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73 Views
成功國中教學視導 試辦經驗分享. 報告人: 林瑞軒老師. 預備 (計劃與訓練、合作契約或共識). 階段一:診斷前調查. 階段三:成長計畫. . 3. 完成工具三:教師教學表現自我分析調查剖面圖. 1. 完成工具一:教師教學表現自我檢視量表. 8. 完成工具八:專業成長計畫. 2. 完成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量表. 在職教育活動. . . 階段四:改進之努力. 9. 實施成長計畫. 10. 檢討會議. 階段二:重點診斷分析. 4. 完成工具四:教師教學行為自我報告表. 5. 完成工具五:教室觀察報告表. 6. 完成工具六:輔助性學生報告表.
E N D
成功國中教學視導試辦經驗分享 • 報告人: 林瑞軒老師
預備 (計劃與訓練、合作契約或共識) 階段一:診斷前調查 階段三:成長計畫 3.完成工具三:教師教學表現自我分析調查剖面圖 1.完成工具一:教師教學表現自我檢視量表 8.完成工具八:專業成長計畫 2.完成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量表 在職教育活動 階段四:改進之努力 9.實施成長計畫 10.檢討會議 階段二:重點診斷分析 4.完成工具四:教師教學行為自我報告表 5.完成工具五:教室觀察報告表 6.完成工具六:輔助性學生報告表 需要改進 成就 7.完成工具七:資料分析表 不確定 完成證書 基本程序 再循環 在職教育 可能程序方案 張德銳教授 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之運作過程
準備期 —計畫與訓練 • 擬定教學視導試辦計畫。 • 聘請教育行政學博士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社工系主任謝振裕教授指導。 • 學期初,謝教授對全校教師宣導教學視導理念。
準備期 —計畫與訓練 • 謝教授針對行政人員(各處室主任)進行行政視導訓練。 • 進行各領域同儕視導說明。
根據上述流程,本校教學視導流程制訂如下(如有不清楚,請洽教務處)。根據上述流程,本校教學視導流程制訂如下(如有不清楚,請洽教務處)。 1.簽訂教學視導契約書 8.完成證書 2.被視導教師自我檢視 各階段內容細項 詳述於下頁 7.教學視導後會議 3.教學視導前會議 6.第二次教室觀察 4.第一次教室觀察 5.提出並落實專業成長計畫
1.簽訂教學視導契約書 • 被視導教師需在教學視導之前需邀請輔導教師(1~3人為佳),先行簽訂 • 教學視導契約書。 • 被視導教師與輔導教師均需簽名,以示負責。 • 由於本校為全校試辦教學視導,因此在輔導教師及被視導教師的搭配上 • 以同領域教師為優先考量。於行政視導教師可邀請校長參與或以教務處同仁優先。 • 輔導教師如為兩位以上,契約書請分別填寫。 • 契約書格式如範例一。 • 契約書空白表格存放於資料夾,檔名為:契約書。
2.被視導教師自我檢視 3.教學視導前會議 • 被視導教師自行填寫「教學行為自我檢視表」(工具一如範例所示)。 • 針對檢視表內的各項指標,自我檢視本身教學的優、缺點,作為視導前依據。 • 被視導會議與輔導教師於第一次上課觀察前召開教學視導前會議。 • (需做會議紀錄及拍照兩張) • 被視導教師及輔導教師於視導前會議,討論希望輔導教師針對上課觀察的向度以及教材內容,並利用視導前會議時提出適當建議。 • 在第一次教室觀察前需準備教學單元教案,作為教室觀察輔助工具。內容以一個單元為主,最少也需準備一堂課。 • 自我檢視表空白表格存放於資料夾,檔名:工具一。 • 會議紀錄表格及成果展現存放於資料夾,檔名:會議記錄表。 • 教案格式存放於資料夾,檔名:教案格式。
4.第一次教室觀察 實施步驟如表所示,細項內容請見下頁 5.提出並落實專業成長計畫 被視導教師 輔導教師 上課前 準備教案, 填寫工具三 (自評部分)。 繪製教室簡圖及 其他基本資料。 上課時 利用工具二進行 教室觀察 根據教案授課 上課後 填寫工具四(提出改進方向, 根據工具三所提的建議) 填寫、整理工具三 (教室觀察部分) 教師聚會,擬定專業成長計畫(工具八)
4.第一次教室觀察 5.提出並落實專業成長計畫 • 工具二~四存放在資料夾:檔名各為工具二~工具四 • 工具二:教學行為綜合觀察量表(本次視導教務處提供精簡版) • 工具三:教學行為回饋分析表(如範例所示) • 工具四:教師教學行為自我報告表(如範例所示,分為ABCDE五項向度) • 輔助工具(必看):「教學行為綜合觀察表」程序清單 • 程序可分上課前、上課時、上課後三階段。每一階段被視導教師及輔導教師均 • 需完成相關事項。如上頁流程圖所示。 • 第一次教室觀察需拍攝照片。 • 被視導教師根據工具二~四及輔導教師建議,提出專業成長計畫,針對教學 • 行為中比較不足的部分,再自我進修、加強。 • 專業成長計畫格式如工具八(範例所示),可附上工具一~四做為佐證。 • 附註建議的專業成長活動(如範例所示) 請按我
