的国内来源 • 资本来源于储蓄 • 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状况 • 私人储蓄 • 政府储蓄

  44. 3.1 资本来源于储蓄 • 一个国家能够获得的资本总量是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之和。本章先介绍资本的国内来源—国内储蓄,资本的国外来源在以后的章节中介绍

  45. 3.2 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状况 • 储蓄率总体上有所上升 • 储蓄率与人均收入水平呈倒U型关系 • 储蓄率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差异很大

  46. 3.2.1 储蓄率总体上有所上升 • 1965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储蓄率平均是19%,到1992年上升到27%

  47. 3.2.2 储蓄率与人均收入水平呈倒U型关系 • 储蓄率最高的是中等收入国家,其次是高收入国家,最低的是低收入国家

  48. 3.2.3 储蓄率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差异很大 • 东亚国家储蓄率平均高达35%,拉丁美洲国家平均19%,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平均只有16% • 还有一些国家,如布隆迪、乍得、卢旺达等,存在负储蓄(依赖于外援)

  49. 3.3 私人储蓄 • 国内储蓄分为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 • 私人储蓄又分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

  50. 3.3.1 家庭储蓄 • 什么是家庭储蓄 • 影响家庭储蓄的因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