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02 Views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铜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孙宝安. 目录. 一 . 手足口病简介 二 . 手足口病监测报告 三 .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 四 . 手足口病控制 五 . 手足口病采样检验 六 . 手足口病预防. 一 . 手足口病简介. ( 一 ) 定义 : 手足口病 ( 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 )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 , 以发热和手 . 足 . 口等 部位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常见传染病 , 少数病例可发生脑膜炎 . 脑炎 . 急性弛缓麻痹 . 肺 水肿和心肌炎 , 少数病例进展快 , 可引起死亡.
E N D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铜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孙宝安
目录 一.手足口病简介 二.手足口病监测报告 三.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 四.手足口病控制 五.手足口病采样检验 六.手足口病预防
一.手足口病简介 (一)定义: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等 部位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常见传染病, 少数病例可发生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麻痹.肺 水肿和心肌炎, 少数病例进展快,可引起死亡
(二)病原 肠道病毒属的EV71,COX-A4.5.7.9.10.16, COX-B2.5.13和ECHO病毒,其中EV71和COX-A16 引起的流行最常见 肠道病毒为无壁膜病毒,乙醇不敏感,含氯消毒剂. 碘.甲醛消毒剂敏感
(三)传染源 人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 患者和隐性病毒感染者为本病的传染源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为显性和隐性 各型感染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 感染后排毒期可达4周以上
(四)传播途径 手-口食入传播和皮肤粘膜接触传播为主 被病毒污染的奶具.饮具.食具.玩具.厕具 被病毒污染的被褥.衣物.书本 被病毒污染的地板.桌椅板凳面.门把.扶手 短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不能排除 幼儿行为卫生差,皮肤粘膜娇嫩,免疫不健全 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五)流行状况 1.地区:全球多国发生 2.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生,3-8月高峰 3.年龄:2007年,1-6岁占96%,1-3岁占77% 2008年,1-6岁占94%,1-3岁占68% 4.托幼机构儿童发病:2007占45%,2008年40% 5.散居儿童发病:2007年占55%,2008年60%
(五)流行状况 2009年1月1日至4月7日,全国共发生手足口病115618例,重症773例,死亡50例。其中: 河南 11922例,死亡18例; 山东 11489例,死亡15例; 江西 1217例,无死亡; 北京 451例,无死亡。 铜川市共发生11例,耀州区8例,印台区2例,王益区1例。
(六)流行特征 1.手足口病无明显的地域性,一年四季均可 发病。 2.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托儿所集 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3.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比例大,传播途 径复杂,传播速度快。 4.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 控制难度大。
二.手足口病监测报告 (一)法定丙类传染病管理 1.流行期乡镇卫生院发现急起发热.手足口臀斑丘疹 或疱疹的病人,应转至县级以上医院诊断报告 2.诊断为手足口病必须在24小时内网报 3.对伴有肌阵挛,急性迟缓性麻痹和心肺衰竭.肺水 肿表现的手足口病人要在传染病报告卡备注栏中 注明“重症” 4.卫生部规定从2009年5月4日起至6月底,对手足口 病实行日报零报告制度,节假日不休息。
