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第六章 免疫应答

第六章 免疫应答. 第一节 概 述 免疫应答: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活性 T 、 B 细胞识别抗原,自身发生活化 、 增殖 、 分化,并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 免疫应答过程分三个阶段: 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 免疫细胞活化 、 增殖 、 分化阶段 免疫效应阶段. 免疫应答类型: 根据来源: 天然性免疫 --- 生来就有 适应性免疫 --- 后天获得 根据效应机理: 体液免疫 --- B 细胞活化产生特异性 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ar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免疫应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免疫应答

  2. 第一节 概 述 免疫应答: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活性T、B细胞识别抗原,自身发生活化、增殖、分化,并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 • 免疫应答过程分三个阶段: • 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 • 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 免疫效应阶段

  3. 免疫应答类型: • 根据来源: 天然性免疫 --- 生来就有 适应性免疫 --- 后天获得 • 根据效应机理: 体液免疫 --- B细胞活化产生特异性 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 --- 特异性T细胞活化发挥 免疫效应

  4. 根据效应结果: 生理性(正,负)免疫应答 --- 清除有害物(如: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恶变细胞等),保持内环境稳定,自身耐受 病理性免疫应答 --- 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如: 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5. 免疫应答的基本特征: • 特异性:针对某种特异性抗原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的免疫应答 • 记忆性:初次接触某种抗原后,免疫系统可长期保留对该抗原的“记忆性”,发生再次免疫应答 • 放大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少量抗原的刺激即可引起全身性的免疫应答 • MHC限制性:免疫细胞只有在双方MHC分子相同时才能相互作用

  6. 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 —— 外周免疫器官 皮肤  淋巴循环  淋巴结 抗原  静脉  脾 口服或吸入  粘膜局部  粘膜下 淋巴细胞 小胶质细胞  脑

  7. 第二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抗原分两类:TI-Ag(TI1、TI2)和TD-Ag 一. 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TD-Ag:蛋白质抗原,如病原微生物、血细胞和血清蛋白 • 识别与递呈: B细胞表位(蛋白质抗原)与特异性 BCR结合 • T细胞表位(抗原肽)- MHC-II类分子复合物 表达于 APC(DC、M、B细胞)细胞表面 TCR识别Th细胞活化  辅助B细胞活化 • 注:再次应答、抗原浓度低时,B细胞是最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

  8. 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指TH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成为效应性细胞 TH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 TH细胞必须活化后才具有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TH细胞的完全活化需要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TH细胞第一活化信号 TH细胞第二活化信号 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

  9. 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 B细胞需在活化TH细胞辅助下,才能完成活化、增殖与分化。B细胞的完全活化也需要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B细胞第一活化信号 B细胞第二活化信号 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 TH细胞与B细胞间相互作用 在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B细胞和TH细胞通过细胞间膜分子的接触及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作用。

  10. TD抗原刺激B细胞活化 --- 需两种信号: (1)第一信号(抗原刺激信号) --- 抗原与BCR(B细胞)结合 (2)第二信号(Th细胞信号或协同刺激信号)--- 有二种方式: Th细胞-B细胞间接触作用:CD40L-CD40、 ICAM-1 - LFA-1、CD28 - B7、CD2 - LFA-3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绝大多数是由TD抗原引起的。

  11. B细胞与Th细胞相互作用 初次应答:其它APC活化的Th细胞与B细胞,通过粘附 分子相互作用激活B细胞 再次应答:已扩增的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与T细胞 相互作用,通过粘附分子及抗原提呈作用 相互诱导并活化 Th活化信号: B细胞活化信号: 第一信号:TCR-Ag-MHCⅡ; 第一信号:BCR-Ag; 第二信号:CD28/B7等。 第二信号:CD40/CD40L。

  12. 细胞因子的作用 活化的Th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B细胞的增殖、活化和分化。 1.Th1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2和IFN-γ 2.Th2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4、IL-5、IL- 6、IL-10和IL-13 3.调控免疫应答类型的细胞因子:IL-4和IL- 12

  13. 主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1.IL-2:促进T和B细胞增殖 2.IFN-γ:刺激B细胞产生IgG2 3.IL-4:B细胞的激活和分化因子,导致IgG1和IgE 产生;T细胞生长因子,促进Th2分化,增 强抗体应答;参与I型超敏反应 4.IL-5:嗜酸性粒细胞的生长因子 5.IL-6:B细胞的分化因子 6.IL-10:抑制Th1细胞因子产生;促进Th2细胞因子 产生和B细胞激活 7.IL-12:与IL-10作用相反

  14. 效应阶段 浆细胞分泌抗体发挥免疫效应阶段。抗体产生后可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发挥中和、调理吞噬、激活补体、ADCC等多种生物学作用。 二.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TI抗原分两类:TI-Ag(TI1、TI2) 识别TI1抗原:细菌脂多糖(LPS)和聚合鞭毛素等 高浓度:B细胞多克隆激活剂,与丝裂原受体结合,激活 大多数B细胞(注:与BCR特异性识别无关) 低浓度:无多克隆激活作用,与BCR结合,激活结合TI1 抗原的B细胞克隆

