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665 Views
国家发展、人才培养 与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石 坚 湖南 · 长沙 2014.7. 建设大学生真心喜欢、 终身受益的精品课堂. 新形势 困境与困惑 路在何方. 新形势.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全体会议公报 》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十六个方面六十项改革 十二、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 ( 42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E N D
国家发展、人才培养与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石 坚 湖南·长沙 2014.7
建设大学生真心喜欢、 终身受益的精品课堂
新形势 • 困境与困惑 • 路在何方
新形势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全体会议公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个方面六十项改革 • 十二、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分离,……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解读“决定”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倾向,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国家要改革统一高考,改革的重要基础,就是统筹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自的功能定位。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国家要改革统一高考,改革的重要基础,就是统筹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自的功能定位。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微话题目“英语滚出高考”: • 到2016年北京市高考英语总分将由150分降到100分,语文分值将相应增加到180分; • 其他省份也相应拿英语“动刀”:山东省,英语听力测试将被取消?江苏省,高考改革方案中有一种声音是英语“退出”高考? • 英语降温而使国学升温? • 英语比重下降会加大城乡孩子英语教育的鸿沟(校外资源学习外语的城乡差别);
“英语降分”是观察社会诉求的窗口 • 围绕“英语降50分”产生的激烈交锋和复杂诉求,重复了那个老问题:高考改革的要旨仍是拆分其“大一统”的权力,否则任何单项调整都难以承载社会的诉求之重。 • 考试本身的多元化、多层次,考题设计的科学化、人性化,考评标准的合理化和包容性是仍需重弹的老调。
考试招生改革方案激起千层浪 外语退考正本清源? 网友调侃:“以前学习外语是为了了解世界,如今努力学习外语是为了解中国。” “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 顶:以退为进回归工具理性,保证母语主导地位 疑:会否变成高中四六级, 草民需用英语改变人生
教育改革这边英语地位式微,实用主义者那边英语地位如旧?教育改革这边英语地位式微,实用主义者那边英语地位如旧?
由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汉语课”改为选修课想到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汉语课”改为选修课想到的: 大学汉语改选修课不等于弱化母语教育。 “大学汉语课改是为了强化母语教育。” “母语教育不只是大学语文,将大学汉语转为选修课,并不等于弱化母语教育。” “母语教育不只是一门课程能够承担的。” 下一个是谁? 大学英语课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中国的英语教育总体上过量了,这一判断恐怕是成立的。这种过量当然也有促进对外开放正效应的一面,但它的负效应显然更多些。他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非合理倾斜,占据了几代青壮年中国人大块的精力,其中的浪费率被证明相当高。”“中国的英语教育总体上过量了,这一判断恐怕是成立的。这种过量当然也有促进对外开放正效应的一面,但它的负效应显然更多些。他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非合理倾斜,占据了几代青壮年中国人大块的精力,其中的浪费率被证明相当高。” --环球时报(2014.5.19社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avid Gross讲“弦理论” 学生觉得并不悬 惊呼都听懂了。 “我竟全部听懂了!”让学生赵雪涵没料到的是,诺奖得主竟能用最浅显的语言讲清那么深奥的弦理论,“比如用时钟相撞来比喻夸克发现的过程。”
把握形势,深化改革,全面提高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把握形势 胸怀大局 高等教育发展观的新变化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高等学校职能的新拓展给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90后”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新期待,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为基础;以改进教学方法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保证。
基于多元人才观 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未来中国与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 “坚持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要把握一个核心(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双重性质(将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交融)和三层服务(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于院系的专业需要,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求)。”--王守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人才的战略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人才的战略方针。 高等学校既要培养能够走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也要培养立足本土、了解国情、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既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注学科研究的学术型人才,也要培养注重实践、适合行业或专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面对多元需求,大学英语教学也应树立人才培养的“多元观”,培养不同特点、不同专长的高素质人才。 “外语教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和文化自觉。”