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衝擊效應 藝術品的社會角色與批判功能

衝擊效應 藝術品的社會角色與批判功能. 製作人:傅斌暉 老師. 單元一: 藝術的歷史反思 . 認識以社會批判與反思為主題的台灣藝術創作,並瞭解藝術家在社會事件中的角色. 圖片請點選: 國美館 - 打開台灣美術畫匣子: http://sql.tmoa.gov.tw/taiwanart/c/c-4b03-2.htm. 朱鳴岡 迫害 1948 木刻版畫 國立台灣美術館藏. 圖片請點選: 國美館 - 打開台灣美術畫匣子: http://sql.tmoa.gov.tw/taiwanart/c/c-4b02.htm.

arv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衝擊效應 藝術品的社會角色與批判功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衝擊效應藝術品的社會角色與批判功能 製作人:傅斌暉 老師

  2. 單元一:藝術的歷史反思 認識以社會批判與反思為主題的台灣藝術創作,並瞭解藝術家在社會事件中的角色

  3. 圖片請點選: • 國美館-打開台灣美術畫匣子:http://sql.tmoa.gov.tw/taiwanart/c/c-4b03-2.htm 朱鳴岡 迫害 1948 木刻版畫 國立台灣美術館藏

  4. 圖片請點選: • 國美館-打開台灣美術畫匣子: • http://sql.tmoa.gov.tw/taiwanart/c/c-4b02.htm 荒烟,一個人倒下去千萬人站起來,木刻版畫, 1948,國立台灣美術館藏

  5. 想想看!! • 你認為藝術家是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創造這些作品?

  6. 朱鳴岡(1915~) • 民國4年生於安徽鳳陽。1946年來台,先後創作台灣生活組畫「朱門外」、「食攤」、「三代」、「太太,這隻肥」、「爭取生存的空間」、「準備過年」、「迫害」、「攤販」等,木刻版畫作品。1947年任教台北師範學校,1948年秋天離台,現居中國廈門。

  7.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源自緝私員與憲警單位因緝私煙處理失當,始導致二月二十八日部分台北市民之請願示威,並罷工、罷市。又因當日發生公署衛兵槍擊請願民眾事件,紛亂益發不可收拾,乃由請願懲兇一變而為對抗公署,進而激化為省籍衝突。此一抗爭與衝突,迅即蔓延全島,使原本單純的治安事件變質為政治運動,地方領袖乘機要求全面改革,部分地區並因接收軍警武器,以致發生武裝衝突。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http://www.228.org.tw/

  8. 想想看!! • 認識藝術家的生平背景前後,你的心得和感想是否有所轉變?為什麼?

  9. 想想看!! • 你覺得社會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情,來看待這樣的藝術創作?

  10. 請利用國美館網站,搜尋相關作品與作者資料http://www.tmoa.gov.tw/並討論下面問題:你認為藝術創作對於台灣社會,可以發揮那些功能與意義呢?請利用國美館網站,搜尋相關作品與作者資料http://www.tmoa.gov.tw/並討論下面問題:你認為藝術創作對於台灣社會,可以發揮那些功能與意義呢? 小組討論

  11. 單元二:當代社會的關懷 從台灣藝術家的作品中,學習以批判思考以及多元包容的角度思考社會議題

  12. 先不要聽老師說明,也不要看任何資料,你可以試著從以下畫面中的圖像要素,說明作者所要表達的理念為何嗎?先不要聽老師說明,也不要看任何資料,你可以試著從以下畫面中的圖像要素,說明作者所要表達的理念為何嗎?

  13. 洪東祿 春麗3/8 綜合媒材 2000 國立台灣美術館藏

  14. 梅丁衍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1991 綜合媒材 國立台灣美術館藏

  15. 姚瑞中,反攻大陸計畫行動篇之一,綜合媒材,1997,台北市立美術館藏姚瑞中,反攻大陸計畫行動篇之一,綜合媒材,1997,台北市立美術館藏

  16. 吳瑪悧,大發汽車,複合媒材,1991,作者藏

  17. 問題思考 • 你認為這四張台灣當代作品,其手法和上一節介紹的作品,有哪些相異之處? • 你覺得這些不同的創作手法,對表達社會關懷而言,各有何不同的效果? • 你個人會比較喜歡哪種風格或手法呢?為什麼?

