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 刑法学 》 第八讲 刑罚及其目的

《 刑法学 》 第八讲 刑罚及其目的. 赵 永 红 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一、刑罚是什么?.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五刑 墨、劓、剕、宫、 大辟 笞、杖、 徒、流、死. (一)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1、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3个月——2#3年 2、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1个月——6个月#1年。.

ardice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刑法学 》 第八讲 刑罚及其目的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刑法学》第八讲 刑罚及其目的 赵 永 红 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2. 一、刑罚是什么?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3. 五刑 墨、劓、剕、宫、 大辟 笞、杖、 徒、流、死

  4. (一)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1、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3个月——2#3年 2、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1个月——6个月#1年。

  5. 3、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强迫其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刑罚方法。6个月——15#25年。3、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强迫其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刑罚方法。6个月——15#25年。

  6. (二)附加刑 1、罚金,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2、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3、没收财产,将犯罪分子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4、驱逐处境,对犯罪的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适用。

  7. (三)刑罚权的性质——公权 1、刑罚权:刑罚创制权(制刑权)、刑罚追诉权(求刑权)、刑罚裁量权(量刑权)、刑罚执行权(行刑权)。 制刑权,指国家立法机关在刑事立法中创制刑罚的权力。 求刑权,请求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权力,由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行使,包括侦查权和起诉权。

  8. 量刑权,指法院在认定有罪的基础上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和判处什么刑罚的权力。 行刑权,特定机构根据法院的判决将对犯罪人判处的刑罚付诸现实执行的权力。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死刑、罚金和没收财产由人民法院执行,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由监狱或其他劳改场所执行,管制、拘役和剥夺政治权利由公安机关执行。

  9. 2、刑罚权是公权 公民的权利属于私权(right),国家的权力属于公权(power)。在法治社会中,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有一个基本原则,即对于公权而言,法无明文规定不得行使;对于私权而言,法无明文禁止都是自由。

  10. 二、刑罚能干什么 ——刑罚有何作用 刑罚是一种对犯罪分子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这种强制性制裁方法对人们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就是刑罚的功能。

  11. 刑罚的功能: 1、对犯罪人的功能 (1)惩罚功能 (2)剥夺功能 (3)教育改造功能 2、对被害人的功能——安抚功能

  12. 3、对其他人的功能——威慑功能 (1)威慑功能。 (2)教育、鼓励功能。

  13. 三、希望刑罚干什么 ——刑罚的目的 刑罚目的是国家制定、裁量、执行刑罚所追求的效果。

  14. 报应犯罪 刑罚目的 特殊预防: 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 预防犯罪 一般预防: 预防社会上不稳定分子犯罪

  15. 刑罚功能与刑罚目的的关系 功能是客观的,目的是人设定的,是主观的。 不能将刑罚的功能和目的相混淆。 刑罚功能能否发挥达到刑罚的目,需要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行刑多方面的努力。

  16. 刑罚功能与刑罚目的对应图 对犯罪人的功能 报应目的 (1)惩罚功能 (2)剥夺功能 (3)教育改造功能 对被害人的安抚功能 对其他人的威慑功能 刑罚目的 特殊 预防 刑罚功能 预防目的 一般预防

  17. 刑罚的不可避免性、及时性

  18. 犯罪原因与刑罚对犯罪预防的关系 遗传、生理、价值观、道德、法律意识、心理 个体 心理强制 思想改造 犯罪原因 政治、经济、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状况家庭、文化传统 社会 刑罚的作用 时间、季节 地理、气候 自然

  19. 四、死刑——合法杀人是否合理 (一)死刑的演进 1、死刑的起源 死刑是往古的以血还血、同恋复仇习惯的表现。 ——马克思 我们今日的死刑,只是这种复仇的文明形式。 ——恩格斯

  20. 2、死刑的泛滥 (1)死刑罪名繁多 (2)死刑适用范围广 (3)死刑刑种多,执行方法残酷

  21. 3、死刑的没落 至1999年12月废除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共计74个;视为实际上废除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共计38个 ;就普通犯罪废除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共计11个 ;保留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共计71个 。目前世界上在立法上废除死刑以及实际不执行死刑的国家共计112个,占世界各国的57%多

  22. (二)死刑存废之争 1、死刑是否违背社会契约 2、死刑是否是野蛮的刑罚 3、死刑对于个别预防的作用 4、死刑对于一般预防的作用 5、死刑对报应的作用 6、死刑是否违反宪法 7、死刑是否作到罪刑相适应

  23. (三)我国对待死刑的政策 一是保留死刑 二是坚持少杀 三是防止错杀

  24. 1、保留死刑 调查的对象共有5006人,其中,男性有2778人,女性有2228人。调查的对象和范围涉及到20多个民族,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共收到有效问卷4983份。他们对死刑的看法如下:认为死刑太多的为3.04%人,认为死刑不多的为42.2%人,认为死刑合适的为31.48%,认为死刑太少的为22.47人%,认为任何犯罪都可以适用死刑的为0.78%人。

  25. 2、坚持少杀、防止错杀 必须坚持少杀,严禁乱杀。主张多杀乱杀是错误的,它只会使我党丧失同情,脱离群众,陷于孤立。 杀人愈少愈好,凡介在可杀可不杀的人一定不要杀,如果杀了就是犯错误。 ——毛泽东

  26. 3、刑法对死刑适用的限制 (1)从适用死刑的条件上进行限制 (2)从适用死刑的对象上进行限制 (3)从死刑的适用程序上进行限制 从案件的管辖上进行限制。 从死刑的核准程序上进行限制。 (4)从死刑执行制度上进行限制

  27. 再 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