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第十章 企業資源規劃的架構與運用

第十章 企業資源規劃的架構與運用. 本章大綱. 第一節 企業資源規劃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企業資源規劃引進的原因與效益 第三節 企業資源規劃引進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節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與支援廠商的選擇 第五節 企業資源規劃與組織的企業流程再造與結構 第六節 企業資源規劃引進的關鍵成功因素 第七節 企業資源規劃未來的演進架構 第八節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 (PLM) 第九節 供應商關係管理 (SRM) 與 e 化採購. 企業資源規劃的基本概念. ERP 的背景 ERP 的演進 ERP 的主要功能模組 ERP 應用上的特色 ERP vs. 傳統的應用系統.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章 企業資源規劃的架構與運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企業資源規劃的架構與運用

  2. 本章大綱 • 第一節 企業資源規劃的基本概念 • 第二節 企業資源規劃引進的原因與效益 • 第三節 企業資源規劃引進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節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與支援廠商的選擇 • 第五節 企業資源規劃與組織的企業流程再造與結構 • 第六節 企業資源規劃引進的關鍵成功因素 • 第七節 企業資源規劃未來的演進架構 • 第八節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 • 第九節 供應商關係管理(SRM)與e化採購

  3. 企業資源規劃的基本概念 • ERP的背景 • ERP的演進 • ERP的主要功能模組 • ERP應用上的特色 • ERP vs.傳統的應用系統

  4. ERP的背景 • ERP指的是:一個大型模組化、整合性的流程導向系統,整合企業內部財會、製造、進銷存等資訊流,快速提供決策資訊,提升企業的營運績效與快速反應能力。它是企業e化的後台心臟與骨幹,任何前台的應用系統包括EC、CRM、SCM等都以它為基礎。

  5. 表10-1 ERP系統的演進表

  6. 表10-2 ERP的六大核心模組及其主要功能

  7. ERP應用上的特色 • 目的在支援企業的資源規劃與有效運用 • 企業資源能有效的運用,則必須要下列二個要件: • 資源的無間隙整合 • 快速的回應力 • 因此,我們可以說企業的資源要有效運用,必須有完整、正確、全面性的各環節資訊,企業才能規劃出最佳的資源配置。 • 內部管理導向 • 流程管理導向 • ERP本身模組的設計精神就是流程支援導向,不像MIS是以功能部門為支援導向。

  8. ERP應用上的特色(續) • 模組化可整合的資訊系統 • ERP是一種高度模組化的系統,企業根據自己的需求可任意導入各種需要的流程模組,且不需擔心整合的問題。功能模組整合後,資訊流就可以跨功能地快速自動交換資料、擷取資料、迅速反應。 • 集權式的整合控管架構 • ERP基本上假定資訊需要集中控管才能達到整合、相容、共享的目的。 • 內建的最佳實務範本 • 這些流程是ERP廠商長期觀察產業最佳作業流程的模式,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研究、比較和驗證而發展出來的。

  9. 圖10-1 Oracle—ERP的主要模組及資訊流

  10. ERP應用上的特色(續1) • 跨國性的運用 • BPR的關鍵促動者 • BPR應與ERP同時搭配思考。 • 企業內部的數位神經系統,提供即時資訊 • 因ERP無間隙地整合所有功能作業流程,所以它的反應速度非常快。 • 演化的特性 • 由於ERP是模組化的架構,因此其具有演化、擴展、補強的特性,目前各ERP廠商已逐漸補強SCM、CRM、EC、DSS、KM等新的重要功能。

  11. 圖10-2 Oracle電子商業解決方案藍圖

  12. 表10-3 ERP與傳統應用系統的主要區別

  13. 企業資源規劃引進的原因與效益 • 企業引進ERP的主要原因 • ERP引進的主要效益

  14. 企業引進ERP的主要原因 • 全球化動態競爭,企業必須快速反應 • 傳統企業資訊系統的問題 • 傳統MIS各功能無法整合 • 傳統系統維修的問題 • 作為奠定電子化企業的基礎 • 主要客戶的要求

