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677 Views
陈建海 副研究员. 安徽金海达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总经理 芜湖金海达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总经理 芜湖汽车仪表研究所 所长 芜湖汽车仪表质量监督检验站 站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仪表委员会 秘书长 全国车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主讲内容. 一、标准编制说明 二、标准征求意见汇总 三、审查意见汇总 四、标准文本讲解. 行业标准宣贯会. 汽车、摩托车用仪表 QC/T727-2008. 2009-3-6.
E N D
陈建海副研究员 • 安徽金海达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总经理 • 芜湖金海达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总经理 • 芜湖汽车仪表研究所 所长 • 芜湖汽车仪表质量监督检验站 站长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仪表委员会 秘书长 • 全国车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主讲内容 • 一、标准编制说明 • 二、标准征求意见汇总 • 三、审查意见汇总 • 四、标准文本讲解
行业标准宣贯会 汽车、摩托车用仪表 QC/T727-2008 2009-3-6
(一)任务来源 本次标准的修订计划是经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仪表分技术委员会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下达的,由芜湖汽车仪表研究所提出、东风襄樊仪表系统有限公司、安徽金海达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黄山金马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修订起草工作。
(二)修订目标 • 为适应我国车用仪表行业快速发展,融入世界发展大潮所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发展挑战,促进本行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对目前使用的QC/T727-2004标准进行全面修订,修订后的产品标准基本与国际同类产品标准同步。
(三)修订标准的指导思想 • 原有行业标准QC/T727-2004是为适应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参照QC/T413-2002标准制定的。随着仪表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标准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变化,另外根据行业标准复审和GB1.1的要求,充分考虑到国内生产企业的技术现状和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了标准修订工作。
(四)修订过程 • 为做好本次标准的修订起草工作,芜湖汽车仪表研究所、安徽金海达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与一些专业制造企业进行大量交流,起草了征求意见稿,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分析,并与意见提出单位进行沟通,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经过专家的会议审查、修改并经过专家的会议审查,最后形成了标准报批稿。并经过专家的会议审查,最后形成了标准报批稿。
(五)主要变化之一: • 修改了产品分类的内容,对仪表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2004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 • 修改了汽车用转速表的最小分度值(2004版的4.2.2,本版的4.2.2); • 修改了基本误差的内容(2004版的4.5,本版的4.5);
(五)主要变化之二: • 修改了指针响应时间的内容(2004版的4.6,本版的4.6); • 删除了温度传感器的加热急冷(2004版的4.7、5.8); • 增加了符合4.5的规定(2004版的4.12、4.14、4.16、4.17、4.18、4.19、4.21,本版的4.11、4.13、4.15、4.16、4.17、4.18、4.21);
(五)主要变化之三: • 删除了温度影响中的(温度表除外)(2004版的4.13); • 增加了温度表的温度影响要求(见4.12.5条); • 修改了温度影响的内容(2004版的4.13,本版的4.12); • 修改了电压影响的内容(2004版的4.15,本版的4.14); • 修改了耐久性试验的内容(2004版的4.20,本版的4.20);
