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1-4 加速度

實驗 1-2 速度的變化. 1. 將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針尖的下方(如圖 A ) 2. 接通電源,不要拉動紙帶,觀察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所留下點的分布情形。 3. 將滑車放在木板上,以膠帶將紙帶固定在滑車後方,然後推動滑車,滑車的速率以能夠使紙帶上的點與點之距離間隔相等為原則。. 1-4 加速度. 實驗 1-2 速度的變化. 4. 將紙帶上的點依序標示 A 、 B 、 C…… ,用剪刀逐一剪開,將剪下的每段紙帶,依序直立合併在一起,比較每一段紙帶的長度大小關係。. 實驗 1-2 速度的變化.

aric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1-4 加速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實驗1-2速度的變化 1.將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針尖的下方(如圖A) 2.接通電源,不要拉動紙帶,觀察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所留下點的分布情形。 3.將滑車放在木板上,以膠帶將紙帶固定在滑車後方,然後推動滑車,滑車的速率以能夠使紙帶上的點與點之距離間隔相等為原則。 1-4 加速度

  2. 實驗1-2速度的變化 4.將紙帶上的點依序標示A、B、C……,用剪刀逐一剪開,將剪下的每段紙帶,依序直立合併在一起,比較每一段紙帶的長度大小關係。

  3. 實驗1-2速度的變化 5.將木板一端貼齊桌面,另一端高與水平夾角約30°,使滑車由較高的一端自由下滑至底端,重複步驟4,比較每一段紙帶的長度大小關係。 6.逐漸增加木板傾斜角度約45°、60°,使滑車由高處滑下,重複步驟4,比較每一段紙帶的長度大小關係。

  4. 實驗結果 • 當紙帶靜止不動時,打點計時器會一直打在紙帶上的同一位置,紙帶上只呈現一點。 • 當紙帶上任何相鄰兩點間的位移都相等(AB=BC=CD=DE),且點與點間的時間間隔也相等,表示任兩標示點間之平均速度均相等,這種運動情形稱為等速度運動

  5. 實驗結果 • 當滑車從傾斜的木板向下滑,拉動紙帶的速率愈來愈快,紙帶上任何相鄰兩點間的位移也愈來愈大(AB<BC<CD<DE),表示紙帶上各標示點間的平均速度都不相等,這種運動情形稱為加速度運動。

  6. 平均加速度 • 物理學上以「單位時間內的速度變化」,即每秒增加或減少的速度,來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稱為平均加速度。

  7. 假設物體在t1時的速度是v1,t2時的速度是v2,歷經時間Δt=t2-t1,速度變化量Δv=v2-v1,則平均加速度( )可以下列式子來示: 即

  8. 加速度的單位與特性 • 如果速度的單位為公尺/秒(m/s),時間的單位為秒(s),則平均加速度的單位就是(公尺/秒)/秒,可以寫成公尺/秒2(m/s2)。 • 速度具有方向性,所以平均加速度也具有方向性。 • 當加速度a與速度v方向相同時,運動體會加速變快。 • 當加速度a與速度v方向相反時,運動體會減速變慢。

  9. 瞬時加速度 • 計算平均加速度時,選取的時間間隔愈小,平均加速度愈能描述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變化情形,此時的平均加速度稱為瞬時加速度,簡稱為加速度,通常以a表示。

  10. 等加速度運動(a>0) • 甲車向東做直線運動,速度漸增,其速度與時間的關係如下圖。 • 將速度與時間的關係繪成坐標圖,得到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表示汽車速度愈來愈快

  11. 汽車在0~4秒的平均加速度等於=5(公尺/秒2),而且在這段時間內,任兩秒間的平均加速度皆等於5公尺/秒2。汽車在0~4秒的平均加速度等於=5(公尺/秒2),而且在這段時間內,任兩秒間的平均加速度皆等於5公尺/秒2。 • 以加速度為縱坐標、時間為橫坐標,可得甲車的加速度與時間關係(簡稱a-t圖),如下右圖所示,為一水平線,表示汽車做等加速度運動,且加速度為正值。

  12. 利用「v-t關係線和時間軸之間所包圍的面積,等於物體運動所經的位移」,計算右圖,不同時間的汽車位置,填入下表,並繪製成位置-時間(x-t))關係圖。利用「v-t關係線和時間軸之間所包圍的面積,等於物體運動所經的位移」,計算右圖,不同時間的汽車位置,填入下表,並繪製成位置-時間(x-t))關係圖。

  13. 等加速度運動(a<0) • 乙車向東做直線運動,速度漸減,其速度與時間的關係如下圖。 • 將速度與時間的關係繪成坐標圖,得到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直線,表示汽車速度愈來愈慢