  15. 表10-4 ERP的主要效益與引進原因

  16. ERP引進的主要效益 • 由表10-4的實際調查,印證了前面章節的論述,ERP的重點目標與效益在於:(1)整合;(2)快速反應;(3)資訊品質;(4)e化基礎及(5)資源運用效率。

  17. 企業資源規劃引進的可行性分析 • 在企業價值與成本分析上的考慮因素 • ERP失敗的主要因素 • 引進ERP事前的可行性分析與關鍵成功因素

  18. 在企業價值與成本分析上的考慮因素 • ERP能否支援企業獲取重要的企業價值 • 快速提供整合決策資訊對企業存活的重要性 • 有大量經銷通路的公司:例如震旦行。 • 接單後生產的公司:須要有非常快速的反應能力。 • 跨國企業:例如Nike、Compaq、HP等公司。 • 企業目前傳統MIS的品質問題 • 企業未來營運的需求 • 合作廠商的需求 • 成本的問題

  19. ERP失敗的主要因素 • ERP廠商不實的宣傳與誇大(23.3%) • 企業內部流程不斷地修改(25.8%) • 高階主管沒有積極涉入(20.1%) • 使用者沒有意願、不配合(20.1%) • 企業對ERP訂定不務實的時程規劃與目標(17%) • 企業對ERP的資源投入不足(13.4%)

  20. 表10-5 影響ERP引進可行性分析與主要成敗影響因素

  21.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與支援廠商的選擇 • ERP系統的選擇 • ERP支援

  22. 表10-6 ERP系統選擇的三大評估準則

  23. ERP支援廠商的選擇 • 支援顧問公司的選擇 • 支援廠商的主要類型 • 全球五大企管顧問公司:例如Accenture、Deloitte&Touch(DT)、KPMG、Price-WaterhouseCooper(PWC)。其主要特性包括:重視企業策略、 BPR、變革管理、全球經驗。 • 國際型資訊服務公司:例如IBM、HP、Origin等。其主要特性包括:以IT角度、重視IT趨勢、系統整合、專案管理、有本土經驗。 • 國內資訊業者:例如鼎新、普揚、漢康支援較小型的ERP。其主要特性包括:滿足客戶需求、重視靈活彈性、MRP充分經驗、地緣關係、本土化、客製化、快速上線。

  24. ERP支援廠商的選擇(續) • 合作夥伴主要評估的考慮法則 • 企業的規模、財務的健全程度與商譽。 • 有哪些代表性的客戶基礎與口碑? • 因應專案改變的彈性與能力。 • 解決方案的完整程度。 • 相關的知識、經驗與口碑,包括企業策略規劃、BPR、ERP專案管理、系統整合、IT技術的知識與經驗。 • 可用的技術、能力、資源及當地的支援力量。 • 對本產業重要流程的瞭解、熟悉度。 • 對客戶的承諾與信賴度。 • 與本公司文化觀念的相容程度。

  25. 企業資源規劃與組織的企業流程再造與結構 • ERP與BPR的互動與整合關係 • ERP與組織的文化結構

  26. ERP與BPR的互動與整合關係 • 兩者要同時協調配合,不能獨立也不能偏廢 • ERP的導入如不配合BPR而改變其他的組織結構、文化及管理等構面,則不可能會成功。 • BPR的推動如不以ERP來促動支援,則可能形成紙上談兵、推動困難。 • 實行套裝軟體促成的企業流程再造 • 目前各大型ERP或顧問公司都有發展此類型的導入方法論來協助企業減少導入的時間與成本。例如: • SAP:其PERM稱之為ASAP 。 • IBM:IBM的World Wide Integrated Solution Design & Delivery Methodology(WISDDM) 。 • Oracle:OracleERP的應用系統導入方法。

  27. 圖10-3 ERP促成BPR之結構圖

  28. 企業資源規劃引進的關鍵成功因素 • 變革管理方面 • 高階主管的支持與強大的決心與承諾。 • 高階主管組成ERP的專案推動委員會來推動與監督。 • 員工充分地溝通與宣導。 • 員工抗拒的預防與排除。 • 專案管理方面 • ERP的專案規劃: • ERP要有清楚的策略目標與範圍。 • ERP要有務實的預算與時程規劃。 • ERP要有明確的KPI衡量指標。 • ERP的專案管理:ERP專案要有明確的時間、品質、成本、風險、人力資源的管理設計。

  29. 企業資源規劃引進的關鍵成功因素(續) • ERP的專案團隊: • 團隊的能力:ERP要招募經驗豐富的顧問團隊與專案經理。 • 團隊的生產力:必須形成一個溝通良好、互相信任、能順暢協調合作、生產力高的ERP專案團隊。團隊成員的政治鬥爭、互相排斥必導致ERP的失敗。 • 導入方法論方面 • ERP的導入要充分利用BPR與ERP整合的方法論,例如上述各廠商提供的PERM。

