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743 Views
榄香烯注射液的基础和 临床研究进展. 南京八一医院 全 军肿瘤中心 秦叔逵. 主要内容. 榄香烯的作用机制 榄香烯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语. 榄香烯概况. 榄香烯 (Elemene), 系 从姜科植物温莪术中提取的萜烯类化合物, 主要成份为榄香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 [ β / γ / δ ] 分子式: C 15 H 24 分子量: 204.35 通过 一系列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 , 于 1994年作为国家二类抗肿瘤新药上市 ; 榄香烯注射液具有 抗瘤谱广, 抗瘤 活性强 , 疗效确切 , 安全性好等优点. CH 2. CH 3. HC. CH 3. C.
E N D
榄香烯注射液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南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 秦叔逵
主要内容 榄香烯的作用机制 榄香烯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语
榄香烯概况 榄香烯(Elemene),系从姜科植物温莪术中提取的萜烯类化合物,主要成份为榄香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 [β/γ/δ] 分子式:C15H24 分子量:204.35 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 于1994年作为国家二类抗肿瘤新药上市; 榄香烯注射液具有抗瘤谱广, 抗瘤活性强, 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等优点. CH2 CH3 HC CH3 C H2C C CH2 CH3 花文峰, 蔡绍晖. 中药材 2006; 29(1):93-97.
榄香烯:药代动力学特点 静脉给药后: 主要分布于肺、脾和淋巴等组织,以肺脏最高; 部分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属挥发油类,脂溶性强,肺部分布量大,从呼吸道排出为其重要的排泄途径; 口服吸收的生物利用度为18.8%,达峰时间5.59小时. 钱军, 秦叔逵. 中国肿瘤临床 1996; 23(6):453-455.
榄香烯的八大作用 榄香烯注射液 细胞毒作用 增强免疫 放化疗增敏 诱导癌细胞凋亡 抗耐药 诱导分化 抗转移 抗血管生成 汤秀红,秦叔逵等.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
使小鼠皮下种植胶质瘤坏死碎裂,肿瘤组织明显液化、坏死;使小鼠皮下种植胶质瘤坏死碎裂,肿瘤组织明显液化、坏死; 胃癌SCG-7091细胞株:当浓度≥0.1mg/ml时细胞以坏死为主要表现; 治疗剂量的较高浓度引起肿瘤细胞坏死; 抗肿瘤作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1.细胞毒,直接抑杀肿瘤细胞 郭建忠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3; 30(10):752-754.
基因调控 端粒酶抑制 细胞内Ca2+稳态失衡 M G2 2.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榄香烯 G1 S 白血病HL-60细胞 郭建忠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3; 30(10):752-754.
细胞增殖减慢 出现较成熟分化表型 恶性程度降低 成瘤率降低 黑色素瘤B16细胞 3.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钱军,秦叔逵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99,
4.抗肿瘤细胞浸润、迁徙和转移 • 实验证实,20~40μg/ml的β-榄香烯可以显著抑制B16细胞对纤维结合蛋白和层粘连蛋白两种基质的粘附,抑制B16细胞运动, • 提示β-榄香烯对B16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的抑制可能是其抗转移的机制之一。 陈龙邦等,肿瘤防治研究,1999
4.抗肿瘤细胞浸润、迁徙和转移 • 采用RT-PCR检测β-榄香烯对人肝癌SK-hep-2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 mRNA的表达的影响,通过划痕试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析榄香烯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 结果:发现β-榄香烯作用后, 肝癌细胞的MMP-2 mRNA 表达低于对照组,β-榄香烯组穿膜细胞数及迁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β-榄香烯可以降低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郑瑾等,现代肿瘤医学,2009
5.抗肿瘤血管生成 (1).抑制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及其受体 • 体内、外实验中发现:榄香烯不但能够显著抑制喉癌细胞株Hep-2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且具有抑制bFGF、VEGF表达从而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榄香烯作用后的人肺腺癌SPC-A-1 细胞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水平, 发现,榄香烯能够明显抑制SPC-A-1的生长并降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肿瘤血管、淋巴管转移用。
5.抗肿瘤血管生成 (2).诱导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凋亡 • 实验研究发现: - 小剂量(10μg/ml)β-榄香烯作用24h, 即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2304)细胞早期凋亡; - 大剂量(100μg/ml)β-榄香烯则可表现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郭建忠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3; 30(10):752-754.
