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专题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专题. 主讲教师:陈贞翔 张远. 主要内容. 任课教师简介 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 课程要求 网络研究的基本问题 网络研究的基本方法. 任课教师简介-陈贞翔. 济南大学网络中心 研究方向: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优化 P2P 与应用层网络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济南大学信息楼 1 楼网络中心 办公电话: 82765718-1076 电子邮件: nicop1@ujn.edu.cn http://czx.ujn.edu.cn/. 任课教师简介-张远. 济南大学信息学院网络研究所

arlo
Download Presentation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专题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专题 主讲教师:陈贞翔 张远

  2. 主要内容 • 任课教师简介 • 课程内容简介 • 课程目标 • 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 • 课程要求 • 网络研究的基本问题 • 网络研究的基本方法

  3. 任课教师简介-陈贞翔 • 济南大学网络中心 • 研究方向: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计算机网络优化 • P2P与应用层网络 •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 联系方式 • 办公地点:济南大学信息楼1楼网络中心 • 办公电话:82765718-1076 • 电子邮件:nicop1@ujn.edu.cn • http://czx.ujn.edu.cn/

  4. 任课教师简介-张远 • 济南大学信息学院网络研究所 • 研究方向: • 无线移动网络 • 传感器网络 • 普适计算 • 联系方式 • 办公地点:信息学院8楼806办公室 • 办公电话:82767529 • 电子邮件:ise_zhangy@ujn.edu.cn

  5. 课程目标 • 通过课程讲授、阅读论文和课堂讨论的方式使同学们理解目前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和应用研究领域的部分最新发展 • 学习和讨论在网络领域如何进行研究工作 •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论文设计 • 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见解,进行实现或者模拟,对结果进行总结提高,尝试完成一篇期刊或者会议质量的论文 • 在阅读最新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完成某个研究领域的综述

  6. 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1) • 课程材料由论文材料组成 • 论文参考材料是从网络研究的主要领域中精选出来的研究论文。 • 论文阅读材料需要学生自己查找相关主题的论文。

  7. 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2) • 授课采用讲课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大纲参见课程主页 • 共9次课,其中授课5次,其余课时进行论文讨论,最后一次课考试(专业必修课)。 • 本学期计划讲授如下专题 • 无线传感器网络 • 移动IP • P2P与Overlay网络 • IPv6应用与设计

  8. 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3) • 本学期计划讨论如下专题的论文 • 网络体系结构(FPGA/NP) • P2P与Overlay网络(P2P体系结构) • 网络优化与流量工程(P2P带宽和速度优化) • 网络用户行为分析(P2P流量检测及行为分析) • IPv6与应用设计(基于IPv6的创新应用) • 普适计算中的定位系统 • 普适计算综述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技术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MAC技术

  9. 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4) • 在 “讨论论文列表”中共列出了9个专题 • 至少精读不同主题的2篇论文 • 对精读的自己选择的专题一篇论文进行翻译 • 翻译的排版格式参见《软件学报》,了解正规的期刊论文的排版格式。

  10. 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6) • 每三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 • 负责一个专题 • 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 • 每名同学负责一篇论文的讲解,要求做成ppt文件,报告时间为25分钟,另外有5到10分钟的讨论时间 • 每名同学还需要负责同小组中另一篇论文的总结和提问工作,要求如下:整理出该篇论文的优点和缺点并准备3到5个问题,问题可以针对论文的假设、实验方法、应用场景、存在的问题等等 • 讨论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对论文中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讨论,找出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1. 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7) • 请大家组成小组后尽快和授课老师联系 • 组成小组是为大家提供讨论和交流空间,在正式论文报告前,小组内首先进行讨论,并最终推选一名同学到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情况参加。 • 讲解论文的三天之前,请组长负责把完成的该组的PPT通过电子邮件交给负责的授课老师 • 不少于25页 • 图文并茂 • 介绍清楚解决了什么问题,重点讲解论文解决问题的思路,重点思考论文存在的问题 • 优先选择作者自己的ppt,可以尝试直接和作者联系 • 根据情况安排给授课教师先试讲

  12. 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8) • 学生必须完成课程论文(三人一组) • 课程论文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和教师讨论后决定)也可以是教师建议的题目 • 课程论文可以是下列任意一种 • 创新设计 • 也可以是某个领域的综述 • 可以是其它创新论文 • 课程论文应该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完成 • 目标:能够在国际会议或者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网络相关方向学生必须完成)

  13. 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9) • 实验环境:联系授课老师 • 时间安排:第一次课后一周内完成论文查找,讨论之前3天提交本组讨论PPT,期末结束前一周提交课程设计或者论文,准备投稿。 • 和教师讨论确定后再开始动手做

  14. 设计/论文类 拟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其中的难点 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评价你的解决方案 分工 综述类 拟综述的研究领域 已有的相关综述论文 主要研究论文列表 现有研究工作的大致的分类 分工 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10) 项目计划要求

