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2

11.1 干燥过程概述

第十一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 11.1 干燥过程概述. 11.1.1 干燥的原理与应用. 一、干燥过程的原理. 分离物系. 固体中的湿分. 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 引入一气相(干燥介质). (固相 + 气相 ). 传质原理. 气、固相中所含湿分的不同. N 推动力 p w - p. 湿 物 料. 热 空 气. Q 推动力 t - t w. 气膜. 气相主体. 固体物料干燥过程. 二、干燥过程的应用. 应用示例. 湿尿素干燥成尿素产品. 干燥. 含水量 3%. 含水量 ≤0.5%. 湿聚氯乙烯干燥成聚氯乙烯产品.

Download Presentation

11.1 干燥过程概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 11.1 干燥过程概述 11.1.1 干燥的原理与应用

  2. 一、干燥过程的原理 分离物系 固体中的湿分 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 引入一气相(干燥介质) (固相+气相) 传质原理 气、固相中所含湿分的不同

  3. N 推动力 pw- p 湿 物 料 热 空 气 Q 推动力 t - tw 气膜 气相主体 固体物料干燥过程

  4. 二、干燥过程的应用 应用示例 湿尿素干燥成尿素产品 干燥 含水量 3% 含水量≤0.5% 湿聚氯乙烯干燥成聚氯乙烯产品 干燥 含水量 2% 含水量≤0.3%

  5. 三、干燥过程与其他除湿方法的比较 工程中的常用除湿方法 • 机械除湿 沉降 过滤 离心 • 物理除湿 吸附 • 利用热能除湿 干燥 干燥除湿的特点 • 除湿彻底 为节能工业上多采用联合除湿 • 能耗高 机械除湿 干燥除湿

  6. 第十一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 11.1 干燥过程概述 11.1.1 干燥的原理与应用 11.1.2 干燥过程的分类

  7. 干燥过程的分类 按操作压力分类 按传热方式分类 传导干燥 常压干燥 √ √ 干燥 对流干燥 真空干燥 √ √ 干燥 辐射干燥 按操作方式分类 介电加热干燥 间歇干燥 √ 干燥 连续干燥 √

  8. 第十一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 11.1 干燥过程概述 11.2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11.2.1 湿空气的性质

  9. 一、湿度 H (湿含量) 干燥介质 湿空气 水分 干燥湿分 1kg 绝干气 计算基准 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绝干空气的质量之比 定义 H 符号 单位 kg水汽 / kg绝干气 kg/ kg绝干气

  10. 一、湿度 H (湿含量) 湿空气中水汽与绝干气的摩尔比 常压下湿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水汽的 分压 总压

  11. 一、湿度 H (湿含量) 空气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 若 湿空气被水所饱和 饱和湿空气

  12. 二、相对湿度 湿空气中水汽分压与同温度水的饱和蒸气 压之比 定义 符号 % 单位

  13. 二、相对湿度 分析 吸收水 分能力 干燥 能力 ~ ~  传质推动力 干燥 速率 ~ ~  p= 0 = 0 绝干空气 p= ps = 100% 饱和空气

  14. 三、比体积 vH 以1 kg 绝干气为基准的湿空气的体积 定义 符号 m3湿空气 / kg绝干气 单位

  15. 三、比体积 vH 设 湿空气的温度为 t 湿空气的湿度为 H 湿空气的总压力为 p总

  16. 四、比热容 cH 常压下将以 1kg 绝干气为基准的湿空气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 ℃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定义 符号 绝干气 比热容 kJ / (kg绝干气·℃) 单位 水汽的 比热容 设 湿空气的湿度为 H 则

  17. 四、比热容 cH 在常用温度范围内 cg =1.01 kJ / (kg绝干气·℃) cv =1.88 kJ / (kg水汽·℃) 故有

  18. 五、焓 I 定义 以1 kg 绝干气为基准的湿空气的焓值 符号 kJ/kg绝干气 单位 设 绝干气的焓值为 Ig 水汽的焓值为 Iv 则

  19. 五、焓 I 以0℃为基准 湿空气的温度为 t 设 湿空气的湿度为 H 则

  20. 六、温度 1.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 (1)干球温度t 用普通温度计直接测得的湿空气的温度,称为干球温度,简称温度,以 t 表示。它是湿空气的真实温度。 (2)湿球温度 tW 用湿球温度计测得的湿空气的温度,称为湿球温度。湿球温度可度量湿空气的湿度大小。

  21. 湿球温度计示意图

  22. 六、温度 湿球温度的测量机理 不饱和 湿空气 湿度差 水分汽化:向气相主体传递 (汽化热为水分本身温度降低放出显热) 接触 质量传递 水 温度差 热量传递 达平衡状态 热量由气相主体传递给水分 (气相温度下降) 不饱和 湿空气 温度维持不变 t = tw

  23. 六、温度 (3)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及湿度的关系 设 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 t 湿空气的湿球温度为 tw 湿空气的湿度为 H 气膜中饱和湿度为 传热速率为 J/s 传质速率为 kg/s

