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37 Views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开题报告. 姓名:孟庆果 学号: 200721202055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选题背景 研究意义. 理论基础 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最终目标. 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浪潮在全球范围的开展,作为信息化五大领域之首的电子政务得到了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 高度重视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 2006 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发布了 “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 , 明确了电子政务的目的 是构建服务型政府,体现为公众服务的管理理念;
E N D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开题报告 姓名:孟庆果 学号:200721202055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选题背景 研究意义 理论基础 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最终目标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选题背景 •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浪潮在全球范围的开展,作为信息化五大领域之首的电子政务得到了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 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发布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明确了电子政务的目的是构建服务型政府,体现为公众服务的管理理念; • 从全球范围来看,推动政府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己是大势所趋。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选题背景 • 公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据调查,民众普遍感到政府办事难。“总是弄不清所办的事情要找管理机构的哪个部门办理。”“办事情经常感觉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 公众需要的是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协同办公提供的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只有这种服务才能使公众免于机构设置迷宫和办事流程迷宫的困惑。及时快速的获取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 • 个性化服务通过收集和分析公众信息来学习公众的兴趣和行为,从而实现主动推荐的目的。个性化服务技术能充分提高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面向公众的服务质量和政府网站的访问效率,从而有的放矢地为公众创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 ,为其提供定向化的预定信息与服务,强化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这种需求而展开的。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研究意义 • 目前,电子政务的建设主要是集中在政府的办公自动化信息和一些网上服务项目。 • 政府网站缺乏个性化特征,难以满足公众日益个性化的需求。 • 有关电子政务环境下面向公众的个性化服务的研究较少,而且现有的理论研究大多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学科视角进行实现技术的研究,应用研究多集中于图书馆管理,没有形成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模型。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研究意义 • 本文对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理论进行系统分析,打破了以往电子政务的个性化服务研究单一学科取向,使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建设与实际应用走向多学科化,促使理论界以更开阔的视野研究电子政务的个性化服务。 • 研究以社会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框架、政务信息面向公众的个性化服务框架,是政府实施信息化的理论与方法的前沿课题,对丰富电子政务的理论体系,促进政府有效组织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开展各项电子政务活动,提高各级政府的管理效率、服务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理论基础 电子政务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公共服务理论基础 问题提出 个性化理论基础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电子政务理论基础 • 电子政府变革理论:政府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优势,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在组织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管理自动化数据处理、电子通信网络等。 • 计算机系统理论:包括硬件理论基础、软件理论基础以及网络理论基础。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公共服务理论基础 • 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强调应尊重和保障民主社会的公民权利和参与价值,积极开发公民的“民主品质”,主张倡导和复兴更为积极的公民参与,重构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 • 社区和市民社会模型:社区在社会基本价值观念整合和公共利益整合方面所发挥的积极的作用,应被重新加以认识和得到重视。倡导政府要在推动社区和公民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 组织人本主义和公共对话理论:倡导更具人本主义意味的组织发展观,强调组织发展应建立在组织成员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上,强调组织对组织成员的信任、尊重、减少控制以及对共同目标的认同感的培养上.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个性化理论基础 • 个性理论:个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又是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形式。是个体的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形成的统一的动力结构,其中社会因素是决定性的。 • 差异理论: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并非生而具有的,它是在个体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受周围环境和社会关系所制约的。 • 个性化服务理论: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策略和服务内容的服务模式。通过跟踪和学习用户的兴趣和行为,设计一种合适的表达方,选取资源的特征,采用合适的推荐方式,主动提供用户感兴趣的信息。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研究现状 个性化服务实现技术的研究 国 外 个性化服务系统原型的研究 个性化服务的应用研究 个性化服务技术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项技术,随着其研究的完善,也产生了不少的个性化服务系统,不过大部分的都只是研究原型,只有少部分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向市场, 中国科技大学 汪晓岩 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 国 内 南京大学 邹涛等 IDGS系统 清华大学 路海明 基于多Agent混合智能个性化推荐 对个性化服务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主要集中在个性化的信息检索方面,并逐步过渡到电子商务的应用中。但是在电子政务的个性化服务方面尚缺乏深入、综合性的研究。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第一章 绪论 • 1.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 1.2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兴起、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兴起与发展 1.2.2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安排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第二章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 2.1.1 组织变革理论 2.1.2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2.1.3 计算机软件理论 • 2.2 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2.2.1 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 2.2.2 社区和市民社会理论 2.2.3 组织人本主义和公共对话理论 • 2.3 个性化服务的理论基础 2.3.1 个性理论 2.3.2 差异理论 2.3.3 个性化服务理论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第三章 电子政务的“一站式”服务框架 • 3.1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务职能转变 3.1.1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关系 3.1.2 电子政务支撑服务型政府 3.1.3 电子政务服务职能定位 • 3.2政务流程再造 3.2.1 政府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3.2.2 政务流程再造的意义与内涵 3.2.3 传统政务流程的弊端 3.2.4 政务流程再造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3.2.5 政务流程再造的推进策略 • 3.3电子政务的信息集成与整合 3.3.1 政务信息的概念和内容 3.3.2 政务信息集成的需求分析 3.3.3 电子政务系统信息集成框架 3.3.4 信息交换的解决方案 • 