(二)高发期执行日报分析表 手足口病例日统计表-1 2009年1月1日-----2009年 月 日 当日新发病例数 本年累计病例数 在治重症病例数 医院名称 门诊 住院 合计 门诊 仍住院 已出院 合计 脑炎 脑膜炎 肺水肿 瘫痪 其他 合计
手足口病例转归日报表-2 日期 姓名 性 年龄 初诊 初诊医院 入院时间 入院状况 转诊医院 别 日期 轻 中 重 亡 一个地方发生病例很多时填报此表,以掌握趋势
(三) 采样 1.在流行高峰期,应该采集典型病例的咽拭子.粪便. 疱疹液.血液标本,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保存,速送 能够检测的实验室 2. 发生重症手足口病例应全部采集 3.发生爆发疫情的聚集性病例应采集典型病例样品
手足口病例标本送检登记表 患者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年月日(阴/阳历) 家长姓名 家庭住址市乡(镇、街办)村(居)号 家庭电话 发病日期年月日 初诊日期年月日;初诊单位(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 初步诊断:__________ 住院治疗(是/否),如住院,则: 入院日期年月日,入院诊断 出院日期年月日,出院诊断 病程天 预后: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后遗症(有,;无) 标本统一编号: 标本类型采样日期送检日期是否冷藏标本量收样日期检测日期报告日期实验结果RDHEp-2中和抗体滴度咽拭子 血清急性期恢复期粪便标本脑脊液疱疹液注:送检标本编号为“标本统一编号+标本类型”,其中“T”为咽拭子代码, “S1”为急性期血清代码,“S2”为恢复期血清代码,“F”为粪便标本代码,“CSF”为脑脊液代码,“H”为疱疹液代码。 采样人: 采样单位: 送样人:
三.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 手足口病发病呈常年散发状态,传播容易实现,加之感染对象主要为幼儿,其行为不易控制,且无疫苗可用,所以预防控制手足口病难度极大。预防手足口病的重点,是控制重症和聚集性病例的发生发展,所以要早期监测发现。
编号:(按照国家标准编码:省编码+市编码+县编码+病例序号)调查单位:_____编号:(按照国家标准编码:省编码+市编码+县编码+病例序号)调查单位:_____ 一、一般情况 患者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年月日(阴/阳历) 职业 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托幼机构) 家长姓名 家庭住址市乡(镇、街办)村(居)号 家庭电话: 二、发病及就诊情况 1、发病日期年月日 2、初诊日期年月日;初诊单位(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 初步诊断:_______________ 3、住院治疗(是/否),如住院,则: 所住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 入院日期年月日, 入院诊断, 出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诊断, 病程天。 4、预后: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后遗症(有,;无) 三、临床情况 (一)临床症状 如有请打“√” 1、发热(有,℃/ 无); 2、皮疹(有,主要部位:/ 无) 3、口腔炎:口腔粘膜上出现红色溃疡型疱疹 是 □ 否 □ 4、呼吸系统:流涕 □ 咳嗽 □ 咽痛 □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系统: 恶心 □ 呕吐 □ 腹痛 □ 腹泻 □ 其他:_______________ 神经系统:头痛□ 喷射状呕吐□ 精神异常□ 嗜睡□ 意识障碍□ 昏迷□ 惊厥□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有 □ 无 □ (二)体征 1、颈项强直:有 □ 无 □; 巴氏症:有 □ 无 □; 克氏症:有 □ 无 □; 布氏症:有 □ 无 □ 2、腱反射: 正常 □ 亢进 □ 减弱 □; 肌张力:正常 □ 亢进 □ 减弱 □ (三)辅助检查 1、血象:有,无。有则:WBC(×104/L),N(%),L(%) 2、脑脊液:压力(Pa),外观(正常/异常),细胞记数(个), 蛋白()糖含量() 3、X线检查结果:有 □,表现为 ,无 □ 4、心肌酶谱:肌钙蛋白酶 肌红蛋白酶 流行病学调查表
