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57 Views
第十四章 触发器 第一节 基本触发器 14.1.1 基本触发器的逻辑结构和工作原理 14.1.2 基本触发器功能的描述 第二节 同步触发器 14.2.1 同步 RS 触发器 14.2.2 同步 D 触发器 14.2.3 同步触发器的触发方式和空翻问题 第三节 主从触发器 14.3.1 主从触发器 (Master-Slave Flip-Flop) 基本原理 14.3.2 主从 JK 触发器及其一次翻转现象 第四节 边沿触发器 14.4.1 维持阻塞 D 触发器
E N D
第十四章 触发器 第一节 基本触发器 14.1.1 基本触发器的逻辑结构和工作原理 14.1.2 基本触发器功能的描述 第二节 同步触发器 14.2.1 同步RS触发器 14.2.2 同步D触发器 14.2.3 同步触发器的触发方式和空翻问题 第三节 主从触发器 14.3.1 主从触发器(Master-Slave Flip-Flop)基本原理 14.3.2 主从JK触发器及其一次翻转现象 第四节 边沿触发器 14.4.1 维持阻塞D触发器 14.4.2 边沿JK触发器 第五节 触发器的类型及转换 14.5.1 T触发器和T’触发器 14.5.2 触发器类型转换方法 第六节 集成触发器的脉冲工作特性和动态参数 14.6.1 维持阻塞D触发器的脉冲工作特性和动态参数
电平触发 触发 边沿触发 研究对象:数字电路中的重要部件—触发器。触发器是数字电路中的一种记忆部件。 关注焦点:各种触发器的特点、状态方程、激励表、状态转移图以及时序图等 两个互补的输出端Q和 特点 有两个稳定状态。 R-S触发器 J-K触发器 种类 可以从一个稳定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稳定状态。 D触发器 T触发器
本章将介绍: 基本RS触发器—R为复位端、S为置位端 同步RS触发器—避免触发器的输出随输入随时改变 D触发器—为了避免RS触发器出现的R=1,S=1的不定状态,在D触发器中不可能出现R=1,S=1的状况 主从触发器—为了避免触发器随输入的改变出现的空翻现象。在CP=1期间接收触发,CP由1变0时(CP下降沿)将状态由主触发器送到从触发器。在CP=0期间,输入的改变不会引起触发器空翻。这就是主从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R S Q Q SA Q SQ QRQ RB R Q RQ Q S Q S & ≥1 & ≥1 第一节 基本触发器 1. 基本触发器的逻辑结构和工作原理 由图可得逻辑表达式
状态转移真值表 简化状态转移真值表 现态 输入信号 次态 功能 RS Qn+1 Qn RS Qn+1 0 1 0 1 0 1 0 置0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1 置1 1 1 Qn 0 1 1 1 1 1 Qn 保持 0 0 不定 0 1 0 0 0 0 不确定 不正常 (不允许) R S Qn 00 01 11 10 0 x 0 0 1 1 x 0 1 1 2. 基本触发器的功能描述 ①状态转移真值表描述 ②特征方程(状态方程)描述
R=1 S=0 基本触发器激励表 状态转移 激励输入 0 1 R=x S=1 R=1 S=x QnQn+1 RS 0 0 0 1 1 0 1 1 x 1 1 0 0 1 1 x R=0 S=1 ③状态转移图和激励表描述 第二节 同步触发器 1. 同步RS触发器 由于基本RS触发器的输出状态直接受输入信号控制。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触发器的输入仅作为触发器发生状态变化的转移条件,不希望触发器输出状态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立即发生相应变化,而是要求在时钟信号作用下,触发器的状态才根据当时的输入激励条件发生状态转移。
SCSDA Q CP (钟控端) Q RERDB & & & & 0 1 R=0 S=1 激励表 R=x S=0 QnQn+1 RS R=0 S=x 0 0 0 1 1 0 1 1 x 0 0 1 1 0 0 1 R=1 S=0 CP R S Q不定 ①同步RS触发器 门A、B组成基本触发器,门C、E是触发器引导电路。基本触发器的输入为 当CP=1时,基本触发器的状态方程为
0 1 CP DQ Q 1S C1 1R 1 1S C1 1R SQ CP R Q D=1 激励表 QnQn+1 D=1 D 0 0 0 1 1 0 1 1 0 1 0 1 D=0 D=0 CP D Q ②同步D触发器 为了避免同步RS触发器的输入信号同时为1,在R和S之间接一个“非门”,信号只从S端输入,并将S端称为D端,称为D触发器,也称为D锁存器。 ③同步触发方式和空翻问题 在CP=1期间,触发器的输出会随输入的改变而改变,这称为触发器的空翻。 导致空翻的原因是电平触发,克服空翻采用其它触发方式—主从方式。