(王守仁)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已开放促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1)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三中全会: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11月13日)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三中全会: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11月13日) • 美国企业研究所:“中国提出‘市场决定性作用’可能不管用”(11月13日) •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新‘国家安全委员会’:眼前的问题”(11月13日) •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三中全会与国有企业:向前一步还是退后一步”(11月13日) • 美国外交学会:“北京的视角”(11月14日) • 美国企业研究所:“中国改革:更好,但还不够好”(11月15日) • 美国企业研究所:“为什么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修改出台得太晚而不能在促经济增长上发挥作用”(11月15日) • 美国全国亚洲研究所:“中国损害性社会实验:独生子女政策”(11月15日) •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在三中全会公布广泛改革议程”(11月15日)
“中国梦”的阐释,如何走出去,有中国的话语权。“中国梦”的阐释,如何走出去,有中国的话语权。 智库建设,中华文化传承,意识形态工作。 如何走出去宣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优秀成果,走出去与中国声音,中国话语权,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走出去,有自己的声音。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核心价值体系与加强传统文化的完善。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要素和精华如何提炼,如何译介?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的深层次问题就会凸显,文化的交锋、交融与交流。中华民族的复兴文化必须跟上。经济危机的背后往往是一种文化危机,道德危机。 中华文化不是复古,是复兴。 文化建设的新境界:智库建设,建智库,出智者,出智慧,研究的重点是当今和未来。作为国家软实力组成部分,如何瞄准特、新、先、优。
结合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精英教育由于现代技术革命已成为可能, 个性化教育,学生特长的发挥,学生潜质的挖掘,学生个性的张扬。 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结合—求真与求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323+X 3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2人才培养的两个阶段:3 三类人才:科研型人才、创新能力创业型人才、社会应用型人才, 加 X(不同形式的课程) 综合创新型人才, 研究创新型, 专长、特长型。 课程设置的两个阶段通识知识阶段1.5年 个性专业取向阶段2.5年。 三类不同人才的培养 人文精神、境界、情怀,研究,精神:知识的宽度、高度、深度。 国际化:理念、思考、能力,在培养的细节上。
电化教学的革命:唱机,电子管收音机,电影机,幻灯机,盘式录音机,收录机,随身听,复读机,walkman, cdplayer, DVD,Ipad, Iphone , 手机放录像,MOOC
能力: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 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思辨和创新的能力;表述的能力(ability to learn, ability to think and create, and ability to articulate)。 教师能力的提升。
能力: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 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思辨和创新的能力;表述的能力(ability to learn, ability to think and create, and ability to articulate)。
能力: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 教师的能力提升: --适应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前瞻性; --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加强大学英语人才队伍建设的针对性; --重视制度建设和文化引领,探索大学英语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律性; --强调青年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性。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学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学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首先大学英语的教师自己要具备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综合学习的能力。
全国专任教师(2012年)144.03万人,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63%,35岁以下的教师占47%。全国专任教师(2012年)144.03万人,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63%,35岁以下的教师占47%。 教师的结构不尽合理:年轻,大学英语这支教师队伍与整支队伍比更年轻,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比例低。 “建设什么样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怎样建设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 “提高教学能力是大学英语建设的重点。”
“90后”学生:指尖上的学习方法、读图取代读书、多媒体、新媒体……“90后”学生:指尖上的学习方法、读图取代读书、多媒体、新媒体…… “新新人类说”—中国未来一代(“90后-00后大学生”:1、渴望关怀,2、渴望联系,3、渴望表达。 “新新人类”—“新星人类”? “教书”与“育人” “告知”与“塑造”
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省思: “这两个概念的内涵都极为丰富,从教育学上说,工具理性是指知识,指数据,指逻辑,指人之外的物理、业理、原理,等等;而价值理性则是指‘人’本身的真、善、美等主体价值。两种理性都很重要,但价值理性应该是第一位的。” --刘再复 “别走得太快,让我们等一等灵魂。” --印第安人
当你老了—叶芝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过去的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年轻欢畅的时候,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大话西游 曾经有一分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周星驰
“莎士比亚或塞万提斯,荷马或但丁,乔叟或拉伯雷,阅读他们作品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势是一个人和自己的死亡相遇。”“莎士比亚或塞万提斯,荷马或但丁,乔叟或拉伯雷,阅读他们作品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势是一个人和自己的死亡相遇。” ——哈罗德·布鲁姆
建设大学生真心喜欢、 终身受益的精品课堂 知识-经验与经历-智慧 三种能力可以受用终身:学习的能力、批判与创新的能力、表述的能力(说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