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椒江育英学校 赵军锋

构建有效的 地理会考复习. 椒江育英学校 赵军锋. 学 生 概 况. 我校学生 素质 差 、 基础知识 薄弱 。中考 历史与社会开卷考试 ,大部分学生地理知识很差。要提高会考的及格率,必须帮助这些差生,这也是会考的一个目标 —— 面向全体学生,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对这部分学生,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工作,启迪他们的内在因素和内在潜能;另一方面要补课,给他们“开小灶”。这部分学生成绩提高了 ,会考的及格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帮助差生转化 —— 这是保证会考 “两率” 特别是及格率 的关键. 一、我对高一地理会考的认识. 1. 地理会考是水平过关考试而非选拔考试

Download Presentation

椒江育英学校 赵军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构建有效的 地理会考复习 椒江育英学校 赵军锋

  2. 学 生 概 况 我校学生素质差、基础知识薄弱。中考历史与社会开卷考试,大部分学生地理知识很差。要提高会考的及格率,必须帮助这些差生,这也是会考的一个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对这部分学生,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工作,启迪他们的内在因素和内在潜能;另一方面要补课,给他们“开小灶”。这部分学生成绩提高了 ,会考的及格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帮助差生转化—— 这是保证会考“两率”特别是及格率的关键

  3. 一、我对高一地理会考的认识 1. 地理会考是水平过关考试而非选拔考试 2. 会考的地位在增强 (自主招生对A的要求) 3. 学生需要有一个综合归纳,系统巩固的过程 (适当加快教学进度,腾出一个来月的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落实复习教学目标。) 4. 新课教学与会考复习既要服务于会考,又要指向高考(基本原理必须理顺,让学生搞清楚)

  4. 二、地理会考试题特点 1、遵循《教学指导意见》和《会考标准》; 2、讲求面面俱到,主干知识突出,知识点覆盖到每个章节; 3、模拟实验题和开放性试题体现新课改,素材新、形式新; 4、基本稳定,稳中求新; 5、注重图文信息,体现学科特色; 6、简单,综合题填空式(1分/格),个别考题能力立意高考化; 7、试题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热点,体现时代性; 8、会考的难度主要由选择题调控,综合题难度一般在0.65左右.

  5. 三、如何应对高一会考复习 1.研究会考导引与条目解析 重点之一: 会考标准条目的自我解读与上年的进行对比分析,对资料进行必要的修正。在会考复习第一个阶段的“知识梳理”环节中,严格依据修正之后的会考标准条目进行知识的整理; 重点之二: 严格依据修正之后的会考标准条目将各考点知识题目化,并设置部分主要考点题目,让学生适应各主要考点可能的题型和出题的角度; 重点之三: 将主要考点综合题常规考法的答案组织模式化、规范化,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答题模型。 ————————————————— ————— ——————————— ———— ———————— —————————

  6. 2.研究分值构成,进行解题方法指导 经过思考、研究,结合近年来会考的主要考点分值 , 提出以下处理方案: (1)地理会考知识覆盖面广,试题难度小。必修一每章占分10%左右。我们平时特别关注、耗时最多的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占分也仅仅是10%左右,不会有特别高的分值和特别高的难度。为此,我们须防止在这一块知识上过多耗费时间,过度拔高难度。 对策:加强常规题型解题指导,注意部分简单计算题的计算方法的复习;综合题则重点放在光照图图表信息的解读和解题突破口的整理上。

  7. (2)必修一第二章占分也在10%左右,有些年份则在15%以上,这一块知识复习的重点应放在知识的整理和此类题的解题方法指导上。(2)必修一第二章占分也在10%左右,有些年份则在15%以上,这一块知识复习的重点应放在知识的整理和此类题的解题方法指导上。 对策:整理主干知识,列举各知识点的常考题型,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解题方法指导。

  8. (3)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占分也多在10%左右。复习的目标应放在:1、对整体性三个表现的理解并能在具体案例中描述各自然环境要素相互关系所反映出的整体性原理;2、对四个差异性规律的理解。这部分应特别重视图表信息的准确解读。(3)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占分也多在10%左右。复习的目标应放在:1、对整体性三个表现的理解并能在具体案例中描述各自然环境要素相互关系所反映出的整体性原理;2、对四个差异性规律的理解。这部分应特别重视图表信息的准确解读。 对策:加强考点知识的解读和规律原理的背读。背读是理解的基础,只有在背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完整呈现科学的答题语言和正确的解题的思维。以图解的方法解读差异性四个规律,对学生进行图表信息的提取和分析的训练。

