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609 Views
浮 潛 ,是 指 在 開放性的水域(可看到天空),從事海面下深度 5 公尺內,上升、下潛或漂浮的活動,而且下潛時僅憑肺中的空氣,不攜帶氧氣瓶。一般人以為的浮潛,應該稱為浮游。. 浮潛 所需最基本配備. 浮潛使用的面鏡與一般游泳池面鏡不同,游泳池面鏡僅包住雙眼,浮潛用面鏡則將雙眼與鼻子一起包住,呼吸全靠嘴巴 , 以呼吸管呼吸. 游泳池面鏡. 浮潛面鏡. 浮潛三寶. 在材質方面,多採柔軟不變形的矽膠,而非對人體有害的 PVC ,面鏡鏡片採強化玻璃,有近視者可選擇有度數的面鏡,但因水中折射的因素,面鏡度數要比實際度數減少 50 度. 浮潛三寶.
E N D
浮潛,是指在開放性的水域(可看到天空),從事海面下深度5公尺內,上升、下潛或漂浮的活動,而且下潛時僅憑肺中的空氣,不攜帶氧氣瓶。一般人以為的浮潛,應該稱為浮游。浮潛,是指在開放性的水域(可看到天空),從事海面下深度5公尺內,上升、下潛或漂浮的活動,而且下潛時僅憑肺中的空氣,不攜帶氧氣瓶。一般人以為的浮潛,應該稱為浮游。
浮潛使用的面鏡與一般游泳池面鏡不同,游泳池面鏡僅包住雙眼,浮潛用面鏡則將雙眼與鼻子一起包住,呼吸全靠嘴巴,以呼吸管呼吸浮潛使用的面鏡與一般游泳池面鏡不同,游泳池面鏡僅包住雙眼,浮潛用面鏡則將雙眼與鼻子一起包住,呼吸全靠嘴巴,以呼吸管呼吸 游泳池面鏡 浮潛面鏡
浮潛三寶 在材質方面,多採柔軟不變形的矽膠,而非對人體有害的PVC,面鏡鏡片採強化玻璃,有近視者可選擇有度數的面鏡,但因水中折射的因素,面鏡度數要比實際度數減少50度
浮潛三寶 咬嘴要軟硬適中,直徑在16-18mm ,長度在40-42cm ,目前多使用矽膠材質,PVC材質對人體有害,已漸少用 PVC呼吸管 矽膠呼吸管
浮潛三寶 鞋型蛙鞋 蛙鞋主要作用在增加踢水面積,提高前進效率。可分為鞋型與快卸扣式蛙鞋,鞋型蛙鞋可直接穿上,快卸扣式蛙鞋則須先穿上防滑鞋 快卸扣式蛙鞋
其他裝備 使用防滑鞋主要作用是在岩石或海岸邊行走時,可保護雙腳不易受傷或滑倒
其他裝備 主要是保護身體和四肢,在岸邊不受鋒利的礁石或貝類割傷,在水中不受水母螫傷或減低其他生物的傷害程度。又能增加身體在水中的浮力及防寒效果
其他裝備 能提供足夠的浮力,使人輕易的浮在水面上。在水中如發生抽筋或其他緊急狀況,在身穿救生衣情形下都不需驚慌,可浮在水面上慢慢處理或呼救
其他裝備 由於在下水浮潛或潛完上岸過程中,常需扶著礁石在岸邊行走,礁石上附著許多鋒利的貝類,戴上手套可避免雙手遭劃傷。在水中時也可避免割傷或遭魚類或其他生物咬傷或刺傷
基本技能 右手貼額頭往上,順勢將頭髮往後撥,將面鏡帶往後腦戴上 手掌穿過面鏡帶,右手掌虎口朝內 左手扶住面鏡,左右微調至臉部最舒服位置
基本技能 面鏡配戴的位置是否正確 面鏡和臉之間是否有頭髮或異物夾在中間 鼻子吐氣是否輕緩持久
基本技能 使用呼吸管基本方法就是吸的時候, 盡量慢,吐氣的時候, 盡量快, 「淺吸快放」 貼著水面 用呼吸管呼吸 呼吸管在面鏡左側 咬住呼吸管咬嘴
水中技能 將快卸扣解開,腳伸入蛙鞋,再同時拉住帶子兩邊,調整鬆緊
基本技能 穿著救生衣時,先將救生衣套進頭部,讓搭扣留在外面,穿上救生衣時要扣上全部帶子,拉上拉鏈,或將繩帶綁好,尤其是繞過兩腿跨下的兩條帶子,務必要扣上,以免入水時救生衣受衝擊而脫落 背心 長褲 上衣 套鞋
入水法 站立水中,兩腿前後伸開,用力夾水,同時間雙手用力壓水,身體自然往上衝 等身體自然落下時,雙手上舉,待全身皆沉入水中,雙手向後滑動,就可水平潛行
入水法 在水面上先吸滿一口氣,兩手往前平伸彎腰成直角,再抬腳伸直與水面垂直,利用身體重量下沉至水中,兩手後划,踢蛙鞋,即可潛至水中
水中技能 • 如何踢蛙鞋 • 蛙鞋缺一浮游
水中技能 將臉往上仰,將面鏡下方微微掀開,用鼻子吐氣,將水擠出
水中技能 嘴咬住呼吸管,以發出「噗,噗」聲方式吐氣,將水排出
水中技能 屁股下壓 以自由式方式踢水,膝蓋打直,以大腿帶動小腿,腳背伸直,每分鐘踢水18次以內 直視前方 膝蓋打直 腳背打直
水中技能 練習蛙鞋缺一浮游,主要目的在模擬浮潛時因故一隻蛙鞋故障或掉落時,仍能靠一隻蛙鞋穩定前進
水中技能 立泳(踩水)是以腰部為軸,下肢動作為主,頭部露出水面,雙手由前胸向兩側作搖櫓式(即雙手成橫式阿拉伯數字 8 狀)撥水,撥水時手掌應與水面略成45度,身體略向前傾,手腳動作協調一致 立泳腳步動作 立泳手部動作
水中技能 • 仰 漂 身體放輕鬆, 仰躺水面,雙手雙腳打開成大字,腳尖與腳成垂直,頭微往上抬,視線可看見腳尖
水中技能 身體放輕鬆,俯趴水面,雙手雙腳打開成大字,頭往上抬,盡量與身體呈垂直
游泳池中水面平靜、環境單純,海洋等開放水域需注意水流、水溫、潮汐、海浪等複雜的環境,由於常識不足而發生危險。游泳池中水面平靜、環境單純,海洋等開放水域需注意水流、水溫、潮汐、海浪等複雜的環境,由於常識不足而發生危險。 在合適的天候與浪況下,在安全的水域從事浮潛 認真學習浮潛相關技能與正確穿戴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