主触发器 从触发器 RGRDEQ主CA Q CP (钟控端) Q SHSDFQ主DB & & & & S Q CP R Q 1S C1 1R & & & & 1 CP R S Q主 Q 第三节 主从触发器 1. 主从触发器基本原理—主从RS触发器 主从触发器克服基本触发器输出随输入改变而改变的情况。 CP=1期间有效 CP下降沿到来有效
0 1 GEQ主CA K Q CP (钟控端) JQ HFQ主DB J=1 K=x & & & & CP 1 2 3 J K Q主 Q J=0 K=x J=x K=0 & & & & 1 状态转移真值表 激励表 J=x K=1 JK Qn+1 QnQn+1 J K 0 0 0 1 1 0 1 1 0 x 1 x x 1 x 0 0 0 0 1 1 0 1 1 Qn 0 1 Qn 2. 主从JK触发器及其一次翻转现象 主从RS触发器在CP=1时,当输入出现R=S=1时,主触发器会出现输出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为了使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更加完善,利用CP=1期间,从触发器的两个输出状态不变且互补,将其反馈到输入端,并将S改为J,R改为K,这就是主从JK触发器。 主从JK触发器在CP=1期间,J、K信号发生变化,主从JK触发器有可能产生一次性翻转现象(不论输入信号J、K变化多少次)。因为反馈信号总是将一个门(G或H)封锁,被封锁的门的输入信号变化是不受影响,受影响的仅只有没被封锁的门。
RD Q2Q DQ4 F C A CP GEB Q1Q3Q SD & & & & & & 第四节 边沿触发器 为了避免一次的空翻,采用了边沿触发器。如维持阻塞D触发器等。 1. 维持阻塞D触发器 当CP=0时,门C、E被封锁,Q3=Q4=1,触发器状态保持不变。在此期间,由于Q4至F、Q3至G的反馈信号将门F、G打开,可以输入数据D。 当CP由0跳变到1时,门C、E被打开Q3、Q4状态由门F、G决定,即
SD JQ CP KQ RD 图13-17边沿JK触发器逻辑符号图 JSD CP KRD CP t SD t RD t J t K t Q t 图13-18 边沿触发器的波形图 将Q3、Q4代入由门A、B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得 在CP=1期间,输入信号被封锁。这是因为D=0时,触发器翻转后Q4=0封锁门F;D=1时,触发器翻转后,Q3=0封锁门C、G。 • 边沿JK触发器 • 逻辑符号如下左图,波形图如下右图
Q Q TCP T=1 T=0 T=0 T=1 JK 0 1 第五节 触发器类型转换 1. T触发器和T’触发器(由JK触发器转换) 在使用触发器时,经常需要触发器或翻转,或维持不变的情况,这时只要将JK触发器的J、K端短接,取名为T,当T=1时,有时钟脉冲时触发器翻转,当T=0时,有时钟脉冲触发器状态维持不变,这就是T触发器;在仅需要翻转而不需要维持时,令T=1就只有翻转功能,这就是T’触发器。
待求触发器 & Q K JQ CP R S 输 Q 入 Q CP 转换 逻辑 已有触发器 & 2. 触发器类型转换 ①公式法:通过比较触发器的状态转移方程求转换逻辑。 ②图形法:利用触发器的状态转移表、激励表和卡诺图求转换逻辑。 例:将钟控RS触发器转换成JK触发器。 ①公式法:RS触发器状态转移方程为 JK触发器状态转移方程为
JK Qn 00 01 11 10 0 x x 0 0 1 0 1 1 0 R=KQn JK Qn 00 01 11 10 0 0 0 1 1 1 x 0 0 x S=JQn ②图形法:根据JK触发器的状态转移真值表和钟控RS触发器的激励表列出RS→JK的使用表。 RS触发器状态方程: D触发器状态方程: JK触发器状态方程: T触发器状态方程: T’触发器状态方程:T==1
tCPL CPtCPH J K tCPLH Q QtCPHL 第六节 集成触发器的脉冲工作特性和动态参数 1. 集成主从JK触发器的脉冲工作特性和动态参数 为了保证触发器的可靠运行,对时钟脉冲要求就是触发器的工作特性和动态参数。为了保证主触发器电平平稳,CP=1必须持续时间tCPH,若设一级与非门平均延迟时间为tpd,则一级或非门的延迟时间约为1.4 tpd,所以tCPH>2.8 tpd。 CP=0时,为了触发器输出稳定,也要持续一定时间tCPL。对于集成JK触发器中的T1和T2的延迟时间为0.5tpd,则tCPL>2.5tpd。 2. 维持阻塞D触发器的脉冲工作特性和动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