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k likes | 1.86k Views
为什么要强调 育人高于知识传授 —— 做一个有育人梦想的人. 顾晓鸣. 需要达成共识的三个关键问题 育人高于知识传授的正面案例 育人高于知识传授的反面案例 要正视居高不下的育人错误率 我们必须强调的几个核心问题 解决和突破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不会学习比不愿意学习更可怕 宣言:做一个有育人梦想的人. 上海社科院发布 《 上海儿童发展需求调查报告 》 ,报告显示,在儿童权益方面,学生最不能忍受的三件事分别是: “ 假期我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 ” ; “ 爸妈未经我同意就拆了我的信件或看了我的手机短消息 ” ; “ 有些老师用语言贬低我 ” 。.
E N D
为什么要强调 育人高于知识传授 ——做一个有育人梦想的人 顾晓鸣
需要达成共识的三个关键问题 育人高于知识传授的正面案例 育人高于知识传授的反面案例 要正视居高不下的育人错误率 我们必须强调的几个核心问题 解决和突破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不会学习比不愿意学习更可怕 宣言:做一个有育人梦想的人
上海社科院发布《上海儿童发展需求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儿童权益方面,学生最不能忍受的三件事分别是:上海社科院发布《上海儿童发展需求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儿童权益方面,学生最不能忍受的三件事分别是: “假期我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 “爸妈未经我同意就拆了我的信件或看了我的手机短消息”; “有些老师用语言贬低我”。
2012年3月20日,自治区中医院身心科主任陈俊逾在乌市第27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班级里向54名学生提问:你们中有人有过睡不着的情况吗?全班30多个学生举起了手,他们中有的多梦,有的早醒,有的梦游,有的入睡困难,有的说梦话……其中一个孩子(小芹)说,躺在床上一闭上眼睛,她的耳边就会不断响起老师和家长的质问声,她就开始担心作业是不是做完了?明天会不会迟到?明天会不会挨批?……于是根本无法入睡。2012年3月20日,自治区中医院身心科主任陈俊逾在乌市第27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班级里向54名学生提问:你们中有人有过睡不着的情况吗?全班30多个学生举起了手,他们中有的多梦,有的早醒,有的梦游,有的入睡困难,有的说梦话……其中一个孩子(小芹)说,躺在床上一闭上眼睛,她的耳边就会不断响起老师和家长的质问声,她就开始担心作业是不是做完了?明天会不会迟到?明天会不会挨批?……于是根本无法入睡。
正是由于这样的担心,这个孩子(小芹)平时做作业时会反复检查作业,有时候刚做完就会用橡皮擦去然后重新做,可她总是觉得题做的不对,写字写得不够好,往往凌晨一两点才能躺到床上……翻来覆去好久才能睡着。 这个孩子才上小学三年级明显出现“焦虑症”的现象,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当然更大一些的孩子也是一样的,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是十分正常的,而我们作为育人者经常使用的是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待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更严重的是用错误的方式方法代替他们的成长,如让父母帮助检查作业、指责、训斥、打骂……
一、需要达成共识三个关键问题 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育的基本原则:激发孩子的潜能 教育的最高级别:要学会自我成长
图片故事:山东3岁女童照顾26岁截瘫父亲。2007年2月,董心怡出生于山东德州乐陵市的一个农村家庭。3年前,一场交通意外使得小心怡的当时年仅23岁的父亲高位截瘫,心怡的妈妈带着几个月大的她离家出走。图片故事:山东3岁女童照顾26岁截瘫父亲。2007年2月,董心怡出生于山东德州乐陵市的一个农村家庭。3年前,一场交通意外使得小心怡的当时年仅23岁的父亲高位截瘫,心怡的妈妈带着几个月大的她离家出走。
日前,黑龙江鸡东县一14岁男孩遭杀害,据称身中“69刀”,死因为流血过多昏迷致死,其母描述:“一刀一刀,跟切割一样。”鸡东县警方通报称,该案已于2012年3月16日侦破,疑犯系死者初二同班同学王某。据王某交代,死者曾多次向其索要财物,少则1元2元,多则两三百,案发当天,死者再次索要300元,王某没钱付给,在厮打中用尖刀将对方杀死.
来自微博: 小学:“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初中。” 初中:“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高中。” 高中:“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大学。” 大学:“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着工作。” 老板:“你在学校的时候是不是光顾着学习了……”
企业招聘员工时问应聘者: 如何向一位视觉障碍者说明一下黄色?