榄香烯对mdr-1高表达的肺癌、肝癌、胃癌、卵巢癌以及脑胶质瘤株等仍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榄香烯对mdr-1高表达的肺癌、肝癌、胃癌、卵巢癌以及脑胶质瘤株等仍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长期使用榄香烯,不会引起肿瘤细胞mdr-1的mRNA 表达增高和P-gp的大量产生。 6.抗肿瘤细胞耐药 王宝成等. 榄香烯乳剂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基础研究.
30-60倍 120 顺铂 顺铂+榄香烯 A2780/CP细胞株 100 80 60 顺铂 IC50 (μM) 40 20 0 24 48 72 96 时间 (小时) 6.抗肿瘤细胞耐药 Wang G, et al. Cell Mol Life Sci. 2005, 62:881–893.
榄香烯抗耐药的机理 降低肿瘤细胞内抗癌药物外流 增加P53基因的表达 降低Bcl-2基因的表达 从而消弱对被破坏的DNA的修复 6.抗肿瘤细胞耐药
榄香烯与紫杉醇无交叉耐药性 6.抗肿瘤细胞耐药 杨爱珍, 钱军,秦叔逵,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
7.放化疗增敏 • 榄香烯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可以显著增强阿霉素对CEM /ADM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 • 人卵巢癌A2780细胞株对顺铂单药的IC50为1.5~6.2μmol/L;如果顺铂与榄香烯合用, IC50为0.6~3.8μmol/L (降低了2~3倍)。
7.放化疗增敏 • 低剂量β-榄香烯对兔VX2肾移植癌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一步的实验证实,β-榄香烯剂对兔VX2肾移植癌的放射增敏作用主要是通过Caspase23 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来实现。 • 体内实验再次证实,低剂量的榄香烯合并放疗能明显提高放疗疗效,榄香烯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 调节细胞因子平衡 增强瘤苗免疫原型表达 • 增强恶性胸水渗出液相关淋巴细胞对IL-2刺激反应,降低可溶性IL-2水平提高肿瘤患者免疫力 • 明显升高肝癌H22细胞膜热休克蛋白HSP70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 • 促进荷瘤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 提高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增强T细胞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提高胃癌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保护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总数 8.增强免疫功能 汤秀红,秦叔逵等.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
9.其他作用 • 影响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 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证实:榄香烯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具有明显地抑制增殖作用,可明显下调磷酸化ERK表达,同样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而对Akt表达无明显影响,推断榄香烯下调磷酸化ERK蛋白表达与其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有关。 姚轶群等.肿瘤,2007
9.其他作用 • 下调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 的表达 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榄香烯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株PCNA基因和PCNA基因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榄香烯能明显抑制PCNA基因及其mRNA表达,并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推测榄香烯对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CNA基因的表达而实现的。 张进华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
主要内容 榄香烯的作用机制 榄香烯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语
榄香烯的临床证据 肺癌 榄香烯单药 vs. 化疗 榄香烯联合化疗 vs. 化疗 榄香烯联合放疗 vs. 放疗 脑(转移)肿瘤 榄香烯联合放疗 vs. 放疗 骨(转移)肿瘤 肺癌 脑转移 骨转移
榄香烯单药 vs. 化疗 荟萃分析:5项研究,N =301 肺癌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的DCR高于化疗 肺癌 RR=1.21 95% CI=1.03-1.41 P<0.05 12% DCR (%) (n=160) (n=141)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的QOL改善率高于化疗 肺癌 RR=2.60 95% CI=1.64-4.15 P<0.05 37% QoL改善率 (%) (n=89) (n=77)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联合化疗 vs. 化疗 荟萃分析:21项研究,N =1555 肺癌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联合化疗显著提高RR 肺癌 RR=1.44 95%CI=1.29-1.61 P<0.05 16% ORR (%) (n=748) (n=732)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联合化疗显著提高DCR 肺癌 RR=1.09 95%CI=1.03-1.15 P<0.05 6% DCR (%) (n=792) (n=763)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联合化疗 vs. 化疗 荟萃分析:3项研究,N=135 肺癌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联合化疗提高2年生存率 肺癌 RR=1.61 95%CI=1.05-2.47 P<0.05 18% 2年生存率(%) (n=69) (n=66)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联合化疗 vs. 化疗 荟萃分析:6项研究,N=527 肺癌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联合化疗提高QOL改善率 肺癌 RR=1.79 95%CI=1.46-2.19 P<0.05 25% 生存质量改善率(%) (n=264) (n=263)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联合放疗 vs. 放疗 荟萃分析:4项研究,N=179 肺癌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联合放疗显著提高RR 肺癌 RR=1.74 95% CI=1.31-2.31 P<0.05 32% ORR (%) (n=96) (n=83)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联合放疗显著提高DCR 肺癌 RR=1.45 95% CI=1.08-1.49 P<0.05 19% DCR (%) (n=96) (n=83)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治疗脑转移瘤 荟萃分析:4项研究,N=275 脑转移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联合放疗显著提高RR 脑转移 RR=1.27 95%CI=1.10-1.47 P<0.05 14% ORR (%) (n=139) (n=136)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治疗骨转移癌 荟萃分析:8项研究,N=341 骨转移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显著提高RR 骨转移 RR=1.51 95%CI=1.26-1.81 P<0.05 21% ORR (%) (n=173) (n=168) 彭晓霞等. 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2010.