  24. 六、温度 稳态下 联立得 测定 t、tw 湿度 H t > tw 不饱和湿空气 t = tw 饱和湿空气

  25. 六、温度 2.绝热饱和冷却温度 tas 不饱和 湿空气 湿度差 绝热状态接触 水分汽化:向气相主体传递 (汽化热为水分本身温度降低放出显热) 质量传递 水 温度差 热量传递 达饱和状态 热量由气相主体传递给水分 (气相温度下降-绝热冷却) 饱和湿空气 t = tas H = Has = 100%

  26. 绝热状态 1-塔 身 2-填 料 3-循环泵 绝热饱和冷却塔示意图

  27. 六、温度 绝热饱和温度与干球温度及湿度的关系 不饱和湿空气的焓 饱和湿空气的焓 绝热过程

  28. 六、温度 因为H、Has值很小 整理得 通常 比较得

  29. 六、温度 3.露点 td t = td 等湿下冷却达饱和状态 不饱和 湿空气 饱和湿 空气 = 100% t ~ ps ~  示例:露珠的产生 t >tw(tas)>td 不饱和湿空气 t =tw(tas)=td 饱和湿空气

  30. 练 习 题 目 思考题 1.湿空气的湿度、相对湿度、比体积、比热容和 焓各表示何意义,如何计算? 2.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绝热饱和冷却温度、露点各表示何意义,其关系如何? 作业题: 1、2

  31. 第十一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 11.1 干燥过程概述 11.2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11.2.1 湿空气的性质 11.2.2 湿空气的湿度图

  32. 一、 H-I 图的构造 在一定总压下,湿空气的各参数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只要确定了湿空气的两个独立参数,湿空气的状态就确定了。工程上为了方便计算,常将湿空气各参数标绘成图,称为湿空气的湿度图。 湿度-焓(H-I)图 湿空气的 湿度图 √ 湿度-温度(H-t)图

  33. 湿空气的H-I 图

  34. 一、 H-I 图的构造 H-I 图由以下线群组成 • 等湿度线(等 H 线) 范围 0~0.2 kg/kg绝干气 • 等焓线(等 I 线) 范围 0~680 kJ/kg绝干气 • 等干球温度线(等 t 线) 范围 0~250 ℃ • 等相对湿度线(等 线) 范围 5~100 % • =100 % 饱和空气线 • 蒸汽分压线( p线) 范围 0~26 kPa

  35. 二、 H-I 图的应用 1.已知状态点求湿空气的参数 已知状态点可由 H-I 图求出湿空气的各参数值: • 湿度 H • 焓 I • 相对湿度  • 水汽分压 p • 温度 • 干球温度t • 露点td • 绝热饱和冷却温度tas(湿球温度tW)

  36. I A t tW tas td p H 已知状态点求湿空气的参数

  37. 二、 H-I 图的应用 2.由两个独立参数确定其它参数 已知两个独立参数可由 H-I 图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继而求出湿空气的各参数值。 • 已知温度t-湿球温度 tW • 已知温度t-露点 td • 已知温度t-相对湿度 

  38. I A t tW tas td p H 已知状态点求湿空气的参数

  39. I A t tW tas td p H 已知状态点求湿空气的参数

  40. I A t tW tas td p H 已知状态点求湿空气的参数

  41. 第十一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 11.1 干燥过程概述 11.2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11.3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11.3.1 湿物料的性质

  42. 一、湿物料的含水量 1.湿基含水量 湿基含水量是指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分率。 kg / kg湿物料 注意 工业上通常用湿基含水量表示湿物料的含水量。

  43. 一、湿物料的含水量 2.干基含水量 干基含水量是指湿物料中水分质量与绝干物料的质量比。 kg / kg绝干料 两种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44. 二、湿物料的比热容 cm 将以 1kg 绝干料为基准的湿物料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 ℃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定义 符号 绝干料 比热容 kJ / (kg绝干料·℃) 单位 设 湿物料的干基湿含量为 X 水分的 比热容 则

  45. 二、湿物料的比热容 cm 在常用温度范围内 cw =4.187 kJ / (kg水·℃) 故有

  46. 三、湿物料的焓 绝干料的焓值为 定义 以1 kg 绝干料为基准的湿物料的焓值 符号 kJ/kg绝干料 单位 设 水的焓值为 Iw 则

  47. 三、湿物料的焓 湿物料的温度为 以0℃为基准 设 湿物料的干基湿含量为 X 则

  48. 第十一章 固体物料的干燥 11.1 干燥过程概述 11.2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11.3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11.3.1 湿物料的性质 11.3.2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49. 一、物料衡算 绝干空气流量 绝干物料流量 废气 新鲜空气 干燥器 湿物料 干燥产品 干燥器物料衡算示意图 干燥产品流量 湿物料处理量

  50. 一、物料衡算 1.水分蒸发量W 以1s为基准,设干燥器内无物料损失,对干燥器作物料衡算 则 kg/s 单位时间内 水分蒸发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