3.4以社会公众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3.4.1“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的涵义 3.4.2“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的功能 3.4.3“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服务模式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第四章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 • 4.1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框架的设计原则 4.1.1 用户参与原则 4.1.2 协作过滤原则 4.1.3 智能推荐原则 4.1.4 隐私保护原则 • 4.2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内容与流程 4.2.1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主要内容 4.2.2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工作流程 • 4.3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框架模型 4.3.1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框架的组成部分 4.3.2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框架的逻辑关系 4.3.3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框架的整合构建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第五章 电子政务个性化务服务框架实现的关键技术 • 5.1 公众兴趣偏好模型的建立 5.1.1 用户手动定制建模 5.1.2 示例用户建模 5.1.3 自动用户建模 • 5.2 WEB页面的用户聚类分析 5.2.1 划分方法 5.2.2 层次方法 5.2.3 基于密度的方法 5.2.4 基于网格的方法 5.2.5 基于模型的方法 • 5.3 用户兴趣度分析 5.3.1 基于内容的用户兴趣度分析 5.3.2 基于行为的用户兴趣度分析 5.3.3 两者相结合的用户兴趣度分析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第五章 电子政务个性化务服务框架实现的关键技术 • 5.4 个性化服务的推荐 5.4.1 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 5.4.2 基于内容的推荐 5.4.3 协同过滤的推荐 • 5.5 基于Multi-Agent个性化服务的实现 5.5.1 基于Multi-Agent个性化服务的实现思想 5.5.2 基于Multi-Agent个性化服务的结构设计 5.5.3 基于Multi-Agent个性化服务的实现模型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论文特色或创新 • 把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理论、个性化服务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把电子政务建设放在公共管理革新、政府职能转变和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大环境下,从面向公众服务的导向来研究电子政务,强调电子政务要树立“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在明确电子政务的“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模型。在公众服务导向的业务流程方面,倡导用户交互渠道整合、政务流程的重组、政务服务后台的系统集成;在信息技术领域,应用了计算机信息集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Web服务技术、个性化信息推荐技术、智能代理Agent技术等。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论文特色或创新 • 本文试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 1.提出电子政务的服务“前台”与“后台”均需要进行交互渠道整合的理念,指出“一站式服务”是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的重要形式,构建电子政务的“一站式”公共服务框架。 • 2.把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引入电子政务领域,指出个性化服务是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的核心功能及发展方向。在“一站式”的基础上构建出电子政务的个性化服务框架。 • 3.在重点分析公众兴趣偏好建模方法;关联规则、协同过滤等个性化推荐技术基础上,引入智能Agent技术,较完整的总结出推行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实现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框架模型的关键技术。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参考文献 • [1]陈福集.电子政务系统中面向公众的信息集成化管理与个性化服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5 • [2]周斌.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7 • [3]蒋兴龙.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体系结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6 • [4]贺佐成.电子政务协同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湘潭大学,2007 • [5]谢朝清.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7 • [6]包海燕.电子政务与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7 • [7]何桂霞.以客户为中心_的高校学生电子服务评价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08 • [8]于迎,仲超生.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1):37-39 • [9]李勇,徐振宁,张维明.Internet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9):183-188 • [10]曾春,邢春晓,周立柱.个性化服务技术综述. 软件学报,2002,13(10):1952-1961 • [11李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论分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6,Vol.27 No.6:96-98 • [12]王绪林,刘培刚.基于Web使用挖掘的用户个性化服务研究. 信息系统,2003, ,Vol.26 No.1:62-64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参考文献 • [13]电子政务促进服务型政府构建 • [14]赖青.面向用户个性化服务的动态模型研究.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 Vol .22 No.6:687-689 • [15]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模型的研究 • [16]陈福集.电子政务系统中面向公众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 运筹与管理, 2005,Vol.14,No.4:69-73 • [17]电子政务中协同工作案例_新加坡政府服务技术框架 • [18]电子政务_市民特征与用户信息行为_基于天津市市民调查的实证研究 • [19]陈红捷,刘西林.电子政务面向个性化需求的信息结构模型研究.情报学报,2007, Vol.26 No.3:442-447 • [20]段尧清,费奎明.个性化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模式.情报杂志,2007(6):9-14 • [21]王伊蕾,李涛,贺毅.基于Multi_Agent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12):28-32 • [22]邱惠君,由鲜举,黄鹏.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启示[J].天津科技,2005(1):31-35 • [23]蒋汝忠.美国电子政务建设战略分析[J].今日科技,2004,(5):6-7 • [24]贺彬.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的观察与思考[J].电子政务,2004,(4):138-142 • [25]余强,张海盛.个性化Web信息服务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198-200 • [26]谭兴中.服务型政府建设探讨[J].行政论坛,2004,(3):24-25 • [27]肖毅,甘仲惟,肖明,等.基于 Multi-Agent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5, 22 (3) : 82-84.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参考文献 • [28]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府信息化建设课题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2(3):4-8 • [29]张蒲生,苏运霖.基于政务数据仓库的数据集成及关键技术.计算机工程,2003,29(9):179-182 • [30]汪玉凯.中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府.信息化建设,2001(12):4-7 • [31]杨凯,滕至阳.基于Agent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l2):64-66 • [32]饶增阳.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情报探索,2004 • [33]翁烨,岳亮,张蕴博.用软系统方法分析CRM引导下的电子政务.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83 • [34]朱庆华,杜佳.国内外政府网站评价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2007(7):31-39 • [35]徐晓玲,李卫东.电子政务成熟度评价的四个基本维度[J].电子政务,2007(8):39-44 • [36]李冠军,聂玮.电子政务在政府公众服务创新中的作用[J].中国行政管理,2005,(9)?? • [37]《2006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中国导航网 www.chinapilot.net(2007年11月17日) • [38]www.sc.gov.cn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孟庆果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谢谢老师! 姓名:孟庆果 学号:200721202055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