这是一个根本没有标准答案的一道题。招聘员工考察重点是放在创意力上。 许多企业都认识到,21世纪创意就是竞争力的源泉。在招聘面试时,他们会有意选拔那些回答新颖或是别出心裁的员工,而不是程式化老套作答的人。
一、需要达成共识三个关键问题 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育的基本原则:激发孩子的潜能 教育的最高级别:要学会自我成长
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 http://zhjtjyw.com/u/102 家庭教育是按照孩子的优势来引导,帮孩子开发最大的潜能,让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7岁美国小男孩科迪·麦克兰德: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位无腿飞人7岁美国小男孩科迪·麦克兰德: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位无腿飞人
只有孩子成为最优秀他自己的时候,这个孩子才是快乐的,人格才会是健全的。只有孩子成为最优秀他自己的时候,这个孩子才是快乐的,人格才会是健全的。
二、育人高于知识传授正面案例 爱因斯坦 爱迪生 毕加索 “中华名人家庭教育研究中心”里的几百个名人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刊登的大量正确教育方式方法、对与错的事例 王楠子
案例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地倾向于超现实主义。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很大的影响。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父亲——世界上最出色画家的启蒙者 (来源:中华家庭教育网名人家教中心) 毕加索从小就迷上了绘画,只对画画感兴趣,只要一看到纸,就顾不上其它的事情了,甚至数理课也为他打开了绘画世界之门。(毕加索青年时代一书作者,诺曼·梅勒)“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他常把‘7’看成是倒过来的鼻子。所以面对着这些刻板而没有生命的数字,他该怎么办呢?每次看到‘7’,便想像成不同类型的鼻子,对于不同的鼻子,他又联想到不同的人,由此想得更多更远。”
毕加索经常为小时候父亲教他绘画,而心存感激。但是在他长大之后,荷西却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他自己作为一个画家的事业,以失败而告终。(传记作家朋友,约翰·理查森)“我认为,毕加索想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画家的雄心,主要来自父亲的失败经历。这是毕加索决心成为世界上最出色艺术家的根本原因,就是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画家。”毕加索经常为小时候父亲教他绘画,而心存感激。但是在他长大之后,荷西却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他自己作为一个画家的事业,以失败而告终。(传记作家朋友,约翰·理查森)“我认为,毕加索想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画家的雄心,主要来自父亲的失败经历。这是毕加索决心成为世界上最出色艺术家的根本原因,就是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画家。”
毕加索会说话之前就已经拿着铅笔模仿他父亲画画了。(传记作家 朋友,约瑟夫·法布勒)“他母亲常说,他学会叫‘爸爸妈妈’后,就会说‘piz’——铅笔。因为他常常看到父亲画画,也想尝试。这是他的本能。” 毕加索小时候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称叹不已,称毕加索为天才。
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于他来讲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而且他似乎永远都学不会枯燥无味的算术。他无奈地对父亲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几,我脑子里根本就没去想。不是我不努力,我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就是办不到。”而且他为此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 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他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毕加索的母亲听了又羞又恼,觉得无脸见人。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
毕加索的父亲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他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毕加索的父亲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他对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但是,嘲讽却并没有就此停息,反而愈加猛烈。小毕加索脆弱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变得不爱说话了,更不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个时候,父亲每天坚持送儿子去上学,一到教室,父亲便把画笔和用作模特的死鸽放在课桌上。父亲成了儿子强有力的心理依靠,似乎离开了父亲,毕加索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以至每天上学,必须得到父亲会来接他回家的承诺后,毕加索才会松开父亲那温暖的手。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像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但是,嘲讽却并没有就此停息,反而愈加猛烈。