(四)合并症及并发症 合并症:有 □, 无 □; 并发症:有 □, 无 □ 四、流行病学资料 (一)患者接触史(填写病例发病6天前与手足口病、病脑、病毒心肌炎的接触史): 无 □;有 □:填写下表 患者接触史病例姓名性别年龄与病例关系发病时间临床诊断接触时间(起止)住院是否备注备注: 1、与病例关系,指本调查病例发病前与相关患者的关系。包括(填写)家人、亲戚、同班、同校、 同村或其它等关系。 2、临床诊断填写:手足口病、病脑、病毒心肌炎、肺水肿等。 (二)病例密切接触者,患者发病前7天以来,接触的人群情况 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情况:密接姓名.性别.年龄.与患者关系.发病是否.发病时间.接触时间(起止). 住院是否.临床诊断备注: 1、接触患者的密切人员与患者关系,填写家人、亲戚、同班、同校、同村或其它等关系。 2、临床诊断填写:手足口病、病脑、病毒心肌炎、肺水肿等。 (三)发病6天前是否到过手足口病流行地(是,时间,地点/否/不详)。 (四)发病前6天前饮食(水)史: 1、外出就餐:有 □ ,时间 ,地点; 无 □;不详 □; 2、饮用生水或使用不洁水源清洗入口食物、洗碗、漱口等:水源类型,地点, 频率,一直 □,经常 □,偶尔 □,无 □,不详 □ 调查人_______________ 调查日期: 年月日
(一)发现重症手足口病例 一是尽早采样做病原分析,如果当地以EV71为主,意 味重症病例发生可能性大 二是密切监控一般病例向重症病例转化,一般病例 出现惊厥.嗜睡.瘫痪.气短,要高度警惕 三是在流行区的流行期,密切关注4岁以下儿童出现 无疹性EV71病例,临床表现包括惊厥.肢凉.嗜睡. 瘫痪.气短 四是对重症病例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 触者,进行一周的居家隔离观察
(二)控制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聚集性手足口病例是指在一周内一个托幼机构.或 小学同一班级出现2例以上病例 一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进行一周 的居家隔离观察 二是调查聚集发生的特点 三是调查传播方式和危险因素 四是采集标本检验 五是了解临床特点
四.手足口病控制 (一)用具消毒 (1)能够浸泡的玩具.餐具.用具,用含氯消毒剂 (2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 (2)门把.扶手.桌椅板凳及固定游戏设施表用具含氯 消毒剂(200mg/l有效氯)搽洗消毒 (3)对衣服.被褥.书本在阳光下暴晒 (二)排泄物消毒 患者排泄物.分泌物用漂白粉(有效氯>20%)混合消毒 (三)终末消毒 因手足口病放假的托幼机构,要进行终末消毒
五.手足口病采样检验 (一)采送样 无菌采集疱疹液.大便.咽拭子.双份血,稀释于5毫升生 理盐水中(双份血不用稀释),4℃以下速送能够检测的 实验室。暂时不送的保存在-20℃冰箱。 (二)实验 1.一步法反转录PCR扩增检测病毒RNA 2.RD细胞.Hep-2细胞培养 3.标准血清中和实验定型
六.手足口病预防 (一)托幼机构预防控制 1.开展晨检工作,发现手足口疑似病例,并劝家长 带到正规医院诊治。 2.发现2例手足口病或1例重症病例,放假3W 3.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玩具.食具.厕具.桌.椅. 板凳.扶手搽洗消毒 4.暴晒被褥.书本 5.发生手足口病例的托幼机构终末消毒 6.开展个人卫生教育
六.手足口病预防 (二)散居儿童预防控制 1.对儿童的被褥.衣服和书本在阳光下暴晒 2.对儿童使用的奶具.食具.饮具.玩具.厕具等用 “84”消毒液搽洗消毒 3.对儿童经常触摸的地板.桌椅凳面.床头.门把.扶 手等进行“84”消毒液搽洗消毒 4.教育儿童并帮助幼儿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 吃生.冷食物,不吃没洗干净的瓜果 5.要保持儿童卧室.宿舍.房间充分通风 6.家长不带儿童去人群集中场所,不去医院探望病人 7.对患儿的排泄物、分泌物要进行“84”消毒
六.手足口病预防 (三)医疗机构预防控制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就诊,接诊疑似手足口病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物品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都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六.手足口病预防
1.标本采集和保存技术要求一览表 2.手足口病病例标本送检登记表 3.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方案 4.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 5.手足口病临床标本检测结果报表 6.正确的洗手方法 7.肠道病毒消毒方法 附件名称及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 Http://202.96.155.170/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hjbyfkzj/s3577/ 200805/34775.htm 附件名称及下载地址