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604 Views
第二单元: 公差与配合的 标准化. 项目 03 :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化. 教材: 《 公差与配合 》 主编: 出版:. 班级: 08 计辅 主讲:谢冠成 Email:xgc2009@foxmail.com Tel:13611489326. 教学要求: 掌握标准公差系列和极限偏差。 教学重点: 标准公差及极限偏差表的制定过程 教学难点: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教学用具: 课本、图纸、绘图工具、 PPT 课件、 Flash 课件 学生用具: 作业本、绘图铅笔、三角尺一副、橡皮、小刀、原子笔等。. 教学任务一: 标准公差系列. 1 、公差单位 i(um)
E N D
第二单元: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化 项目03 :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化 教材:《公差与配合》 主编: 出版: 班级:08计辅 主讲:谢冠成 Email:xgc2009@foxmail.com Tel:13611489326
教学要求:掌握标准公差系列和极限偏差。 教学重点:标准公差及极限偏差表的制定过程 教学难点: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教学用具:课本、图纸、绘图工具、PPT课件、Flash课件 学生用具:作业本、绘图铅笔、三角尺一副、橡皮、小刀、原子笔等。
教学任务一:标准公差系列 1、公差单位i(um) 公差单位是计算标准公差的基本单位,是制定标准公差系列表格的基础。 i=0.45 +0.001D 注:D是孔或轴的基本尺寸。 基本尺寸D<=500。 这公式是根据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与统计分析得来的,体现了零件的加工误差和测量误差与基本尺寸的关系。
教学任务一:标准公差系列 2、公差等级 国家标准设置了二十个公差等级,代号为IT01, IT0, IT01, IT02, IT03……IT18 其计算公式如表所示。其中常用的公差等级IT05~IT18的计算公式为IT=a i .而a 为公差等级系数,符合R5优先数系 a =10,16,25,40,64,100,160,250,400,640,1000,………… 即:IT6=10i , IT7=16i , IT8=25i , IT9=40i , IT10=64i, IT11=100i , IT12=160i…………..
教学任务一:标准公差系列 尺寸分段:每一个基本尺寸都可以对应有标准公差值;但这样搞,公差表会很大很复杂,不利于公差值的标准化和系列化。于是对基本尺寸进行了分段,而尺寸段则取基几何平均值;这样公差值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是差别不大。
教学任务一:标准公差系列 2、公差等级------ 标准公差值的计算: 其中i为公差单位(公差因子) 而D为尺寸段的几何平均值。
教学任务一:标准公差系列 2、公差等级 从而计算出如书中的标准公差数值表 举例1:求35尺寸的 IT10的公差数值(它在30~50尺寸段) 求基本尺寸的几何平均值D= 30x50 =38.73 =1.561 IT10=64i=64x1.561=99.91100 um 为何要取整数?方便使用和管理,且误差极小,仅0.09%
教学任务一:标准公差系列 标准公差数值的计算: 举例2:求基本尺寸为100mm的IT6的标准公差数值 解:100mm在大于80mm至120mm分段内,这一尺寸分段的几何平均值Dj和公差单位i分别为: Dj=(80×120)1/2≈97.98mm i=0.45(Dj)1/3+0.001Dj ≈2.173um 由表2—2知,IT6=10i,因此 IT6=10i=10 ×2.173=21.73um 经尾数化整后,80~120的IT6=22um.
教学任务一:标准公差系列 从而计算出如书中的标准公差数值表
教学任务一:标准公差系列 从而计算出如书中的标准公差数值表
教学任务二:基本偏差系列 有了标准公差数值,还不能确定公差带的位置。到底公差带距离基本尺寸零线的位置距离为多少?哪就需要基本偏差来确定! 基本偏差是标准中列的,确定公差带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一般是指两个极限偏差中靠近零线或位于零线的那个偏差。如图: 基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也可以是下偏差
教学任务二:基本偏差系列 1、代号: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分别规定了28个公差带位置,分为28个基本偏差代号。而孔用大写,轴用小写。为: A , B , C , CD , D , E , EF , F , FG , G , H , J , JS , K , M , N , P, R , S , T , U , V , X , Y , Z , ZA , ZB , ZC. 它剔除了容易与数字混淆的I,L,O,W几个字母,而加入了几个用双字母表示的代号。
教学任务二:基本偏差系列 2、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 (1)H(h)的基本偏差为零。 (2)JS与零线对称。 (3)孔:A~H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 J~ZC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 而轴则相反。
教学任务二: 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计算公式:
教学任务二: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计算:45d D=(30*50)1/2=38.72 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es =-16D0.44= -16* 38.720.44 = -79.95 取整: 45d=-80 um 经过系列计算,取整,得到附表2-3的轴和孔的基本偏差值(如下图)
教学任务二: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表(课本的附表2-3),下图为部分:
教学任务二:基本偏差系列 3、查基本偏差数值;并计算确定其上偏差和下偏差。 举例1:如40G6 (40-基本尺寸,G-孔的基本偏差代号, 6-标准公差等级IT6) (1)查表,标准公差值:40IT6=16um=0.016mm (2)查表:40G的基本偏差数值为9um 由于G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则EI=0.009 (3)计算其上偏差:ES=EI+IT10=0.025 所以:40G6的下偏差为+0.009;上偏差为+0.025
教学任务二:基本偏差系列 3、查基本偏差数值;并计算确定其上偏差和下偏差。 举例2:如55e7 (1)查表,标准公差值:55IT7=30um=0.030mm (2)查表:55e的基本偏差数值为-60um 由于e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则es=-0.060 (3)计算其下偏差:ei=es-IT7=-0.060-0.030=-0.090 所以:55e7的上偏差为-0.060;下偏差为-0.090
教学任务二:基本偏差系列 3、查基本偏差数值;并计算确定其上偏差和下偏差。 举例3:如55js8 (1)查表,55IT8=46um=0.046mm (2)查表:55js的基本偏差数值为+IT/2 (3)计算其上偏差:es=+IT/2=+0.046/2=+0.023 下偏差:ei=-IT/2=-0.046/2=-0.023 所以:55js8的下偏差为-0.023;上偏差为+0.23
教学任务二:基本偏差系列 3、查基本偏差数值;并计算确定其上偏差和下偏差。 举例4:如70N6 (1)查表,70IT6=19um=0.019mm (2)查表:70N6的上偏差(基本偏差)数值为-20+ (3)计算: =ITn-ITn-1 =IT6-IT5 (注:70TT5=0.013) =0.019-0.013=0.006 (4)上偏差ES=-20+ (um)=-0.020-0.006= -0.014 mm (5)下偏差EI=ES-IT=-0.014-0.019= -0.033 mm
教学任务二:基本偏差系列 全部计算后,我们得出附表(轴的极限偏差和孔的极限偏差) 所有有公差带代号的,马上能查出其极限偏差 如:20e8 查附表,得-0.040,-0.073。 即为其上偏差和下偏差
作业 2-5: (1) (2) (3) 选同学上来做一做! (4)¢30S6 (5) ¢50js5 (6) ¢40U7
The End 励志名句:功遂身退,天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