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 likes | 1.36k Views
现代汉语文字. 目 录. 汉 字 概 说 ﹡. 汉 字 的 形 体 ﹡. 汉 字 的 结 构 ﹡.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 使 用 规 范 字 ﹡. 思 考 题 ﹡. 阅读书目 ﹡.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文字概说 ﹡ 二、汉字 ﹡. 一、文字概说. 1. 文字的定义 ﹡ 2. 文字的种类 ﹡. 艺术汉字日进斗金. 1. 文字的定义.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 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 辅助性交际工具。. 古叙利亚楔形文字.
E N D
目 录 汉 字 概 说﹡ 汉 字 的 形 体﹡ 汉 字 的 结 构﹡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使 用 规 范 字﹡ 思 考 题﹡ 阅读书目﹡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文字概说﹡ 二、汉字﹡
一、文字概说 1.文字的定义﹡ 2.文字的种类﹡
艺术汉字日进斗金 1.文字的定义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 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 辅助性交际工具。 古叙利亚楔形文字
2.文字的种类 表意文字: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右)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刻有陶文的陶器。图为一个合体图画会意字,“炅”(热),太阳在云气之上,云气之下有五峰 耸立(一说海水)。 表音文字:音素文字、音节文字(下) 汉字偏旁创立的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名”
二、汉字 1.汉字的定义﹡ 2.汉字的起源﹡ 3.汉字的性质﹡ 4.汉字的特点﹡
1.汉字的定义 符号三要素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2.汉字的起源 主要有几种说法: [1]仓颉造字﹡ [2]伏羲造八卦 [3]神农“结绳为治”﹡ 结论 实际上汉字是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交际的需要,在原始的画画记事的基础上,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汉字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伏羲造八卦
[1]仓颉造字 • “仓颉造字”说是一种神化的产物。仓颉有可能是黄帝时的史官,但已被历史放大以致失真,所谓“仓颉四目,生而知书”即是。 临沂白庄画像石“仓颉造字” 石纵53厘米,横116厘米;画面纵42厘米,横112厘米。画面中刻一大树,树下一鸟衔带,树上有二双鸟立在鸟巢上,左右各一凤鸟;画面右刻一四目人,当为“苍颉”,坐于榻上,面前摆放盘、杯、樽等;左刻一人,当为“沮诵”,佩剑,左手前伸,右手执物。
[3]神农“结绳为治” •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 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周易正义》引自《虞郑九家义》 近世台湾的高山族、云南的哈尼族、傈僳族都曾如此。 结绳记事 公元前3000年的壁画记载了埃及人用打结的绳子丈量土地和估算收获(上排)。人们将收获的谷物送往粮仓,并有记录员做统计(下排)。
3.汉字的性质 • 例如: 汉语的“伟大”是由“伟”和“大”两个语素构成的,每个语素都有音和义。“伟”的音是wěi ,意思是大。“大”的音是 dà ,意思是跟“小”相对。汉字的一个个的单字记录的是汉语里的一个个语素。因此,汉字是语素文字。 汉字是语素文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大小
4.汉字的特点 (1)汉字和汉语基本适应 (2)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3)汉字有较强的超时空性 (4)汉字字数繁多,结构复杂,单纯从 字形看不出它的读音 (5)汉字用于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比较困难。 (6)汉字用于国际交流比较困难。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 现行汉字的形体结构是从古代汉字演变来的。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简单易写 “女”字的形体演变
1.甲骨文 (1)字形是细瘦的线 条,拐弯多是方笔。 (2)象形程度高 (3)字形不稳定、繁简不一(每个字有多种写法,笔画的多少、方向不稳定) (4)异体字多
2.金文 (1)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笔画圆转 (2)字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 (3)异体字较多
3.篆书(小篆) (1)很多笔形圆转弯曲,笔画简化 (2)字形线条化,匀称、整齐 (3)异体字有所减少 古文字通向今文字的桥梁 朱宏伟 小篆 论语·八佾
4.隶书 (1)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 (2)撇、捺、长横有波磔(折) (3)字形摆脱了象形的特点 • 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 俞祥泉隶书
5.楷书 同汉隶的基本结构相同,但楷书的笔画没有波磔,字形方正,书写简便 。
6.草书 ①章草﹡ ②今草﹡ ③狂草﹡
①章草 笔画有波磔,虽有连笔, 但字字独立 黄宾虹 章草临西晋陆机《平复帖》
②今草 • 形体连绵,笔形无波磔 黄简·草書‧黃鶴樓‧ 2006
③狂草 • 变化多端,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 唐·张旭《古诗四帖》
7.行书 比楷书便捷,比草书易于辨认 元赵孟頫书《洛神赋》
8.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 • 汉字的形体朝着简单易写的方向发展。 • 首先,从图画性的象形字逐渐变为不象形的书写符号。 • 其次,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点、折的笔画。 • 再次,许多字的 结构和笔画逐步 简化。 • 最后,异体字 减少了。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1.现行汉字的常规形体是楷书和行书﹡, 非常规形体则包括草书、隶书、篆书甚至甲骨文,主要见于印章、对联、匾额及书法作品中。 2.从形成手段看,现行汉字则有印刷体和手写体﹡。