  14. 汽車在0~4秒的平均加速度等於=-5(公尺/秒2),而且在這段時間內,任兩秒間的平均加速度皆等於-5公尺/秒2。汽車在0~4秒的平均加速度等於=-5(公尺/秒2),而且在這段時間內,任兩秒間的平均加速度皆等於-5公尺/秒2。 • 以加速度為縱坐標、時間為橫坐標,可得甲車的加速度與時間關係(簡稱a-t圖),如下右圖所示,為一水平線,表示汽車做等加速度運動,且加速度為負值。

  15. 利用「v-t關係線和時間軸之間所包圍的面積,等於物體運動所經的位移」,計算右圖,不同時間的汽車位置,填入下表,並繪製成位置-時間(x-t)關係圖。利用「v-t關係線和時間軸之間所包圍的面積,等於物體運動所經的位移」,計算右圖,不同時間的汽車位置,填入下表,並繪製成位置-時間(x-t)關係圖。

  16. 等加速度運動的定義 • 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終維持一定(不論a>0或a<0),我們稱該物體做等加速度運動。

  17. 參考解答 (1)0~5秒的平均加速度 • 範例 • 如右圖為汽車在筆直公路上行駛的速度-時間關係圖,試問: (1)0~5秒的平均加速度為何?

  18. 參考解答 (2)5~10秒的平均加速度 (2)5~10秒的平均加速度為何?

  19. (3)0~5秒的位移為何? 參考解答 0~5秒的位移 =v-t關係線和t通軸 所包圍的面積 =長方形面積+三角形面積 =5 × 5+1/2× 5 × 20 =25+50=75(m)

  20. (4)0~10秒內是否做等加速度運動? 參考解答 因為0~5秒的平均加速度為4 m/s2,5~10秒的平均加速度為-5 m/s2,所以0~10秒內的加速度不是定值,物體不做等加速度運動。

  21. 想一想 • 汽車向西做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係圖如下,請問: (1)汽車的速度是愈來愈快,還是愈來愈慢? • 參考解答:速度愈來愈快

  22. (2)加速度是正值還是負值? • 參考解答 • 故加速度為負值

  23. (3)「如果加速度為負值,則汽車的速度愈來愈慢」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為什麼?(3)「如果加速度為負值,則汽車的速度愈來愈慢」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 參考解答 • 不完全正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 「加速度與速度同方向 ,則速度愈來愈快;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反,則速度愈來愈慢。」

  24. 自由落體運動 • 手持羽毛和硬幣,從同一高度同時放開,結果硬幣會先落至地面。 • 但是科學家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內做此實驗,結果發現:在沒有空氣浮力和阻力的情況下,羽毛和硬幣會同時到達管底。 • 像這樣物體運動過程中只受地球引力作用,不受其他作用力影響的運動,稱為自由落體運動。 • 例如:從果樹上掉落的水果就是一種自由落體。

  25. 從自由落體運動的照片中,分析輕重不同的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可得知自由落體是一種等加速度運動,其加速度值約為9.8公尺/秒2或980公分/秒2。從自由落體運動的照片中,分析輕重不同的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可得知自由落體是一種等加速度運動,其加速度值約為9.8公尺/秒2或980公分/秒2。 • 這個加速度是因地球引力作用而產生的,故稱為重力加速度,通常以g表示。 • 重力加速度

  26. 重力加速度值的大小雖然和物體的輕重無關,但是會因物體所在地點不同而有些許的差異。重力加速度值的大小雖然和物體的輕重無關,但是會因物體所在地點不同而有些許的差異。 • 如果自由落體的初速度為零,從高處落下,t秒後速度增大至v,則根據平均加速度的定義 • 因g為定值,故v和t成正比,由此可知,自由落體下落的時間愈久,其瞬時速度就愈大。 • 重力加速度(a)的性質

  27. 想一想 • 如圖為梅利號火箭試射失敗,紀錄器傳回的訊號,轉換成速度與時間的關係圖,則: (1)剛開始火箭加速的過程中,每秒的速度變化量是否相等?每秒的位移是否相等?為什麼?

  28. (2)火箭發射後幾秒升到最高點?高度為多少公尺?(2)火箭發射後幾秒升到最高點?高度為多少公尺? (3)火箭上升到達最高點過程中,每秒的速度變化量是否相等?每秒的位移是否相等?為什麼?

  29. (4)火箭發射後的第10秒,是正在上升、降落或靜止?(4)火箭發射後的第10秒,是正在上升、降落或靜止? (5)第25秒時,火箭的位置在何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