(五)主要变化之四: • 删除了2004版的4.20.7; • 将绝缘耐压性试验注中的“电子元器件”修改为“半导体器件”(2004版的5.9,本版的5.8); • 将“车速表基本误差试验”修改为“车速里程表基本误差试验”(2004版的5.3.6,本版的5.3.6);
(五)主要变化之五: • 将“检验其基本误差及指示状态”修改为“检验其指示状态和指示值”(2004版的5.10、5.11.2、5.11.3、5.12、5.14、5.15、5.16.2、5.17、5.20,本版的5.9、5.10.2、5.10.3、5.11、5.13、5.14、5.15.1.2、5.17、5.21) • 将“也可将车速里程表取出箱外立即测试”修改为“也可将仪表取出箱外立即测试”(2004版的5.11.3、本版的5.10.3);
(五)主要变化之六: • 增加了“电源过电压试验”的试验点要求(见5.14.1条); • 修改了电压干扰的内容(2004版的4.19、5.16,本版的4.18、5.15); • 增加了电磁抗扰性试验(见4.19、5.16条); • 修改了试验方法的内容(2004版的5.1、5.3、5.5、5.7、5.13、5.16、5.18、5.19,本版的5.1、5.3、5.5、5.7、5.12、5.15、5.18、5.19、5.20); • 将抽样分组注2中“电压干扰试验”修改为“电磁抗扰性试验”(2004版的6.5.2,本版的6.5.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8655在此并不合适;应增加抗静电干扰要求,QC/T413是指导性文件,也应加上 。 3 产品分类 产品的分类中应增加电子压力传感器。 4.1.3 温度范围 上限温度较低,应为工作温度120、85,储存温度为95 未采用,会议讨论 修改采用 未采用,要求过高,依据不足 意见汇总之一:襄樊仪表
4.2 单位及分度 真空表的分度?前面定义的有光柱式,如光柱式的分度如何定呢? 4.3.5 对于电子式和动磁式仪表,其电气零位该如何规定? 4.4 光住式仪表如何变化,是否应增加摆动频率的要求? 未采用,真空表属于压力表范畴 不作规定 未采用,意见不明确 意见汇总之一:襄樊仪表
4.5.4 转速表在低转速(尤其是500r/min)时,误差是否可以再大一点 4.5.5、4.5.6 1、模拟燃油表、温度表的误差表述不好计算、操作以及可靠性后误差的变化不好计算、操作。 2、模拟燃油表、温度表、压力表的误差分配及可靠性后误差的分配? 3、数显式、光显式仪表的误差以及可靠性后误差的变化? 未采用,行业目前可以达到 未采用,意见不明确 意见汇总之一:襄樊仪表
4.6 指针响应时间 1、压力表、燃油表是否需要增加反方向突变的时间要求? 2、燃油表由0位突变到满位的时间2min,应该同实际加油速度相结合。 3、增加车速表的响应时间(许多用户有要求)。 4.15 电子式仪表不考虑受电压影响? 未采用,会议讨论 未采用,电子式仪表的误差几乎不受电压影响 意见汇总之一:襄樊仪表
4.19 电压干扰 电压干扰同ISO 7637-2中的波形相似,增加4.24后可以取消此条。 4.20.3 数字显示式里程计数器上的各位数字应能正常显示,车速有误差,里程无误差? 未采用,暂不引用ISO 7637 里程误差无法测量 意见汇总之一:襄樊仪表
4.11 绝缘耐压性 将正弦波550V电压修改为正弦波500V/直流1000V 4.14 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 1.)温度范围是:+25°C - +55°C; 2.)在循环的不同状态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 未采用,跟QC/T413标准一致 未采用,跟QC/T413标准一致 意见汇总之二:西门子威迪欧
4.19 电压干扰 删除此项内容,对仪表的此项要求可在4.24.1.2电瞬变传导的抗扰性试验中体现,即符合ISO 7637-2的有关规定。 4.24.1 电磁抗扰性 增加静电试验抗扰度试验,即小时表的静电放电抗扰性应符合ISO 10605-2001的有关规定。 未采用,暂不引用ISO 7637 未采用,没有依据 意见汇总之二:西门子威迪欧
5.14 电源反向连接试验 应明确定义各种仪表试验中的试验点,如可定义转速表和车速里程表指针在转速和速度范围的中间位置处。 5.15 电源过电压试验 应明确定义各种仪表试验中的试验点,如可定义转速表和车速里程表指针在转速和速度范围的中间位置处。 未采用,理解错误 采用 意见汇总之二:西门子威迪欧
5.20 耐盐雾试验 试验后的仪表检测,应给出具体的腐蚀程度要求,或外观应符合标准规定。 5.21 电磁兼容性试验 应明确定义各种仪表试验中的试验点,如可定义转速表和车速里程表指针在转速和速度范围的中间位置处。 6.5.2.2 样品分组 第3组中应将电压干扰试验修改为电磁兼容性试验。 未采用,仪表可视面基本上为塑料件,主要考核电气性能 采用 未采用,另增加电磁抗扰性试验 意见汇总之二:西门子威迪欧
前言 各列项中版本说明(:删除-在括号内只注明前版本条号,增加-只注明见XX条.只有修改才全写.)前言 各列项中版本说明(:删除-在括号内只注明前版本条号,增加-只注明见XX条.只有修改才全写.) 第二列项括弧内前后版本中各补”4.14” 1 将“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修改为“分类、要求、试验方法……”,与后面的表述一致。 采用 采用 意见汇总之三:怡东仪表
