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精密机械设计

精密机械设计. 李月强 E-mail: larry1258@sina.com MSN: yqlee1258@hotmail.com QQ: 494618. 第二章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本章内容: 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范围、材料 摩擦轮传动中的滑动 摩擦无级变速器简介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范围 带传动中的滑动 带传动的类型和张紧装置 V 带和带轮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 普通 V 带传动设计计算 同步带传动. 八、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 1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art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精密机械设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精密机械设计 李月强 E-mail: larry1258@sina.com MSN:yqlee1258@hotmail.com QQ: 494618

  2. 第二章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3. 本章内容: 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范围、材料 摩擦轮传动中的滑动 摩擦无级变速器简介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范围 带传动中的滑动 带传动的类型和张紧装置 V带和带轮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 普通V带传动设计计算 同步带传动

  4. 八、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

  5. 1、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带传动在静止时的受力情况(F0为预张紧力)

  6. 带传动在传动时的受力情况 F1——紧边拉力 F2——松边拉力

  7. 有效拉力: 取主动轮一端的带为分离体 在有效拉力不超过带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圆周力的情况下,此公式成立。

  8. 结论: 当传递的圆周力超过极限值时,带将在轮面上打滑。 打滑会使带发热磨损,从而导致传动失效。 设计带传动时应避免。

  9. 求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 假设:不考虑带上弯曲阻力和离心力,且带与轮开始滑动时的摩 擦系数等于二者之间的静摩擦系数f。 取微量长度的一段带,长度 带两边受拉力: 带轮对带的正压力:dFn 极限摩擦力:fdFn

  10. 式1 式2 式3 式4 经过计算: 带传动避免打滑的条件: a)有足够大的摩擦系数f 。 b)增大包角。 c)增大预张紧力。

  11. 2、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带传动工作时,带中有三种应力: a)由紧边和松边拉力产生的拉应力 b)由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 c)由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的弯曲应力 1)由紧边和松边拉力产生的拉应力 式中:A ——带的横截面面积(mm ) F1、F2 ——分别为紧边和松边的拉力(N) (Mpa) 2

  12. 2)由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 单位长度的带的质量为q(kg/m) 带速为 v (m/s) dl段的带产生的离心力为dFv 由于离心力dFv使dl段的带的两端受拉力Fc 经过计算: 由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

  13. 结论: 为降低离心拉应力,设计高速带传动时,应采用薄而轻质的传动带; 设计一般带传动时,带速也不宜过高。

  14. 3)由带绕过带轮时产生的弯曲应力 式中: E——带材料弹性模量 y——带的中性层到最外层的距离 ——中性层的曲率半径 ——带的厚度 D——带轮的直径 带轮直径愈小,带愈厚,弯曲应力也愈大。 如果两个带轮直径不同,则带在小带轮上的弯曲应力较大, 故小带轮直径不宜太小。

  15. 结论: • 最大应力: • 弯曲应力对传动带的寿命影响最大,因此小带轮的直径不宜过小。 • 带的各截面均处于变应力状态下工作,带在工作一定时间之后会产生疲劳破坏。

  16. 九、普通V带传动设计计算

  17. 已知的数据和条件: • 传动的用途和工作情况 • 传递的功率 • 主、从动轮的转速或传动比 • 原动机类型 • 传动的空间尺寸限制 • 设计目标: • 带的型号 • 带轮的直径 • 带的长度 • 传动中心距 • 带的根数 • 作用在轴上的载荷 • 带轮的结构

  18. 十、同步带传动

  19. 同步带传动综合了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的优点。 同步带以钢丝绳为强力层,带的工作面压制成齿形,与齿形带轮 作啮合传动。 由于钢丝绳在承受负荷后仍能保持同步带的节距不变,所以带与 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因此主动轮和从动轮能作同步传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