榄香烯治疗肝癌 榄香烯联合化疗介入治疗肝癌,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毒副反应; 联合组:ELE 400mg/m2 ,5-FU 500mg/m 2,DDP 60mg/m2,ADM 40mg/m2; 对照组:5-FU 500mg/m2,DDP 60mg/m2,ADM 40mg/m2 栓塞剂为明胶海绵及进口超液化碘油。 陈骏,等.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
榄香烯治疗肝癌 陈骏,等.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
榄香烯治疗肝癌 陈骏,等.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
榄香烯治疗胃癌 68例晚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榄香烯乳加5-Fu(EF)方案,另一组采用FAM方案作为对照观察 .近期疗效分别为37.5%和44.4% (P>0.05),但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68.75%和50.0% (P<0.05),且前者副反应.榄香烯乳加5-Fu(EF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方案.特别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疗效。 吴成明,等.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0
榄香烯联合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胃癌 • 方法:40例患者,榄香烯400mg,iv gtt,d1~d10, 希罗达1250mg/m2,po Bid,d1天~d14天; 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 结果: PR21例(52.50%),SD10例(25.00%),PD9例(22.50%),RR52.50%,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口腔炎、手足综合征、白细胞减少、腹泻。 • 结论:榄香烯联合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有较好疗效,副作用较低,患者的化疗耐受性好。 张军等,临床医药,2009
80例晚期食管癌,中上段食管癌77例(包括颈段),下段3例;5cm以下6例,5~8cm 35例,8cm上39例。随机分组分为直线加速放疗+揽香烯组(治疗组)和单纯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放疗同时给予揽香烯400mg静脉滴注,qd,1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直线加速器6MV-X,每周5次,每次2Gy,前一后二、三野照射,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同时照射锁骨上区,总放疗剂量60Gy。 榄香烯乳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 申楠,等.中国综合临床,2000
榄香烯乳联合放疗治疗中食管癌 榄香烯乳加放疗,可起到协同增敏作用,减轻了放疗的毒副作用,保护机体免疫机能,尤其是对一般情况较差、高龄、晚期危重的患者,更显示其优越性。 申楠,等.中国综合临床,2000
榄香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的Ⅲ期临床试验 方法:1994年7月~1995年6月,组织了全国26家医院,对大连金港的榄香烯液治疗恶性积液进行了前瞻性多中心Ⅲ期研究。全组可评价者共484例,其中恶性胸水者313例,恶性腹水者171例。治疗恶性胸水剂量为200mg/m2 ,每周注射1次,连用l~2周。治疗恶性腹水为300~400mg/m2 ,每周注射1~2次,连用2周。 结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77.6% ,对恶性腹腔积液的有效率66.1% 。榄香烯乳对骨髓、肝、心脏及肾功能无毒性。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局部疼痛及胃肠道反应.但大多数病人均可耐受。 结论:榄香烯乳是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有效药物。 孙燕、王金万 ,等. 中国肿瘤临床 1996
榄香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的Ⅲ期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