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36 Views
國中地理第三冊第十課. 青海省. 和. 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的由來. 歷史: 古爲西羌 〈 東夷、南蠻、西羌、北狄 〉 居地,漢設郡,隋設二郡,唐、宋屬吐蕃。元多屬,明爲西番地,清多屬。. 1928 年置青海省,因境內 青海湖 得名,故簡稱 青 。. 青海省簡稱 青 ,省會 西寧 。. 青海湖景觀.
E N D
國中地理第三冊第十課 青海省 和 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的由來 歷史:古爲西羌〈東夷、南蠻、西羌、北狄〉居地,漢設郡,隋設二郡,唐、宋屬吐蕃。元多屬,明爲西番地,清多屬。 1928年置青海省,因境內青海湖得名,故簡稱青。 • 青海省簡稱青,省會西寧。
青海湖景觀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古稱“西海”,又稱“仙海”、“鮮水海”、“卑禾羌海”。北魏以后,始稱青海。藏族叫它“錯鄂姆博” ;蒙語稱“庫庫諾爾”,意皆為藍色或青色的湖。湖面海拔3106米,面積4456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公里,平均水深19米。
青海湖特產:無鱗的湟魚 湟魚學名為“青海湖裸鯉”。青海有句順口溜:“貴德的梨兒享堂的瓜,湟源的干板魚天下誇”。這話一點兒不假。青海省盛產湟魚,因其體肥肉嫩味鮮而遠近馳名。將湟魚剖去內臟,洗淨雜質,按大小擺列在滾燙的石板上或沙灘上晒干,即為干板魚。
青海湖 •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 • 青海湖特產:無鱗的湟魚。
青海省的地理位置 • 絕對位置:東經89°35′至103°03′,北偉31°4′至39°19′, • 相對位置:位於西北中部。 • 青海省位於世界屋脊--中國青藏高原東北部,東西長約1200公里,南北寬約800公里,面積72.4萬平方公里,大多在海拔3000米以上,年均氣溫2-9度。
青海省的地形 北部山地包括祁連山地(海拔4000米左右)和青海湖盆地、西寧盆地(海拔2200-3000米),南爲柴達木盆地(海拔2600-3000米),其餘約占總面積1/2的是屬於青藏高原的青南高原(海拔5000米)。 • 地理上按地區可劃分爲祁連山地、柴達木盆地和青南高原山區。
青海省的氣候 • 高地氣候:高原、高山因地是高於3000公尺,所以以此氣候為主。 • 溫帶沙漠:柴達木盆地。 • 濕潤氣候:藏南縱谷的東南,水氣來自印度洋。 • 半濕潤氣候:青海東北河谷地區,水氣來自太平洋。
青海省的水文 • 河流:有內、外流河,分屬太平、印度洋。為亞洲主要河流的源頭。 • 湖泊:大陸地區湖泊最多地區,湖泊依水性質可分淡水、鹹水湖;依作用來分,可能有斷層湖、冰蝕湖。
青海省的經濟活動 • 農牧業:以青海湖盆地較發達。 • 狩獵:夏季在藏北高原上。 • 礦業:以柴達木盆地為主。 • 工業:手工業為主。因交通、資金、技術等較缺乏。
青海省的人口與都市 • 主要有漢、藏、回、土、撒拉、蒙古、哈薩克等33個民族,少數民族約占總人口的39%。 • 青海盛行喇嘛教,湟中是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故多有寺廟,且規模宏偉,建築輝煌,更形成獨特的宗教藝術,馳名中外。塔爾寺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是西北地區佛教活動的中心。 • 西寧市:青海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人口57.8萬。
西藏自治區 • 西藏簡稱「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偏處於中國西南部,北隔崑崙山與新疆為鄰,東、北鄰雲南、四川、青海,南以喜馬拉雅山與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等國接壤,西界印度之喀什米爾,國境線長達4000公里。全藏面積約122萬平方公里,占全中國總面積八分之一。
西藏自治區的地形 全境為一高原,海拔4000公尺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體,有「世界屋脊」之稱。大體可分為三個地形區: • 藏南縱谷,在雅魯藏布江以南,崗底斯山與喜馬拉雅山之間的谷地,是青藏高原地勢較低的地方,氣候也較為溫和潤,河川充沛,為西藏農牧林業的精華地帶,90%以上的人口分布於此。
西藏自治區的地形 • 藏北高原,在雅魯藏布江以北,崑崙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崗底斯山之間土地,藏人又稱為羌塘高原,全區平均海拔4500公尺以上,除南北兩側稍有人煙之外,其餘多屬渺無人煙之境。藏北高原南側是一望無際草原,有犛牛和綿羊放牧其間,為中國五大牧區之一。
西藏自治區的地形 • 藏東縱谷,在青藏高原東南部的,介於巴顏喀喇山、念青唐古拉山及金沙江之間,本區地形陡峻,河川水勢洶湧,是奇險的高山縱谷區。本區海拔3500公尺以下的谷地、坡地,原始森林密佈,和雲貴高原連綿成片,是中國西南最大林區。在廣大森林區裡,有著各種稀有野生動物,使藏東成為生產麝香、鹿茸、熊膽等貴重藥材之區;其他野生植物如當歸、川芎、黃蓮、木香、虫草、麻黃、薄荷……等等藥草植物。
西藏自治區的氣候 • 由於奇特多樣的地形和高空大氣環流的影響,形成了複雜的獨特的氣候。總體上講,西藏氣候高寒,日夜溫差大,降水少,乾濕季分明,絕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500公釐以下,集中在夏季。冬春乾燥,多大風,氣壓低,氧氣含量少。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在1500-3400小時之間,無霜期短,一般在120-140左右,藏北一帶,有明顯冰封期。
西藏自治區的經濟活動 • 由於西藏境域遼闊,地勢高峻,氣候嚴寒,生態系統脆弱,農業受高原自然環境的限制因素較多。也由於歷史的原因,影響了農業發展。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豌豆、土豆等。
西藏自治區的交通 • 西藏的交通運輸以前全靠人背畜馱,目前已建造了許多公路,而形成以拉薩為中心,以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為幹線的網路架構。
西藏自治區的食 • 西藏的交通運輸以前全靠人背畜馱,目前已建造了許多公路,而形成以拉薩為中心,以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為幹線的網路架構。
西藏自治區的交通 • 西藏的交通運輸以前全靠人背畜馱,目前已建造了許多公路,而形成以拉薩為中心,以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為幹線的網路架構。
西藏自治區的交通 • 西藏的交通運輸以前全靠人背畜馱,目前已建造了許多公路,而形成以拉薩為中心,以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為幹線的網路架構。
西藏自治區的交通 • 西藏的交通運輸以前全靠人背畜馱,目前已建造了許多公路,而形成以拉薩為中心,以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為幹線的網路架構。
西藏自治區的交通 • 西藏的交通運輸以前全靠人背畜馱,目前已建造了許多公路,而形成以拉薩為中心,以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為幹線的網路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