  18. 關鍵概念 • 藝術家批評時政的手法,不一定是嚴肅的,也可以透過詼諧幽默的方式,將原本生硬的議題,以輕鬆的方式讓觀眾體會和感受。

  19. 各種不同的創作手法,也可以刺激我們思考,表達社會關懷、並希望改進社會的理想,方法其實有很多種,不見得只有強硬衝撞一途,藝術的幽默風趣也是一種另類的社會力量。各種不同的創作手法,也可以刺激我們思考,表達社會關懷、並希望改進社會的理想,方法其實有很多種,不見得只有強硬衝撞一途,藝術的幽默風趣也是一種另類的社會力量。

  20. 雖然藝術家關懷社會的出發點都是相同的,但表達手法則隨著時代演變與觀念的創新,而有所不同,且朝向更多元的方向發展。雖然藝術家關懷社會的出發點都是相同的,但表達手法則隨著時代演變與觀念的創新,而有所不同,且朝向更多元的方向發展。 • 無論是重置、並置、諷刺、幽默…等手法,都是當代藝術家融入創意的藝術關懷方式。

  21. 評量活動 • 請閱讀「國美館台灣美術資源箱:台灣本土美術的形塑與展現」內相關的藝術品以及說明,或連上「國美館-打開台灣美術畫匣子」網站,蒐集更多台灣藝術家表達社會議題的作品。

  22. 評量活動 • 從自行蒐集的作品中,挑選一張自己認為表達方式最有效果,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作品,嘗試分析其手法並說明原因。

  23. 單元三:藝術批判家 • 參考藝術家的手法,藉由藝術創作,表達自己對社會現況的看法、批判、或關懷

  24. 在看完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後,我們可以看看國外的作品,瞭解各種不同文化之下,藝術家表達社會關懷的手法有何不同?在看完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後,我們可以看看國外的作品,瞭解各種不同文化之下,藝術家表達社會關懷的手法有何不同?

  25. 格爾尼卡—「你從畫中看到什麼?」 畢卡索,格爾尼卡,1937,油畫,現藏於普拉多美術館

  26. 格爾尼卡 • 此畫是巴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為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中西班牙展覽館而作。畫並沒描繪飛機轟炸的殘酷場面,也沒有正面出現法西斯的猙獰面目。畫由七組符號化的形象組成,兩個動物和和六個人物,雖然寥寥數筆,卻寓意深邃;表面互不相關,其實水乳交融,且隱藏着深奧的含義。畢卡索並不想表現當時格爾尼卡的悽慘恐怖情景,畫主要部份是一位伸張手臂的婦人,牛及重傷的馬。他也畫了多次修改的素描才開始在畫布上繪製,就在繪製時也做無數次的更改。他說:“一幅畫並不事先有定稿,而是在製作時因個人的思潮的改變,畫也不斷的更改。就算是畫成之後,畫也隨着觀者的思想而轉變。

  27. 補充說明 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973 • 西班牙畫家 • 與布拉克共創立體主義 • 因西班牙內戰而引發創作「格爾尼卡」的動機 你知道什麼是「立體主義」嗎? 將自然簡化,分割成一個個的小立方體,借用幾何學的三角、四角或圓形等圖形組合 ,努力尋求在二度空間上表現三度空間 ,就是「立體主義」 。

  28. 西班牙內戰(1936∼1939) 西班牙內戰期間,代表政府的-「共和軍」印製的海報。上面用西班牙文寫道:「起來,反抗義大利對西班牙的入侵!」 • 西班牙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一次大規模的局部戰爭。 • 西班牙人民抵抗軍國主義的戰爭。 • 反對義大利侵略西班牙的民族戰爭。 • 軍國主義獲勝,佛朗哥建立獨裁政權。 • 1937年德國戰機佛朗哥的要求,向格爾尼卡猛烈轟炸,而造成嚴重傷亡。 • 畢卡索流亡巴黎,老死不還鄉。

  29. 了解畢卡索「格爾尼卡」的創作背景後,請思考並回答以下問題:了解畢卡索「格爾尼卡」的創作背景後,請思考並回答以下問題:

  30. 「格爾尼卡」對人類社會的功能與意義何在?

  31. 藝術家在社會事件中,可以扮演哪些角色?

  32. 藝術對人類生活與社會進步有何功能與影響?

  33. 創作活動 古今之比較,今日誰最有權勢? 克爾阿納赫(Lucas Cranach ) -樞機主教Albrecht of Brandenburg

  34. 創作思考 • 克爾阿納赫選擇他所認為社會上最有權勢的人,作為他的創作對象,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誰做為創作對象?你認為誰是台灣目前最有權勢的人呢?你要如何透過藝術表達對於社會權力與階級問題的關心? • 最有權勢的代表人物,可以從各種領域去思考,例如政治、企業、娛樂界、教育界…..等等。

  35. 創作說明 • 克爾阿納赫以各種不同的物品,來象徵樞機主教的權勢,如果你要創作台灣最有權勢的人,你會選擇哪些物品來反應和表達他的權力?而你又會用哪些藝術創作手法,來表達你對社會權勢與階級問題的看法? • 請參考克爾阿納赫的手法,完成你的創作作品,媒材不拘。 • 創作內容可以融入你個人對這位最有權勢的人,或跟他有關的社會現象的看法,但都必須用圖像來詮釋。 • 作品完成後需另外撰寫作品說明,說明你選擇的人物,以及各種象徵物品,還有你的想法和理念。

  36.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