2 按GB/T1.1规定排序为GB,QC,ISO,同一类标准按序号大小排序;按GB/T 20000.2-2001规定应为 GB/T2423.10(IEC60068-2-6:1982,IDT)、 GB/T2423.17(IEC60068-2-11:1981,NEQ)、 GB/T2423.22(IEC60068-2-14:1984,NEQ)、 GB/T2423.34(IEC60068-2-38:1974.IDT); GB/T4942.2标准已废止(国家标准委2005年第146号公告) 修改采用 意见汇总之三:怡东仪表
3表1 电气式指示器中补“步进电机式”,传感器中补”磁感应式”3表1 电气式指示器中补“步进电机式”,传感器中补”磁感应式” 4.1.3 表2的右上方 ℃应为”单位为摄氏度” ,其它表的单位也应用一句适当的陈述 4.2.4.2.1、4.2.2、4.2.3和4.2.7中补”千米/小时”, "千米”,”:转/分”,“安培”(误为安倍),”兆帕” 采用 采用 修改采用 意见汇总之三:怡东仪表
4.5 基本误差 基本误差,指示误差各条的用语应统一 4.12 耐温度变化 建议改为“耐高温性”和“耐低温性”(贮存温度下各8h) 4.13温度影响 建议改为“耐温度变化”(工作温度下各2h计5个循环) 采用 未采用,与QC/T413标准一致 未采用,考核高低温环境下的指示偏差,应保留 意见汇总之三:怡东仪表
4.13.4 标度尺全弧长有误,温度表应是:为标度尺上、下限温度值差的X %,应与4.15和4.20.6一致 4.15电压影响 缺电子转速表和电子车速里程表的电压影响要求 采用 未采用,电子转速表和电子车速里程表的误差几乎不受电压影响 意见汇总之三:怡东仪表
4.19电压干扰 如要求符合ISO 7637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则本要求应取消。图2和图3中应为:VP,图中应用指引线和尺寸线标出:电源电压 4.20.7电压表 应补充5.18.7中的…340h的内容… 未采用,目前行业普遍采用 采用 意见汇总之三:怡东仪表
4.21电子式、电气式仪表 耐盐雾试验不应局限于电子式、电气式仪表4.21电子式、电气式仪表 耐盐雾试验不应局限于电子式、电气式仪表 4.24 GB/T17619,ISO7637,GB 18655应给出一种限值或参数要求值,及其试验方法.带状线法RS:48V/m. 采用 修改采用 意见汇总之三:怡东仪表
5.1.1环境条件 补充:油压传感器的接头处温度为50℃±5℃5.1.1环境条件 补充:油压传感器的接头处温度为50℃±5℃ 5.1.3 配套试验 电子转速表和电子车速里程表的传感器也同样配套试验吗? 5.11.1温度影响试验点 补充电流表的试验点 采用 未采用,可以不配套 采用 意见汇总之三:怡东仪表
5.11.2 随箱升温至65℃±2℃应改为随箱升温至表2中给出的工作温度值±2℃, 应补充机油压力传感器的接头处温度90℃±2℃。 5.11.3 随箱降温至-30℃±3℃应补充机油压力传感器的接头处温度23℃±5℃ 修改采用,两段重复 采用 意见汇总之三:怡东仪表
5.14 然后按规定的试验参数应为然后按4.17规定的试验参数5.14 然后按规定的试验参数应为然后按4.17规定的试验参数 5.15 按4.13规定的试验参数应为按4.18规定的试验参数 5.16 图5和图6应说明:开关工作状态:S(S1)向左为充电,向右为放电 采用 采用 未采用,一目了然 意见汇总之三:怡东仪表
5.17 允许偏差5~50HZ时为±1HZ应为容差从10HZ~50HZ时:±1%;超过50 HZ时:±2%(在表7中最小值为10 HZ) 5.18耐久性试验 是否可采用加速寿命试验方法 5.18.7 应将“电压表处于组合仪表中,….”在4.20.7中 采用 未采用,没有理论和实验根据 修改采用 意见汇总之三:怡东仪表
6.3 出厂检验 “安装尺寸”和”标志”检查应给出其检查方法 6.5.2.2 样品分组 5.21电磁兼容性试验放在哪一组中? 7.3 产品仍应符合QC/T238的规定应为产品仍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另外:本标准中“示值”提法不确切,从汉语法讲应为“指示值”才对。 第三组 采用 未采用,不好明确,不同的尺寸有不同的适用方法 意见汇总之三:怡东仪表
第3章 4.5 4.6 修改了产品分类的内容,对仪表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删除了“仪表一般由指示器和传感器组成” 修改了基本误差的内容,燃油表、温度表、电子电气式压力表的误差都以全弧长的百分比表示 修改了指针响应时间的内容 审查意见汇总:
原4.7、5.8 5.8 4.18 5.1、5.3、5.5、5.7、5.10、5.12、5.15、5.18、5.19、5.20 删除了温度传感器的加热急冷 将绝缘耐压性试验注中的“电子元器件”修改为“半导体器件” 修改了电压干扰的内容 修改了试验方法的内容 审查意见汇总:
4.12 4.14 4.20 修改了温度影响的内容 修改了电压影响的内容 修改了耐久性试验的内容 审查意见汇总:
谢谢! 联系电话:0553-5844158 13033033807 电子信箱:chenjh151@sina.com或 chenjh1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