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7.02k Views
禮拜法華經序 儀規說明. 要警惕自己,既然要學佛 就要落實師父說的話 教大家合掌、問訊、頂禮 就是要大家起落、動作整齊 有整體的美 這是人生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 佛教徒禮佛也有禮佛的美 表示恭敬與虔誠. 衲履足跡 2004 秋之卷 P.696~697. 合掌→ 做人行中道 雜念歸一心 五指併攏恭敬的貼在胸前 指尖朝上與身平行 不用心時手會往前傾 儀態不莊嚴. 放掌→ 雙手交疊 高度位置 約於肚臍上方. 放掌左下右上. 問訊→ 抬頭挺胸 90 度彎腰 彎下腰來 手印放於小腹處 打的手印 稱毘盧印 ( 請注意弧度 ). 彎腰時
E N D
要警惕自己,既然要學佛 就要落實師父說的話 教大家合掌、問訊、頂禮 就是要大家起落、動作整齊 有整體的美 這是人生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 佛教徒禮佛也有禮佛的美 表示恭敬與虔誠 衲履足跡2004秋之卷P.696~697
合掌→ 做人行中道 雜念歸一心 五指併攏恭敬的貼在胸前 指尖朝上與身平行 不用心時手會往前傾 儀態不莊嚴
放掌→ 雙手交疊 高度位置 約於肚臍上方 放掌左下右上
問訊→ 抬頭挺胸90度彎腰 彎下腰來 手印放於小腹處 打的手印 稱毘盧印(請注意弧度) 彎腰時 手印放於小腹 →錯誤 手不能掉下來
何謂「問訊」? 佛弟子問候 讚嘆對方德高如山 不方便頂禮三拜時 可行三問訊禮 第三問訊才打毘盧手印
禮佛三拜時 應先問訊 三拜之後 再一問訊
拜〈一〉 拜〈二〉 蹲下來 右手著地 垂直在 右膝旁 跪下來 左手在 左膝前 著地 拜〈三〉 拜〈四〉 雙手成 內八字 手掌反掌 在太陽穴兩旁 勿超出頭
起〈一〉 起〈二〉 再反掌 將手放平 先握拳 起〈三〉 起〈四〉 頭抬起 右手收回 右膝旁 腳還著地 用右手 支撐身體 站起來
共修時誠敬為上 為何要禮敬諸佛? 因諸佛菩薩有種四心 慈悲心、喜捨心 寧靜心、平常心
在寺院大殿中間圓墊 為 方丈、住持位 一般會眾不可於 中間的圓墊禮佛、拜佛
大眾出入佛堂正門時 當靠門之左右側出入 由左側門出入 即左腳先出入 由右側門出入 即由右腳先出入 若佛堂有正門及邊門時 請由邊門出入 「需知」注意
大眾入佛堂共修 服裝應端莊素雅 勿著暴露衣衫 短褲或低腰長褲 注意上衣長度 不打赤腳 水杯食物不帶入佛堂
為提昇、凝聚道氣 請依序入坐 不踩蒲團、不跨蒲團 慈濟人不翹腳、不抖腳 用心留意坐椅 或蒲團的整齊
上人說 學佛是為了 訓練我們的恆心 耐心、清涼心 也是去除傲慢 陶冶自我身心的課程
唱誦時 不得突出或高聲 需和合不可動眾
爐香乍爇 法界蒙薰 諸佛海會 悉遙聞 爐香讚 香 大眾接腔同時合掌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 菩薩摩訶薩 ﹝ 三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