  15. 主要内容和授课方式(11) • 成绩评定: • 阅读和翻译(15%) • 论文分组报告和相互总结提问(20%) • 论文大组汇报(15%) • 考试(50%)

  16. 课程要求 • 认真阅读论文,完成翻译和组内讨论 • 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事求是,认真完成课程论文 • 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严禁抄袭

  17. 提交信息 • 选课同学请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电子邮件(标题为“计算机网络新技术专题”)将下列信息提交给我(nicop1@ujn.edu.cn)和张远老师 (ise_zhangy@ujn.edu.cn) • 姓名 • 学号 • 最常用的电子邮件地址 • 联系电话

  18. 网络研究的基本问题(1) • 网络体系结构 • A set of principles and basic mechanisms that guide network engineering • What entities are named, and how? • How do naming, addressing, and routing inter-relate? • Where & how is state installed and removed? • Connection-oriented or connectionless-oriented? • How are functions modularized? • How are resources allocated? • How are security boundaries drawn and enforced?

  19. 网络研究的基本问题(2) • 网络体系结构 • 主动网络、应用层网络、无线与移动网络 • 网络流量模型和网络行为学 • 对组播和服务质量的支持 • IPv6与下一代互联网 • 优化问题建模和跨层设计 • 资源管理与分配 • 拥塞控制 • 流量工程 • 网络管理 • 网络安全

  20. 网络研究的基本问题(3) • 实际问题往往是多个基本问题的组合 • 移动环境中的组播服务质量路由 • 无线环境中的TCP流量控制 • 移动Ad Hoc网络中的服务质量保证 • 区分服务网络中的MPLS •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环境 • 拥塞控制(端到端,组播) • 组播路由(IP层,应用层) • 服务质量控制(IP层,应用层) • 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 • 端到端拥塞控制和组播拥塞控制之间的公平性

  21. 网络研究的基本方法 • 文献阅读 • 选题 • 模型与实验 • 论文撰写 • 论文宣读与交流

  22. 网络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阅读 • 文献阅读 • 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 做阅读笔记,注意总结 • 了解新领域,应该从综述论文入手 • ACM Computing Surveys,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IEEE Computer •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IEEE Network

  23. 网络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阅读 • 通过顶级国际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 • SIGCOMM,INFOCOM,MOBICOM,MOBIHOC,SIGMETRICS,GLOBECOM,ICNP (http;//WWW.GOOGLE.COM) •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 图书馆电子资源期刊资源库(Science Directory, IEEE,ACM全文库) • scholar.google.com

  24. 网络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阅读 • 泛读 • 标题、作者、摘要 • 论文在你的研究领域之内,或者你有兴趣 • 引言、动机、方案描述、结论等 • 正好和你的研究兴趣匹配,或者你觉得论文中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 精读整篇论文 • 完成阅读笔记,重点记对自己的启发 • 注意想作者方案的弱点或者故意回避的问题

  25. 网络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阅读 • 作者和研究小组 • 可以进一步关注后继的研究成果 • 方案的主要思想 • 以后需要更多信息时可以迅速找到这篇论文 • 性能评价的方法 • 注意发现方案存在的弱点 • 适用范围,应用环境,实现复杂度等等

  26. 网络研究的基本方法-选题 • 寻找研究热点问题 • 看会议论文集中论文的分布 • 注意领先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方向 • 善于利用前人的工作 • 方案的改进 • 多种方案的结合 • 假设条件的改变 • 旧的方案,新的应用场合 • 和科研项目结合

  27. 网络研究的基本方法-模型与实验 • 模型 • 性能模型:排队论,Petri网 • 形式化模型:自动机,SDL • 数学模型:优化理论(数学相关课程),控制理论(自动化相关课程),博弈论(经管相关课程),图论,网络微积分 • 实验 • 测量、模拟、仿真和实现 • 算法研究中,模拟最方便 • ns-2, OPNET • 研究实际网络的行为,需要进行实际测量和观察 • 协议研究需要仿真和实现

  28. 网络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文撰写 • 题目-简明扼要 • 摘要-论文的主要贡献 • 引言-论文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其主要意义 • 相关工作-该问题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 • 方案论述-数学模型和公式推导 • 分析评价 • 模拟或者分析数据 • 和主要的相关工作进行比较 • 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29. 网络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文宣读 • 投稿国际会议 • 参加会议宣读论文 • 和与会专家讨论 • 根据讨论意见对论文进行完善和提高 • 投稿高水平的期刊

  30. 其他资源 • 加州伯克利大学的Ion Stoica教授的研究生网络课程 • http://inst.eecs.berkeley.edu/~cs268/ • 麻省大学Don Towsley教授的研究生网络课程 • http://www-net.cs.umass.edu/cs653/ •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教学课件 • http://www.myoops.org/cocw/mit/index.htm

  31. Q & A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