小毕加索脆弱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变得不爱说话了,更不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这个时候,父亲每天坚持送儿子去上学,一到教室,父亲便把画笔和用作模特的死鸽放在课桌上。父亲成了儿子强有力的心理依靠,似乎离开了父亲,毕加索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以至每天上学,必须得到父亲会来接他回家的承诺后,毕加索才会松开父亲那温暖的手。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像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点评一: 作为毕加索的老师,存在着错误的教育理念。即使他在功课上有缺陷,也不应该讽刺他。我们现在有的教师经常恨铁不成钢,用分数来衡量孩子的一切。把成绩差的孩子一棍子打死,认为他没有出息,没有前途。作为老师应该看到孩子的优点,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点评二:作为家长,赏识自己的孩子,不是容忍孩子一错再错的缺点,也不是盲目地溺爱,如果孩子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弱点”,而我们又一味不顾实际情况,恨铁不成钢,以恶言恶语、冷嘲热讽对待孩子,这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因为全世界都可以嘲笑讥讽他,都可以遗弃他,而作为父母的你却不能,只有你能给他信心和勇气,让他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点,积极健康地对待自己、对待人生。毕加索的父亲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孩子,尽可能地表扬孩子所长,避孩子所短,使孩子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一名有创新意识的父母,并没有按照常规以分数论英雄,而是客观地按照孩子的天赋培养孩子,这就是我人期望看到的创新父母。没有创新意识的父母就没有创新孩子的培养。点评二:作为家长,赏识自己的孩子,不是容忍孩子一错再错的缺点,也不是盲目地溺爱,如果孩子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弱点”,而我们又一味不顾实际情况,恨铁不成钢,以恶言恶语、冷嘲热讽对待孩子,这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因为全世界都可以嘲笑讥讽他,都可以遗弃他,而作为父母的你却不能,只有你能给他信心和勇气,让他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点,积极健康地对待自己、对待人生。毕加索的父亲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孩子,尽可能地表扬孩子所长,避孩子所短,使孩子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一名有创新意识的父母,并没有按照常规以分数论英雄,而是客观地按照孩子的天赋培养孩子,这就是我人期望看到的创新父母。没有创新意识的父母就没有创新孩子的培养。
点评三: 许多孩子尽管有着杰出的才能,但小时候若是没有父母的帮助,其才能很难得以发挥。如果小毕加索对绘画产生兴趣,大部分语言都通过图画表现给父母时,父母强求他“说话”,一手将画本夺走的话会怎样呢?如果父母看到他得的分数勉强及格,觉得只是埋头画画太“不务正业”,而强求他“不要只是画画,快去学数学和科学”,又会怎样呢?也许毕加索会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即使成为了画家,也不会成长为我们记忆中的伟大的“毕加索”。
三、要正视居高不下育人错误率 部分家长育人错误率高达50—80% 部分老师育人错误率高达50—90%
河南郑州17岁名校生摆脱学习压力弑母 事后称“不后悔” 2012年2月7日,刚刚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第二天,这所名校一名高二的学生成才(化名),在家中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17岁的成才供述杀人动机时说:“我可以不用学习了,不用压力那么大了。”
我们短缺什么: 就是家庭教育素养,这是现代育人素养的核心内容!!
现实问题: 相当部分家长教育孩子的错误率高达50—80%; 相当部分老师教育学生的错误率高达50—90%。 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必须要正视的大问题。
下面的事例来自微博“上海生活”: ……小学作文《三十年后的我》有个学生这样写道:“今天天气不错,我开着老公结婚周年送的劳斯莱斯,戴着三克拉大钻戒,脖子上挂着红宝石项链,带着小孩到大森林公园去玩……突然,路上冲出一个满脸污秽、无家可归的老太太。天啊! 她竟然是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看后给出评语: 这个星期你站着上课。
女儿留学荷兰自杀 老师妈妈现身说法 背景:妈妈,南京特级教师。女儿不仅成绩好人缘好,长得也很漂亮,出国留学后同样成绩拔尖。女儿曾对妈妈说,以后要到华尔街做经理。2009年2月8日,妈妈突然接到噩耗——20岁的女儿以极端的方式在异国他乡告别了这个世界。
2009年2月8日,适逢元宵佳节,我下课后发现一个未接电话,是女儿同窗六年的闺中密友打来的,等打过去询问原由,对方说我女儿出事了。2009年2月8日,适逢元宵佳节,我下课后发现一个未接电话,是女儿同窗六年的闺中密友打来的,等打过去询问原由,对方说我女儿出事了。 告诉家长:别太纠结分数 告诉孩子:活着才有希望 这位老师是一位失去爱女的母亲,而她的女儿从小到大都是人们眼中的优秀学生,不仅成绩优异,而且能歌善舞,爱好广泛。而就是这样一位堪称完美的学生,却在两年前异国留学时期,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打击对作为母亲、又为人师的妈妈来说,痛彻心扉,又陷入了深度思考。
