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採購與供應管理

採購與供應管理. 第一節 供應問題的存在 第二節 從採購管理到供應管理之發展 第三節 供應管理的程序與工具 第四節 供應流策略 第五節 電子化採購. 觀念的沿革. 從採購到供應. 演變的過程. 供應流. 供應管理. 電子採購. 總結. 供應管理定義. 主要訴求. 推行要件. 核心程序. 分類策略. 從採購到供應. 採購. 供應. 儘速購置. 總成本及更短週期上的更大效益. 想辦法取得最佳買價. 更佳的品質影響. 模糊的合夥關係. 極端對立的關係. 對供應商專業能力的利用. 供應管理.

armand-dy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採購與供應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採購與供應管理 • 第一節 供應問題的存在 • 第二節 從採購管理到供應管理之發展 • 第三節 供應管理的程序與工具 • 第四節 供應流策略 • 第五節 電子化採購

  2. 觀念的沿革 從採購到供應 演變的過程 供應流 供應管理 電子採購 總結 供應管理定義 主要訴求 推行要件 核心程序 分類策略

  3. 從採購到供應 採購 供應 儘速購置 總成本及更短週期上的更大效益 想辦法取得最佳買價 更佳的品質影響 模糊的合夥關係 極端對立的關係 對供應商專業能力的利用

  4. 供應管理 • 在建構一個程序,來檢驗物品及服務的取得及使用上所涉入的各個層面 • 將領導供應商的資源與企業策略目標連結,進而強化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 以供應物品與服務對使用者所能產生之價值為管理重心,追求其對企業、供應商及顧客最大價值為主要目標

  5. 供應經理與採購主管之職責比較

  6. 製作採購單 • 物料/商品規劃及驗收 • 選擇供應商 • 物料及服務使用排程 • 供應條款的談判 • 付款 • 編撰合約 • 存貨控制 演變的過程 1930-70’ 專業分工 集中大量採購 1970-80’ 多樣化客製化的採購需求 採購變成交易功能,無法管理 • 供應商大幅增加,達上千、上萬的水準。 • 無加值性交易巨量暴增,多半是小額採購。 • 供應商太多造成物料及服務變異性極大。 • 規模經濟採購機會大幅下降,無法獲得供應商給予優惠待遇。 • 採購變成交易功能,沒有人在管理物料及服務取得的〝商業程序〞。 為提升競爭力 1980-90’ 強調採購優勢的利用,不斷進行標購競爭及價格要求 破壞企業與供應商間的信賴導致品質問題及交期問題 • 較產業領導者高的採購成本,往往高出5~10%。 • 採購週期甚長。 • 任何改善工作的時間都很長。 • 影子人力執行多樣間接採購功能,採購技能差異性大,無法取得市場優勢。 • 不同企業據點間之採購欠缺綜效。 • 創新作法欠缺。 • 具市場知識的採購人員經常被排除在重要採購決策之外。 • 沒機會將主要供應商及主要顧客整合起來,去追求新產品及服務的機會。 未來趨勢 著重供應策略的形成,簡化並順暢供應流 公司以核心價值為主,其餘仰賴專業公司

  7. 供應流? 指的是由使用需求確認到最後使用獲得價值的相關步驟所組成的流程 需求 確認 開發 購買 配送 使用 評量 付款 獲得 價值 傳統上,採購部門往往僅擔負陰影部份步驟的職責,即購買、配送及付款 現代的供應管理則須管理供應流中所有的步驟,追求採購品項及服務的最大使用價值,以及最小的供應總成本

  8. 供應管理的定義 • 一個管理方法,用以檢視所需物品及服務的採購及使用過程上所面對的所有問題。 • 一個新商業程序,用以追求採購物品及服務所花成本的最大價值。

  9. 不僅是購買成本 現金成本,包含購買成本、存貨成本、折扣及利息等 使用成本,包含不當使用、浪費等 程序成本,包含排程、存貨、下單、收貨、付款、評量等 供應週期時間 供應管理的三大訴求 • 藉由管理所有購買之物品及服務,進而降低成本。 • 強調與供應商整合,共同追求改良品質、穩定性及使用效果。 • 善用供應商資源,創造時效性高的新產品與服務。

  10. 供應管理推行之四大要件 • 必須是跨企業的程序; • 必須由公司全面性的採用; • 必須有效結合公司內外資源,推動持續改善及創新作為; • 必須提供世界級供應管理技術的訓練及教育。 供應管理特別適用於分散式的企業結構藉由標準化程序,產生一致化、複製化的結果使企業重新定義相關工作,僅保留具加值性的工作。

  11. 供應管理核心程序

  12. 取得程序 • 定義顧客需求 • 進行市場分析,擇定供應商候選對象 • 進行供應商成本分析 • 選擇供應商 • 進行合作協商 • 執行取得工作並檢討

  13. 持續改善程序 • 瞭解顧客使用方式 • 標竿學習使用方式與實例 • 創造持續改善替選方案 • 評估與選擇替選方案 • 執行選定改善方案 • 評量成效及學習成長