  30. 圖10-4 mySAP的ERP II架構

  31.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 • 產品資料管理 •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 • PLM的功效 • PLM的主要目的與優點

  32. 產品資料管理 • PDM簡單的說,指的是:企業對於與某項產品的設計、研發與製造相關的所有資料,經由系統做有效的整合、儲存與控管的一種流程,其目的在於使企業內各單位的使用者,可以在PDM系統上即時的存取與使用其所需的各種產品研發相關的文件、圖片、說明書、紀錄與測試資料。

  33.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 • 所謂PLM或有的稱之為協同產品商務,指的是:將不同企業內以產品為導向的各項商業流程,整合進一個單一的、封閉式迴路之整體解決方案的一套軟體與服務。其重點在於整合產品生命週期之全部流程,包括產品的規劃→設計→採購→生產→銷售→服務。 • 這些知識與資訊可來自企業不同部門,也可來自於不同的上下游企業,包括供應商、製造商、通路商、零售商等,各自協同貢獻及分享此一產品的資訊,並討論及交換彼此的意見來激發產品的創新,改善及提升產品品質並增進上市的速度。

  34. PLM的功效 • PLM主要的功效在於透過所有產品相關人員的互動、貢獻與分享資訊,來提升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內的資訊透通性與工作的協同性。其功效包括: • 管理者方面:管理階層在產品生命週期間,可完整追蹤產品的獲利性。 • 設計者方面:遍布全球的設計團隊,可同步即時地使用不同的工具來協同設計。 • 製造者方面:規劃製造時能充分瞭解製造的可行性與物料元件的供應情況與成本。 • 顧客方面:目標市場與顧客可在最短時間內表達他們對產品改善的意見,並可與廠商即時互動。

  35. PLM的功效(續) • 銷售人員方面:第一線的銷售人員可就產品的瑕疵及難以提供服務的設計提出警告。 • 行銷人員方面:行銷人員可針對市場的變化、顧客的偏好、競爭者的策略與威脅等競爭智慧,提出即時性的意見與看法;行銷人員亦可及早就預期的產品修正資訊與顧客溝通。 • 採購人員方面:採購人員可在初期就採購與零組件供應商的選擇及早做完善的規劃及支援,以縮短設計與原型生產的時間。 • 財務人員方面:財務人員可即時提供成本資訊,並監控產品的獲利能力。

  36. PLM的主要目的與優點 • PLM的主要目的有下列幾項: • 縮短產品上市時間,更快速回應市場需求。 • 增加合作夥伴成員間的溝通機會,建立全球化的虛擬設計社群。 • 落實客戶導向設計,強化量身訂製的客戶關係。

  37. 供應商關係管理(SRM)與e化採構 • 供應商關係管理的基本概念 • SRM的重要性與原因 • SRM的主要功能 • 企業的e化採購 • SRM的解決方案

  38. 供應商關係管理的基本概念 • 供應商關係管理,簡單的說,指的是:買方為了有效地搜尋、評估適合的產品與供應商來源,亦即所謂的尋源,並能方便地與其議價、簽訂合約及協同合作,以及自動化快速地進行內部的採購作業所設計的一套流程及資訊系統。

  39. SRM的重要性與原因 • 尋源與採購的高昂成本 • 供應商合夥關係的重要性

  40. SRM的主要功能 • 策略層次 • 供應商評鑑 • 供應尋源管理 • 此指的是:如何確定供應品的來源與交易的方式。 • 作業層次 • 此即所謂的電子化採購流程,亦即利用e化的工具將複雜、高成本、費時的內部採購流程自動化(e化)。

  41. 企業的e化採購 • e化採購簡單的說,指的是:企業運用e化的IT工具,讓使用者可在Web上利用文件管理系統、線上追蹤系統、工作流程管理系統及各種e-Procurement的作業模組來快速、正確、即時地完成複雜的採購流程(此系統常與SRM結合在一起)。而其主要目的則在於:降低採購作業的成本、減少錯誤、加速採購週期、有效追蹤物流、減少不法舞弊、支援與供應商的良好關係、支援採購的合理分析等。

  42. 圖10-5 企業的採購流程

  43. 表10-7 i2公司SRM的主要功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