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手法 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手法 一指禅推法. “ 一指禅 ” 释名.  一指禅之名,有二种说法: 其一,按摩创于岐伯,至达摩大备,于按、摩、推、拿四法之外,复增搓、抄、滚、捻、缠、揉六法,名曰一指禅。岐伯之术,施术者无须习内外功;而达摩一指禅,则须先练外功,使两臂及十指骨节,能柔屈如棉,更练内功,调匀气息,贯全身之气力于一指之尖,使直达病源之所在,其功效有过于药石。但据近人考证, 《 易经筋 》 非达摩所作,乃明人托名达摩的著作,故不可信。

arn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手法 一指禅推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指禅推拿流派代表手法一指禅推法

  2. “一指禅”释名  一指禅之名,有二种说法: • 其一,按摩创于岐伯,至达摩大备,于按、摩、推、拿四法之外,复增搓、抄、滚、捻、缠、揉六法,名曰一指禅。岐伯之术,施术者无须习内外功;而达摩一指禅,则须先练外功,使两臂及十指骨节,能柔屈如棉,更练内功,调匀气息,贯全身之气力于一指之尖,使直达病源之所在,其功效有过于药石。但据近人考证,《易经筋》非达摩所作,乃明人托名达摩的著作,故不可信。 • 其二,《景德传灯录》称宋俱胝和尚尝参天龙和尚,天龙竖一指示之,俱胝大悟,亦常竖一指对学者参问。当欲圆寂时,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这里的一指禅有万物归一,不二法门的含意。

  3. 一指禅推拿的开山鼻祖李鉴臣 李鉴臣,生卒不详。约道光、咸丰年间。河南人。精少林武术,尤精一指禅推拿。 “在达摩一指禅十大手法外,又增加了摇、抖两法,演为十二法。”(朱春霆语) 相传曾为清宫御医。咸丰年间(约1861年前后),以一指禅手法为江苏邗江(扬州)人丁凤山治病,病愈后收为弟子,由此开创一指禅推拿流派。故后世尊李鉴臣为江南一指禅推拿开山鼻祖。

  4. 丁 凤 山(1843-1916) 丁凤山,原名丁永春,江苏邗江西门人。丁为清咸丰时武秀才,旗牌官。在往辽东半岛送公文途中遇大水,误了时间,无法复命,因病不起,在遇李鉴臣以一指禅点穴治疗。病愈后拜李为师,得其真传,“为江浙两省一指禅学派的创始人”。丁凤山回到家乡以指代针行医,遍治内外科疾病。其绝招是用缠法治疗外科痈疽、乳蛾,名噪江北。1912年迁往上海开业。长期在沪、杭间行医,并广收门徒,使一指禅推拿得以流传。1916年应浙江省督军杨善德之邀赴杭州出诊,不幸中风暴卒,享年73岁。著有《一指定禅》。

  5. 丁凤山师徒合影 • 前排(左起):钱福卿、钱砚堂、王松山、丁凤山、丁兆槐、黄海山、丁树山。 • 后排(左起):丁宝山、吴大嘴、沈希圣、翁瑞午、周昆山、丁兆兴、丁鹏山。 (1913年 上海市海宁路照相馆)

  6. 王 松 山(1873-1962.2) 王松山,原名王涟,江苏江都人。丁凤山大弟子。1920年在上海创建推拿研究会。曾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中医学院前身)推拿教师,上海神州国医学会常务理事 。1958年受聘于上海推拿学校和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 传王子余、王纪松、王少松、 王百川等。得丁凤山所传《一指定禅》抄本, 1958年献出。晚年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享年89岁。

  7. 钱 福 卿(1883-1967.1) 钱福卿,一名钱焘。从丁凤山学习推拿11年。1911年在上海开业,曾为梅兰芳、黄炎培等名流推拿治疗。50年代起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擅长“缠、滚、抄、弹”手法。一指禅推法的特点是频率较快,大于每分钟200次,称为缠法,又称小步子推法。曾任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委员、上海市中医推拿学会常务理事。弟子有钱志坚、韩樵、曹仁发、俞大方、钱裕麟等。

  8. 丁 树 山(1886-1931) 丁树山(1886~1931),丁凤山堂侄,丁季峰父。20年代在上海开业。门人有丁鹤山、朱春霆、丁伯玉等。丁树山的弟子,对中国近代推拿贡献尤多。著名者有上海华东医院推拿科主任和上海推拿学校校长朱春霆,滚法推拿的创始人丁季峰等。

  9. 丁凤山的其他弟子 沈希圣(1892-1975),上海人。曾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 钱砚堂(1881-1933),杭州人。1912年拜丁凤山为师。民国初 在沪行医。卒于上海。 丁宝山(1900-1978),丁凤山侄孙。曾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 丁鹏山(1895-1953),丁凤山侄孙。 翁瑞午,常熟人,翁同龢侄孙。后弃医从文。 周昆山,泰州人,丁凤山内侄。后随钱福卿行医。 黄海山,安徽歙县人。40年代中期病逝。 吴“大嘴”,名未详,广东人。丁凤山最小的徒弟,早卒。 (王传焘,上海人,画家王一亭子,未成学业。 张子良,广东人。 为“换贴学生”,后开业于香港。)