  14. 創新程序 • 定義顧客需求 • 尋找創新的來源 • 創造替選方案 • 評估替選方案 • 選擇替選方案 • 執行選定方案

  15. 三大共通步驟 • 開始於對顧客的著重 • 要求進行市場分析,產生以事實為依據的改善方案 • 發展執行方案並予以執行

  16. 供應管理的概念 • 去「管理」企業買到的物品或服務,而不是去「買」企業要的物品或服務。這個觀念提供了企業一個新的取得競爭優勢的來源。 • 發展個別策略來管理原物料與服務之「購買」及「使用」,其整個目 的就是為了確保企業投資價值的極大化。 • 供應管理的核心程序(取得、持續改善、與創新)是被設計來尋求最好的供應商以及資源,以幫助企業優化使用原物料與服務及其總成本。

  17. 供應流的分類 • 原物料或服務在企業價值鏈當中的角色。其是否是創造顧客價值的核心?或僅是用來支援企業的基礎結構? • 企業需不需要客製化的產品或服務,或可以用市場上現有的來供給? 顧客重心 • 每一象限代表一類供應流及其重心 組合 • 每一象限對供應市場的尋找及管理 策略的發展均提供很好的啟示 非核心 核心 客制化 市場重心 標準化

  18. 象限1:非核心/客製化採購

  19. 非核心/客製化物料與服務的策略 • 提供一個企業供應管理最大的機會去簡單化與標準化整體採購流的一個主要部分 • 了解採購流在企業中的角色以及檢視其它市場替代方案以確保最低總成本。 例:電話客服中心

  20. 象限2:核心/客製化採購

  21. 核心/客製化物料與服務的策略 • 核心/客製化物料與服務是企業創造顧客價值的要件 • 這些物料與服務的策略都朝向於尋找最好的特色與價值,並找的比競爭者還要快 • 要求供應領導者持續著重在物料與服務型態及使用方法上的創新,不斷產生新機會,以建立競爭優勢 • 積極創新=先進入者

  22. 象限3:非核心/標準化採購

  23. 非核心/標準化物料與服務的策略 • 非核心/標準化物料是公司的大宗貨物商品。從尋找最低成本的統包供應商策略以管理整個供應流可以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利益的機會 • 目標是去尋找一家供應商可以提供最低總成本及最簡單的存取與使用程序 • 主要策略是積極尋找具良好程序革新之供應商以節省成本

  24. 象限4:核心/標準化採購

  25. 核心/標準化物料與服務的策略 • 核心/標準化物料與服務包含範圍很廣,從販售設備至顧問、基礎化學、顏料、零組件、機器設備、以及專業服務等 • 主要關鍵在於專注在領先供應商相關領域的能力的評估。如此,企業可以確保創造出一個特定策略包容最新產品、服務、及實務,從顧問參與供應流的過程中,吸取其程序與方法知識,以達到最低總擁有成本的目標。

  26. 上述分類可提供供應經理釐清下列四點 • 定義產品與服務流的要求 • 為領導供應商找出策略問題所在 • 選擇管理程序 • 投入攸關的企業資源

  27. 非核心需客制化的原料或服務

  28. 核心需客制化的原料或服務

  29. 非核心需標準化的原料或服務

  30. 核心需標準化的原料或服務

  31. 電子化採購 • 定義—— 運用企業電子化的科技,針對跨企業採 購作業流程所做的重新設計與導入 • 目的——設法打破原有傳統階層式的採購觀念,將訂購到遞送的所有流程整合起來,而不再以獨立的任務視之,更可減少重複成本的支出 • 效益——效率與效能的提昇並可將採購的流程鏈結起來 • 電子交易市場——一個網路上的虛擬市場,聚集了買方和賣方來交換關於價格、產品和提供服務的資訊,並提供雙方協商以及完成交易且不需再支付昂貴的費用的機制

  32. 電子交易市集的四種模式 • 獨立的垂直交易市集IVX • 一個連結同一市場區隔裡的眾多買家和賣家的獨立媒介者,其以營利為目的,以創造市場及促進效率來吸引平台流量 • 獨立的水平交易市集IHX • 與IVX類似,但IHX的交易並不拘限於單一產業 • 聯盟型交易市集CTX • 事由產業內佔總銷售量相當比率的廠商所形成的聯盟型市集 • 私有交易市集PTX • 由單一公司所擁有並維持,視為了更有效的管理和他的交易夥伴之間的互動關係

  33. 總結 • 供應流策略乃發展來極大化採購投資的價值,需要將最好供應商的能力與採購需求相配,以在所有相關企業地區執行最低總成本之最佳策略 • 分類指引是一項領導工具,可在評估供應市場前決定供應策略之需求。也是一項好的參考工具,可幫助供應團隊確保他們使用正確的技能,來安排供應商與發展最佳化供應流的計劃 • 這項指引幫助供應主管產生正確的策略以最佳化總成本,而不須花費精力與成本在沒有意義的採購活動上。

  34. 取得程序的再造觀念與工具 • 在一個新供應商關係的初期去消除所有非附加價值工作步驟的機會,因而使供應領導者可以專注持續性改善的工作 • 供應商整併提供了最好的機會去再造取得與付款程序 • 以下四點可以思考 • 舊程序與工作是可以被消除的。 • 新政策與程序是可以被執行的。 • 所有非附加價值步驟可以被移除。 • 新的衡量與資訊追蹤可以建立入新的交易程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