6.第二次教室觀察 • 在被視導教師提出專業成長計畫及自我進修之後,被視導教師及輔導教師 • 可利用領域時間或課餘時間,一起討論成長的過程,以及遇到的茫點。 • (填寫會議記錄及拍照)。 • 被視導教師於第二次觀察前,請先填寫工具五教室觀察者報告表(表填部分), • 依據工具四(教師教學行為自我報告表)所提出改進的部分,提出改進的流程 • 及方案。(工具五如範例所示) • 輔導教師根據被視導教師所填寫的工具五(教室觀察者報告表),進行第二次 教室觀察(需拍攝上課視導照片)。 • 本次教室觀察只針對改進的部分進行觀察,評估是否與「第一次教室觀察」 • 有顯著的進步,其餘部分可暫時不觀察。
7.教學視導後會議 8.完成證書 • 於第二次教室觀察後,視導後會議開始之前,輔導教師需填寫工具七(資料分析表) 評估被視導教師是否在教學行為有顯著的進步。 • 於第二次教室觀察之後,被視導教師及輔導教師進行視導後會議,提出 經驗分享及回饋。(填寫會議紀錄及拍照) • 視導後會議結束後,即授與完成證書,完成教學視導此一階段計畫。
補 充 • 每位老師需準備書面資料細目如下 • 教案一~二份(以同年級及一個單元為佳,作為第一次教室觀察及第二次教學觀察輔助工具。) • 教學視導前會議記錄及照片乙份 • 第一次教室觀察及第二次教室觀察照片 • 填寫工具一~八 • 教學視導後會議記錄及照片乙份 • 領域時間討論會議記錄及照片乙份 • 證書乙張(由教務處製作) • 契約書乙份 • 教室簡圖兩張(各班位置圖由教務處提供,如果不在班上教室授課, • 請自行繪製座位或活動簡圖。) • 10. 成果展現電子檔(以*.doc,*.ppt,*.html為主)及教學檔案乙份。
參與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契約書 本人 (教師姓名)及 ( 輔導者姓名)均共同認知發 展性教學輔導系統之目的在於協助教師增進教學知能 ,並非以考核或獎懲為目 的 ;雙方對本系統之十項步驟及八種資料蒐集工具之實施方式 ,亦有共同的理 解 。本人同意在自願的基礎上參與此形成性評鑑 ,但是得隨時退出 ,無須負任 何責任 。本輔導所蒐集有關本人之教學資料應完全保密 ,未經本人同意 ,不得 公開或作其他用途 。 教 師 簽 名 : 日期 : 輔導者簽名 : 日期 : 跳至步驟二
建議的成長活動系列 目 標 教 師 活 動 獨自完成的成長活動 和他人合作的活動 1. 發現有效教學行為 觀賞影片 、影帶 、電視 ;聽 參與有計畫的研討會 ;出席知識 演講 、錄音帶 、唱片 ;閱讀 性的講習會 ;修讀研究所課程 2. 對於教學行為加以 思考 ;收集 ;組織 ;評論 ; 討論 ;角色扮演 ;腦力激盪 ;拜 反應和應用 寫筆記 ;計畫 訪其他教師 3. 在教室情境中研討 微縮教學和錄影 ;在自己的 出席訓練活動 ;觀摩教學展示 教學行為 教室中練習 ;批判自己的教 邀請其他人進行重點觀察並提供 學 ;分析和調整自己的教學 ; 回饋資料 為了徹底執行而設計策略 跳至步驟六
工具七 :資料分析表 (七- B2 ) 教師姓名 : 林清水 任教年級 : 三 任教科目 : 社會 學校名稱 : 台北市蓮花國小 日期 : 88.6.8 課程內容 : 第二單元 我愛家鄉 時間 : 8:45 至 9:25 觀察者 : ˇ教師 □主任 □校長 □其他 日期: 88.5.6 : 教學領域 : B 活潑多樣 :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 ,教學媒體和各種發問技巧來呈現教學 。 教學行為 : B2 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及學習活動 1 2 3 4 5 6 7 教學行為指標 自我報告 觀察報告 意見一致或不一致 輔助性學生報告 是否已具備能力 是否需要加強 B2.1 依教材之需 要,應用多元(三種 以上)的教學方法 高度 高度 一 致 28 ★ 不需要 B2.2 能以學生 為主體,提供學生 充分(百分之八十 以上)參與學習活動 的機會 中度 一 致 28 需要 中度 B2.3 能促進學 不一致 27 ★ 不需要 中度 高度 生相互合作 、共 同討論或學習 學生人數= 29 假如第 7 欄中之結論為不確定 ,請再訂觀察日期和時間 : 日期 : 時間 : 註 :工具四和工具五所搜 集到的資料在第 2 、 3 欄中加以分析比較 。學生報告資料請填入第5欄。資料分析和決定結果請紀錄於第6、7欄。 跳至步驟七
試辦後的效益 • 清楚的流程及詳細且實用的檢視工具,有助於教師順利進行視導。 • 增進本校教師對於教學視導的理念及作法的初步瞭解。 • 透過教室觀察的過程,讓被觀察者及觀察者雙方教師均能反思自己的教學技巧。 • 藉由視導的進行,促進本校教師教學專業互動及交流。
教學視導試辦後之省思 • 欠缺專業教室觀察之觀察員的培訓(建議教育局可培訓專業人員,例如資深優良或退休教師)。 • 需要充分時間將教學視導理念及方法內化為教師之基本功。 • 本校因部分領域教師人數過少,以致同儕視導無法以專科分類。教學視導非教學觀摩,但視導人員仍以同領域教師為優先考量。
教學視導試辦後之省思 • 全校試辦後,可改為由老師向行政單位提出視導申請,尋求教學改進。 • 部分科目為活動性課程,教學視導的表格及內容需修正其細項。 • 客觀情境不容易營造。 • 國中有升學的現實考量,理想與麵包如何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