  10. 丁凤山的再传弟子 著名的有王子余、王纪松、王百川、丁鹤山、钱志坚、朱春霆、丁季峰等。

  11. 丁 季 峰(1914.9 -1998.10) 丁树山子。父早逝。从堂兄丁鹤山习一指禅推拿。1936~1952,在上海静安别墅开推拿诊所。创“丁氏滚法”。1958年起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和上海市推拿门诊部工作。1976-1985,任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1985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推拿学》和《推拿大成》。弟子有丁文达(长子)、蒋家宝、 何宗麟、严隽陶、朱振安、沈国权、是有康等。

  12. 王 纪 松(1902.1-1990.4) 江苏邗江西门人,原名王荣宽。王松山长子。早年从父王松山习推拿。22岁独立开诊。1956参与创办推拿医士训练班。1958-1975, 就职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及推拿门诊部。后任岳阳医院推拿科顾问。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擅长抄法、抹法、梳法、勾法等手法。钱裕麟、陈力成、严隽陶、梅犁曾跟随多年。

  13. 王百川(1901.10-1977.6) 王松山堂弟。早年从王松山学医五年。1921年在沪开业。为神州医学会会员。1953年就职嵩山区第一联合诊所。1956年兼任推拿医士训练班教师。1959-1970为上海推拿学校教师兼医师。擅长一指禅指腹推法,并擅长摩法、震颤法、推托法、插法。传朱金山、乐家哲、陈菊金等。为农工民主党党员。

  14. 王子余,生卒不详,江苏邗江西门人。王松山大弟子。《一指定禅》的笔录者。笔名“趾禅”、“趾道人”、“邗江钓叟”。王子余,生卒不详,江苏邗江西门人。王松山大弟子。《一指定禅》的笔录者。笔名“趾禅”、“趾道人”、“邗江钓叟”。 • 丁鹤山(1891~1945),扬州市人。丁凤山侄孙,丁树山堂侄,丁鹏山之兄。师从丁树山。传丁季峰。 • 钱志坚(1912~1986),钱福卿长子。任职于上海黄浦区推拿门诊部。传钱裕麟。

  15. 朱 春 霆(1906~1990) 朱春霆,字维震,上海嘉定人。丁树山徒。出生中医世家。 15岁随父学医,1923-1925年师从丁树山习一指禅推拿。1927年开业。曾为吴昌硕推拿治疗半身不遂。 1956年春受聘于上海华东医院, 组建了上海市第一个中医推拿科。 并创办“中医推拿医士训练班”。1957年起为刘少奇、宋庆龄、董必武、陆定一等领导人治病, 享誉京沪两地。 1958年任上海市推拿学校校长。1987年,被推举为全国推拿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1990年病逝于华东医院,享年84岁。

  16. 黄 汉 如 黄汉如,江苏邗江人。生卒年月未详。出身望族。自幼学医,“遇良师”习一指禅推拿,“师承正宗”。清末从政安徽,公余兼治一指禅推拿之术。辛亥革命后,弃官从医。初在杭州推拿开业,并曾在南京中央饭店开设推拿诊所,1927年起在上海开设推拿诊所。著有《一指禅推拿说明书》和《黄氏医话》。“为一指禅推拿在理论和实践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王纪松语)。妻黄汉芸、子黄一照均佐其推拿开业。

  17. 【动作要领】 • 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并盖住拳眼,用拇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以及拇指掌指关节或指骨间关节的伸屈运动。

  18. 指腹推 指端推

  19. 【动作要求】 • 沉肩 • 垂肘 • 悬腕 • 掌虚 • 指实

  20. 【动作要求】 • 频率:120-160次/分钟 • 压力:自然压力 • 移动:紧推慢移

  21. 【临床应用】 • 适用部位: 头面、颈项、肩背、胸腹、腰臀和四肢各部。擅长循经络、推穴道。 • 适应症:内妇为主 各科兼治。 尤其擅长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胃脘痛、胃下垂、久泄、便秘、劳倦内伤、面瘫、月经不调、痛经、慢性鼻炎等内妇科杂病以及颈椎病、漏肩风、关节疼痛等症。

  22. 一指禅推拿流派很强调练功,以强壮体魄,提高疗效。一指禅推拿流派很强调练功,以强壮体魄,提高疗效。 “达摩之一指禅,须先练外功, 使两臂及十指骨节, 能柔屈如棉。 更须练内功,调匀气息, 使周身气力, 贯注于指顶,务使医者之指,着于病者之身,其柔如棉。然极柔之中,又须济以至刚,含有一种弹力,虽隔重裘,皆能按穴,贯腠理而直达症结。” (《一指禅推拿说明书》) 推拿练功 内外兼修

  23. 一指禅推拿的入门练功法是“易筋经”。在米袋上苦练指力也是一指禅推拿练功之一。一指禅推拿的入门练功法是“易筋经”。在米袋上苦练指力也是一指禅推拿练功之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