  15. TI-Ag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具有特点: TI-Ag能直接激活B细胞,不需要APC提呈抗原,也不需要TH细胞辅助 因不需预先激活TH细胞,故比TD-Ag诱导的免疫应答发生早,在感染初期即可产生特异性抗体 TI-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不能形成记忆细胞,因此,TI-Ag不能激发再次免疫应答 识别TI2抗原:细菌胞壁与荚膜多糖等 结构特点:具有多个重复出现的抗原决定簇,呈线形排 列,在体内不易降解 与特异性BCR结合 BCR交联  传入活化信号B细胞活化

  16.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 ---抗原初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 • 特点 • 潜伏期(诱导期)长(约7~10天) • 抗体的种类以IgM为主 • 抗体与抗原亲和力低 • 存在时间短 • 总抗体效价(水平)低

  17. 再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 ---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 特点: 潜伏期短(约2~3天) 抗体的种类以IgG为主 抗体与抗原亲和力比初次应答明显增强 抗体存在时间长 总抗体效价(水平)高 实际意义:死疫苗预防接种,常需二次以上。

  18. 四.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 中和作用 • IgG(血液)和SIgA( 粘膜): • 结合外毒素 --- 中和毒性; • 结合病毒 --- 阻止病毒吸附进入宿主细胞 • 免疫调理 • IgG(IgG1, 2, 3)和IgM + Ag 激活补体  • CR(吞噬细胞) 促吞噬作用 • 激活补体 • Ag-Ab(IgG, IgM)复合物 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 膜攻击复合体  溶解靶细胞

  19. ADCC IgG + 靶细胞 FcγR( NK细胞等) 杀伤靶细胞 • 超敏反应 --- 可引起I、II、III型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效应T 细胞,通过杀伤靶细胞,释放淋 巴因子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

  20. 一.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 对 MHC-I类分子递呈抗原的识别 --- 内源性抗原的递呈过程: 指胞浆内的抗原,经酶降解成小的肽片段,与MHC-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然后转送到细胞膜表面,供CD8+ T细胞识别的过程 • 对MHC II类分子递呈抗原的识别 --- 外源性抗原的递呈过程: • 指抗原在囊泡系统内被酶降解成小肽片段,与MHC-II类分子结合,运送到细胞表面,供CD4+ T细胞识别的过程。

  21. 二.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刺激:至少需要二个独立信号刺 激,由APC提供 • 信 号 T细胞 APC • 第一信号: TCR和CD4 —— MHC-肽复合物 • 或CD8 • 第二信号: CD28 —— B7(B7.1、B7.2) • T细胞活化中IL-2的作用: • T细胞(启动后进入G1期  分泌IL-2,表达IL-2R 自分泌作用  细胞增殖周期继续进行,促进T细胞分化。 • 注:CD8+T细胞的活化较CD4+T细胞需要更强的协同刺激信号,IL-2 对此起重要作用。实验证明,IL-2减少,T细胞就不能增殖。

  22. 三.效应阶段 介导特异性免疫效应的T细胞:CD8CTL、 CD4Th1

  23. 四.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抗感染 胞内寄生菌,病毒,真菌及某些寄生虫感染 抗肿瘤 CTL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Mφ、NK细胞等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某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淋巴毒素(LT)等直接或间接的杀瘤细胞效应 免疫损伤 T细胞可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 应及参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

  24. 第四节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一.免疫耐受(Immunotolerance) 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 非特异性低应答或无应答状态 耐受原---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 自身组织抗原  天然诱导耐受 非自身抗原(如细菌、病毒、毒素、异种个体组 织抗原等) 免疫原  特异性免疫应答 耐受原  无特异性免疫应答

  25. 免疫耐受的类型 天然免疫耐受 诱导免疫耐受 将某种抗原输给新生期动物可诱 导免疫耐受

  26. 诱导免疫耐受的因素 抗原因素 1.抗原的性质 结构简单、分子小、亲缘关系近  易诱 发免疫耐受,如血清蛋白、多糖和脂多糖 2.抗原的剂量 小剂量TD-Ag  T细胞耐受 大剂量TD-Ag和TI-Ag  T细胞和B细胞耐 受 3.抗原注射的途径 诱导耐受: 静脉注射 >口服 >腹腔注射 > 皮 下及肌肉注射

  27. 4.抗原在体内的持续时间 • 低剂量抗原持续刺激  免疫耐受 • 抗原消失  免疫耐受逐渐消退 • 5.不添加佐剂 • 抗原不加佐剂易致耐受,添加佐剂则易诱导免 • 疫应答 • 机体因素 1.免疫系统的成熟程度 抗原  胚胎期或新生期 易诱导免疫耐受 抗原  成年期  不易诱导免疫耐受 2. 动物的种属和品系 不同种属: 大鼠和小鼠:胚胎期和新生期易建立免疫耐受 家兔、有蹄类和灵长类:胚胎期可诱导免疫耐受