1.楷书和行书 楷书在印刷品中占据主流, 行书则主要应用于日常书写
2.印刷体和手写体 • 汉字的印刷体习惯上指楷书的以下各种变体: 1)宋体(老宋体、古宋体) 2)仿宋体(真宋体) 3)楷体(大宋体) 4)黑体(黑头字、方头字)。 印刷体按字体大小分为不同的字号,大到初号,小到七号。 • 汉字的手写体一般不超出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以行书为主,楷书为辅,草书主要见于书法作品。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 二、造字法﹡
一、结构单位 • 汉字按其结构特点可以分为 独体字。指单一笔形的字。 合体字。可分为两个或多个构字部件。 • 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也可以分为两类: 1.笔画﹡ 2.部件﹡
1.笔画 • 笔画是指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研究汉字的笔画,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笔画数﹡ 2)笔形﹡ 3)笔画的组合 ﹡ 4)笔顺 ﹡
1)笔画数 • 笔画数指的是每个汉字有几个笔画。 • 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或线叫一笔或一画。 • 学习汉字时要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每个汉字的笔画数。计算时要根据规范字形,不能根据不规范字形。《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7000个通用汉字每个字的笔画数,是汉字笔画数的标准。
2)笔形 笔形指笔画的具体形状, 现代汉字的基本笔形有五种, 横、竖、撇、点、折。
3)笔画的组合 • 笔画的组合指笔画和笔画的组合类型,有三种: A.相离,笔画彼此分离。 如:三、川、小、六、刁、习。 B.相接,笔画和笔画相接触。 如:厂、了、口、上、工、乍。 C.相交,笔画和笔画相交叉。 如:十、丈、中、车、丰、事。 D.笔画的组合辨析
D.笔画的组合辨析 ①“刀”和“力” 都是由折和撇组成的,但组合关系不同,“刀”是相接的,“力”是相交的。 ②“八”“人”“乂” 都是由撇和捺组成的,“八”是相离的,“人”是相接的,“乂”是相交的。“史”字五画,前三画是相接的,组 成扁口形;第四画是撇,和扁口相交; 第五画是捺和撇相交。
4)笔顺 • 笔顺就是书写汉字时笔画先后的顺序。 笔顺的基本规则是: 先横后竖,如:十、干、丰。 先撇后捺,如:人、八、乂。 先上后下,如:三、呆、高。 先左后右,如:川、衍、做 先外后内,如:月、同、匀。 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办。 先进去后关门,如:回、目、国。
2.部件 1)部件的定义﹡ 2)部件的类型﹡ 3)部件和部件的组合方式﹡ 4)部首﹡
1)部件的定义 部件又叫偏旁 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例如,“析”分为“木”“斤”两个部件。 “谢”分为三个部件。
2)部件的类型 • A.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 按照部件能否独立成字划分, 例如“松、取、思”等部件可以独立成字, “疾、病、疼、嫉”里的“疒”非成字部件。 • B.单一部件、复合部件。 按照能否再切分为小的部件划分。 a.单一部件不能再切分为小的部件 例如“闻”中的“门、耳”。 b.复合部件可以再切分成小的部件 例如“洼”第一次切分后的“圭”还可以再切分。 • C.一级部件、二级部件、三级部件等。 按照部件切分的先后划分。
3)部件和部件的组合方式 A.左右结构:左右结构:性语河磕鹧 左中右结构:辙班浙淋挪 B.上下结构:上下结构:台是要竟患 上中下结构:高菩簟莽煎 C.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回囟困国圆 上三包围结构:问向同用风 左三包围结构:匡匣匿叵臣 下三包围结构:凶击函幽凼 上左包围结构:厄压病考居 上右包围结构:句匀可习氧 下左包围结构:这建毯翘勉 下右包围结构:头斗 D.框架结构:一层框架:巫 二层框架:噩
4)部首 •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字典、词典中分析汉字形体结构,把具有同一部件的字归为一部,把这一部字中的共同部件列在全部之首就叫部首。 • 例如:“江。河、湖、 海”等字都有同一部 件这些字就归为一部。
二、造字法 汉字的造字法指汉字的构造方式。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1.象形 1.定义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说文解字》 2.特点: 像原物之形 3.结构: 独体字 例字:山、州、月、雨、口、牛、羊、车、舟 弓的象形字
2.指事 1.定义: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说文解字》 2.特点: 用抽象符号进行提示 3.结构:独体字类型 A.在象形基础上再加上指事符号做标记。 B.纯象征性符号 例字:甘、本、末、朱、刃、上、下
3.会意 1.定义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说文解字》 2.特点: 几个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3.结构:合体字 4.类型: 同体会意 异体会意 例字:众、森、淼、莫、休 会意字“明”
4.形声 1.定义: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说文解字》 2.特点: 形旁和声旁组成新字: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外形内声、外声内形 3.结构:合体字 4.类型:形旁、声旁完整、省形、省声、亦声 例字:笨、忿、鲤、寐、娶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汉字的改革问题﹡ 二、汉字的整理﹡ 三、汉字的标准化﹡
一、汉字的改革问题 • 1949年以后,国家建立了主管文字改革的专门机构——文改会,使文字改革成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20世纪50年代确定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 • 1985年12月国务院决定将文改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扩大了它的工作范围和职责。 • 1986年1月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制订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任务。
二、汉字的整理 (一)简化笔画﹡ (二)精简字数﹡ (三)其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