女儿的遗书 “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在遗书中,远远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在遗书中,远远说曾想通过留学生活来减轻自己的症状,但却“没有成为救赎的灵药”。 妈妈如论无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竟没有丝毫察觉。 “现在回想起来,她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寡言,我还以为她是变文静了,没想到患上了心理疾病。孩子最后的时光,也是在异乡孤独地度过……”妈妈痛苦地回忆。 妈妈认为女儿太要强,事事要求完美。“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表露过失败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只有微笑。”
妈妈的反思 女儿上幼儿园时,由于工作较忙,将她送去寄宿学校。 “如今来看,当时对她太残忍了,那么小年纪,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的时候,却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妈妈后悔地说。 “另外,我对女儿的关心过于物质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这也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问题所在。”妈妈说,女儿曾也和她交流过感情问题,“但我是个粗线条的人,有时候大大咧咧,对这种事不太敏感。” 妈妈坦言,在学习上,女儿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 “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一旦考试没考好,我会旁敲侧击鞭策一下她。”现在回想妈妈发现女儿心理上问题早已出现,“只要大考,她就出不了好成绩,是压力过大造成的。”
作为老师的改变 女儿的离世让作为老师的妈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尝试让学生们更加快乐幸福,他们学业繁重,本来就很辛苦,我会和他们一起发泄苦闷,对家长来说,我想让他们知道,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太纠结于分数。” “我希望孩子和家长们对人生能有新的认识,考试成绩不是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要懂得人生还有很多的风景。”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老师:家长们,请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及时沟通,用各种方式和孩子沟通。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理解孩子的痛苦,看到孩子的努力,对于他们每个微小的进步都给予鼓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珍贵而短暂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老师:家长们,请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及时沟通,用各种方式和孩子沟通。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理解孩子的痛苦,看到孩子的努力,对于他们每个微小的进步都给予鼓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珍贵而短暂的。
福建浦城县浦三中高一学生张志鹏因上课玩手机被其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辱骂。后叫家长到学校。学生向班主任道歉,老师不接受其道歉,继续辱骂其自尊,学生不忍其辱,最后跳楼自杀。事故发生的十几分钟内学校领导、老师对事故不闻不问,就只有孩子他妈妈陪着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十几分钟福建浦城县浦三中高一学生张志鹏因上课玩手机被其班主任叫到办公室辱骂。后叫家长到学校。学生向班主任道歉,老师不接受其道歉,继续辱骂其自尊,学生不忍其辱,最后跳楼自杀。事故发生的十几分钟内学校领导、老师对事故不闻不问,就只有孩子他妈妈陪着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十几分钟
中华家庭教育网www.zhjtjyw.com 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学习家庭教育专业化课程后的反思—— 每届新生刚接触都认为我慈眉善目,但不久就发觉我非常严厉。学生中出现问题,我解决的方式程序化、严格执行,做思想工作要么过于简单,要么显得拖泥带水。说话不讲情面,不留后路。我眼睛一瞪,大声批评,学生非常害怕。其实学生中我赏识的有很多:有的有舞蹈特长,有的举止很有气质,有的参加过较大场合的活动。比我小时候,太了不起了。
中华家庭教育网www.zhjtjyw.com 但更多的学生我不关心他内心世界,也不了解这些学生,把他们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学生毕业后比我强多了,我才意识到,关注他们的成长,我也会成长,才是更有意义的教师生活。当了班主任后,才开始渐渐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有一些孩子思想的深度、控制情绪的能力可以当我的老师,但那时师道尊严,在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时,仍给他们意见,仿佛不这样,就对不起老师的称呼。 我的回复:反思的很好,价值连城。坚持下去,降低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错误率。
中华家庭教育网www.zhjtjyw.com 岳升杰每日分享:一个充满自信的学生,不论学习新内容还是面对考卷,他的大脑会马上深入题的内部运转,寻找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把问题解决掉。没有自信心的学生,看到题后立即产生压力和焦躁情绪,脑子会开小差:这题怎么这么难?这次考不好,爸妈又该“双打”了吧?不知同桌会不会?估计都不会……就这样,十几分钟过去,还没有思考出一个头绪来。最后得出结论:我学习真的不行! 我们的育人过程如果不注意就是这样不断地毁掉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