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

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 《 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 》 記錄了作者在 芬蘭 生活的所見所聞,以及兩個女兒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 藉由自身的觀察與感受,作者在書中不斷比照、對應台灣和芬蘭在教育方面的差異,對於台灣社會爭執不休的教改的內涵、資優班制的存續、學校排名、補習風氣、孩子的價值觀等議題,有深刻且多面向的討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xAAVDAhLIU ( 書籍簡介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MfrOzMqnHA ( 芬蘭第一的競爭力 ). 作者簡介.

armi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 《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記錄了作者在芬蘭生活的所見所聞,以及兩個女兒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 藉由自身的觀察與感受,作者在書中不斷比照、對應台灣和芬蘭在教育方面的差異,對於台灣社會爭執不休的教改的內涵、資優班制的存續、學校排名、補習風氣、孩子的價值觀等議題,有深刻且多面向的討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xAAVDAhLIU(書籍簡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MfrOzMqnHA(芬蘭第一的競爭力)

  2. 作者簡介 陳之華旅居芬蘭六年,亦曾居住英國、美國、奈及利亞等國多年。現為自由作家、專欄作者,前兩本著作《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2008)及《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2009)成為台灣各大書局的年度暢銷書籍、選書,以及多處地方政府之推薦好書。 其作品有《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木馬文化,2008)、《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芬蘭教育給台灣父母的45堂必修課》(天下文化,2009)、《成就每一個孩子:從芬蘭到台北,陳之華的教育觀察筆記》(天下雜誌,2010) 其部落格:《北國風情》http://tw.myblog.yahoo.com/yolanda-chen/

  3. 第一章 社會價值是一切的基礎

  4. 讓所有的事物回到根本面 • 教育改革的關鍵在於整體的社會思想的改變與整體教育觀念的扭轉。 • 許多以功利至上主義之國家相比,芬蘭以平等「全民都是菁英」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思維,把吝於投注於十分之八的廣大學生都盡力去教好。 • 教育的本質與概念永遠不是任何排名應該去影響的,應該比贏得第一名來得更重要且更有意義。

  5. 醫生和廚師一樣偉大 • 芬蘭的社會福利制度相當完善,任何人完成繳稅義務,日後都可以領取退休金,享有國家醫療和社會安全照顧。 • 芬蘭社會對「人」的尊重,以及「平等」的真義是國會議員也不會比廚房的阿姨或清潔婦更了不起。大家各司其職、各有所長,相互尊重。所以當孩子在選擇職業時,就能以自己的興趣為發展目標。

  6. 多元課程

  7. 教育是給每個孩子的 • 再資優的孩子最後還是得面對生活與人生。若孩子以為一路保持資優,人生就會一帆風順,一旦遇到比自己資優的人時,能承受多少挫折? • 人都有弱點,但教育不是再去加深、強化這些弱點,引發出教育的不平等,而是應該想盡辦法去改進個人弱點,同時不為不同弱點的人,貼上「資優」或「後段」的標籤。 • 不強調「資優」,不是反對「菁英」 ,而是不去讓「資優」養成的過程,變成了日後自以為是的「菁英」 。

  8. 教室是所有孩子的

  9. 不強調競爭,也能獲勝 • 過度的競爭,以及強調學習上的競爭,只會帶來不必要的內部資源耗損,卻不會為國家社會帶來更多的對外競爭力。 • 芬蘭教育關注的是讓學生理解到必須和自己競賽的養成方式。教導孩子擁有足夠的能力,他的競爭力就會自然產生。這樣在人生適當與必要的時候,與他人合作與自我保護。 • 教育應該強調競爭,還是合作?芬蘭認為學校教育應該多強調合作,讓學生多透過合作來學習。

  10. 合作學習

  11. 第二章 以孩子為中心,是教育的最根本

  12. 以尊重孩子為考量 • 芬蘭教育的目的只有一個最簡單的考慮點,就是盡力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適當的位置, 為他們找到最好的未來生活。以孩子為中心,才不會迷失教育的方向。 • 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到底是什麼?一個社會的普遍心態和風氣是什麼,就會反映在它對於「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希望學生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在施行教育的同時,眼裡、心裡看到的到底是學生的需要,還是大人的榮耀?

  13. 不對分數推波助瀾 • 沒有人是不在意評比的,沒有人真的不在意成績。問題在於,一個社會怎麼去看那張薄紙一片的成績單?家長會怎麼說?學校、老師,甚至街頭巷尾的鄰居怎麼看? • 不論成績單的分數高低,教育不能成為人性相互比較的催化劑,不能成為分類、貼標籤的審判官,而是應該鼓勵大家一起以跑馬拉松的方式永續學習,讓老師和學生都能夠較平和的以自我成長為學習宗旨。

  14. 第三章文學、藝術、運動,全方位的學習

  15. 在框架中的學習,不是真學習 • 如果真是為了孩子好,我們到底應該教他們認識真實的環境,還是「製造」出一個規畫好的環境,讓他們學會依些自以為足夠的技能呢? • 教育是真實的啟發,還是只能讓孩子在框架裡飛行呢? • 游泳課不應該只是選手式的泳姿訓練,還包括讓孩子玩水、樂水的多樣化啟發,與學習與切身最有關的自救救人方法。

  16. 游泳課

  17. 工藝課

  18. 自己動手做

  19. 視覺藝術課作品

  20. 八年級生,樂在實習 • 芬蘭義務教育認為學生不論在學多久,都不能自外於現實世界,尤其是生活周遭的各種職業,都應該盡可能讓學生實際體會、了解。所以,義務教育裡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職場見習」(Work Practice)。 • 每位八年級學生都要前往自行接洽與聯絡的工作職場,實習大約兩周;到了九年級,實習時間則縮短為一周。實習那兩周,這些學生就像大人們日常上班一樣,整天待在工作的地方,既像上班,又像上學。 • 學生最後要交一份見習報告,學習成果由雇主和學生雙方自行負責。

  21. 第四章開闊的人生視野,豐富孩子的人生

  22. 芬蘭的孩子興趣真不少 • 芬蘭學校的上課時間不長,下課後孩子們不用趕著補英文、數學,上各種智力的課輔,反倒為自己的人生學了各種好玩的興趣課。 • 芬蘭在各種教育面向所堅持的精神是讓孩子學到終身都能樂在其中的知識與「興趣」。 • 如果學習只是為了較勁、為了競賽,那再美好的人文與興趣都將會變調與變質。

  23. 品格,來自價值觀 • 品格教育,應該要從人與社會的相互關係與人生價值觀來談,因為形塑、影響孩子品格,絕對同時來自於家庭、學校與社會。 • 芬蘭整體教育理念與體制,都是不以「爭第一、贏在起跑點」為主,而是將孩子都盡力引導,並真正把國家資源澆灌給學習落後的孩子。當孩子時時看到眼裡時,那孩子們或許就比較不會蔑視弱者、恃寵而驕,因而學會對整體社會要更有責任感、同理心。那教育所期盼的「品格」就會是必然的成果。

  24. 相關影片 白色芬蘭-以小搏大的小國奇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Pruwv3mDf8 ☆芬蘭教育-智慧與財產的基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wiPDOi9f0 訪談陳之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RaLkkXoTI 陳之華談芬蘭教育(講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L2oxvNQJGk ☆陳之華《成就每個孩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O7upPjog24 ☆下課花路米—芬蘭初體驗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9AgpUyRE 下課花路米—芬蘭圖書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fnwO8x0hTk 下課花路米—豆豆上學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1EobHOiVCo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