  9. (4)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也是会考的重点之一,占分多在15%以上。这一块知识复习的重点应放在知识的整理和习题的训练上。(4)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也是会考的重点之一,占分多在15%以上。这一块知识复习的重点应放在知识的整理和习题的训练上。 对策:帮助学生建立各产业活动区位分析答题模式;整理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进行必要的训练(特别是产业活动合理布局方案的选择及理由的描述;工业成本构成图的训练)。

  10. (5)必修三新增《区域地理》认识大洲、国家也是会考的重点之一。这一块知识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等特点的认识、理解和习题的训练上。(5)必修三新增《区域地理》认识大洲、国家也是会考的重点之一。这一块知识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等特点的认识、理解和习题的训练上。 对策:加强识图定位训练,同时理解各大洲、国家 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工业的影响。

  11. 3.重视从地理图表中提取、解读、分析信息能力的训练3.重视从地理图表中提取、解读、分析信息能力的训练 图表的形式主要有:地图(含虚拟地图)、示意图、 景观图、模式图、统计图、漫画、统计表等 历年会考图表

  12. 2009年会考卷中部分题图 下表为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读表回答l5—16题。 读图1,回答17—18题。

  13. 2010年会考卷中部分题图

  14. 2011年会考卷中部分题图

  15. 2012年会考卷中部分题图

  16. 四、会考复习建议: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性识记;   (2)规范答题用语,规范答题,避免非知识性失分;   (3)注重图表教学,特别是图表信息获取能力训练;   (4)从这两年会考看,浙江会考新增了“服务于高考的” 功能,复习时有必要适当拔高难度; (5)关注“试题示例”、“例卷” ,用好“导引”;   (6)关注生产、生活,关心重大地理、环境方面热点; (7)作适当的应试指导。

  17. 谢 谢 指 导 !

  18. 2010年第34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读实验相关数据表和土壤质地的三角坐标示意图(图12)。回答34~35题。 34.甲土壤属于 0.84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粉土

  19. 2011年第30—31题: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l0)。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30~3l题。 30、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 边界分别为( )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作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l、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的形成 (B)日本地震的发生 (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20.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图6)。完成24~25题。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图6)。完成24~25题。 2012年第24—25题: 24.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

  21. 2012年第20--21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图4为北京空气质 量指数播报图。完成20~21题。 20.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是 ①固体垃圾      ②汽车尾气      ③沙尘      ④燃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下列可减轻北京市PM2.5污染的合理措施是 (A)市中心垃圾外运   (B)限制汽车工业发展 (C)大量使用洒水车      (D)发展燃煤脱尘技术

  22. 2010年第12—13题: 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 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 群(丹霞地貌)。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 (A)砂岩 (B)花岗岩 (C)板岩 (D)玄武岩 13.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23. 2012年第36题: 36.图13为欧洲局部区域某月气 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 下列问题。(12分) (1)A地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气压偏 _____(髙或低)。据图推断,此时 欧洲正值_____(冬或夏季)。 (2)此时B地气流_____(上升或下沉),天气_____。 (3)该季节C地受_____ (气压带或风带)控制,气候特征是_____;其沿海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____。 (4)D处于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的_____边界。 (5)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_____,该区域大部分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

  24. 2011年第11-12题: 浙江稀土的自述:1亿年前,我熔化在岩浆中向地表运动,因动力不足在地下某处长住下来,直到20l1年4月初,人们在浙江西北部发现了我。据此回答l1~12题。 11、浙江西北部蕴藏稀土矿的岩石属于(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 12、若大规模开采此矿,容易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火山喷发 (C)全球变暖 (D)土壤盐碱化

  25. 2011年第34—35题: 图12是某建筑设计院为我国北方地区设计的一幢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房屋模型。读图回答34~35题。 34、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 ) (A)雨季及时排水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减弱噪音干扰 (D)降低光污染危害 35、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和乙之间的空气 流动方向是( ) (A)冷气流从通风口l进入甲,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 (B)冷气流从通风口l进入乙,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 (C)暖气流从通风口l进入甲,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 (D)暖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乙.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

  26. 2012年第28—29题: 2012年2月,浙江、安徽在街 口镇建立新安江水质自动监测 站(图9),并达成协议:三年 后新安江水质若变好,浙江补偿安徽1亿元,否则安徽 给浙江1亿元补偿。完成28~29题。 28.根据协议,黄山市最需要停止的产业活动有 ①网箱养鱼 ②蔬菜生产  ③服装加工 ④造纸印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29.影响图中聚落分布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交通        (B)旅游      (C)矿产     (D)地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