  28. 3.免疫抑制措施 主要有: ① 亚致死量X线全身照射,杀灭绝大多数淋巴 细胞 ② 胸导管引流,除去循环中的淋巴细胞 ③ 用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破坏相应淋巴细 胞 ④ 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 酶素A或FK506),抑制免疫反答

  29.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 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意义 • 用于自身免疫病治疗: • A.MBP(口服) 小鼠  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 • 性脑脊髓炎(EAE) • B.胰岛素  治疗非肥胖性糖尿病(NOD) • 用于超敏反应性疾病治疗: • 脱敏疗法治疗I型超敏反应 • 器官移植预防与治疗: • 单体抗原或免疫抑制剂(静脉) 受者(移植 • 前) 对移植物的耐受(一定程度)

  30. 二.免疫调节 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系统内部免疫细胞之间、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之间,以及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保证免疫应答有效而适度,从而发挥正常的免疫效应。 基因水平的免疫调节 机体的免疫应答受遗传因素控制,其中MHC是调控免疫应答质与量的关键因素。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抗体的免疫调节

  31. (1) 正调:IgM可以促进免疫应答,其机制: • 促进调理作用 • (2) 负调:IgG可以抑制免疫应答,其机制: • 抗体封闭作用:抗原被抗体封闭 • 受体交联:BCR-Ag-Ab-FcgRIIb  产生抑制信号, • 阻断B细胞应答 • 补体的免疫调节 (1)APC通过CR1捕获吞噬处理和转运抗原 Ab+Ag  Ab-Ag + C3b  C3b-Ab-Ag  CR1 - C3b-Ab-Ag  促进Ag的提呈 (2)B细胞通过CRI、CRII与C3b-Ab-Ag结合,使B 细胞活化和增殖

  32. 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 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TH2细胞主要辅助体液免疫 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 T细胞调节 B细胞调节 (1)作为APC参与免疫应答启动的调节 (2)分泌的抗体发挥直接或间接的免疫调节作用 (3)BCR的独特型与抗独特型抗体形成的独特型网络发挥 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NK细胞的调节

  33. 1. NK细胞杀伤缺失MHCⅠ类分子的靶细胞,在早 • 期即可发挥杀伤作用,而CTL细胞需要致敏和放 • 大,杀伤具有MHCⅠ类分子的靶细胞,在中晚 • 期起杀伤作用。因此,NK细胞和CTL细胞杀伤 • 靶细胞在时限和识别标志上存在互补作用 • 2. 产生IFN-γ,可促进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 • 增强Mφ的功能 • 3.NK细胞分泌其它因子的作用 • APC的调节 • APC通过调节抗原质量及MHC分子粘附分子的表达 • 可有效调节免疫应答

  34. * Th1和Th2互为抑制细胞,从而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35. 整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 (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 • 1.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 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可抑制免疫应答 • 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可增强免疫应答 • 2.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免疫细胞分泌的IL-2抑制Ach释放;TNF-α促 • 进星形胶质细胞表达脑啡肽 • 淋巴细胞产生ACTH促进糖皮质激素的释放

  36. 神经-内分泌系统主要通过神经纤维、神经递质和激素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则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反馈信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

  37. 本章提要1 B细胞来源于骨髓,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TI诱导的B细胞免疫应答不需要Th细胞辅助,高浓度的TI由B细胞丝裂原受体识别,是B细胞的多克隆激活剂。TI2由BCR识别,通过BCR的交联激活B细胞。 TD诱导的B细胞免疫应答包括三个阶段: 1.初次应答通过其它APC(IDC),再次应答通过B细胞。IDC通过吞饮摄入抗原,B细胞通过BCR摄取特异性抗原,在细胞内加工处理与MHC-II类分子结合传递给Th细胞。

  38. 2.B细胞活化阶段:Th细胞接受APC提呈的抗原肽,及 CD28/B7等协同刺激信号首先被活化,活化的Th细胞表达CD40L分泌许多细胞因子。抗原与BCR结合后,通过Igα和Igβ向细胞内传导B细胞激活的第一信号,然后B细胞接受了来自活化的Th细胞的第二信号(CD40/CD40L)进入增殖活化阶段,在Th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进一步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抗体发挥效应阶段:抗体通过中和作用、免疫调理作用激活补体溶菌杀菌、ADCC等效应机制排除抗原异物。 记忆细胞负责再次抗原进入时的快速反应。B细胞免疫记忆的维持通过记忆细胞库的记忆B细胞和长寿浆细胞。

  39. 思考题 • 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 B细胞对TD、TI-1及TI-2抗原免疫应答的异同。 • 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应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